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10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松到秋深色尚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4-22 1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范廷伟 于 2019-4-22 20:40 编辑

——序高迎春先生散文集《向一棵树致敬》

  宁津大地,属于古代黄河冲击平原,东临金丝小枣之乡乐陵,南邻汉代东方朔故里陵县,北靠东阳侯之封地东光,西望中国杂技之乡吴桥。夏代大禹治理黄河水患,疏浚开挖了九条河,其中鬲津河、胡苏河、钩盘河三条古河,流经宁津,所以宁津县古时又称胡苏县,临津县。我所钦佩的当代宁津文化名人高迎春先生,就一直工作和生活在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鲁北小城之中。

  提起敬佩高先生来,我觉得有必要向读者诸君介绍一下他的情况:大概二零零七年左右,一次偶然的博客相遇,一篇比较走心的文章让我顿生好意。循着作者高迎春的足迹,找到了他存贮文字的博客小家,一篇篇文辞优美,诗意芬芳的美文佳作,令我徜徉其中,流连忘返,直到加为博客好友以后,我方才得知他是浙江中材集团旗下计酬网站《中财论坛》散文版的版主。正是由于高先生的一路引领,我在《中财论坛》如鱼得水,写下了上百篇的散文、杂文作品,结识了诸如敬一兵、宋长征、于文华、薄暮、冷晰子、黑龙江小龙女、何足道哉、木门长子、澧水寒儒、川媚、房子、李立红等大批论坛文朋诗友。有诗曰:“花径雨后香微淡,松到秋深色尚苍”,至今,退休后的高先生还像一棵不老松一样,任职《中财论坛》之《文化创新》版块的版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点滴进步,与《中财论坛》海纳百川的大环境有着重要关系,当然也绝对与高迎春先生等人的大力提携与帮助密不可分。

  因此,当第一时间收到高迎春先生邀我为其散文新作集《向一棵树致敬》作序时,我感到有两点纠结:一是自感异常惊诧,先生作为《中财论坛》的资深版主,鄙人何德何能,能够达到敢为为先生高蹈作序的份儿;二是先生著作等身,人脉广泛,名家大家结识多人,此等小事该不在话下。承蒙先生多年厚爱,拂他面子又实在于心不忍,我只好赶鸭子上架,天马行空,信口开河了。我对高先生的第一印象,当然也是后来用事实印证了的:宽厚仁慈,博学多才。在我混迹于《中财论坛》的这十多年间,他一贯的平等待人,态度真诚,精研细读,评点中肯,从没有与会员发生过争执,“在其位,谋其政”,他积极带头参加论坛举办的征文活动,书中的《24小时共享书店》《回头却不是从前》等,都是他在规定时间内写就的高考“下水”作文。

  这本散文新作集秉承以前的排列办法,共分为《低吟浅唱》《草木风采》《沧海拾贝》《数目拾趣》《故乡记忆》五辑计有75篇。里面多是与读书有关的篇章。记得在与高先生聊天的过程中,他曾经说过: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他告诉我说,宋代朱熹曰: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读书让人拥有富足的内心,那是千金不换的财富。文字摆渡,我们终究上岸,以后无论去哪里,都是阳光万里,鲜花怒放。由于高先生具备了喜读、乐读、精读的好习惯,他便在《画页最美是初秋》一文之中写道:“站在高高的树下,才感觉自己渺小如草芥,无论如何,人也长不过树的高度。人只能多读书,来丰富自己的智慧,达到知行合一,近而提升思想的高度,人格的魅力。”

  高迎春先生兴趣广泛,饱读诗书,多才多艺,诗词歌赋、集邮剪报、书法绘画、古玩鉴宝,见多识广,样样通晓,从第一辑《低吟浅唱》的《宁津检查赋》《初秋赋》中,我们丝毫不难发现他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文字功力所在。他在学生时代就偏好文学,作文、通讯多次获奖播出。文化程度不高,他信奉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那句话:“我从一个很边远的小地方走出来,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我读了很多书。我觉得读一本优秀的书,相当于自己多活了一辈子。”所以,他“年年四季轮换,面对人生悲欢离合,我有幸选择了阅读与品味;年年四季变迁,面对人生阴晴圆缺,我有幸选择了与书为伍。”这些年来,高先生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以其丰富的学识,真诚的为人受人尊敬,在《中财论坛》和社会上赢得了高风笃行、德智并举的声誉。

  十多年来,高迎春先生陆续创作了200多篇植物、花卉、谷黍系列散文,第二辑《草木风采》,沿袭了以前的写法,将我们司空见惯的植物写得美轮美奂,风生水起,这些文章篇幅不长,但其知识密度和文化含量却相当巨大,给人以回味反刍的时间与空间。先生眷恋生活,挚爱家乡,他积极挖掘优秀的地方文化,为“非遗”保护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作为受政府资金扶持的首届“德州文化之星”和宁津县政协代表,退休赋闲的高先生为了不影响自己的读书和写作,至今没有也没有下载微信,反而抽空跑遍了宁津县的角角落落,率先执笔并带动许多写作高手为宁津县境内现存的许多千年、百年树龄的古树树碑立传。在高先生的郑重提议下,由县文联主办的刊物《宁津文艺》从 2014 年开始推出“宁津古树风情”系列文章。由他主编的《宁津古树风情》最终得以正式出版,这只是先生为宁津文化事业所做的诸多大事、实事、善事之一。

  第三辑为《沧海拾贝》。高先生爱好广泛,雅友众多,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一辑中的张俊汉、于万良、王国胜、崔吉泉、王宁生等,都是高先生的各界好友,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抒写他们的情感生活,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挖掘深厚的宁津历史文化,他爬罗梳理,探赜索隐,勤奋创作,劳苦功高,这本散文集是他个人近几年来的第七本作品集,作为一名年逾花甲的退休老人,我们不得不钦佩其精神毅力和创作激情。不可否认的是,先生这些骄人成绩的不断取得,离不开妻子平日里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由此高先生的笔下才能流淌出最美最真的赞歌《你是我心中最美的花》:“无论高贵还是卑微,无论是明媚还是暗淡,我都会陪着你,呵护你,与你一起变老。”在此,我想起了美国诗人叶芝写给女友的那首经典爱情诗篇: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爱慕你的美丽、假意和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少年夫妻老来伴。高先生没有诗人叶芝的文采斐然,这心声却也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余秋雨说过,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由于高先生博览群书,记忆超人,这为其日后创作奠定了坚实而厚重的基础。他懂得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道理,所以写起文章来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枯燥乏味的东西经过他的生花妙笔,都能变得妙趣横生,余味无穷。第四辑便是《数目拾趣》,他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诗词歌赋、名人轶事、民间传说等等,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不动声色、合情合理地穿插其中,毫无斧凿之痕、堆砌之迹,读来使人轻松愉悦,兴趣盎然,由此可见,他的知识储备,他的持之以恒,包括这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功力,绝非一朝一夕能够修炼而成。在我们的几次接触之中,我感觉先生就是一部游走于现实生活中间的“百科大辞典”,几乎没有难道他的问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博学谦逊,诚笃豁达,这是高先生值得文友、坛友尊重的最重要原因。

  回望过去,感怀忆旧,这是老年人特有的“通病”,也是他们共同的“乡愁”。作为一位花甲老人,高先生概莫能外,不能免俗。《故乡记忆》作为第五辑,都是高先生记忆中的童谣、游戏、玩具、农具、灯具、生活用具,在昔日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这些镌刻着时代符号印记的老歌谣、老物件、老游戏、老手艺等等,和当下的热词“非遗”一样,成为一种珍奇的、独异的、历久经年而不可再生的民间遗存,如果放在那里经霜历雪任其兴衰的话,很多极具收藏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民间记忆就会悄然作古。高先生有责任、有兴趣、当然也有能力,去深入到时光的深处,他其实也是在替大家打捞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这些记忆已经生长在我们的骨肉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它们才是提醒我们这一代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原动力;才是提醒我们这一代人不忘来路、感恩时代的助燃剂。

  民间有句俗话说:“爷爷疼孙子,强似攒金子。”现在每家每户孩子都少了,孙子孙女都一样,手心手背都是肉,或许由于“隔代亲”的因素吧,高先生对于孙女高晓越既喜且爱,带她去过的地方不少。在我们邹平,我见过岁数尚小的高晓越。她活泼漂亮,聪明伶俐,给我留下了很好、很深的印象。耳濡目染,亲受芝范,孙女高晓越也喜欢读书、写作。这本新书的第六辑是《高晓越作文》,童心中自然流淌出来的童言童语,像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淙淙汩汩,一路欢歌。孩子的眼光是清澈的,孩子的心境是干净的,例如,《美好的回忆》《花之间的故事》《假如我有一只神笔》《我的爷爷》《渴望和平》《美丽的康宁湖》等等,像一个个的童话般可爱,读来特别舒爽、特别惬意。期待着我们的高晓越小朋友,继续在爷爷的精心栽培下,勤奋学习,健康快乐,多读多写,进步更大。

  与高先生接触、交往以来的这十多年间,我时时能够感受了他的人格魅力,享受到他的美文感染,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证明他是一个始终散发着“正能量”的人。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受高先生的委托为他的新书写点文字,那我就不揣浅陋,斗胆直言几句:一是应当和以前的花卉植物作品一样,系统化构思,系列化创作;二是在以后的创作形式上该有所创新,面粉可以蒸馒头,也可以蒸花卷,可以蒸包子,可以擀油饼,就是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三是再挖掘一下作品的深度,让读者在感受到“美”的同时,能再感受到另外的一种力量。我们没有必要对高先生过于苛刻,相信他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真实存在,或许他正在考虑如何突破自己,实现跨越。另一方面,我们读者朋友也要扪心自问,对于一个文化水平不很高,能够做到长期坚持阅读、思考、创作,并且二十多年风雨无阻,坚持晨练打网球,时下六十多岁还能做大劈叉等高难动作的老人来说,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习一些什么?

  记得中国作协铁凝主席说过:生活自有其矜持之处,只有奋力挤进生活的深处,你才有资格窥见那些丰饶的景象,那些灵魂密室、那些斑斓而多变的节奏,文学本身也才可能首先获得生机,这是创造生活而不是模仿生活的基本前提,模仿能产生小的恩惠,创造当奉献大的悲悯。承蒙高迎春先生的错爱,我愿将我非常喜欢的铁凝主席这段话写在这里。以期与高先生共勉,期待他老当益壮,佳作频出。

  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倾力所为,竭尽所能,没有“学院派”评论家的精准、深厚,只能杂七杂八写了这些很不成熟的文字,如高先生不嫌弃,可勉强为《向一棵树致敬》之序言。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4-22 14:00 | 只看该作者
祝贺高迎春先生又有新著付梓。高先生的确是中财论坛的一个标杆。
3#
发表于 2019-4-22 14:37 | 只看该作者
迎春大哥又出新作了,真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记得迎春大哥的工笔画也愈见功力。
廷伟老师与迎春大哥近年来在文字上都有建树,不简单。
4#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18:09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9-4-22 14:00
祝贺高迎春先生又有新著付梓。高先生的确是中财论坛的一个标杆。

感谢您的阅读鼓励。周末愉快
5#
发表于 2019-4-22 19:23 | 只看该作者
下午去上工笔画课,晚饭后才得以阅读。读完越发感觉,找你写序言,证明我找对了。我们交往十几年,再者我出的书你都有,所以你对我的文字,我的为人,我的短板,可谓非常了解。谁都想写好文章,可是谁都会受到学识、阅历、品智的制约,我当然也不例外。好在我会继续努力,用勤奋来弥补我的短板。
好像《春来草自青》这一篇,不是我写的吧?
6#
发表于 2019-4-22 19:32 | 只看该作者
参加论坛征文的文章有:《年年读书在四季》《智慧阅读  知行合一》《初秋赋》《画页最美是初秋》《你是我心中最美的花》。还有《遇见苏轼》也是,但我将收录在我的第八部散文集中。
7#
 楼主| 发表于 2019-4-22 19:42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9-4-22 19:23
下午去上工笔画课,晚饭后才得以阅读。读完越发感觉,找你写序言,证明我找对了。我们交往十几年,再者我出 ...

记得高考后你写过一篇呢。没有的话,我再修改一下。
8#
发表于 2019-4-23 02:06 | 只看该作者
范廷伟 发表于 2019-4-22 19:42
记得高考后你写过一篇呢。没有的话,我再修改一下。

以上是我两年内参加论坛各版面征文的篇目,以前参加过的有很多篇。比如:《春夜听雨》《人贵有求索精神》《十年坚守》《三千六百五十里路程》《过年那些事》《漫画打折书》《争抢之遐想》等等。
9#
 楼主| 发表于 2019-4-23 05:45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9-4-23 02:06
以上是我两年内参加论坛各版面征文的篇目,以前参加过的有很多篇。比如:《春夜听雨》《人贵有求索精神》 ...

已经调整过来
10#
发表于 2019-4-23 08:35 | 只看该作者
一篇书评,有这样一个饱含诗意的题目,很喜欢。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4-25 12:24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9-4-23 08:35
一篇书评,有这样一个饱含诗意的题目,很喜欢。

感谢来读。
12#
发表于 2019-4-25 12:26 | 只看该作者
祝贺高老师新书。

松到秋深色尚苍。亮眼。
13#
发表于 2019-4-25 22:59 | 只看该作者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特意将我去年写的《年年读书在四季》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2018书】年年读书在四季          高迎春

        青涩年少时,是姥姥家的小人书,让我发现了一片丰美的芳草地,紫燕翩翩,蜂飞蝶舞。从此,喜欢上了阅读,轻翻书页,寻奇探幽。犹如暗夜里,火柴点亮了一盏油灯,眼前一片澄明。上小学时,姐姐是村里的民办教师,她喜欢阅读文学著作。尽管我的字还读不囫囵,也跟在姐姐后面啃起了“大块头”。到了读五年级,我已经阅读了上百部中外文学著作。是芬芳的文字,令我目光清澈。从此,心弦上弾拨起高雅乐章,理解了大雁在蓝天放大的“人”字;是感人的故事,令我心地澄澈。从此,心田里拥有了精神营养,理解了雪莲为什么开在人迹罕至的冰峰。选择在一年四季里阅读,那些蚂蚁般的汉字,为我推开了智慧的大门,力量的大门。

        春季里,迎春花年年从我的额头,伸枝开花。我在杏花春雨中阅读,嫩黄的词汇,化作萌动的芽苞;鹅黄的诗句,簇拥美丽的花蕊。一页一页的书籍,就铺展成沃野田畴。春燕呢喃,牛蹄印章,黑黑的土地,又被犁铧翻开新的篇章。木轮车辙,浅浅碾过记忆。季节循环,骨节拔高,总离不开春天的耕耘。侧耳倾听,悠扬的布谷鸟叫,由远而近。平原上的麦田,拔节变黄。当风儿吹尽麦芒,金色的种子,又会灌满谷囤粮仓。在春天里,读一本好书,一定会懂得,该耕耘的时候,万万不可懒散。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只有撒下辛勤的汗水,才会有丰硕的收获。春雨濛濛,润物细无声。书中的文字,宛如这濛濛细雨,滋润我干渴的心田。从此,踏破田埂,心怀宽广,坚定的脚步,伴一路书香。

        夏季里,青蛙高声呼唤,成群的红蜻蜓,就会结伴而来。我在荷塘月色下阅读,一池绿伞撑空,滚动的水珠,聚散成珍珠晶莹;圣洁的荷花,成为我阅读的背景。轻翻书页,浩瀚的星空,就有了蔚蓝色的悬念。默默背诵,唐诗宋词,幻化成横跨天际的彩虹。我分明看到,孔子和孟子,在彩虹桥上携手而行。我分明看到,李白和杜甫,在彩虹桥上一唱一和。一行又一行的字迹,将我的目光,折叠成通天的云梯。当一颗滚烫的心,高在云端,身边就有美丽的风筝,身边就有高飞的仙鹤。满天的彩霞,染红了我的面颊,染红了我的羞涩,也染红了我的期待。阅读必有感悟。于是,就想让闪着光泽的文句,如毛茸茸蒲公英那般,摇摇晃晃散开去。阅读必有收获。于是,就想让诗句美妙成音符,像鸽子云般洒满天空,生动每一个夏天。

        秋季里,银杏树叶,满树金黄;杜梨树叶,染成紫红。我在菊花丛中阅读,千姿百态的菊蕊,傲霜而立,高洁飘逸。蟋蟀合鸣,悦耳动听,成为我阅读的音乐伴奏。在金黄的落叶上行走,我看到果园里果实已经红透;在丰沛的田野里行走,我看到庄稼已经丰收。成熟交织成的画面,尽管斑斑驳驳,却显示着秋天的丰腴,秋天的精彩。阅读历史,阅读古典,透过栉风沐雨的方块汉字,我看到千古英雄,独步风尘,胸怀大志,一手紧握兵书,一手紧握利剑,精忠报国的故事,成为百姓有口皆碑的话题。比谷子更真实的汉字,被秋风扬起,洒落在千家万户,民族情怀,龙的血脉,面对忧患,背临福泽,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传承不衰。在秋天里阅读,天空湛蓝,白云悠悠,目光延伸了张望的高度,心境中注定会积淀,思想的丰厚。

        冬季里,迷迷蒙蒙的雾气,让林木换上一身银装,雾凇奇观,营造出晶莹剔透的童话世界。我依靠着一丛翠竹阅读,一杆一杆的清影,告诉我什么是坚韧虚心;萧萧袅袅的风姿,告诉我什么是矢志不移。其实,数千年前的竹简,就是人们阅读的书籍。将竹片串联在一起,先是刻写,后是书写,一行一行,透着金石味道;一行一行,滴着墨汁的清香。成捆的竹简,犹如倚天而立的竖琴。诗韵,琴韵,令苏东坡选择与竹为邻,让郑板桥选择画竹成癖。携一卷书籍,去踏雪寻梅,烟姿玉骨的梅花,正是含苞待放。梅花无言,梅花有语。一树寒梅提醒我:去俗脱俗,惟有多读书。阅读,心扉里方有千古之思;阅读,手腕下方有纵横千里之策;阅读,行走坐卧方可尽显高贵气度。立身书外,存书心中,挥笔书写,自有妙趣,自成天趣。

        年年四季轮换,面对人生悲欢离合,我有幸选择了阅读与品味;年年四季变迁,面对人生阴晴圆缺,我有幸选择了与书为伍。与先贤对话,让我领略到心智的高峻;与高人过招,让我领略了大海的胸怀。在年年四季中阅读,盛开的向日葵,告诉我什么是光明;偏偏翻飞的蝴蝶,告诉我什么是多姿多彩。在年年四季里阅读,让我懂得了阳光是一种语言,珍珠是一颗星星,欲望是一种动力。与书籍交友,春天,我亲吻清晨的露珠;夏天,我采摘芬芳的玫瑰。与书籍作伴,秋天,我抚摸成熟的谷穗;冬天,我迎接飞舞的雪花。或许,正因为我选择了读书,才让我拥有了自己的作品。到如今,结集成册,虽说只有七朵小花,却也学牡丹盛开。今后的岁月,我依然会在年年四季里读书,让生命的风帆,高高扬起,加足马力,驶向更远的远方……


                                            2018年4月2日写于迎春堂
14#
发表于 2019-4-28 09:06 | 只看该作者
五一节快到了,提前祝福节日快乐!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4-29 20:16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9-4-28 09:06
五一节快到了,提前祝福节日快乐!

谢谢高老师,也祝您节日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7 16:36 , Processed in 0.05737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