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98|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单筒望远镜》的故事与隐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25 1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sjby 于 2019-3-25 18:04 编辑

    冯骥才的最新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讲述“一段跨国恋情,沉醉于悲怆的历史河流中”,读来令人心惊。

    故事,并不复杂。应该是一个爱情故事,却又不是正统意义上的爱情故事。“恋爱”(如果可以称为“恋爱”的话)中的一方是天津卫的已婚男人欧阳觉,他已婚的身份使“恋爱”沾染了非正统的畸形色彩;另一方是紫竹林租界里的法兰西少女莎娜,她西方人的身份使“恋爱”充满了异国情调。因为畸,因为异,他们的“爱”来得唐突而迅猛,第四次见面,就身颈相交,一发不可收拾。所以,说“爱”不一定准确,说“欲”或可更见其实质底里,姑且称之为“爱欲”吧!欧阳觉与莎娜言语不通,通过纸片上中法文对比的简单单词的似是而非交流,知道彼此眼中的“爱意”,明白彼此身体的“欲望”,让自己的“爱欲”泛滥成滔天洪水,吞没他们,沉醉其中,亦亡于其中。冯骥才似乎是要告诉读者:“爱欲”,是人类共通的东西,完全可以不借助语言、文字,通过目光交流,利用身体演绎,便可以冲破风俗、地域、文化的阻隔,美好地实现,完成。

    只是,这个或许是爱情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庚子年(1900年)。此时的天津卫,不是他们享受“爱欲”的乐土,而中西剧烈冲突的战乱之地。从山东、河南进入天津卫的义和团,同颟顸的清政府一起,与洋人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冲突。义和团,是一个奇特的历史存在,或可谓是反欺凌反侵略的“自觉”,但在实际的运动中却有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迷妄”和“愚昧”,既可悲又可叹。随着故事的深入,冯骥才通过身陷义和团里的欧阳觉的视角,把运动里的正气、正义,混乱、混杂,荒诞、荒谬写得淋漓尽致,但他并不评判,而是把这些都展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体味涌动的时代大潮“必然”里的“偶然”,“偶然”里的“必然”。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对年轻人的“爱欲”自然不可善终。莎娜疯了,消失了。欧阳觉历尽艰辛回到天津,莎娜已不可寻,家也被毁灭。侵略者的凶残和无人性,妻子的忠贞与刚烈,令他对自己的“爱欲”有了新的认识,自己的人事,一下子与家恨国仇联系起来,融为一体,难分彼此。他可以活下去,但他却义无反顾地走向自己的选择:向侵略者展现自己的意志,迎接死亡。“在对面的喝令中,又一片密集的子弹呼啸而来。”冯骥才这样安排故事结局,或许是想告诉读者: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世事肯定会深刻锲入个人生活,时代大潮终究要裹拥身不由己的个人,个人必然与家、与国相连,家事国事天下事,是每个人的事,任何人都不可能游离于家国之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单筒望远镜》里有两个重要的“道具”:欧阳家的大槐树,莎娜爸爸的单筒望远镜。它们具象的背后,可能有作家冯骥才想表达的深刻隐喻。它们,或许才是解读《单筒望远镜》的钥匙。

    欧阳家的大槐树,“浓郁又密实的树冠好比一把撑开的巨伞,不单把中间这进院子——还把前后两进边屋子带院子统统罩在下边。”这棵树,历史悠久,“至少三百年”。“欧阳家在这房子里至少住了二十年”,天津别的“老树无缘无故地乏力了,没劲儿了,不行了”唯独欧阳家的大槐树“年年照样开花,散香万家,严严实实地庇着那座老房院子。”但到庚子年的前一年,“从来不生虫子和老树,竟然生出‘吊死鬼’来。”紧接着,“忽然一群大黑乌鸦来到这树上。”这还没完,过年时,家里放鞭炮,“焰火竟然把大树引着了。”虽经“救得急,来得快”,但却把“大树烧去了挺大一块”。冯骥才不厌其详地书写这棵大槐树,自然是因为这棵树长得奇,活得久,是欧阳家兴盛的见证。更重要的是这树,古老,华美,树上积淀了历代居住者的人文信息,是当时中国的家庭,甚至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的象征。庚子年前一年突然而来的“吊死鬼”、“大黑鸦”,其所指值得品味:是从山东、河南拥过来的义和团,是即将屠戮天津、屠戮中国的洋人?自己想去!小说结尾,冯骥才再次写到这棵大槐树:“洋人的炮弹……把大树炸断。巨大的树冠和粗壮的树干全被炸散……”这棵历经沧桑的古老大树,曾经风光无限的华美大树,天津卫几乎是硕果仅存的大树,在洋人的炮火下,轰然倒塌。随着大槐树的灰飞烟灭,树下的家没了,树所隐喻的国家也差点没了。洋人毁灭的,或许不止是一棵老槐树,而是一种传统和富含这种传统的家国,虽然这传统已经长久得有些僵化,古老得有些腐朽。

    莎娜第一次与欧阳觉见面,就拿出一只单筒望远镜。莎娜“两手前后一拧一抻,拉出来一节,再一拧一抻又拉出一节”,欧阳觉“举起望远镜看,……连站在船头的一个老艄公的胡子、烟袋、眼神,居然都看得一清二楚,跟站在眼前一样。”他们第二次见面,一起去“一座没工的小楼”,莎娜又拿出单筒望远镜,欧阳觉拿着它看天津老城,“尽管欧阳觉天天生活在老城里,一切司空见惯,但从这里一看,地阔天宽,竟然如图画一般。”望远镜是“单”筒的,虽单筒望远镜看到的与双筒望远镜并无区别,但“单”在汉语里却有“单一”甚至“残缺”的意蕴。不管是单筒还是双筒,望远镜都是单向的,你看得到别人,别人却看不到你。如果说“看”是一种交流,那么,望远镜里的交流却永远都是单向的。更重要的是,望远镜看到的,只是表象,虽然“那老艄公的胡子、烟袋、眼神”都“一清二楚 ”,但他的内心活动,他身上所有的文化品质,却是望远镜看不明白的。这只单筒望远镜,仿佛洋人看国人,国人看洋人的视角,既是单筒的,更是单向的,看到的多是一厢情愿的感觉,而不是真实真切的彼此。在小说的结尾处,很久没出场的单筒望镜再次出场:“尸体的腰间别着一根铜管,正是那只望远镜,他太熟悉的单筒望远镜。”是的,单向的交流引不起共鸣。单筒的望远镜虽然可以看到远处的一切,可以成为指引战争的利器,但它无法成为沟通中西的桥梁,最终沦为战场上的“尸体的腰间”一根没用“铜管”。

    除大槐树、单筒望远镜外,小说里的隐喻无处不在。比如欧阳家两兄弟、两妯娌的名字,就充满了隐喻。老大承继父业,兢兢业业,是经商的一把好手,所以叫欧阳尊。要“尊”,就必须沉稳,必须符合传统的价值观,欧阳尊就是这样的人。欧阳尊的妻子,是人未到声音先到,沉不住话的急性子,尤如一只聒噪不已的鸟,叽叽喳喳,喜欢“穿红戴绿”,所以叫喜凤。老二欧阳觉的妻子性情内敛,谦和温顺,不多言多语,把对丈夫的爱寄寓于日常的细节里,是典型的传统中国女子,“素雅端庄”,所以姓庄,名婌贤。欧阳觉这个名字,最有意思。所谓“觉”,是觉悟,觉醒。冯骥才给他这样一个名字,是说这个曾经只知琴棋书画、不问世事、风流倜傥的富家子弟,终于在国仇家恨里觉悟、觉醒了。有此觉悟、觉醒,欧阳觉就不再只是欧阳觉,而是国人的代表,他的觉悟、觉醒,似乎也昭示国人的觉悟、觉醒。从这个意义上看,《单筒望远镜》里“爱欲”的故事,只是一个载体。冯骥才真正想写的,其实是民族特殊时段的历史以及这段历史里中西方的冲突。正因为如此,冯骥才在书的扉页特别注明:“正如男人眼中的女人,不是女人眼中的女人;女人眼中的男人,也不是男人眼中的男人。//中国人眼中的西方人,不是西方人眼中的西方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人,也不是中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当代人写历史小说,无非是先还原为一个历史躯壳,再装进昔时真实的血肉,现在的视角,以及写作人的灵魂。”这段话,或许就是《单筒望远镜》的主旨吧!

    最后,还想狗尾续貂,啰嗦几句。一是《单筒望远镜》里的插图很好。这些插图,都是真实的历史,有天津市民的日常,有租界的景象,有义和团、八国联军的训练场景与队伍。它们,一下子就把读者拉回百多年前的天津,使小说显出不同一般的历史感,厚重感,沧桑感,二是《单筒望远镜》的“津味”并不浓郁。冯骥才小说的最大特色,是文字里随处可见的“津味”。比如《俗世奇人》里的随便一篇,都能体味到天津卫特殊的文化气息。《单筒望远镜》虽然比较细致地写到了天津老城、租界的景致,许多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名、店铺名,但语言却缺乏“津味”,或谓“津味”不足,更或者说与我期待的“津味”有差距。三是小说开篇,第3、4页之交,有一个句话:“反正有这巨树护着,大雨浇不着,大风吹不着,大太阳晒不着,东暖夏凉,无忧无患,安稳踏实。”这句话里的“东暖夏凉”不好理解,反正我是理解不了。或许是错了。如果真错了,与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么人文的出版社,与冯骥才这么有底蕴的作者,与这本这么有文化味道的小说,就很不相称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3-25 13:39 | 只看该作者
照理说,冯骥才是天津人,应熟知“津味”,他的“津味”不足,或许是刻意为之?或许是便于文本更好读?
东暖夏凉我估计是别字。
书中诸多隐喻,让人想起《石头记》。里面连名字都有隐含的寓意。真正的高手。
3#
 楼主| 发表于 2019-3-25 21:31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3-25 13:39
照理说,冯骥才是天津人,应熟知“津味”,他的“津味”不足,或许是刻意为之?或许是便于文本更好读?
东 ...

感觉这本十四万多字的长篇小说里,到处都是隐喻。
4#
发表于 2019-3-25 21:42 | 只看该作者
我买重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获茅盾文学奖的事实也证明了买重的价值。
当年那一批伤痕作家,似乎他的青春最永驻,其他的基本都老去了。
我佩服他,因为他不仅是个作家,还是高水平的篮球运动员。简直就是赵子龙。
5#
发表于 2019-3-26 07:16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9-3-25 21:42
我买重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获茅盾文学奖的事实也证明了买重的价值。
当年那一批伤痕作家,似乎他的青 ...

家里有两本冯的书,看了个开头,没看结尾。
6#
发表于 2019-3-26 07:18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19-3-25 21:31
感觉这本十四万多字的长篇小说里,到处都是隐喻。

网搜了一下,各大媒体都给了这部小说很高的评价。
字母老师真的是紧随文坛前沿。
7#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08:53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3-26 07:18
网搜了一下,各大媒体都给了这部小说很高的评价。
字母老师真的是紧随文坛前沿。

冯骥才是老作家了,年轻时就读他的作品,印象颇深。书柜里有他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俗世奇人》(一、二)读过好几遍,特别喜欢。
8#
发表于 2019-3-26 08:57 | 只看该作者
读完那个著名的十年之后,再没读过冯骥才。不是不好,是,那本书给我的难受劲儿持续了很久。
9#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08:58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9-3-25 21:42
我买重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获茅盾文学奖的事实也证明了买重的价值。
当年那一批伤痕作家,似乎他的青 ...

特别喜欢他的《俗世奇人》,读了两三遍。小说,反复读,在我这里,除沈汪,就他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15:35 | 只看该作者
鲜然 发表于 2019-3-26 08:57
读完那个著名的十年之后,再没读过冯骥才。不是不好,是,那本书给我的难受劲儿持续了很久。

的确,《一百个人的十年》读来很是触目惊心,但却是特殊年段的真实,是应该铭记的历史。
在我看来,冯骥才最有名的《一百个人的十年》并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俗世奇人》或许才是他最好的作品,比他才出版的新作《单筒望远镜》似乎都要好。
11#
发表于 2019-3-26 16:37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19-3-26 08:53
冯骥才是老作家了,年轻时就读他的作品,印象颇深。书柜里有他的《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俗世 ...

读书这东西,就如找对象,讲眼缘,还讲脾性。
12#
发表于 2019-3-27 08:59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19-3-26 08:58
特别喜欢他的《俗世奇人》,读了两三遍。小说,反复读,在我这里,除沈汪,就他了。

我想,他的文章之所以更有生命力,是因为接地气。
你看《神鞭》《炮打双灯》《三寸金莲》,莫不源自于民间,充满了世俗烟火。
一个阿城,一个冯骥才,都是让人只有佩服的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3-28 11:45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3-26 16:37
读书这东西,就如找对象,讲眼缘,还讲脾性。

不仅仅要讲眼缘,更重要的或许是要对读者的味口。冯骥才的作品,比较对我的味口。
14#
发表于 2019-3-29 12:07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19-3-28 11:45
不仅仅要讲眼缘,更重要的或许是要对读者的味口。冯骥才的作品,比较对我的味口。

那字母老师以后就好好给我们摆摆冯,如何?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3-29 12:16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3-29 12:07
那字母老师以后就好好给我们摆摆冯,如何?

最近,一直在读《汪曾祺全集》。计划再写写汪曾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7 16:53 , Processed in 0.17211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