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季的一天,一封饱含诚挚谢意的《感谢信》放在普兰店区实验小学校长的办公桌上。校长看完来信后,立即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对学校保安邹建华提出表扬。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11月30日,我的朋友李园大姐在我的公众号(恩先文学工作室)里发布了一篇散文《“碰瓷”之后》,点击率逐渐上升,竟然达到750余人次。园姐在文中写道:从大道对面的实验小学门卫室里跑出来一位保安。他亲切地问我是否需要帮助。他说发现你坐在这里很长时间了,才感觉你不是正常的休息,一定是摔伤了。他转身跑回屋里,拿了个厚厚的棉垫子送给我,说:“坐在垫子上吧,地上实在太凉了,别加重摔伤的程度。” 几天后,我的微信里来了一条短信:大哥,那个人就是我啊。原来,他叫邹建华,是我们安波人,举家搬到普兰店区内居住多年,在实验小学做保安工作。他看到我的朋友圈后,便给我发来了短信。经过我的“牵线搭桥”,园姐和邹建华联系上了,那种亲切感难以言表,园姐还向他赠送了自己写的书。 是啊,我们已经走进了信息化时代,微信替代了电子邮箱、QQ、博客等交流工具。一部智能手机在手,不仅家事、国事、天下事尽收眼底,亲朋好友之间也得到了零距离的交流…… 2016年11月27日,我以自己名字为名的微信公众号在大家的支持与帮助下终于上线了。每天,我把自己的作品整理到里面,加以保存。没想到,一经发布,吸引了不少文朋诗友,他们每天读着我的文章,时而给我点赞或留言,时而指出不足之处,时而帮我谋篇布局…… 随着自己作品的发布,我便萌发了为普兰店区作者搭建一个平台的想法。当时,我深知自己的写作水平低浅,真的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然而,我的想法得到了姜主席、萍姐、园姐、尹哥等多位良师益友的支持与激励。面对着他们的信任,我丝毫不敢怠慢。姜主席把自己创作的歌词,别人演唱的音频、视频不断发给我,让我在我的公众号里加以整理并发布。当我把姜主席的作品发布出来后,竟然同时出现两个人(我和作者)的名字,让人读后不知道到底谁才是作者。我立即把自己蓝色的名字改为“恩先文学工作室”。这时候,有人出主意,让我设施“赞赏”功能,或多或少能赚点辛苦钱。可那不是我做人的性格,我要用我的热情为大伙儿服务…… 今年2月23日,姜主席在“普兰店老友记”微信群里告诉大家:在上海市文联艺术促进中心举行的《成语新典故》系列微电影剧本征集颁奖大会上,我区孙德芝的微型电影剧本《惊蛇入草》获奖。《成语新典故》是用现代故事诠释成语词汇,此系列计划创作千部微电影。王圣乙老师得知此消息,按奈不住内心的喜悦,连夜作词《渔家傲·贺孙德芝老友》,次日早发到“普兰店老友记”群里。我读后,拍手叫绝,想把这首词通过公众号的方式发布出去。王老师起先不赞成。等发表后,他发来短信说:你如此热心,我倒是不好意思了。既然如此,我两年前写好的一篇《普兰店古莲子赋》就由你去编发吧。接着又发来一条:好啊,张恩先。你小子也太充实了点,竟然比拿工资的编辑都忙。我想,他在发这条短信的时候,那样子一定是笑呵呵的。我看了这一条,当时也笑了。有了大家的激励,我的干劲儿更足了! 2月27日早6时,我将《普兰店古莲子赋》在“恩先文学工作室”上予以发布。发布后仅仅两三个小时,就发生了几起令我料想不到的事情。8时32分,搜狐网发布了一篇题为《普兰店古莲子——远自西汉,近至宋元》的文章。这篇文章,完全抄自《普兰店古莲子赋》,只不过是将王老师的名字换成了大连见闻。9时36分,一个名叫星海听风的网友,给我发来短信,请求将这篇赋转载到畅行公众号。10时26分,王老师发来短信:恩先,刚才上网发现,搜狐网上发布的那篇古莲子的文章,阅读量已达334。可喜又可气,气大于喜。他们为什么删去我的名字?这是严重的侵权行为。请你与他们交涉。当天晚上不到8时,这篇文章在搜狐网上的阅读量就已过千。作为编辑,我有权利和义务保护作者的著作权。接到王老师的短信,我立即撰写声明,与侵权方进行严正的交涉。3月2日,王老师的古莲子赋又在《一路畅行123》公众号上转载。转载时,文章题目前加上了“美文欣赏”四个字,并且注明:本文转自“恩先文学工作室”。这一次的转载,让我从前几天的烦心事中得到解脱,令我甚感欣慰。 在一次文学采风活动中,我有幸结识了普兰店区教育局的董林老师,他是这方面的专家,将微信公众号设计得美观耐看。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我很快学会了美化公众号的基础知识。 生活在继续,更多精彩还在后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