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09|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 负幼帝投海 志向不输文天祥 他报国之路惨烈 为宋朝殉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22 22: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放飞梦想 于 2019-1-22 22:20 编辑


  负幼帝投海  志向不输文天祥 他报国之路惨烈   为宋朝殉葬

       志向远大,不在文天祥之下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春夏之交,临安城礼部贡院门前一派喜气洋洋。科举殿试的登科榜单刚刚公布,又有600多名士子金榜题名,成为新科进士。大家相互恭贺,品味着多年寒窗苦读带来的荣耀,并忙着结识诸位“同年”(同榜及第者,他日极有可能成为自己在政坛的盟友。在党争极为频繁的南宋官场,同年之谊显得尤为“珍贵”)。此时,参与批阅试卷的考官王应麟也在人群中,他饶有兴味地打量着这些他亲手选拔上来的青年才俊。忽然,一位少年的话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少年说道:“我辈当思报国,他日成天下第一等人物,方不负今日之金榜题名。”王应麟把那位少年叫到近前来,对他说:“我在阅卷时,看到一个叫文天祥的考生的卷子,印象很深,觉得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现在听到你的一番话,知你志向远大,不在文天祥之下,真是可喜可贺啊!”

      这名少年便是陆秀夫。本次科举,他的名次位列二甲第二十七名。他年方19岁,正值人生中最为快意的岁月。及第后,他又得到朝官章琰的赏识,迎娶其侄女章氏夫人为妻,一时间双喜临门。可此时,立国近三百载的宋王朝正在走向其命数的终点,宿命的魔爪正在一片太平的假象中悄悄伸来。

      陆秀夫,南宋抗元名臣,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进士,初为李庭芝幕僚,官至礼部侍郎,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最信服的人是朱熹

      陆秀夫于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十月出生于楚州盐城(今江苏省境内),在家中排行第二,上有一兄,名唤陆清夫。陆秀夫出生时,他的家乡盐城已非太平之地。南宋后期疆域不断缩小,曾经位于东南腹地的盐城此时已是名副其实的边境。蒙古派遣汉将张柔连年对此处进行袭扰,致使民不聊生。此为外患,除此之外还有内忧。据说理宗初年,射阳湖中已有“浮居者数万家”。这些人既是流民,亦是水匪,“家有兵仗,侵掠难制”。为了保证一家老小的安全,陆秀夫3岁时,父母被迫决定举家迁到镇江。自此,陆秀夫一家人才过上了暂时的平静生活。

       陆秀夫6岁时入塾读书。很快,他的聪慧和敏捷就得到了为其授业的塾师孟先生的赞赏:“此非凡儿也!”15岁的时候,他参加了乡举,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贡补进入太学的资格。可当时的他并不为此感到骄傲。因为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打心底里其实并不热衷科举和功名。在前辈大儒中,他最信服的人是朱熹(这一点从他所撰的《编正孝经勘误跋》中可以看出来。)成为一个像朱熹那样的理学家大概是陆秀夫人生最初的理想。倘若未遭逢山河之变,我们今天所了解的陆秀夫也许就是《道学传》中的某位大儒,而非为国死难的节烈之臣。这可惜,陆秀夫与朱熹的时代相去近三十年。此三十年间,内政废弛,权臣当道,致使南宋领土不断被蒙古大军蚕食。此时的国家,缺少力挽狂澜的能臣,而非谈经论道的夫子。

         真正开始了他的报国之路

       陆秀夫大概很早就感知到了家国所面临的巨大危险。如今可读到他在16岁时留下的一首诗作。那时,他正寄居在鹤林寺读书。“岁月未可尽,朝昏屡不眠。山前多古木,床下有残篇。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禾田。寺门旧断扫,分食愧农贤。”在字里行间,几乎读不到属于年轻人的放荡与洒脱,倒是“古木”“残篇”“朝夕不眠”的种种意象,让人感到诗人对现实深深的忧惧,甚至还有几分老迈的苍凉。可怜雏鸟纵有凌云之志,奈何生于覆巢之下,终不得展翅。

     2年后,18岁的陆秀夫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省试,不久又进士及第,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不过金榜题名之后,陆秀夫迟迟没有得到朝廷授予的官职。在其《年谱》中可以看到,陆秀夫20—22岁之间的人生履历几乎是空白的。直到景定元年进入抗元名臣李庭芝的幕府,陆秀夫才真正开始了他的报国之路。

       “负幼帝投海”

       25年之后,陆秀夫大概真的成了“天下第一等人物”,只可惜不是以他憧憬的方式。他用“负幼帝投海”这样壮烈而略嫌残忍的一死,为大宋画上历史的句点。3年后,与他同榜登科,并被宋理宗亲擢为状元的文天祥,尽节死于柴市刑场(今北京市东城区府学胡同附近)。又过了7年,与他同列于二甲的进士谢枋得,绝食而死于悯忠寺(今北京法源寺)中。原本承载着无限荣光的宝祐四年登科榜,因为这几个名字的存在而透出一抹血色的悲壮。其实,与陆秀夫一样,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千千万万年轻人都注定要在山河破碎的困境中挣扎,拼尽毕生精力,进行一场没有胜算的抗争。

     (原文作者不详,转载自“远方红叶”的360个人图书馆。)

2#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 22:21 | 只看该作者
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春夏之交,临安城礼部贡院门前一派喜气洋洋。科举殿试的登科榜单刚刚公布,又有600多名士子金榜题名,成为新科进士。大家相互恭贺,品味着多年寒窗苦读带来的荣耀,并忙着结识诸位“同年”(同榜及第者,他日极有可能成为自己在政坛的盟友。在党争极为频繁的南宋官场,同年之谊显得尤为“珍贵”)。此时,参与批阅试卷的考官王应麟也在人群中,他饶有兴味地打量着这些他亲手选拔上来的青年才俊。忽然,一位少年的话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少年说道:“我辈当思报国,他日成天下第一等人物,方不负今日之金榜题名。”王应麟把那位少年叫到近前来,对他说:“我在阅卷时,看到一个叫文天祥的考生的卷子,印象很深,觉得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现在听到你的一番话,知你志向远大,不在文天祥之下,真是可喜可贺啊!”
3#
 楼主| 发表于 2019-1-22 22:21 | 只看该作者
这名少年便是陆秀夫。本次科举,他的名次位列二甲第二十七名。他年方19岁,正值人生中最为快意的岁月。及第后,他又得到朝官章琰的赏识,迎娶其侄女章氏夫人为妻,一时间双喜临门。可此时,立国近三百载的宋王朝正在走向其命数的终点,宿命的魔爪正在一片太平的假象中悄悄伸来。
4#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15:51 | 只看该作者
陆秀夫于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十月出生于楚州盐城(今江苏省境内),在家中排行第二,上有一兄,名唤陆清夫。陆秀夫出生时,他的家乡盐城已非太平之地。南宋后期疆域不断缩小,曾经位于东南腹地的盐城此时已是名副其实的边境。蒙古派遣汉将张柔连年对此处进行袭扰,致使民不聊生。此为外患,除此之外还有内忧。据说理宗初年,射阳湖中已有“浮居者数万家”。这些人既是流民,亦是水匪,“家有兵仗,侵掠难制”。为了保证一家老小的安全,陆秀夫3岁时,父母被迫决定举家迁到镇江。自此,陆秀夫一家人才过上了暂时的平静生活。
5#
 楼主| 发表于 2019-1-23 16:02 | 只看该作者
陆秀夫6岁时入塾读书。很快,他的聪慧和敏捷就得到了为其授业的塾师孟先生的赞赏:“此非凡儿也!”15岁的时候,他参加了乡举,因为成绩优异获得了贡补进入太学的资格。可当时的他并不为此感到骄傲。因为他虽然成绩优异,但打心底里其实并不热衷科举和功名。在前辈大儒中,他最信服的人是朱熹(这一点从他所撰的《编正孝经勘误跋》中可以看出来。)成为一个像朱熹那样的理学家大概是陆秀夫人生最初的理想。倘若未遭逢山河之变,我们今天所了解的陆秀夫也许就是《道学传》中的某位大儒,而非为国死难的节烈之臣。这可惜,陆秀夫与朱熹的时代相去近三十年。此三十年间,内政废弛,权臣当道,致使南宋领土不断被蒙古大军蚕食。此时的国家,缺少力挽狂澜的能臣,而非谈经论道的夫子。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8:21 | 只看该作者
陆秀夫大概很早就感知到了家国所面临的巨大危险。如今可读到他在16岁时留下的一首诗作。那时,他正寄居在鹤林寺读书。“岁月未可尽,朝昏屡不眠。山前多古木,床下有残篇。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禾田。寺门旧断扫,分食愧农贤。”在字里行间,几乎读不到属于年轻人的放荡与洒脱,倒是“古木”“残篇”“朝夕不眠”的种种意象,让人感到诗人对现实深深的忧惧,甚至还有几分老迈的苍凉。可怜雏鸟纵有凌云之志,奈何生于覆巢之下,终不得展翅。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8:22 | 只看该作者
  2年后,18岁的陆秀夫以第一名的成绩通过省试,不久又进士及第,于是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不过金榜题名之后,陆秀夫迟迟没有得到朝廷授予的官职。在其《年谱》中可以看到,陆秀夫20—22岁之间的人生履历几乎是空白的。直到景定元年进入抗元名臣李庭芝的幕府,陆秀夫才真正开始了他的报国之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20:14 , Processed in 0.05707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