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50|回复: 3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春的律动 之三 清明,我们去踏青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3-26 19: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槐下客 于 2019-3-26 20:18 编辑


       清明了!清明了!起来啦,起来啦!让我们去探春,让我们去踏青!

   走出关闭了一冬的房门吧,不要再只在电视上垂涎于江南的清波胜酒、绿柳如烟了,广袤的华北平原也已经是草长莺飞、水绿山青了。清明的风是那么的清爽而純净,清明的景是那么的妩媚而鲜明。檐前的燕子尾巴剪着春风,嘴里衔着春泥,已经在修理去年的爱巢;门前的国槐鼠耳似的叶子正泛着鹅黄,街道边的垂柳已经袅娜如少女的腰肢,丝绦飘拂若少女的秀发,而如同仪仗队伍的白桦树也早已伸开巴掌大的叶子在仲春的晴空里跃舞了......

    到田野里去吧,走一走我们祖先这一天已经走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土地,那里绵软而富有弹性,那是大地母性的胸腔;去拥抱一下那里芳草萋萋一碧到天涯的辽阔,倾听一下无边的麦苗拔节长高的清脆声响,嗅一嗅骀荡的东风送来的清新和爽冽,看一看梨花胜雪,桃李如霞,捉一朵轻盈的柳絮,采一把肥嫩的荠菜,体会一下农民辛勤的耕耘和喜悦......——在课下,在周末,把孩子暂时带离书本吧,带到大自然里来吧,这样他们会更真切地体会到“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柔媚,“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的壮美,会懂得“蒸梨炊黍饷东菑”的辛勤的快乐,然后就会更好的理解什么是“春天是健壮的青年”的成长了......

    春天的水是最美的,不要让跳浪的鱼儿和戏水的白鸭独占这一方风景。到水边,听一听春风怎样吹皱一池春水,看一看蜻蜓如何点破一面琉璃,闻一闻新荷叶散发的淡淡清香,瞧一瞧小鱼儿追逐的瓣瓣桃花......不妨伸出你的手,感受一下溪水的舒适,池塘的柔软,洗洗手,盥盥面,让你的肌肤切实地感受一下春天的气息吧——对了,古人把这叫做“修禊”,是上巳节最重要最神圣的仪式呢!书圣王羲之能够写出《兰亭集序》这一名垂青史的杰作,正是因为他如实地记录了他们三十六人如何在兰亭举行修禊仪式,然后如何曲水流觞、感赋物华——由此可见,此时此事是多么的风雅啊!

     肌肤上有了青春的味道了,呼吸里有了青春的芬芳了,心里有了青春的蓬勃了,不要忘记,带着你的孩子,采撷几枝雪白的梨花,或者手捧一束圣洁的百合,放到先辈、先哲和先烈的坟墓或者墓碑上去——为了不污染春天的风,你甚至可以不去点燃昔日必不可少的冥币,然后郑重地告诉先人,你们知道,这满天飞舞、遮人眼目的柳絮,这怎么都扯不断的绵绵细雨,都是他们说不完的牵挂和叮咛;告诉他们,他们栽种在庭院里的槐树早已留云驻霞,浓阴早已经荫庇了整个的院落,枝条早已经伸展到辽阔的天空了;他们修剪过的桃李早已经蒸云蔚锦,硕果飘香了;他们开垦的土地更加肥沃,粮食产量已经今非昔比,并且农民不仅再也不用交各种赋税,还有了种地补贴,有了老年农民的养老补助了;告诉他们农村有了电脑、网络,有了超市,有了供人们闲暇时候锻炼唠嗑的小广场了,小县城里有了大公园,我们不必再羡慕城里人了;告诉他们他们的子孙很多都成了大学生、研究生,走出了农村,走出了乡镇,融入了大城市,进入了精英层,而他们留下来的勤劳、朴实、诚信、正义、善良、包容早已经融入后代的血液,成了信仰的一部分,不可分割了......

    就在这里,心平气和地给你的孩子讲一讲祖先的事情,讲一讲为什么有“寒食”,为什么要“修禊”,说一说为什么国家要將清明列入非物文化遗产名录,为什么清明要放假,为什么这种放假的习惯甚至会追溯到唐朝,为什么本来只是汉民族一个小小的节气上的节日会演变到这种程度,会影响得56民族大多都来过为什么无论走到哪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只要是华人,都忘不了在这个节日要做些什么和该做些什么,为什么远及韩国、日本和东南亚很多的国家都学着过清明......这样,孩子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明白,为什么中国会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硕果仅存且生生不息的唯一一个,会明白什么叫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会明白为什么有仪式感的生活是神圣高洁的,然后,他们就会自觉地去弄明白上元、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这样的传统节日都应该怎么去度过,书本里学的东西就会立刻鲜活起来,成为真真实实的生活画面了.......

    春雨忽然又落下来了,淅淅沥沥,缠缠绵绵,你刚要吟出“沾衣欲湿杏花雨”时,忽然听到孩子喃喃地说:“这是天在给我们修禊呢!”你分明听出了一种喜悦,一种成长,你知道自己不仅仅是带孩子经历了一次踏青,不仅仅收获了一枝带雨的梨花,几根柔韧的柳条,一篮子带着泥土芬芳的荠菜,还有你最想让孩子记住的东西......

    .....那束洁白的梨花还带着清明的雨水的晶莹在墓碑上飘散着淡淡的清香,此时,你的孩子主动栽下了他人生的第一株树木,你从孩子的神态里忽然看到了以前没有的一种凝重。你知道,不久,祖先的坟茔边就会郁郁成林,遮天蔽日了。你放心了,在现在这个知识大爆炸、人才大迁徙的时代,无论你的孩子飞到哪里,都会有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他,让他最终回归——这种力量叫作血脉,叫作根......

     回家的路上,你和孩子一起吟诵起他早就背熟了的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紛紛,路上行人欲魂。借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你知道,孩子已经明白这首诗到底写的什么了。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3-26 20:20 | 只看该作者
散文诗一般的语言,告诉了读者清明到了,清明的意义,和对孩子们的希望和教育,欣赏。祝好。
3#
发表于 2019-3-26 20:25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老师有关清明的美文,点赞,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20:31 | 只看该作者
匡建华 发表于 2019-3-26 20:25
欣赏老师有关清明的美文,点赞,问好!

谢谢建华好友。多多交流。春安。
5#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20:32 | 只看该作者
阳光笑靥 发表于 2019-3-26 20:20
散文诗一般的语言,告诉了读者清明到了,清明的意义,和对孩子们的希望和教育,欣赏。祝好。

谢谢好友点评。您的文章《春风十里.....》真好!

点评

感谢老实的刮目相待。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比如老师的文字就很有特色。问候。祝福春安*^o^**^o^*  发表于 2019-3-26 20:44
6#
 楼主| 发表于 2019-3-26 23:06 | 只看该作者
槐下客 发表于 2019-3-26 20:32
谢谢好友点评。您的文章《春风十里.....》真好!

互相学习为盼。多多交流。
7#
发表于 2019-3-27 10:20 | 只看该作者
读来朗朗上口,如诗一般。文字如诗,心绪如诗,诗的激昂,春的快乐,都在文字中了。欣赏!问好!
8#
发表于 2019-3-27 10:37 | 只看该作者
文辞清丽,有美感,学习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9-3-27 10:52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9-3-27 10:20
读来朗朗上口,如诗一般。文字如诗,心绪如诗,诗的激昂,春的快乐,都在文字中了。欣赏!问好!

多谢好友好评,欢迎常来指点。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3-27 10:53 | 只看该作者
李炳君 发表于 2019-3-27 10:37
文辞清丽,有美感,学习了!

谢谢好友来访,常来常往,切磋琢磨。
11#
发表于 2019-3-27 10:54 | 只看该作者
清澈的语言让人立即清明起来!!!!!!!!1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3-27 10:56 | 只看该作者
刘敬胜 发表于 2019-3-27 10:54
清澈的语言让人立即清明起来!!!!!!!!1

哈哈,好友的双关信手拈来!溢美了。春天快乐啊。
13#
发表于 2019-3-27 10:57 | 只看该作者
清明时节,人们亲近自然怀念过世的亲人。扫墓或者祭祖,寄托了人的情感;踏青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眷恋。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3-27 11:17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9-3-27 10:57
清明时节,人们亲近自然怀念过世的亲人。扫墓或者祭祖,寄托了人的情感;踏青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眷恋。问好。

多谢版主到来点拨。春天快乐,创作丰收。
15#
发表于 2019-3-27 12:59 | 只看该作者
艾玛,先生果然去踏青了……
好好好,立刻清清明亮起来,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0 21:26 , Processed in 0.14233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