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459|回复: 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一囊行色寄沧桑(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3 07: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囊行色寄沧桑(三)


                                                                                 王九峰


        光阴荏苒,日月轮回。转眼到了81年的5月份,白酒也归于淡季,原本极难启动的市场更加艰难。产品积压愈来愈严重。销售任务十分紧迫,推销员的精神整天处在紧绷状态。压力所致,一回家中享受到天伦之乐,便不愿再负囊远出。这时因急得上火而生出满口“燎浆泡”的领导们,也不近了“情理”。他们就象“川剧”中的变脸演员似的,在我们这群业务员面前不断变換着他们的“三副脸谱”。一会与你拉近乎谈心,劝你赶紧外出,销酒要紧;一会冷若冰霜,走头碰头也不理睬你,根本无视你的存在;一会疾言厉色,当众训斥你,让你在众人面前出丒。总之,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在领导人花样不断翻新的手段中被挤压得几近崩溃。真不知道是哪一辈子造了孽,今生今世干上了这份工作!

       万般无奈,只好又极不情愿的踏上征途。因系漫无目的,只有到处乱撞。人的思维有时候真的是匪夷所思,坐在车上,脑际中突然冒出“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象太阳” 这句与推销业务毫无关联的歌词来,想到即吼,事出突然,竟惹得满车乘客皆侧目,正自忘情时,猛的觉出人们都在用诧异的眼光看我,顿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急忙止着歌声,不好意思地冲他们笑笑,人们才在“讶”的一声中,释然了紧绷的神经,骤然悬起的心也随之放下。奇怪的是因了这句歌词,遂使我坚定了前行的方向——向东,向东!
      
     从信阳买车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驶进,到合肥已是下午六点左右。找个旅舍,简单掸洗后去街上转转。当年合肥汽车站附近的街道不算太宽,两边人行道上有些许的小摊贩们正在忙碌着布展夜市。浏览有时,见路边有一小吃摊主甚是干净利索,旁边吃饭的各色人等很是不少,想必味道不错,便趋前问价,她论份,一盘菜,一碗米,贰圆,不算贵。我要了一盘虾米炒韭菜,一碗米,其味真好。饭后又继续转悠,转来转去,无意间转到了“长江大剧院”,正有“黄梅戏”上演,因《天仙配》电影热播,受其影响,旋即购张票踅摸进去过了把戏瘾。这也算是初来合肥有所得吧。

       因顾念《三国演义》中魏吴争斗的古战场“逍遥津”,自忖有瞻顾之必要。在业务与凭吊二者间再三权衡后,决计先饱眼福,松驰神思,怡养精神为上上策。决心一下,便乘车去怀古。此园在合肥旧城东北角,园中有湖,湖中有岛,岛上有亭,别有风致。后人为了烘托当年战争氛围,在逍遥津河道上又仿造了一座孙权败北后,险被张辽生俘,拼死逃命时的小石桥,尽管新建,看上去倒也古色古香。园里游人以老者居多,有品茗,有下棋,有坐地闲聊。我人虽在转悠,脑子里却盘旋的是一千多年前那场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利于魏军的悬殊之战。孙权挟赤壁全胜之威,浩浩荡荡来攻取合肥,自信曹丞相大人已经一败塗地,想魏军此时皆成惊弓之鸟,有鉴于斯,恐怕这守城的几位裨将自然也不在其话下了。基于主帅这种怡然轻敌的神色在面部萦回,自然将这情绪也弥漫到上层将领间,通过相互作用,层层感染,三军貔貅亦势必骄气熏天了。而魏军主将张辽虽与李典不睦,但能以国家大义激励同志,加上丞相新挫,全军皆抱复仇雪耻之念,故而能同仇敌忾。再者张将军智勇双全,算无遗策。对敌我双方态势分析得十分透彻。所以在兵力配罝上能周密布署,一鼓而克强敌。因此一战,终其三国归晋前的几十年间,使东吴舟楫从此不敢来窥!在那战争频仍的岁月,却致合肥一隅再无战事,使山河安泰,百姓乐业,实在应归此战之功。张辽也因以少胜多的成功战例,被列入三国名将之林。旋思至此,我心中突然生一闪念,今后在推销过程中,若遇到难解之结时,或借鉴此战之法去做个转寰也未尝不可。即:每到一地,为了不打无把握之仗,在自身处于劣势的情形下,应事先根据实地情况,审情度势,选定主攻目标,拟订一套攻防计划,再按步就班,一步一个脚印去施行。当然也离不开“循循善诱”的软磨功夫。至于如何关说,只有看人下菜,量体裁衣了。谈判当中,必须揣摩出他喜欢的话题去聊,迅速把谈话氛围烘托起来,让他既看得起你又不讨厌你。话是开心斧吗(不意闪此一念,竟然使我在以后的推销生涯中受益匪浅,从此我每到一地,必先把当地的风景、名人、名吃弄清楚,与人胡侃时好引起他们的惊奇和重视,一者他由此看重了你,业务易谈,二来他也不敢轻宜欺骗你。在二十年间,除后来的哈尔滨之行成了我销售生涯中的“滑铁卢”外,在其它地方居然屡试不爽,更无一人骗我)。感慨一过,心生惕惕,原因是我的产品既无品相,又乏名望,属“大路货”,这里乃江淮之都会,系一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商品济济,琳琅满目,我今却以这不上档次之产品,贸然来此销售,想必导致精神和劳动俱以两费。但既来之,则安之,丑媳妇总归要拜公婆的。

        打听到糖酒公司在淮河路上,便摇揺摆摆前去访谈。接待我的经理很文气,看上去无商人习气。看过样品后,只殷勤劝茶,却沉思不语。见状心灰,知无希望。便试探着和他聊聊其它。孰料他一听我聊合肥,兴致大发,滔滔不绝和我谈三国,谈李合肥鸿章,段合肥褀瑞。在谈到李鸿章任文华殿大学士时,我忽然想起当年有人分别以他和时任户部尙书的翁同龢的各自藉贯,与担任的官职所撰“宰相合肥天下痩,司农常熟百姓饥”一联讽刺得甚妙,遂说与他听,大乐。倾谈之余,他忽然神色凝重地谓我“老弟,你这酒档次在城市不行,只有去偏远农村销还有出路,我劝你还是回到你们附近的县乡供销社销售,路途太远了,各种费用也随之升了起来,酒价自然而然也要加高,这样更不易销售。远走不如近求”。寥寥数语,皆为心传。听他这么一说,略一回想,可不是吗?我在丹江和确山不也是销到供销社的吗?怎么不总结下呢?笨!

      怀着感激,一揖作别,转身西向,回到河南和安徽接壤的信阳商城县推销,为了避免走弯路,循我已有的心得,到汽车站把每个乡镇的线路图画到本上,再问明车次,先去最偏远的乡镇,结果此法真灵,连续三天订了两车合同,大快,决定休整下身心。商城人爱吃,虽说天热,饭馆中仍不乏羊肉和狗肉,因业务稍顺,心情愉悦,那几天着实大快了朵颐。

       汽车站前的街口处,有一六十多岁摆象棋残局的老人,他意态肃然又十分奇怪,只穿一条短裤,赤着上身,肩上搭一条毛巾不时擦擦汗。最奇者是他在棋盘一旁放半玻璃杯白酒,和一袋饼干,手摇一把蒲扇。酒杯和饼干放的地方手刚好能够到。他从不与任何人说话,下棋每到将赢时,便右手执棋子,左手放下蒲扇去取酒杯,轻呷上一小口酒再把杯子丝毫不差地轻轻放回原处,然后揑块饼干放在口中慢慢咀嚼,顺手又拿起扇子轻摇。这一连串动作环环相扣,有条不紊,他做起来十分自然潇洒,娴熟而规范,而他在做这动作时,眼睛始终盯着棋盘不斜视。每局棋毕,输者给他付二毛钱,赢者继续下第二局,周而复始,天天如许,也颇能自得其乐。

      我带着好奇向街坊打听他,得知他原毕业于北京一所名牌大学,当年在京中某单位供职,拥娇妻居佳位,春风得意。谁知58年反右,他说话不慎,被觊觎他位子的人告发打成了极右,妻也与他离了婚,他一怒弃职回到了老家,再不论娶,独身随他老姐一家生活。以后北京来人给他平反,问他想进京还是想就地按排工作,他一概拒绝,坚决不干。家人和来人再三苦劝不听,只好摇头叹息而罢!这一子激怒了他外甥们,之间有了龃龉,他也不能再安于闲,只好整日摆棋摊养活自己。听人这么一讲,我的好奇心陡然又起,决定一探究竟。

      恰好后来几天下雨,不便下乡。他的摊子也挪到候车室来,乘客不多,生意清淡,他那棋酒人生也黯淡了不少。每天枯坐在棋盘前闭目抱膝,杯中物的数量也和雨水成了反比,地上的积水越多,他杯中酒水愈少。我看时机成熟,试图接近他,有意拿着酒瓶在他面前来回走动。见他也不反感,又试摸着向他杯中添酒,他更无不悦。只是毫无表情地翻眼看下我,仍自闭目养神。那几天,随着我频繁向他杯中添酒,予他伸手向杯的的频率也高了起来,口也舍得张得更大了些。但无言依旧。第四天我索性拿一瓶酒放他面前,他忍不住拿起瓶子看看商标,再一声不响地放下。当我无望转身欲走时,他突开金口“你住在几楼几号?”我喜极,忙告诉他。他却又闭上双眼神游去了。

      晚饭后,因下雨凉快,早早上床在灯下卧游,忽然听到有敲门声,起身开门,一见是他,忙不迭地往室内请。他也不客气,坐下就启瓶盖,见状,我急忙下楼去买点鹵菜回来,我二人在无语中默默对酌。不知过了多大一会,只听他幽幽叹口气,遂即咏出宋代王安石“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的两句诗来。在他那抑扬顿挫,似唱似吟的平上去入里,充满了苍凉!我正凝神细听,忽然没有了下文,惆怅。又过了一会,他再次开口“年轻人,我知道你欲了解我的生平,不必了。不过我要交待你几句话,你年轻,人生路还长,切记与人说话时要高声朗诵,不要窃窃私语。假如你在与人咬耳朵时,已经被第三人有所怀疑了,以为你在搞阴谋或在说别人的坏话,尤其是现在,人与人之间都是戒心重重!再者,你常年出差外地,人地两生,安全最重要,最后再送你两句古人语,未晚先投店,鸡鸣早看天。”说罢起身,理直气壮地把我的两瓶样品酒顺手牵羊全部笑纳,然后头也不回地昻然而去。望着他下楼的身影,我却一下子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由此而悟,世间很多机缘,都是在经意和不经意间发生和完成的。也就是说有时的偶然,是存在于必然之中的。信否?如果你愿意再回过头去看看你以前所走过的路,你就会不难发现,以往所发生在你身上的许多偶然事件,其实都有许多必然因素包含在内。有人说命运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信然,西方有位哲人说的好“上帝总是保佑谨慎的人。”此言确矣。还有一句“你忏悔吧。”虽然简单,却更加说明了一个大道理,忏悔能使人谨慎,从而在人生路上少出错。信笔至此,又使我联想起一个汉字来。祖先造字,皆有所本,有象形,有会意,有纳音等等。例如手掌的“掌”字,上面是个高尚的“尚”字,下面是个手字。也就是说,善给别人鼓与呼的人,必定是个心胸开阔的谦谦之君子。再引伸到谨慎和忏悔四字上,善于忏悔的人,他必定是个洁身自好的恭谨之仁人。而长于忏悔又自知谨慎的人,一定是个好人。合肥朋友在一谈之下,以他多年经商的经验,为我指出一条简捷推销之路。商城老人,以他饱经沧桑的阅历,精于鉴别世事的眼睛,为我略陈人生真谛。无疑,他们都在不同层次上认定我和他们一样是个忠厚的好人。坚信,上帝始终不渝地遵循着一个亘古不变的信条,那就是,教天下所有的好人都一生平安!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 本帖最后由 王九峰 于 2010-5-13 21:16 编辑 ]
2#
发表于 2010-5-13 07:44 | 只看该作者
一路行走,却不忘瞧人文景观;一路推销,却善于以文开路,真可谓一介儒商。 :victory: :victory:
3#
发表于 2010-5-13 07:49 | 只看该作者
早上好!先记号。后欣赏。
4#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高迎春 的帖子

高版夸奖,儒不敢当,商亦不是,赵公与我,至今斗气!哈哈哈!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08: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杜永生 的帖子

杜版早上好,期待
6#
发表于 2010-5-13 08:13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字,已下载慢慢品味!
7#
发表于 2010-5-13 08:18 | 只看该作者
一段岁月\一段人生,精彩当歌.问好
8#
发表于 2010-5-13 08:19 | 只看该作者
一囊行色寄沧桑(三)——这个系列真是越来越精彩了。一囊:装满行程上大大小小的感悟,有欢愉,有伤感,有寄托,有希望,映衬出一个文人对生存及处世的最唯美的色彩;行色:于是就有了各种境遇,带着思考和思想的质感、质朴,细腻入微;寄沧桑:有寄托,但从不问收获,这就更彰显了一种气质,一种隐忍精神,人的一生要经历的起伏太多,一句沧桑含蓄融在主题之内,凝聚的感性和理性并融交织,别一番精彩。作者在这一路叙述中,呈展的不仅仅是经过路程的状态,更是一个人心路历程的刻骨记录,其中俱细俱密、翔实生动的笔触,带给人叹息,惊奇,共鸣,以及共悟,人生在世,从业的一幕一幕,最是教人感怀不尽,而贯穿全篇的主旨依旧是向善和向美,这是一种无可多得的珍贵的精神,更是一位文人风骨独立昭然于世的尽述,当这些画面一一抖展的时候,那些无声的感动亦穿插其中,教人读罢依然回味不穷。
9#
发表于 2010-5-13 08:3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九峰老友厚重、大气的文笔。
10#
发表于 2010-5-13 09:14 | 只看该作者
应当说,你对合肥非常熟悉了。不知最近是否再次来过。如今的合肥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呢。推销路漫长,充满着诸多的艰辛与劳苦,然而,作为推销员的你,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接触着各色人等,与他们的结识,倾谈,给了你很多的生活思悟。这也是人生经历中较为厚重的一笔财富。正如小暖所说:一囊行色寄沧桑(三)——这个系列真是越来越精彩了。问好!
11#
发表于 2010-5-13 09:32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的这个系列写得很有味道,欣赏!
12#
发表于 2010-5-13 10:01 | 只看该作者
读您的美文,是种享受。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堂珂 的帖子

谢射堂坷的鼓励,这厢有礼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0:4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 季大相 的帖子

季老师好,远握
1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3 1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 笨小暖 的帖子

小暖别具只眼的点评,使我这篇平淡无奇的文章骤然生色。文章有了好评,才真正是画龙点睛!由衷谢谢小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5 20:02 , Processed in 0.17676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