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重庆霜儿 于 2019-6-5 15:06 编辑
昨日较忙,无暇顾及,没来得及及时拜读老师文章,实在抱歉!今日得空一读,文章客观理性,论证充分。一个字:好!两个字:加分!三个字:加过了。 话题既然因拙作而起,作为当事人,我想有必要作一些说明,交流一下思想。霜儿不是虚妄之人,来太虚,就是因为不懂小说,想在大师们的指导下学习提高的。对每一位花时间阅读拙作的人,霜儿都从内心里感激。对每一位老师的点评,霜儿都会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冕。对于小平老师的认真点评和提醒,霜儿是真心感激的。毋庸置疑。 至于主题说,我想,这是一个误会两种观念吧。诚如老师所说,摆摆农门阵,碰撞碰撞思想。 首先要说明的是,关于前期的互动,我想,老师和我,是有误会的。霜儿看到老师留言,误以为老师对作品价值观质疑,指责霜儿缺乏教化与灌输的高尚情操,故此有“主题先行,文本僵化”之说。今天看了老师的帖子,知道是霜儿曲解了老师的好意,在此,鞠躬致歉。 其次,小说要不要主题呢?肯定要。只是,这涉及对主题的看法。霜儿以为,主题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主题,是作者自己的世界观,它不是放在字面上,而是在作者自己心中的。小说是个复杂的文体 ,它需要作者调动全部的艺术手段,比如语言的魅力、人物的感召力、意境的深邃、情感的张力等,去打动读者,进而“说服”读者,是不能简单地用“主题”二字概括的。 狭义的主题,当然是中心思想。这个中心思想,往往是有教化的功利性、灌输的高姿态。以这个理念先入为主,写作时是会受到牵制的。 读老师这个帖子,知道老师也认为小说不同于论文,散文,主题不等于中心思想。这很好,在这一点上,我们是一致的。接下来,老师提到了目的、初衷、动机,这个认知也相同。那么问题就来了,老师怎么就认为《夏日微风》没主题呢?就因为字面上呈现的内心隐幽?难道,关注现代人的精神困惑,挖掘内心世界,这不是所谓的主题吗? 再来说说《夏日微风》。 首先,我得说明两点,一是写得匆忙或者说敷衍,很多地方推敲不到位,导致了文本的矛盾突出;二是水平有限,想模仿一下含蓄的表达方法,显和隐拿捏不准,故此自己也很胆怯。我在文中挑了一些芝麻——花香、牵牛花 、长头发、理发店、风、热、孩子、风扇,多年重病无力、以及男主的意脉节奏。如果留意到这些,你是不会说文章仅仅写了一个变态男的精神轨的。当然,这只是我的设想和安排,表达不到位,是我水平太低。 至于大家的看法和议论,我觉得没有必要纠正,这也是我喜于见到的。在我看来,文本解读本身就是一个创作过程,是私人化的。观念不同、对象不同、兴趣不同,从同一篇文里接受的信息就不同。不存在跟作者的创作意图不吻合就是误读的道理。比如拙作,老师读出的是精神出轨,我想的是在碾压下的无奈与坚守。
另外, 草根作者不是道学家,也不是救世主,担负不起道德教化的重任。读书,写文,用心,用情,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