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槐下客 于 2019-5-16 16:23 编辑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为此,书话评论版五月倡读以“亲情”为倡读方向。正如版主所说,“五月的倡读,说好写,也好写,因为内容、题材为我们所熟知。说不好写也不好写,因为过于熟知,并且须得与书有关”。
要把读书写亲情和母亲节或母爱联系起来,对我来说,尤其很难。
因为,我的母亲没有上过学,不识字,不会读书。外祖父是在母亲幼年去世的,外祖母独自带着三个女儿过生活,在那样的年代,活下来就是奇迹,还奢望什么读书。所以,母亲是不识字的。母亲那个年代的人孩子都多,能够把孩子拉扯大也是奇迹,更谈不上什么自学读书。可是,这样的一个没有文化的母亲,却把自己的几个孩子都送进了学校,都培养成了大学生。这在我们那里也是一个奇迹!
母亲个子很小,很瘦弱。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体重从来没有超过一百斤。那时候,父母需要到生产队里劳动,挣工分,然后到收获季节分粮食,分红利。那时候,劳动一天下来,在我们那里平均也就是值五分到一角。即使这样,每家每户能作为劳动力的也都舍不得耽误,因为耽误了没有粮食收入,就没有饭吃。就这样,母亲每天做好早饭,匆匆吃两口去上工,中午回来,歇一会儿,下午继续劳动直到傍晚才能回家,每天累的腰酸腿疼。后来,政策稍微放活了一些,父亲便到外地打工当泥瓦匠,回来把收入交到生产队一部分换取工分,再分粮食——这种情况下,生活都难以保障,谁还有时间去管精神文化?
可是,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姐弟陆陆续续到学校读书了。我是在六岁进的学校。那种岁数,上学和玩有什么区别?所以每天快快乐乐,在学校玩个昏天黑地,每天一身的汗和泥的跑回家。然后在父母面前装摸做样的念念书,唱个歌就交差。然而,母亲觉得很神圣,每次都疲倦的笑着静静地听我在那里念或唱。
还记得小的时候,上学回来,把书包放到土炕上,打开,拿出课本,跪在炕桌边写作业,读课文,完成任务后,把书一扔跑出去找小伙伴玩耍,回来,总是看到书本码放的整整齐齐的。有几次,夜里醒来,都看到母亲在油灯底下用浆糊在仔细的粘糊自己撕破的书页或纸张,然后一寸寸的抚摸刚刚包好的书皮,翻看书本里面的插图。
农村刚刚实行承包制的时候,我考进了县里刚刚办的从农村高中转轨的重点初中。因为岁数太小,学校离家太远,自己不敢去,父亲在外面当泥瓦匠不在身边,母亲第一次毅然决然的拍板,求大伯把我送到了十几里外的中学。那时候,住宿生活一个月将近二十元的花费,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一笔绝对很大的开支。但是,母亲还是把我送到了重点中学.....永远不会忘的,是在送自己去上初中的时候,自己冬天御寒穿的是母亲结婚时的一件棉衣,还很新,我们那里管这种衣服叫“棉猴”;不能忘的是,每两周放一次假,在返校时,母亲给自己准备家里最好的饭菜送行,然后烙玉米面饼,炸甜面酱......接着是老三、老四......
母亲最高兴的是,她的几个孩子都是自己考上的重点初中、高中,然后是大学。这是一直到近四十年后的现在母亲都特别骄傲自豪的事。至于那几十年供孩子的拮据困窘,母亲很少提起。
母亲有一个谁都不能随便碰的木箱。上班后,有几次没打招呼回家看父母,回到家里,发现母亲正在翻晒木箱里的东西,竟然是我们姐弟小时候上学的课本、作业本,仍然包的整整齐齐,保存的干干净净。她翻晒着,一本本翻看,抚摸......
现在,父母都年过八十,却怎么都不随孩子进城生活,还留守在老家的祖宅里,平平静静,恬恬淡淡,看看电视,听听戏曲。父亲有点文化,可眼睛花的厉害;母亲也很早就戴上了老花镜。二老种点小葱、黄瓜、西红柿什么的,孩子回家,就顺手带点回去。
所以,因为生活,父母,尤其是母亲,这一辈子几乎与读书无关。因此,把五月读书再和母亲节放到一起来写,真的是一个难题。
有一点母亲倒是与时俱进的。在几个子女在身边的时候,母亲也敢玩触屏手机。比如,她很喜欢拿着我的触屏手机,让我给她打开微信视频,戴上老花镜,跟远在几千里之外的孙子孙女玩玩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