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9-5-29 19:46 编辑
这篇字,有没有人和我一样,觉得除了精美——不止语言哦,除了美好——不止情感情愫呀——它其实很壮阔很磅礴? 人心原界和语言疆域,哪一个不是足够壮阔磅礴的呢。这篇字,有意无意间川行两者,见虚见实,而虚实又都各据其壤,边际勾连、眉目清晰,展示了某些永远在那里而又可能永远看不见的东西。 语言之上、心灵能所。 它叫文学吗?叫艺术吗?
我不知道呀。但我知道,作者不简单是对永远在扩展的经历经验,做着某种艺术处理。是的,没有纯粹的神话。可是真美好却一定有特定的原型的;真,是人的想象唯一不能及,是吧?文中作者的遇合,恩和读来惊诧、感动和深深欣慰。为生命自有的宏博和尊贵、为一个人的悲辛原来值得。 由此呢,也再一次认同:文字是善和慈的一条通道、一种形式。
这篇字粗读,就惊诧于写者的一份遇见哦。 嗯,是遇见。初读是隐约、再读是真切感觉到,写者一定是有和一个仿佛走到了语言身后的人遇见,继而是从此走向寻找那种语言的出处、直到两者都影踪恍然,而终于悲喜安放,有了自己和自己的遇见。 两种遇见,谁是因谁是果呢?我觉得呀,这多重要,也就多不重要。 世上其实除了人心,没有奇迹的。那些比我们的心灵更原创的心灵,那促请我们寻找真正贴近的事物、可以用来对照掂量和思考的人呀,是唯有当一个人达到了真正的单纯,才有可能蓦然相逢、彼此互见的。 没有永恒的聚首,却有与生等长的知己知音。隔千万里隔生隔世,一遇,即无失无离。唯不执于时间的,才逾越得时间。
哎,好难得的逢遇哦。 事实是,石头和语言的间距,都小于人和语言呢。不管他人的语言,还是自己的。 一个真能和语言贴近的叙述者,不可能是作者的戏仿,而一定是一个走到了大天真的人。天真近神哦,和语言有同质同性,自然的呢,其所说出,就最可能最大程度地靠近清洁的万物,而使人事物以一种增强的强度,为听者所看见,犹如被照亮,显示出存在自带的灵性内涵。至此,听来平常的语言,在此时就最可能有一种慑人的预言性。 没有特别的语言,只有特定的可以相互照见的人。是不是呢。
这篇字通篇具象,也通篇意象哦。语言和身心故事,琳琅满目。 嗯,尽在述说语言和人。 真正的没被欲念沾染的语言呢,是会帮人更清楚更深透地跟自己讲话的,并不期然就听懂了自己。这是我以为的写作哦。我以为的阅读呢,是寻找那些更简单丰饶的心灵。而爱默生说:我们是什么,我们便能看见什么。我觉得这个视角是扩大了生命,却没有减损任何人哦。它是让人自我信任,所有向外的远望,记得最终都要回到原地,回顾自己。然后呢,用自己身上最好和最古老的部分讲话,干净得像语言刚刚出生时。 这是语言的原意和终极意吧。也是人回到神的路径吧。 反正我是这么认知和相信的哦。
房子老师,感谢您的书写。很少的文字能引人向生命的原点看去。 也请您一定要原谅恩和随性胡说哦。因为一定有不妥当的嘛,我知道。 再次致谢,问好。这篇字真的好喜欢哦。 漂亮,恩和保证!O(∩_∩)O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