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76|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说说彩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2-21 0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说说彩礼

       “彩礼”最早出现在《周礼》中,是在缔结婚姻前的一个程序 。直到民国时,盛行了几千年。

       很多时候彩礼和嫁妆是大户人家炫耀风光的一种方式,平民百姓也作为一种认可,成为了礼仪。新中国的婚姻法对于彩礼是不支持的,并且明令禁止包办、买卖和借婚姻索取财物。

        多年前,一些贫穷的人家因为无力支付彩礼,采取换亲的方式,因此造成了多少不幸的婚姻。还有因为地域不同,风俗习惯上的不理解造成两亲家老死不相往来,使小夫妻处于尴尬境地。

       现在经济逐渐好转,人们要面子讲排场,攀比之风盛行。一些传统的老旧风俗习惯,死灰复燃,鱼龙混杂出现在婚礼中。关于彩礼的付出,有了不同的理解,主动心甘情愿的给予和无可奈何的应付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关于彩礼也就有了不同的利用价值,随之产生了五花八门的策略和应对。粗略地观察一下,无外乎以下几种现象。

        一  双方和谐主动示好。这也是大部分人的意愿,在男女当事人的感情深入,谈婚论嫁时,男方家长为了表示对女方的认可和尊重,提出的赠与。并且不带有条件限制,尽由女方处置。一般情况下,女方家人会将彩礼作为嫁妆返回男方。如果女方条件允许,往往还会更多的陪送一些。双方都是为了祝福子女的幸福,以求得喜庆,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对于真正感情好的小夫妻,可能并不太看重这一点。无非就是做样子给大家看的,毕竟中国人的面子还是很重要的。

        二  有人借婚礼之际,变相对男方进行盘剥。他们认为养活了许多年的女儿是白白吃亏了,嫁出去就是人家的人了,男方占了大便宜。因此总想利益最大化,这种做法,不但伤害了小夫妻的感情,给他们以后的生活带来隐患,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波及深远的。

       女方家长的讨价还价一般是会引起男方反感的,尤其作为女儿的,左右为难,既顾及亲情,又维护父母的利益。而男方也必然会在心里留下阴影,对以后的相处形成了阻碍。因为彩礼出现矛盾和葬送感情的事不胜枚举,当事人或许会留下终生的遗憾。

      三  女方单纯的为了维护女儿的面子,认为彩礼越多女儿越荣耀,越能表现出优秀和男方的认可。在这个问题上最容易出现矛盾的就是由于地域风俗的差异,而互不理解。我亲眼目睹一对男才女貌的恋人,双方父母都是文化人,却不可理解的发生了摩擦。男孩子家东北人,不能理解要彩礼的做法。尤其让父母气愤的是:我们家庭经济说起来很不错,老人既有文化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男孩本身有学历有技术,人也是蛮拿得出手,又不是找对象困难,干嘛非得让我们低三下四的求你们家?  

       而女方是山西人,很讲究用彩礼的多寡代表男方的认可度。女儿这么出众漂亮,怎么能让表姐妹们比下去?彩礼就是在亲朋中炫耀的资本,否则便没了面子。于是在商量嫁娶时,双方不欢而散。

        这对恋人感情很好,在僵持中,女孩采取了一个措施,拿出自己的私房钱,说是男方给的。婚礼很快敲定了,男孩父母说:这么懂事的孩子,我们会将钱全数还给她。我们计较的不是钱的事,是一份尊严。

        女孩的父母知道女儿擅自做主的处理,大发雷霆。翁婿之间都压着火,后来也就不了了之了。婚后的二人很幸福,双方家长也都理解了各自风俗的不同。更值得庆幸的是:两人生了一个特别优秀的孩子,既多才多艺又文化成绩拔尖,只国家级的获奖证书就一尺多高。后来一路保送到顶尖院校,现在国际上同行业学术界也是小有名气的后起之秀。如果当初为了彩礼不可调和,会有多可惜!

     四  借婚姻骗取钱财。个别人心怀不轨,以婚姻为幌子,坑害本就贫穷的人家,卖女挣钱。以结婚作为手段敛财,索要高额彩礼,然后离婚再行卑鄙手腕。现实中专门有这些骗子游走江湖,目标都是底层百姓。阴谋一得逞就造成男方家的灾难,致使一夜走向贫穷。这样的人已经严重触犯了法律,必然走向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下场。

       其实,真正美满的婚姻,都不会因为彩礼的多寡而受影响。尤其我们这一代人,现在六七十岁的过来人,当年经济都不富裕。但绝大部分的人都共同生活了一辈子。谈钱伤感情,很多分道扬镳的例子都是因为钱的事。

        因此说,好的传统要继续发扬光大,糟粕的习俗还是不要继承的好。社会文明每一个人都是有责任的。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8-12-21 10:13 | 只看该作者
周朝婚姻典制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征”即为下聘礼,以鹿皮两张,布帛五匹即为厚礼,根据经济情况酌减。礼品可以省略,程序是万万不能省的,以表达对婚姻的重视和仪式感。如今,程序可以省略,礼金是万万不能省的,钱到位了,直接住进男方家都行。从婚姻聘礼的变化,可以感受到人们对精神的崇拜退化为对物质的崇拜的过程,即“礼仪”变成“礼金”,“礼”没变,内涵变了。
3#
发表于 2018-12-21 11:31 | 只看该作者
好的传统要继续发扬光大,糟粕的习俗还是不要继承的好。

非常赞同文姐的观点。当下好多年轻人为了那彩礼钱,可以说将多年的感情不顾,双方家人撕破了脸皮而争执,这样的婚姻就是成了也没有感情了。的确有些地方要的彩礼钱真是天在原数字,对于那些每月只能挣得3-5千无的小年轻来说,只能去啃老,即便是将媳妇娶进门了,这个家庭为了还债不知又要发生多少矛盾呢?
4#
发表于 2018-12-21 11:52 | 只看该作者
身边的人就是垃圾,所以不和身边的人来往,也就没了攀比之心。
5#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12:54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8-12-21 10:13
周朝婚姻典制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征”即为下聘礼,以鹿皮两张,布帛五匹 ...

老师言之有理直指社会的痛点,赞一个!
6#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12:56 | 只看该作者
云馨 发表于 2018-12-21 11:31
好的传统要继续发扬光大,糟粕的习俗还是不要继承的好。

非常赞同文姐的观点。当下好多年轻人为了那彩礼 ...

真如你所说,为了彩礼不顾及感情,过起日子也矛盾重重!
7#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1 12:57 | 只看该作者
淡淡不如风 发表于 2018-12-21 11:52
身边的人就是垃圾,所以不和身边的人来往,也就没了攀比之心。

不和垃圾人为伍最好,省心!谢谢阅读。
8#
发表于 2018-12-21 14:44 | 只看该作者
彩礼还有历史渊源的呀,只是愈演愈烈,伤不起呀!
9#
发表于 2018-12-21 14:4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真是让人无奈的事。我娘家那里,彩礼早就上了十几万,一个儿子就娶媳妇会累垮一家人的。其实偏远地方跟城市都有这种现象。有是要一套楼房,一些是钱。不知这社会风气咋地了,咱是看不清楚。越活越迷茫了。
10#
发表于 2018-12-21 22:16 | 只看该作者
婚娶婚嫁这事离不开物质,然而一味受到物质钳制,爱情就不说了,婚姻则像一场商品经济。
我们这很多男士打光棍,不为彩礼,而为婚房。一套婚房倾家荡产,背负巨额贷款不在少数。
11#
发表于 2018-12-21 22:17 | 只看该作者
知识丰富,关注民俗民风!点赞!
12#
发表于 2018-12-22 10:41 | 只看该作者
彩礼的一种民间说法是,婚姻是男家添人进口,而女家则少了一个从小养大的娇女,彩礼则是一点补偿。如果作为一种仪式当然好,只是很多地方已经变味成了人与物的交换。法律上,彩礼是以婚姻为条件的赠与,如果最终没有结婚应该退还,但对于登了记又很快离婚的,就有点吃力了。
13#
发表于 2018-12-22 11:11 | 只看该作者
上海现在少有彩礼的说法,以前要送的东西现在都不在乎了。问题在结婚费用高,如攀比一下高到无法接受,比如结婚要房,房有大小地域之分,这个差别不是几万几十万能对付的;要车,车也有贵的便宜的;要婚礼,一场婚礼动辄几十万。所以彩礼变得不值一提了,就看总费用男女双方如何分担。
14#
发表于 2018-12-22 14:51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彩礼,人们都是无可奈何。
15#
发表于 2018-12-22 18:52 | 只看该作者
婚姻的主角之一——女孩,一旦被用来作为等价交换的商品,注定了婚姻的结果必定是悲剧。有一则段子很有意思:说丈夫让妻子洗衣做饭养育儿女,妻子一直唯命是从,可有一次丈夫让妻子为他洗脚,非常劳累的妻子不从,则立即招来丈夫的呵斥:“我当初可是出了彩礼钱的!”,真是荒唐的闹剧兼悲剧!正如此作行文主旨,好的传统要继续发扬光大,糟粕的习俗还是应尽量剔除的好,然而,积垢陋习历史渊源已久,取其精华体裁糟粕任重道远,岂能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有些陋习必定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渐行渐远。深度好文,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7 19:09 , Processed in 0.0513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