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527|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关于蒙自和其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4-23 22: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9-4-24 00:32 编辑

  刚下车,便见庭院正中有棵树,挂满红色的铃铛。凑到树前,发现红铃铛是莲雾。

  曾听人说,最美丽的水果是莲雾,多少是有些怀疑的。水果漂亮,形状是一方面,颜色也至关重要。过去见到的莲雾,绿中有红,红里带紫,颜色有些尴尬,色泽也不鲜亮。与之相比,红樱桃,黄柠檬,都更适合入画。但这里的莲雾不一样,水红色的它既典雅,又纯美,虽然没有阳光照耀,也泛着光泽。最美的水果,它完全当得起。

  院中的人见我们喜爱,便有一女子去到树下:我摘给你们。她说,莲雾结得太多了,树枝都被压弯,已摘过许多次,不然,连绿叶都被遮得看不到。

  我和同伴一人拿了一个莲雾,才绕过莲雾树,走进会议室。

  会后,坐到车中去往村子里看点时,看到微信群里有同仁说:发点你们下乡的风光图片来看看。我发了张莲雾的照片:这张没有风,但有光。拍这张照片时,我的确特别想有阵风吹来,看看那些水红的铃铛会不会响。

  对方立即说:好漂亮!我哄骗他:就在办公楼下,上班吃两个,下班吃两个,代替打卡。他当然不信:莲雾再多,一个月也就摘完了。“莲雾完了,芒果打卡,芒果完了,桂圆打卡。”这样说并不是没有根据的,院子周围是芒果树和桂圆树,虽然现在树上没有果实。同仁惊呆了,好一会才吐出五个字:“羡慕嫉妒恨。”我嘿嘿笑:“要的就是这效果。”“我们啥吃的也没有,看看人家,想想自己。”我继续说:“你开始怀疑人生了。”他痛哭:“我上了个假班。”坐在我身侧来自外省的同伴也进微信群里回他一句:“不是班上假了,是地点假了。”同仁立即对她说:“你多吃点,替我们感受一下云南打卡。”我放下手机,喃喃自语:不是云南打卡,是蒙自打卡。我上班的地方,也没有这许多漂亮的果树。

  之前,我对蒙自没有多少兴趣。虽然它是响当当的一座城市,有云南省的许多个第一:第一个海关、第一个邮政局、第一个外国银行、第一个火电站、第一条民营铁路……而且云南最著名的小吃——过桥米线就起源于这里。只是,倘若要外出游玩,蒙自都是被绕开的一座城市。红河州是个太富足的片区,建水有厚重的文化底蕴,石屏的海菜腔、荷花宴都让人向往,元阳的梯田更是鼎鼎大名,还有屏边美丽葱浓的大围山,河口独具风情的南溪河……它们让同辖于红河州的蒙自有几分黯淡。于是即便路过,也不停留。

  第一次真正进入这座城市,是十多年前。那一年,我工作调动,新的单位,就有新的工作任务,只是事前我对此一无所知。刚到蒙自的那个晚上,多喝了几杯红酒后,晕乎乎地去电教室为电脑装软件——我以为这是此次出行的原因。

  一面装软件,一面就有人来等在一旁,我装好一台,有人来用一台。所有电脑装好软件,突然有许多表格交到我手上,表格的拥有者说自己喝多了,要回房间睡觉。莫名奇妙的我只能看着那些第一次谋面的表格发懵。来加班的人同情我,教我如何进入系统,又如何把数据录进去。隔天,大家坐电脑前录数据、核对数据干得热火朝天,就我无所事事,不知道要做什么。那时我还不知道,核对这些数据已成为我的份内工作。

  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第一次做这项工作时的懵懂,都会苦笑:想来再没有人似我了,莫名地上了以数据编织成的这条船。于是,对蒙自也就有一份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后来又因为数据的事到过蒙自,它依然是一个地名,除了承载着那些我每周都要打交道的数据,并没有增添其它任何能够引我交付更多关注的东西。

  直到有一年在外地开会,参会的同仁在水果店买到非常清甜的石榴,众人十分喜欢,邀约去市场多买一些,以便带回去让家人也尝一尝。我还有事没有做妥,便没有随行。一会他们就回来了:“那些石榴产自你们云南。”我惊讶,完全不知道云南的石榴如此盛销。他们说:“箱子上写着蒙自石榴。我们问了,蒙自就在你们云南。”

  我知道蒙自的石榴好,只是不知道运到两千多公里之外后,它依然这么好。之前我只知道蒙自的枇杷因肉多果甜而特别有名。

  此次到蒙自,正值石榴成熟时节。一路的石榴树都垂了累累果实。

  去开会前,我们先到一位农户家,同行的当地人一进院就问:石榴熟了没有?我慌忙阻拦,主人却拿出一个塑料袋来:尽管摘。同行的人一面走向石榴树一面对我解释:没关系,到这里就像到了自家,他们去我那里也一样。她说着就摘得一个石榴。石榴很新鲜,不用刀,指甲在石榴皮上划道印,一掰就开了。皮中的石榴粒并不能让人欢喜:白中带粉,还没有成熟的样子。她却不由分说,塞一半给我:吃!我小心翼翼取一粒放进嘴,甜,清甜。她又去摘得两个放袋子里:待会给你的同伴吃。这时,我那几位来自外省的同伴正忙于工作:询问农户家饲养的猪有多少,以及关于猪的所能想到的问题。农户努力地说着普通话,一面回答,一面为自己普通话的不标准大笑,又央求身边的人:我实在说不清楚,帮我翻译给他们听。

  出了这一家,又进另一家,一面走一面吃手中石榴。通常石榴的颗粒红如宝石,偏偏蒙自石榴不按常理出牌:果皮黄多白少,略带一点红,籽粒也是粉红色,哪怕已成熟。但那清甜的汁液让人欢喜,欢喜得不舍放下,于是连带的,喜欢了这个村子,喜欢上蒙自。

  蒙自除了枇杷和石榴,还有其它水果。

  准备离开村子时,同伴指着矮墙上的植株问我:那是什么?!听她的语气,明白她知道那是火龙果,只是不敢相信罢了。那棵火龙果就爬在墙头,匍匐生长,枝上已垂了几个果实,还有两朵饱满的花苞垂下墙头,想来今晚就要开放。同伴终于忍不住:我要呆这里,看它开花,等它果熟。我一面笑:果熟了我摘给你。一面拉着她往前走,她走着走着又回头,拍了几张照,才舍得离开。

  这时我们都不知道,会有一棵美得不似人间凡物的莲雾等在前路。

  正如我不知道,当初我在蒙自接下这新的工作任务,一路跌跌撞撞走过来后,能够看到什么样的景色。其实现在我也不甚明白。只是,当我在微信群里对同仁说用莲雾打卡后,他明知我在说笑也要告诉我,他羡慕我居住在这样在地方。突然间明白,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它或许让我有成就感,而在工作过程中结识的这群天南地北的朋友,才是这项工作额外给予我的快乐。就如这一刻坐在我身侧的同伴,因为工作,她迢迢来到我的家乡。我想过在工作之余为她做的种种,比如去翠湖看看,却因为行程安排得太饱和而无法实现。在共处的这一周里,也因我感冒而多有疏漏。于是对她说:这次没有招待好你,很抱歉。她却不以为意:风景任何时候都可以看,能和朋友开心地在一起最难得。我释然。她也笑:这几天很充实,很快乐。说着说着她又大笑:快看微信群!她把中午吃的菜籽糯米粑粑照片发到群里,同仁正在问:是什么?她答:油炸火龙果!同仁可能惊得目瞪口呆,好一会才说:云南人民脑洞清奇。引得我们大笑。这时,我们已到目的地,下了车,看到云层被西落的太阳染出瑰丽色彩,同伴惊呼:火烧云!好像她已多年没有看到这美丽的云彩。我就和她安静地站在车边,看云层的色彩慢慢地移动,慢慢地变幻,从红到紫,再到灰。

  明天,我们将离开蒙自。我知道这一趟蒙自之行让她印象深刻,难以忘怀。对于我,又何尝不是呢?虽然散了会,又下了车,云彩已成灰色,天色已暗,我的手里还拿着那只莲雾,那像铃铛一样的莲雾,水红的它娇美得像朵花,好像从画中走了出来。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4-23 23:36 | 只看该作者
且允许俺先羡慕嫉妒一下下
再幻想一下:倘若每日上班,都能遇见美丽的果树,用一颗奇异的果实来打卡……
一个曾经熟悉的老地方,在再度遇见里重新认识,许多的美好和温暖在昙花版主的笔下舒缓的展开,在画一般的情境里我们一起游历了一回。
3#
发表于 2019-4-23 23:37 | 只看该作者
倘若凡物必然引人入胜,昙花此篇可做范例。我喜欢这种风格或态度,本该状物但不状物,而把笔触引向人的感受。这种自由,未必人人都能获得!
4#
发表于 2019-4-24 06:27 | 只看该作者
好美的莲雾,好美的文字。一早晨看到这么好的文就觉得心情不错。好心情来自文字。
5#
发表于 2019-4-24 06:28 | 只看该作者
提读加分支持,早晨好
6#
发表于 2019-4-24 08:23 | 只看该作者
昙花,来张图片更好了!看你描述的我好想吃,口水滴答滴答。
云南是个好地方,有空一定要去看看。
喜欢昙花的文,接地气,沉静有力。
7#
发表于 2019-4-24 09:52 | 只看该作者
莲雾没吃过,蒙自这地方也是第一次听说。读文如身临其境。
8#
发表于 2019-4-24 14:43 | 只看该作者
对蒙自这个城市之物之事所引发的生活细节以及感受,由此写出了一个城市留给人的深刻印象。它以点及面地反映出城市的质地与美感。任何写作单纯的状物,显然是狭窄的层面,只有以人为主体的介入,才能让所描述的对象具有生命的色彩与意义。欣赏,问好。
9#
发表于 2019-4-24 15:29 | 只看该作者
读《关于蒙自和其它》,也算着昙花游历的路线,对云南省的具有第一个海关、第一个邮政局、第一个外国银行、第一个火电站、第一条民营铁路的城市“蒙自”有了初步的了解,幸甚。问好。
10#
发表于 2019-4-24 15:43 | 只看该作者
蒙自有很多好吃的,记住它了!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吃的过程,会吃的人,饱览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以后,专拣甜的吃,有的人还在吃苦。
11#
发表于 2019-4-24 17:09 | 只看该作者
入眼入心入笔,蒙自,水果,一个地方,一些见闻,皆可入笔,皆可行云流水。欣赏问好。
12#
发表于 2019-4-24 21:37 | 只看该作者
活色生香的文字,令人真的是脑洞大开,喜不自胜形于色。欣赏。
13#
发表于 2019-4-25 12:46 | 只看该作者
叙述老到,有一种水果写起,关于工作,关于生活,关于友情,生动而自然,渗透了人文情怀。
欣赏并问好!
14#
发表于 2019-4-25 13:09 | 只看该作者
蒙自,好特别的地名,第一次听说。
入笔独到,细腻,给人印象就独特。
15#
发表于 2019-4-25 20:05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问好,点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00:13 , Processed in 0.13535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