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苏相宜 于 2019-6-1 17:51 编辑
“在孩子的那段时光里我们内心总会相信某些事情(而到了成人我们总是怀疑),而那些所相信的事情会成为灵魂的一部分。”
晚上从一场书店里的读书会回家,在朋友高娃老师的公众号看见他这句话。
这场读书会是关于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因为第二天是儿童节,现场来了好几个孩子。一个六年级的小姑娘说,她最初被三毛吸引是误认为有关《三毛流浪记》。
三毛,曾说自己这个笔名的由来正是《三毛流浪记》。她后来到大陆还真见了《三毛流浪记》作者张乐平,开心得像如今见着“爱豆”的普通“粉丝”。
《撒哈拉的故事》是三毛第一本书。她第二本书是《雨季不再来》,似乎在叙述中疗愈她的童年,那段有过顽皮、偏科、逃学、校园欺凌、暗恋、孤独的童年。她童年理想是做“拾荒者”。她后来的人生,去德国读书、远嫁西班牙、去撒哈拉、加纳利群岛、南美洲、新疆,包括她热爱捡石子和骨头装饰沙漠里的家,热爱在她台北的家里收藏奇丽又原生态的玩意,她还专门写过一本书《我的宝贝》:三毛的灵魂恰如一名“拾荒者”。
我喜欢旅行,虽然身为轮椅党出行要多费周折心思,但也添了很多趣味甚至感动。当年三毛吸引我的就是她旅行的故事,和她对于旅行的态度。她在《撒哈拉的故事》一书里说:“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地滋长着。”她在《万水千山走遍》一书里说:“游客涌去的地方,在全世界都是差不多的样子”;“不要急,匆匆忙忙地活着又看得到、感得到什么呢?”
这可不是游客心态,更像“拾荒者”一样在流浪、生活、观察、热爱。
读书会上,一位老师解读三毛精神是“孤独”的。三毛因孤独而看重真爱,也因为习惯与孤独相处,能在北非沙漠、加纳利荒岛生活下来,并发现许多美好点滴。
一位老师谈到三毛精神的“洒脱”。她的家庭环境是开放、包容的,所以造就了三毛从小历经坎坷依然保有自由、洒脱、勇敢的个性。
我分享了三毛精神的“朴素”。三毛的文笔跟她本名“陈平”一样朴实无华,她也说过自己不是文学家,只是真诚记录生活。顺着三毛已出版作品的脉络,我们能看见一个女子的生命轨迹,她的喜怒哀乐、理想苦闷,与广大平凡的我们如此相亲相近,我想这是她离世二十多年依然被无数人记得并喜爱的重要原因。
读书会的神秘礼物,是一位老师今年从三毛生活的那片撒哈拉带回的沙子。上周末我见大雨老师他们在店里兴致勃勃制作成一份份沙画。我听见许多人在说时代浮躁啊、生活压力大啊,但是每个人捧着这份礼物的时候,开心得像拿到六一节礼物的小朋友。
丰子恺先生曾写道:艺术教育就是教人用像作画、看画一样的态度来对世界;换言,之就是教人学做孩子,就是培养小孩子的这点“童心”,使他们长大以后永不泯灭。童心,在大人就是一种“趣味”。
这个夏夜一起读书的孩子们,长大后也会记得这段有趣的时光、相信阅读的美好吧?
附:网上查到的三毛出版作品顺序 1.《撒哈拉的故事》 1976年5月初版
2.《雨季不再来》 1976年7月初版
3.《稻草人手记》 1977年6月初版
4.《哭泣的骆驼》 1977年8月初版
5.《温柔的夜》 1979年2月初版
6.《娃娃看天下(一)》 1980年2月初版 (译作)
7.《娃娃看天下(二)》 1980年2月初版 (译作)
8.《背影》 1981年8月初版
9.《梦里花落知多少》 1981年8月初版
10.《万水千山走遍》 1982年5月初版
11.《兰屿之歌》 1982年6月初版 (译作)
12.《送你一匹马》 1983年7月初版
13.《清泉故事》 1984年3月初版
14.《倾城》 1985年3月初版
15.《谈心》 1985年3月初版
16.《随想》 1985年3月初版
17.《刹那时光》 1986年1月初版 (译作)
18.《三毛说书》 1987年3月初版 (有声书)
19.《我的宝贝》 1987年7月初版
20.《流星雨》 1987年7月初版 (有声书)
21.《闹学记》 1988年7月初版
22.《阅读大地》 1989年7月初版 (有声书)
23.《滚滚红尘》 1992年12月初版 (电影原著剧本)
24.《亲爱的三毛》 1991年5月初版 另荐:眭澔平《三毛的最后一封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