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刘彦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梦故乡”之六:农具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9-3-14 08:37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版主佳作。身感农具大变革。目前还在用的只有小巧的锄头和镰刀。农耕时代的工具基本上被时代大潮淹没,我家的农具早已锈迹斑斑,落满了时光的尘垢!
17#
发表于 2019-3-14 10:06 | 只看该作者
农具牵引着的回忆,是土地的回眸,亲情的瞻顾,时代的背影。思路开阔,文笔优美。欣赏。
18#
 楼主| 发表于 2019-3-15 11:28 | 只看该作者
匡建华 发表于 2019-3-13 11:04
我们老家农具大部分退到二线,成了游客的风景。欣赏老师佳作,问好!

感谢留评,祝春天快乐!
19#
发表于 2019-3-15 11:46 | 只看该作者
亲近农具,亲近自然!!!!!!!!!!!!!
20#
发表于 2019-3-15 12:36 | 只看该作者
不熟农具,对刘老师所说这些都不知晓,读老师此篇算是长知识了,感谢刘老师美文分享,问候!
21#
 楼主| 发表于 2019-3-16 06:51 | 只看该作者
雪中侠客 发表于 2019-3-13 13:54
对于农具,大概只有出生在农村的孩子才会见过,而城里的孩子,只有在博物馆看过了。问候版主

问好雪中侠客,感谢来读拙作。祝好。
22#
发表于 2019-3-16 10:41 | 只看该作者
农具不仅仅是一种劳动工具,是人类创造,人类智慧的结晶。
随着工业化,智能化的不断进步,那些农具渐渐消失于我们的记忆中。
捡拾记忆,是一种情怀,也是一种祭奠。
唯如此,我们才知道,从哪来,到哪去。
所以,这才是这篇文章意义之所在。
问好。
23#
发表于 2019-3-17 08:31 | 只看该作者
农具是乡村的烙印,是孩提时候的风景,当它淡出社会舞台,我们不知道是庆幸还是不幸呢?
24#
发表于 2019-3-17 17:59 | 只看该作者
都说是人巧不如家什妙,那时候的农民都会以自己有一两样好农具而感到自豪的。彦林版的文字写出了一个农民子弟对故乡遥远的回忆,对故乡农具以及一草一木的留恋和热爱,也勾起了我们遥远的记忆。欣赏。问候。
25#
 楼主| 发表于 2019-3-19 16:11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9-3-13 16:25
作为从现代农业逐渐离场的农具,它们承接现代人乡愁。
彦林以诗意的语言深入到事物内里,以一种人文关系看 ...

感谢房兄耐心细致的阅读和评价。祝好!
26#
 楼主| 发表于 2019-3-19 16:12 | 只看该作者
夏日荷风 发表于 2019-3-13 17:06
沉稳扎实的记叙,呈现出一种安然入世的聪颖和理性。对每一事物的深刻认知,都是一种内在的觉醒与清晰。欣赏 ...

谢谢荷风的关注。祝好!
27#
 楼主| 发表于 2019-3-19 16:13 | 只看该作者
断肠崖居士 发表于 2019-3-13 20:29
咱也是农村人,对作者笔下的农具怀着一样的深情和美好记忆!

问好居士先生,感谢关注。
28#
 楼主| 发表于 2019-3-19 16:13 | 只看该作者
湘江往北 发表于 2019-3-13 21:03
不管我漂泊了多远,奔波的多久,回望的瞬间,那些熟悉的事物总是历历在目,根植于内心深处的情感一直牵引着 ...

问好老朋友。顺祝春天快乐!
29#
 楼主| 发表于 2019-3-19 16:14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9-3-13 21:09
彦林版主的文字亲切熨帖,虽然不熟农具,但常听先生说起,他也是样样农活都拿得起的。
我想,彦林版主在写 ...

问好立红,感谢在繁忙的教学之余来读拙作。春安!
30#
 楼主| 发表于 2019-3-19 16:14 | 只看该作者
wwmi06 发表于 2019-3-13 21:17
深切的对农具浓浓的情感,远离我们的农具,一直温暖着我们的人生。别样的叙述,真切的感悟!学习了!

问好。感谢您的关注和留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00:02 , Processed in 0.14312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