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03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生命中的自然求索 ——初析李发模诗集《心野漫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2-28 2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幽谷幽兰 于 2019-3-4 21:57 编辑

                                                     生命中的自然求索
                                                 ——简析李发模诗集《心野漫记》

                                                            文/幽谷幽兰

      打开李发模《心野漫记》,一种心量很大的诗歌格局扑面而来。作者无论是写大自然的诗篇,还是写人在大自然的心境:无论是往事之回忆,还是表达作者的人生态度,都显得入微入至,游刃有余。

      大自然是伟大的。大自然具有包容万物的品质,当然也包括包容人类。只有那些把大自然热爱到极致的人,才能深切地体会到大自然的包容。李发模就是这样一位热爱大自然、师法大自然的人。诗歌与大自然的关系应该是血肉相连的关系,大自然提升了诗人的心灵,诗人的诗歌在大自然中得到了栖息,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代诗人是做到了,李发模诗集《心野漫记》也做到了。作者在物质泛滥的大环境下,去山里听鸟语,与花影进行交谈,童心可掬。“绿水拜青山为师,养河鱼/几颗星星坐在芭蕉叶上/读一行蚂蚁所写的诗",这是多么有趣的大自然场景啊。这部诗集中,作者尽心抒写涌入他心底的景物,如有爬山虎、悬崖、农业国,也有怪石和山路上的景色。“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的诗),对于作者来说,可以豁达?唯有自然也。大自然完全可以医治工业化给人类心灵带来的焦灼。

     由于全身心地热爱大自然,李发模诗集《心野漫记》中很多诗歌具有禅意。禅诗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诗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佛教的中国禅宗具有浓厚的文学情怀,禅宗的发展与文学又有着密切联系,它们相互影响,并生并存。在大自然里游走,心和环境和谐到位,感受“天人合一”的滋味,真的很幸福的。人在大自然,就可以远离喧嚣。司空图有言:“落花无言,人淡如菊”,即是一种淡泊自如之心境。人心境界远,菩提本悠然。李发模诗集《心野漫记》,从文本的表面看,像是写给别人的,其实诗人是写给自己的。以这样的态度写作的诗人,一般都有“两个我”,一个是肉体的我,一个是精神的我。由于有两个“我”同时存在,又时常处于矛盾状态,诗的文本也会出现断层和纠结:会出现肉体的我不认识精神的我;而精神的我也不认识肉体的我这样的状况。

      笔者注意到,作者善于把写风景和写人物对比起来写。在作者的精神格局中,山野是重要的。作者出生在黔北绥阳县山乡,对山区夜景别有一番体会,“听山野之音,最先跪下的夕暮/同第二天的黎明/本是孪生。”就如痛苦与幸福是孪生姐妹,深切地感受过痛苦,才能深刻地感受幸福。他还在《数一数山》感悟到,“人世,就一座山一个孩子”,在此强调人一定要善待大自然。李发模还《怜惜》中,想“借鸟的翅膀回到树上”,还想“借月园采摘红豆”,这是非常有难度的诗歌想象。通过阅读文本,可以感受懂到已年过花甲的老诗人身上保持着孩童一般的纯真。他在《人在人世》中写了红尘滚滚,也写了超人与解脱。他在《如今》中对尘世有着更深的理解,人们“各有心事”,不易沟通。人世“有势力如火药”,需小心谨慎。

      诗歌是人类的精神产品,诗人需要具有包容世界的情怀,诗意在哪里呢?就在身边,在每个人的生活中。从诗歌的发生学角度说,诗人的身体一旦进入陌生地域,就会碰撞出诗歌火花。李发模访问过欧洲,到过被青山绿水包围的芒德市,在他看来静静的教堂双塔和同样安静的政府驻地,让人体会到万物平等。作者乘车过阿尔卑斯山一个小镇,“产生吐绿的树和展瓣的花/一样的感觉/牛羊放心的吃草/家禽悠然的觅食/一切,亲人一样自然”,看到这一切,就等于看到了黔地的青山绿水。人的故乡不仅在有形的出生地,也在无形的诗意感受中。作者在巴黎街头看见“一群来自中国的汉字”,就像他乡遇故知,一阵强烈的心跳,中国的黄土地,中国的云贵高原扑面而来!即使中西之间会有人性差异,人与大自然相依相存的根是共同的。作者在巴黎遇到巴黎圣母院与艾菲尔铁塔,二者由于具备古老的文化背景,已经形成一种文化符号。作者以文豪雨果《悲惨世界》和书中敲钟人加西莫多为记忆线索,打破时空限制,为“和平”做出新的诠释;还艺术地概括了埃菲尔铁塔的“雄起”,并把此“雄起”和中国的慈悲为怀进行文化对比,发出捍卫人类灵魂的强音。

       李发模在诗歌写作中十分注意从民歌中吸取营养,注意诗歌的气韵结构,并认真打磨自己的诗歌语言。好的语言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语言是触觉,是听觉,是味觉,语言是诗人的第六感觉,这些感觉结合到一体便是气息,气息捆扎到一起便是诗歌的气韵。诗歌有了气韵,诗歌的结构就渐渐由混沌而清晰,犹如经过了怀胎十月,脱胎而生出了漂亮娃娃。《心野漫记》绝大多数诗歌讲究节奏,讲究音乐性,用短句子去“点睛”人和自然的关系。作者的诗歌 具有浓厚的中国气派,但是并不排斥国外优秀诗歌的影响。他向鲁迅先生学习文化上的“拿来主义”,他去欧洲进行文化采风,是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而能平和地感受欧洲,尤其法国文学对世界的贡献。作者熟稔法国古代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因而来到法国,就能在文化对比中体会到法国文化。产生“巴黎不是一座城,是一幅画”的感受。作者尽管到了异域“我才发现,我是/农民中国”,文本或许在生活细节上有所尴尬,但因为心中有爱、有自由的渴望,且爱与自由是不分国界和种族的,所以作者依然“自个儿笑了,笑得那么纯洁,羞涩。”

      诗人的心有多宽,诗歌抵达的境界就有多高。作者与书同名的《心野漫记》讴歌了“生长万物的土地”,对生与死以及创世纪文明进行回顾,同时对自然万象进行了独抒性灵的解读。诗歌《人心景象》生动地再现了人的欲望不可征服,但是人能够做到不断地去调控欲望。作者的“玄想”系列,就是通过自然景象变化凸出大自然的性格,其中“归心”写出了佛意。《故乡》用“这端母腹,那端坟场”写了生命的严酷。《看地球》则是通过天文馆的角度把宇宙变小,亲切地称呼地球“像颗小豆豆”。《枯蝶》则是“失色的阳光飞成枯蝶/恍惚落叶”。《遗址》是哲理的,有臧克家诗歌之风,“想去看看没有鬼的地狱,在那里有很多的人/想去看看没有鬼的天堂/但那里有很多的鬼”,十分真切地揭示了人鬼难分的状况。同时,对人性中“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状况进行了喻示。

      大自然是伟大的。人的个体生命则是平凡的。人生活在大自然中,必须正面面对自己的平凡,必须放低自己,个人不能凌驾于大自然之上。李发模在诗集“放低自己”一辑,就展示了这样的情怀。作者在山中对峡谷是仰望的,他观花,是为了寻找知己。作者在“放低自己”中,直抒胸怀,本文里有“愿与万物同居”,居住在哪呢?正是万物之主一一大自然啊。作者还向鲁迅先生学习自我剖析的精神,在诗歌中进行自我剖析,“我的需求很短小,我的远虑正缺少”,可以说是无欲则刚。“读荣辱胜败离合,看月明月月圆月缺”,自有一份超然洒脱;作者有意放低自己,只为“贴近天空”,领悟到更多天地人的至理。

      李发模是一位老诗人,生活阅历丰富,就对于“往事路过回忆”有了更多的反思。反思往往可以沉淀出人生哲理。作者以认真的生活态度反思一生中的所见,所闻,所思,其中《一地平凡》回忆了作者自己初中毕业后到水利工地上干活的情景,回忆了奶奶对自己性格的影响,“她土地一样的言传身教/丰满了我一生”。作者在《醉中展开自己》就沉淀出了饮酒的哲理,“爱是一种醉,愁是一种醉”,作者因为去过双门峡对那里的自然风光有深切的人文感受,然后沉淀为诗歌。作者从对大自然的描摹,深入到挖掘出大自然的自在哲理,作者走过了一条不断超越自我的诗歌之路。

      李发模热爱家故土。他是从云贵高原走出来的诗人,与故乡土地有着难舍难分的情结。诗歌里的地域元素,不应过于形而上,而是应该接地气。地气在哪里?就蕴涵在每位诗人对家乡热爱的情感中,也在每日的日常生活里。李发模非常留意日常生活那些细微的变化,注意平凡生活里的诗意,善于把日常生活写得精彩。他像诗人艾青一样热爱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把自己的诗歌之根扎在泥土之中,所以他的诗歌抒情清澈,有着土地的厚重,并没有因为年龄偏大而消失创作激情,反而呈现出更加丰满的人性光辉。在此,作者作为老诗人的同乡,祝福老诗人创作之树长青,并期待老诗人下一部诗集的出版。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9-2-28 23:41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有来了,幽兰问好!
3#
发表于 2019-3-3 17:56 |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下,幽兰老师这篇文章昨天才放出来,不是老会员么,怎么还要审核了?奇怪。

点评

谢谢妹,是我修改了几个地方哈,幽兰问好  发表于 2019-3-4 21:53
4#
发表于 2019-3-3 17:5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读到高骏森的诗话,说到“打工诗人”这个标签,在幽兰老师这里再次遇到这个标签。
但在幽兰老师的叙述与解读中,似乎并没有苦涩之味。
老师的点评很专业,欣赏。
5#
发表于 2019-3-4 13:37 | 只看该作者
给认真阅读的女作者最大的支持,加分!
6#
发表于 2019-3-4 15: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欧阳梦儿 于 2019-3-4 15:22 编辑

抓住诗人姿态的“低”,对大自然的深刻认识,对土地的热爱与独特理解这一特色,把渗入诗歌的这些味道,一一加以对照、剖析。又从诗歌的禅意,诗人的精神格局、情怀等多方面进行事实举证,十分令人敬仰与信服。
7#
发表于 2019-3-4 16:22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幽兰,精到的诗集评论,学习了。
捉个虫子“人世,就一坐山一个孩子”,应是座吧?
8#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21:51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9-3-4 16:22
问好幽兰,精到的诗集评论,学习了。
捉个虫子“人世,就一坐山一个孩子”,应是座吧?

感谢您,我马上改,谢谢!
9#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21:53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3-3 17:58
今天读到高骏森的诗话,说到“打工诗人”这个标签,在幽兰老师这里再次遇到这个标签。
但在幽兰老师的叙述 ...

谢谢妹,幽兰正在努力之中......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3-4 21:54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9-3-4 15:15
抓住诗人姿态的“低”,对大自然的深刻认识,对土地的热爱与独特理解这一特色,把渗入诗歌的这些味道,一一 ...

梦儿一直认真看我的拙作,姐很感动......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3-5 17:53 | 只看该作者
冰峰雪鹰 发表于 2019-3-4 13:37
给认真阅读的女作者最大的支持,加分!

感谢冰峰雪鹰文友的支持,我确实被这位写了一辈子诗歌的老诗人感动了......
12#
发表于 2019-3-5 22:09 | 只看该作者
在我刚接触诗歌的时候,我就读过他的一首短诗。可是现在想不起来了,当时还留下了。
13#
发表于 2019-5-13 17:2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欣赏朋友的佳作。欢迎光临批评。
14#
发表于 2019-5-13 18:26 | 只看该作者
诗人的心有多宽,诗歌抵达的境界就有多高。精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7 16:51 , Processed in 0.11514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