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8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散文《古城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15 16: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城子

我的母亲曾经当过村里的赤脚医生,虽是文盲,但常见病吃什么药打什么针她都知道,她还会也有胆子在别人的屁股上扎针。即使是赤脚医生,总还算是医生。没想到,医生也会病,正如小时候看到老师尿尿吓自己一跳。老师不但和自己一样也会尿尿,还得亲自来尿。母亲病得不轻,在想象中差点到了因病医治无效的程度。人,常会自己吓自己。吓得次数多了,就壮了胆。打骂得太过频繁,反倒变得更油条皮实。
母亲躺在病床上等待手术,父亲大老远从乡下赶来,说村里的事情,好象村里的事情比这得病动手术还重要。说别人家的麦子被热风拉得倒伏了,我家的麦子却个个站得直立得稳,株株理直气壮怒发冲冠;说别人家的玉米好多黑穗,我家的玉米还没长老就被二道贩子提前预定;说别人家的鸡窝靠着院墙在夜里被人掏了一个大洞,我家的鸡窝不挨院墙已好多年,和狗窝紧紧相连,来了贼,狗就会叫,不管有没有事情,狗叫的时候,我们肯定会起床,农村的狗和城里的狗不一样,农村的狗会看家护院,城里的狗在你吃饭的时候会自己喝汤;说谁家的女儿出嫁到了城里,说谁家的儿子在外逛荡了几年又回到村里种地……
父母说话的时候,我们兄弟几个轮换着听,也轮换着休息。等我们同时进来的时候,母亲念叨最多的居然是我的祖父,父亲的爹,她的公公。她的公公曾经说过想吃一盘干炒揪片子,她不但没有听说,更谈不上如何去做。母亲在锅灶上算是一把好手,做饭速度快,味道好,关键是感觉她做起饭来并不繁杂,从不会为做顿饭劳神费力。她后来经常对喜欢烹调的我说起,花好多时间和心思备料做桌菜做顿饭太不划算,怎样充分利用家里现有的材料,让其物尽其用才是高手。她不会说这样的话,但表达的就是这种意思。就是有了米做出饭来不算本事,没米做饭才显能耐。
村里有个习俗,新媳妇会不会包饺子,会不会擀面条,而且还要在公婆目光的注视下。当年的母亲不但在理论上过得硬,在实际操作中也站得直。可这干炒揪片子一直都是她的心病,一直都是个软肋,在病床上也无法释怀。
我的祖父到死,也没能吃上念念不忘又耿耿于怀的这份、这顿饭。
祖父曾经是个骆驼客。驼队经常行走在戈壁大漠之间,能吃顿新鲜可口的饭菜竟成奢望,更多的时候是凉水、干粮和炒熟的面粉。因为亲身体会过饥饿的恐惧,食物的来之不易,祖父对食物有着深深的感恩和尊崇。我在很小的时候,就记着他的一句话。糟蹋五谷,造孽呢!老天爷会收了去。
在前行的途中,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可能是在兰州,也可能是张掖武威,还有可能是在中卫,更有可能是在星星峡。刚好饥饿难当,刚好胃口大开,他吃到了他后来经常提说的干炒揪片子。有的地方,一生中只能经过一次;有个人,到死也只能深爱一回。到得后来,那个地方近在咫尺,也会擦肩而过;那个爱过的人,即使有缘相遇,也只得转身离开。这些,是心中永远的刺。这顿饭,是祖父生命中的一个记忆,倒成了母亲不能抹去的痛。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母亲始终都是一个刚强而善良的人,在死亡的边缘转悠了一阵,晃荡了几次,记挂着一顿饭,还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母亲知道这饭是个什么饭的时候,竟然是在20多年之后。我从新疆远行,到内地上大学,还是在西北大地,我就遇到了这耳熟能详如雷贯耳的干炒揪片子。等待和期盼中饭上了桌,才发现这饭的平淡无奇和相知多年,和县城里的各种炒面并无二异。县城里的炒面一般是寸状、二节子,或是丁丁。在新疆称作丁丁,关内有的地方叫作炒疙瘩。所谓的干炒揪片子,做法与本地简直一样,只是把面揪成片状与肉与菜同炒,有些地方更是美其名曰蝴蝶面。县城离我们那个村庄仅40里,祖父挂念了一辈子,母亲更是耿耿于怀了20年,就没有相逢相遇的时候,有的只是擦肩而过吗?是悲哀吗?不是,是悲痛!
我突然想起来,祖父在城里就没有吃过一顿饭。从前我和他老人家上街,他总是说自己不饿。后来在村里,别人说得多了,我才开始留意。村里人说,老唐哥上街,赶毛驴车,装一壶水,带几个馍,两头不见太阳。老唐哥是我的祖父,能上街的那几年,他还没有年长到爷的岁数。祖父不但自己没有在县城里吃过饭,我和他上城,也没有进过馆子。尤其是在马上进城的瞬间,身后扬着黄土,眼前就是高楼,那人的喧闹,肉的妙香,没有灰尘的空气,都是诱惑和向往,都能让人受到致命伤。我们只是看,并不下车。
祖父在城里,从不说饿,也不说想吃什么,更不会买点什么。他只是看看,再看看,黄昏的时候,赶着毛驴车回家。车上,和去的时候一样,本没有多少增减。减少的,也只是早上出门时带的水和馍。就是在家里最穷困的时候,那每年两次进城也是铁定的,饶是雷声也打不动。因为祖父是长工,祖母却是富人家的小姐。她不记得孙子的出生年月,每年的每个节日具体在哪天,烂熟于心。
我带着祖父逛街的时候,是他住院又出院的那一天,我叫了一辆出租车。上车的时候,我小心翼翼的对司机说,能否把这古城子转上一圈,最后到车站就行,我出钱,我出多少钱都行。那车跑得飞快,走得迅速,我借来的钱,足以让车在城里走了几十圈,从白天到夜晚。每到一个地方,他都非常感慨,说变化太大了,以前是如何的模样,现在又是这般光景,他甚至清楚的记得曾经落脚的地方。说,古城子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他还说,奇台县,俗称古城子。西汉武帝前,属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车师后国,归西域都护府管辖。清末民初,古城子商号、会馆林立,来自燕、晋、湘、鄂、豫、蜀、秦、陇八大帮商人云集,一时商贾辐辏,货源充盈,与哈密、乌鲁木齐、伊犁齐名,成为新疆四大商品集散地之一,赢得了金奇台旱码头的美誉。他又说,三年自然灾害和困难时期,奇台的洋芋还救过乌鲁木齐人的命呢!乌鲁木齐的年青人不知道,上了岁数的人肯定记得,反正我是记下呢!
我是上了学的,所以识文断字。他说的这些事情,我都不知道。就算知道了,也不是很清楚。祖父不识字,连写自己的名字,一笔一划,也仿佛是烧柴和树枝搭的架。原来,除了眼睛和纸笔,耳朵也是可以阅读的。口耳相传的功效,并不比眼睛纸笔逊色。甚至,更能超越。
祖父用骆驼把父亲驮到了新疆的古城子,虽然农民的身份并没有改变,但父亲落户分地吃饱了肚子,还娶妻生子。祖父的孙子现在不用进城,哪怕是铁定雷打的一年两次;相反,我们会经常下乡,因为孙子住在城里。(全文共计约2517个字)
2010569
作者:唐新运
地址: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昌吉市延安北路54号)
邮编:831100
E-mail:txy09942342215@sina.com

电话:0994-234221513709944217
2#
发表于 2010-5-15 18:4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朋友。
请按照论坛要求发贴。
排好文章版式。
3#
发表于 2010-5-16 08:09 | 只看该作者
很细腻的叙述,情感和思想并融,深切,温婉,呈展了生活最内核的元素,宛如回到记忆之初,一切都被生动还原。欣赏了,请注意按照要求编辑排版,如是首发,还请在文尾标注版权声明。
4#
发表于 2010-5-16 10:01 | 只看该作者
文笔充满了感念的色彩,欣赏!
5#
 楼主| 发表于 2010-5-16 10:22 | 只看该作者
是首发的稿件,好久没有来这个论坛了,因为新疆的网络上不去了。刚刚恢复正常业务。发稿的格式不会排版。
6#
发表于 2010-5-16 13:38 | 只看该作者
排好版哦~按照坛子的要求来做了……
7#
发表于 2010-5-16 16:56 | 只看该作者
先记号。晚上来欣赏。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9:26 , Processed in 0.07766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