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槐下客 于 2019-5-24 14:57 编辑
鹿善继的《寿少师愷阳孙先生七十序》是一篇洋溢着激情而又浇释着心中块垒的精彩的祝酒词,或说是祝寿文章。“寿序”是一中文体,就是祝寿的文章,明朝中期开始流行。这篇祝寿词可以说是词采飞扬,旷达豪迈之情溢于言表。文中寿星是曾经督师辽东的孙承宗,鹿善继是他的左膀右臂。在督师辽东的过程中,孙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如建筑堡垒、以辽御金等;发现并提拔了一大批军事人才,有效的遏制了满人的进犯,且收复了大面积失地。但是,先是宦官魏忠贤的嫉妒,后有权臣的掣肘,孙几度沉浮,最终辞官归隐,在老家过田园生活。在这个过程中,鹿善继为了抗击后金,拒绝了到朝中担任尚书的升官机会,甘心助孙驻守山海关,最终也随着孙一起告老还乡,回到江村隐居教书。可以说,孙、鹿二人是惺惺相惜、肝胆相照的,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的末路英雄。
这次寿宴就是在孙承宗晚年归隐之时七十大寿时家乡父老为他办理的,因为鹿善继长期和孙在一起,于是乡老公推鹿代表大家向孙敬酒三杯。这句平时的介绍展示出的是孙在家乡百姓中的高度威望。而文章的关键在于鹿的三段敬酒词,这三段话层层推进,句句发自肺腑,引经据典却不露斧凿痕迹,实属上乘佳作。
鹿的第一段敬酒词,概括了孙承宗收复山海关外大片土地,采取以辽御后金(满清)的策略,凭借单枪匹马平息东便门之变,这样的英雄气概和战略家军事家的崇高风范,虽然被宵小之辈混淆视听,却一定能被天下苍生铭记于心,这样的敬酒词对于孙无疑是极高的肯定和巨大的安慰。但是,功业评价已达登峰造极,无疑下文如何发挥已成难点。这就展现出作者运笔之妙了。
鹿在第二段敬酒词中,鹿善继话锋一转,诉说了孙承宗已花甲之年,却连续六年在关外眠沙宿草,固守边关,对明朝安全作出不可替代的功勋,超过了历史上的郭子仪、裴度、诸葛亮,许多人借此升官发财,唯独孙不仅没有得到该有的肯定,反倒像诸葛亮失街亭一样被贬官失官,直抒胸中块垒,指斥朝廷昏庸,实在是孙的知音;接着话锋再转,安慰寿星,上天是公道的,脱去俗世繁杂,正好颐养天年,增福增寿。话语符合场景,又不失尖锐深刻,振聋发聩,实属文豪大手笔。
第三段敬酒词,作者赞扬孙承宗不计个人荣辱得失,专心国家大事的境界。这种“功听人分,罪听人卸,以身殉国不见知而不悔”的、以苦为甜、宠辱皆忘的精神境界,在孙承宗就是修身养性的坐禅蒲团,把对寿星的肯定上升到哲学的境界,真正是儒家宗师的手笔。
三段祝酒词用语精当,词采华美而不失凝重,比例协调,结构匀称,在内容上层层推进,推心置腹,引经据典,句句说进人物的内心;情感上虽有愤懑不平但是却没有流失于低沉抑郁,而是慷慨激昂,豪迈雄浑,充分展示出一对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思想家军事家的胸怀气概。难怪话说完之后,年已古稀的孙承宗连干三大杯!
敬酒祝寿本来是生活里常见的现象,一篇短短的祝寿应酬文字,被鹿善继发挥得一唱三叹,波澜起伏,曲折有致,值得读者认真玩味。人生得一知己已经很难,孙鹿两人一生惺惺相惜,肝胆相照,尤为难得。此次祝寿几年之后,清兵入关,鹿善继在保卫定兴县城的战斗中英勇就义,孙承宗在保卫高阳县城的战斗中最终牺牲,更是写下了慷慨的燕赵男儿之歌,真正把百二河山当作了一生修为的蒲团,更是华夏英豪的无畏写照! 附原文 寿少师愷阳孙先生七十序 鹿善继 少师愷阳先生,辛末岁杪,自辽塞归。壬申春正月二十五,为先生初度,于是年七十矣。寿跻古稀,乡人士共修华祝,以继从游久,推令执爵,不能辞。手涤三爵,先举一以进,曰:“五福先寿,而寿随人为量,古称寿国,又称寿民。壬戌之春,£陷河西,毳帐抵关下,非先生督师,谁折八里铺筑城之议,而以车营十二,恢辽士四百里者?己巳之变,更不可言。骤起先生於家,东便门之出,慷慨一时,涕泣千古。试思惊疑之辽帅,岂容易来?盘据之□□,岂容易去?先生功在社稷,德在生民。即或淆于士大夫之口,而难泯于匹夫匹妇之心。国家所以待功臣者不敢知,而二祖列宗之灵,实式临之;国祚民生,藉衍无穷。敢以为先生寿!”先生欲谦,而迫於词之质,受爵未即饮,曰:“愿闻其次。”继再举以进,曰:“为国为民,儒者素志,而功德与受享参焉,有受享当以功德消之,有功德当以受享偿之。先生身為元老,未得一日安于纶扉,专从秦月汉关,分社稷之忧。其身系安危,无异汾阳、晋公。然穷奢极慾,不以贬郭;凉台燠馆,亦以娱裴。先生军中六载,餐沙宿草,寒士所不能堪。而有剑倚天,有囊贮月,师俭数椽,遂题相府。且时贤席先生之功德以自封殖者不乏人,独先生退然不居,世亦利其不居,未闻以茅土酬殊勋,且乘其偶不利,援街亭例以贬武侯。人情尔尔,而天自有权,必有所以当先生者,寿可知也。谚有之云‘减禄增寿’,此语似俚,实谙物理。敢以为先生寿。”先生受爵,犹未即饮,曰:“再闻其次。”继三举爵以进,曰:“此增彼减,乘除之数,先生岂受数范围而无所以自主者?尼父论寿,本之於静。养生家亦言静,独其功行每在蒲团。而仁者之静,非无事,惟无念,念不可无,惟无他念。所称他念,又非幻想影见,自起自灭,皆机触情生,实為理势所必至。试观,凡任一事,即有成有败,有喜有忌,有诽有誉,徬徨四顾,万念起矣。况事至於兵戎,兵戎至於呼吸存亡;又前人已坏之局,仓卒以付。接手易,凑手难,矢已在弦上,戈未必不在室中。国事与身名俱在不可知之天,而高议云台者,又梦不到此。吾非念,念自尽。谁使我尽者?吾无一念不尽;谁知我尽者?无一念不可使人知,而无一念必欲求人知。想像此际,宇宙寥廓,炯炯寸心,孤檠為友,此何境耶?先生自辽见怀,有‘千古传心,半夜挑灯’之句,盖自写静境也。此境实万境皆空。人见先生鼎沸云扰之际,闻命就道而神不惊,萧萧书剑穿鸣笳、牧马以出而色不变,任人位置、受人捓揄而志不隳,抗天下之议决大计而意不疑,且功听人分,罪听人卸,以身殉国不见知而不悔。夫惊也、变也、隳也、疑且悔也,皆不静之本色所变现,而阴阳之患易乘以为祟者也。先生超然自胜,悠然自得,原是尝檗等於噉蔗,何害气之能侵?即治军劳苦,而形劳神不伤,神劳心不伤,间有采薪,旋当勿药耳。故丹经万卷,括於仁者‘静’之一言,而百二河山手玉鐔,非先生之蒲团耶?”继言未竟,先生受爵,并前爵连饮之。因要乡人士各三爵。盖人地不同,而各有静体,各具寿元,藉先生之寿,发仲尼之覆,不难同登寿域云。(《三归草》) 注释:1. 孙承宗(1563 年-1638年),字稚绳,号恺阳,北直隶保定高阳( 今河北高阳县) 人。明末军事家、教育家、学者和诗人。曾为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师,明末的文坛领袖。曾任兵部尚书、辽东督师、东阁大学士等。在明朝与后金作战连遭败绩、边防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孙承宗代替王在晋成为蓟辽督师,修筑关宁锦防线,统领军队十一万,收复失地四百余里,选拔培养了如马世龙、袁崇焕等一批文武将领,修筑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余座,屯田五千多顷,安置战争难民近百万,逼迫努尔哈赤后退七百里功勋卓著,后遭到魏忠贤的妒忌,辞官回乡。崇祯元年(1628 年),皇太极绕过关宁锦防线,进入长城以内,京师告急,又是在危殆时刻,孙承宗蒙诏起用,起家陛见,议守京师,出镇通州,调度援军、追还溃将,重镇山海,袭扰敌后,迫敌出塞,收复四镇,再整关宁,却遭权臣掣肘,告老回家。在家高阳县住七年。崇祯十一年(1638年),清军进攻高阳,孙承宗率领全城百姓及家人守城,城破后自缢而死 。南明弘光元年(1644年),获追赠太师,谥号"文忠";清高宗时追谥"忠定"。著有诗集《高阳集》、军事著作《车营扣答合编》等。2. 鹿善继(1575~1636 年),北直隶定兴( 今河北定兴江村) 人, 字伯顺,号乾岳,晚年自号江村渔隐,是王阳明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 。鹿善继与其父鹿正在历史上以“中正节义”著称。鹿善继曾随孙承宗督师辽东,赞画军事,是孙所倚重的主要谋士。 明崇祯九年( 公元1636年)农历7月,清兵攻定兴。县令病,邑绅请鹿善继入城谋划守御,苦守六天后,清兵攻破县城,慷慨就义, 死节事闻于朝,追赠大理寺卿,谥" 忠节",并敕建祠祭奉。鹿善继著述甚丰,现存《鹿忠节公集》二十一卷、门人陈鋐编次《年谱》二卷。集中体现其儒学思想的,是《四书说约》、《认理提纲》、《寻乐大旨》诸种。本文选自《三归草》。 3. 文中缺字符指清或满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