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原帖由 笨小暖 于 2010-5-21 08:36 发表 读不厌的小镇—— 在一股透明的温婉中读完这篇叙述,又有着与以往风格稍许的不同,带着突破的欣喜和思想的张扬,境界饱满,格调清晰。在错落有机的层次铺陈中,我们不难看到,这阅读中的小镇何尝不是一次血肉丰满的思 ...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5-21 08:59 发表 这是一个偏僻而又宁静的小镇。这是一个让人读之不厌、想之不竭的小镇。尽管小镇和诸多存在的小镇情形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但一个小镇的历史传承以及它的深刻内涵却是迥然的。其实,此文就是作者在回放着邂逅小镇的经历,如今再来读它,再来感受它的气韵,却是另一番滋味。显然,作者说,读小镇就是读不厌的一段历史。历史的久远与深邃更容易使人铭记,也更让人怀想。因为,你的一次邂逅,带给心灵的不止是振动,还有切切地缅想。 “忽然想念一个小镇了。没有理由,没有预兆。”我想这“没有理由与没有征兆”倒是有着充分地理由与明显地征兆。我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阅读了全文之后,再返回来读开篇这段话,就觉得,作者与小镇之间的那种感情是极为深刻的。这是难得的际遇,在心迹上划刻的一道深邃的痕迹。 “一条江与一个小镇的邂逅,是不需要媒介来过渡,即便是一棵树,也会成为梗在它们中间的障碍。”我反复感悟这段话的蕴涵。对于作者不用“亘”而用“梗”实在叹服。亘,就是横亘,绵亘之意;而梗,是梗结,惬当于树木。所以,作者每每在叙述中出现的一个个关键词,就是使得表达的意境深入浅出更为丰盈也独到。 “小镇和一条江构成的依山傍水的姿势,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止境。他们懂得在止境面前停步。古老的小镇只有一条青石铺就的石板路。”文章写到这里,就是进入了小镇的肌理内核。止境,就是终点、尽头。我们时常看到“永无止境”这个词,但在小镇,止境更确当于它的历史与现实。小镇保存着、延续着的不光给人们予古老与沉静的感受,还有古老与沉静之后的归宿。归宿是什么?是止境。即使今后还有复古的可能性,可是,复古而来的永不再会氤氲古老的气息。因为---- “青石板,木门,瓦和那丛长在瓦缝里的摇曳野草,连同择水边而居的大智慧,都是祖先用遗物的形式,继续向他们呈现的一段生活情景,一段曾经说过的灿烂言辞。”这就是作者与小镇情感的融合,思想的凸显,是新的发现,也是情感的溶汇。 读不厌的小镇,就是读不厌的一段历史。这是作家以一个独特而丰邃的精神符号进入小镇的历史与现实。以宽阔放达的生命视野、以深沉潆洄的现代意识、以热切激越的的丰富语言,给读者铺展了一幅闪着清亮、蕴着古朴、透着谐和的唯美画卷。
原帖由 房子 于 2010-5-21 08:37 发表 一个小镇。一个古老的小镇。无所谓名字和它的具体历史烟云。关于这些作者没有任何指明和交代。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眼睛和行走中,所留存的关于小镇的印象,记忆由于诸如:石阶梯、一条青石板,瓦檐和斑驳的木门木 ...
原帖由 王九峰 于 2010-5-21 08:48 发表 敬版写古朴无华的古镇,无论是描人状物,颇具沈从文笔法。像一幅幅风景画铺展在人们面前。用墨简约委婉,干湿浓淡都十分相宜!人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眼中风云,腕底功力,佩服之至!
原帖由 杜永生 于 2010-5-21 08:59 发表 这是一个偏僻而又宁静的小镇。这是一个让人读之不厌、想之不竭的小镇。尽管小镇和诸多存在的小镇情形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但一个小镇的历史传承以及它的深刻内涵却是迥然的。其实,此文就是作者在回放着邂逅小镇的经历,如今再来读它,再来感受它的气韵,却是另一番滋味。显然,作者说,读小镇就是读不厌的一段历史。历史的久远与深邃更容易使人铭记,也更让人怀想。因为,你的一次邂逅,带给心灵的不止是振动,还有切切地缅想。 “忽然想念一个小镇了。没有理由,没有预兆。”我想这“没有理由与没有征兆”倒是有着充分地理由与明显地征兆。我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阅读了全文之后,再返回来读开篇这段话,就觉得,作者与小镇之间的那种感情是极为深刻的。这是难得的际遇,在心迹上划刻的一道深邃的痕迹。 “一条江与一个小镇的邂逅,是不需要媒介来过渡,即便是一棵树,也会成为梗在它们中间的障碍。”我反复感悟这段话的蕴涵。对于作者不用“亘”而用“梗”实在叹服。亘,就是横亘,绵亘之意;而梗,是梗结,惬当于树木。所以,作者每每在叙述中出现的一个个关键词,就是使得表达的意境深入浅出更为丰盈也独到。 “小镇和一条江构成的依山傍水的姿势,在我看来就是一个止境。他们懂得在止境面前停步。古老的小镇只有一条青石铺就的石板路。”文章写到这里,就是进入了小镇的肌理内核。止境,就是终点、尽头。我们时常看到“永无止境”这个词,但在小镇,止境更确当于它的历史与现实。小镇保存着、延续着的不光给人们予古老与沉静的感受,还有古老与沉静之后的归宿。归宿是什么?是止境。即使今后还有复古的可能性,可是,复古而来的永不再会氤氲古老的气息。因为---- “青石板,木门,瓦和那丛长在瓦缝里的摇曳野草,连同择水边而居的大智慧,都是祖先用遗物的形式,继续向他们呈现的一段生活情景,一段曾经说过的灿烂言辞。”这就是作者与小镇情感的融合,思想的凸显,是新的发现,也是情感的溶汇。 读不厌的小镇,就是读不厌的一段历史。这是作家以一个独特而丰邃的精神符号进入小镇的历史与现实。以宽阔放达的生命视野、以深沉潆洄的现代意识、以热切激越的的丰富语言,给读者铺展了一幅闪着清亮、蕴着古朴、透着谐和的唯美画卷。 人与物的融合,您的尝试对我极有启发,问好。 永生的评论很见功底!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9 13:18 , Processed in 0.11013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