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2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蛀书记(2019年4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7-7 1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9年4月10日
    《王小波全集》第一卷名《思维的乐趣》,是杂文。文短,所论虽古今中外、东西南北、天上地下,却集中于一个主题:科学观念。文平,看似娓娓,却很犀利,读来芒刺在背,令人汗颜。有些观点,或许过急,却中底里,很有警醒意义。科学与民主,是五四启蒙的主题。王小波循其一端反复论说,其深意,可感可触。

    风中的雨:王小波的小说,几乎都读过。多年前,去小城的书店,请老板进一点王小波的书,老板给我进了一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小波文集》,金黄涵封,是“五千套限量珍藏版”。共五卷,分别是《青铜时代》《黑铁时代》《白银时代》《黄金时代》《理想国与哲人王》。有一年去上海,在南京路上的书店看到前四本,买了下来,送给朋友,朋友也说:很喜欢。后来,觉得这套“文集”不能满足我的阅读需求,便又在网上买了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王小波全集》,薄薄的十本,黑色封面封底,简洁凝重,应该是为祭奠逝世的王小波而特别设计的。只是,世事繁杂,心绪纷乱,缺乏读王小波需要的安静心态。还有,王小波的夫人李银河,在我这里是很不美好的存在,也影响着我读王小波的心情。于是,《王小波全集》便一直呆在书柜里,没去触动。
    风中的雨:王小波的杂文,有杂文的基本要素,也有王小波文字自己的特点。文精短,是杂文的应有之义,王小波也不能“脱俗”,也不能在篇幅上玩出什么新花样。王小波的杂文,语言很平和,较之一般杂文的“愤怒”,特别是和鲁迅先生那些“投枪”“匕首”比起来,有天壤之别。王小波在文里,喜欢讲故事,在娓娓道来之后,顺理成章地引出他要说的观点。读完一篇,结合自身,观察时势,掩卷而思,才发现他平和的文字背后,有很深刻的东西。面对这些深刻的东西,你越回味,就越感有一根细长的针正刺透你的皮肤,刺透你的肌肉,甚至刺透你的骨头,直刺入你最怕被刺的大脑、思绪。到这时,你才发现,他笔底所指,正是你的“痼疾”,正是你所处的世道的“顽症”甚至“绝症”。王小波把他手里的笔,演变成细长的针,刺向每一位读者,刺向读者所代表的群体,刺向群体所代表的国别、文化。他却并不扮演救世的上帝,只是想承继五四先人的遗志,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世人宣讲“科学”的要义。王小波笔下的“科学”,并不指具体的科学,而是指“科学精神”。这种精神,是五四先人一心要带给民众的。在今天,我们或许具备许多科学知识,也正在享用科学日新月异带来的成果,但我们的思维是否有“科学精神”,却值得研究。用科学来启蒙民智,不但在五四时期,在王小波作文的时代,就是在今天,甚至在今后,依然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这,也是王小波念兹在兹、反复书写这个主题的原因。王小波阐释“科学精神”,多采中西对比的手法,用彼长攻此短,用彼优刺此劣。中西比较,是国人乐此不疲的话题,说说道道了百多年,“旧说”不绝,“新说”突起,“异说”横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不服谁。在这一问题上,王小波自有其观点。他的观点,或许偏颇,或许极端,但在他所处的时代或更广阔的时间和领域,都值得认真思索。第一卷的最后几篇,是王小波对当年一些文学作品的“批评”。这些批评,不是简单的文学读后感,多是深入到文化深度的评判。或许正因为如此,编者才将其列入“杂文”卷。读王小波的杂文,既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一个欣慰的过程。痛苦,是因为他的文字、观点,刺中了你和你的文化,刺得你的身体痛,心灵也痛。欣慰,是因为你认同他的观点,这种认同会令你觉得自己正在与多年前的王小波同行,走在他的身边,对于每一个关心自己、关心自己所处文化的人,都值得欣慰。

    2019年4月11日
    《汪曾祺全集》第7卷,为“戏剧卷”第1卷,收录作者1957年至1970年创作、参与创作的戏剧作品7部:《范进中举》《王昭君》《小翠》《芦荡火种》《雪花飘》《杜泉山》《沙家浜》。很喜欢《沙家浜》里《智斗》一场,觉其是汪曾祺戏剧创作的最高水准。总体上看,他的戏剧,不如他的小说、散文。

    风中的雨:读汪曾祺创作、参与创作的戏剧作品,有两点感触。一是尽管汪曾祺很有才华,但他戏剧作品里的唱词,与古典戏剧比起来,有很大的差距。戏剧作品读得并不多,不懂唱腔,只看唱词,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西厢记》《牡丹亭》,其中的唱词,似乎要远远超过汪曾祺的作品。当然,这也有时势的原因。汪曾祺创作戏剧作品的时代,是要满足大众欣赏水平的时代,其所创作的某些作品,是要成为“样板戏”的,由不得他如王实甫、汤显祖那般去典雅、去精致。二是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保持作品的“文味”,不容易。汪曾祺创作戏剧作品的年代,独特的政治氛围是大环境,特殊的创作领导是小环境。不能有悖于大环境,更不能不按领导的旨意创作,特别是那些团体创作的作品,虽然或许他是主创人员,但终究只是集体里的一员。能在这样的处境里,在保证政治方向正确,符合时代要求,文艺品质对领导味口,调和全体创作人员的前提下,能达到作品呈现的水准,真不容易。

    2019年4月12日
    “易中天中华史”第五卷《从春秋到战国》,择五百年历史之要,浓缩为“祸起萧墙”“五侯争霸”“南方崛起”“礼坏乐崩”“商鞅变法”“合纵连横”六章,讲故事,评作为,分析道理。虽挂万漏万,舍弃了许多重大史实,却也能窥春秋战国历史一斑。特别是评说、分析,很能深入底里,多能自圆,颇有提炼功力。

    风中的雨:在“易中天中华史”前几卷里,这第五卷最有传统历史味道。也就是说:重点在政治史。这是我最习惯于读的历史。但短短一书,要把春秋战国说明白,却是困难的。正如易中天自己所说:“这段历史时间长,头绪多,人物关系复杂。从公元前722年春秋开始,到公元前221年战国结束,整整五百年。平均下来,一万多字之内就得说清一百年。这当然并非做不到。但如果既要讲清楚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又要有血有肉有声有色,那就太难了。”对易中天这样的人来说,故事讲得有声有色并不是难事,但要在限制的篇幅内,把应该讲的都讲到,让历史有血有肉,让读的人知道来龙去脉,了解前因后果,的确不容易。易中天的《从春秋到战国》做到了吗?他自认为是做到了的,但我却不愿评判。反正,读完,有许多我想了解的关于春秋战国的内容,还没看到。幸好,第六卷《百家争鸣》应该全部写春秋战国,第七卷《秦并天下》也会涉及到战国时期。我最想看的,或许在这两卷里。
    风中的雨:在《从春秋到战国》里,易中天有专章讲“商鞅变法”。只要讲先秦史,就避不开商鞅变法。不了解商鞅变法,就无法理解中国几千年的专制历史。变法的内容,有史籍与史实佐证,并无多大争议。但如何评判这次变法,却很是纠缠不清的事情。易中天对商鞅变法的评判,主要体现在“从此血腥”一节里。有这么几句话:“这样一种邻里之间相互监视相互告发的恐怖生活,也许只有在纳粹德国可以体验。”“商鞅培养教育出来的,不过是些毫无爱心的杀人机器。”“秦,是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大本营。”从这些,可以看出易中天对商鞅变法的评判。只是,用今天的道德眼光去看几千年前的制度,把几千年前的统治办法与今天的人文环境来比较,怎么看都会觉得不顺眼。但除商鞅的策略之外,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显然,易中天也认为没有。所以易中天又说:“事实上,秦能在优胜劣汰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只能归结为他们有当时最管用的制度。”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商鞅变法面前矛盾不已的易中天:一方面,斥其为“纳粹”、“杀人机器”、“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一方面却又不得不承认其是“当时最管用的”。虽然不喜欢“一面倒”,但对易中天的这种矛盾态度依然很不喜欢。评判历史事件,只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境里去评判,用今天似乎已是“普世价值”的科学、民主等等去要求2000多年前的商鞅,根本就是强人所难。每个人都能当“事后”的“诸葛”,但这样的诸葛,在历史面前一点意义也没有。在《从春秋到战国》第六章里,易中天用全书的最后一节来回答“谁来回答中国”的问题。易中天的答案明确无疑:士。易中天说:“我们知道,知识阶层最希望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一是衣食无忧,二是言论自由。有此两条,思想的源泉就会充分涌流,文明的成果就会遍地开花。战国,就做到了这两点。”为什么在春秋战国时期,会出现“百家争鸣”,也是历史学家反复讨论的问题。但易中天“一是衣食无忧,二是言论自由”的概括,是我看到的最为简洁的回答。这,也充分体现了易中天的提炼功力。因为衣食无忧,因为言论自由,不愁吃穿,不会因言获罪,各种各样的“士”横空而出,希奇古怪的观点不时亮相,“儒家代表着文士,墨家代表着武士,道家代表着隐士,法家代表着谋士,纷纷亮出自己的主张,力图影响历史的进程。”这样的卷末,是“易中天中华史”的惯用手法,每节每章每卷的末尾,都要为下节下章下卷埋下伏笔。因此,下一卷自然而然地就应该是《百家争鸣》了。

    2019年4月16日
    张爱玲的散文集《流言》,由“国际‘张学’权威陈子善教授主持编校,增补散佚作品,恢复作品原貌”,收录已经发现的张爱玲的全部散文。和她的小说比,张爱玲的散文更有生活气息,充满人间温情,从中可以读出活泼而安静,俏皮而沉稳,少言而机智的张爱玲。特别是她的比喻,奇异悠长,新奇可感,令人叹服。

    风中的雨:1992年,安徽文艺出版社推出《张爱玲文集》时,就曾买过一套,一至四卷共四本(未买到增补本)。很认真地读过,当时感慨很多,很觉喜欢。喜欢归喜欢,真要说出一二,却不能。只觉得与以前读到的许多文字有区别,很不同。区别是什么,不同在哪里,也说不清楚。其实,也并非全不明白,隐约里也给出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评判:“民国味”“上海味”“小资味”,但民国味、上海味、小资味是一种什么样的风情,却只可意会不可言说,隐隐约约,似有似无地在心头萦绕着。很奇特的是,这套书的命运与我读它的感觉一样。先被一位熟人借去第一卷,一借不还,套书成了残书。后来,发现孔网上有第一卷卖,可以将残书配成套,到处找这套残书,却找不到。才想起或许是换房搬家时,因为买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发行的《张爱玲集》(六卷本,未买《红楼梦魇》),觉得安徽文艺出版社推出的《张爱玲文集》已成为残书,书柜也堆不下,便扔了。世上没有后悔药吃,于是安徽文艺出版社的《张爱玲文集》,就如张爱玲的作品在我心里的感觉一样,隐隐约约,似有似无,一直挥之不去。后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又推出了《张爱玲作品全集》(十卷本),补买了《小团圆》《重访边城》。当初之所以未买《红楼梦魇》,一是因为不太喜欢“红学”。张爱玲虽然可能是从文学的角度解读《红楼梦》,但终脱不了“红学”的范围;二是因为有一本2005年京华出版社推出的《张看红楼》,在成都送仙桥买的,是否正版,不知道,是否盗版,不敢肯定。张爱玲的书买过这么多,但真正认真读过的却是已经“不存在”的安徽文艺出版社的《张爱玲文集》和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张爱玲作品全集》里的《小团圆》。
    风中的雨:读《小团圆》,感觉到一种特别的“冷”,仿佛张爱玲的笔底流淌的不是文字,而是刺骨的寒冰。张爱玲以她“一贯嘲讽的细腻工笔,刻画出张爱玲最深知的人生素材,在她历史中过往来去的那些辛酸往事现实人物,于此处实现了历史的团圆。那余韵不尽的情感铺陈已臻炉火纯青之境,读来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故事中的男男女女的矛盾挣扎和颠倒迷乱,正映现了我们心底深处诸般复杂的情结。”我最深的张爱玲印象,就是读《小团圆》“时时有被针扎人心的滋味”,就是弥漫在文字里的“冷酷”。带着读《小团圆》的感觉来读《流言》,却有一种意外发现:原来,张爱玲并不是一直拿着“手术刀”解剖世相、人情、人性,她的文字也曾经温暖过,俏皮过。虽然,《流言》里,也有冷的成份,比如《私语》里被姨奶奶打、被父亲打、被关在屋里、病了不请医生那一部分,就令人感觉到了旧家庭的“冷”。但是,《流言》里更多的却是阳光的,美好的。很喜欢张爱玲笔下的两个人:炎樱(獏梦)、姑姑。不想去探究这两人的具体身世,也没有能力探究,只愿意把她们看着张爱玲笔下的人,书里的人。我们看到的她们的言语、行为,只存在于张爱玲的文字里。特别喜欢《姑姑语录》里姑姑的言语,满满的书卷气,比如姑姑有一次“也这样说了:‘我简直一天到晚的发出冲淡之气来!’”想象奇异却可解可感,比如“洗头发,那一次不知怎么的头发很脏很脏了,水墨黑。她说:‘好像头发掉色似的。’”诙谐机智得令人捧腹令人深思,比如姑姑“从前有一个时期她在无线电台上报告新闻,诵读社论,每天工作半小时。她感慨地说:‘我每天说半个钟头没意思的话,可以拿好几万的薪水;我一天到晚说着有意思的话,却拿不到一分钱。’” ……这些话,或许张爱玲的姑姑真说过,或许是张爱玲在姑姑言语基础上的加工,或许就是张爱玲的文学创作。不管是怎么来的,这些话都既有人间烟火味,又有书卷气,看似平淡,细思却深邃智慧,是对生活的高度抽象、精准概括。

    2019年4月20日
    《汪曾祺全集》第8卷,为“戏剧卷”第8卷,收录作者1979年至1995年创作、参与创作的戏剧作品9部:《王昭君》《擂鼓战金山》《宗泽交印》《一匹布》《裘盛戎》《一捧雪》《大劈棺》《讲用》《战火中的荷花》。喜欢《大劈棺》,但因不知那些内容录于《劈棺惊梦》,那些是汪曾祺自创,殊觉遗憾。

    风中的雨:读《汪曾祺全集》散文卷,发现从1959至1979年,汪曾祺未创作散文作品,很是奇怪。读到戏剧卷,才明白,这段时间,他一直倾力于戏剧创作。这些剧本,一些是根据“样板戏”的主宰者意旨创作的,一些是他赋予古典戏剧新意创作的,还有一些是他根据其他文学作品改编的。不管是哪一种,汪曾祺的戏剧创作都是时代的产物,甚至是政治的产物,被烙上了深深的时代印痕。尽管如此,这些戏剧作品今天读来,依然很有“文”味。因为戏剧作为一种文学艺术体裁,终究无法跳出文学的圈子,它必须有文学性,才有生命力。况且,当时主宰样板戏的那位在政治上已经臭名昭著的人物,按汪曾祺的说法,其实也并不是草包,而是很懂戏剧的。因为懂,所以才会赏识汪曾祺的文笔,也才会有汪曾祺人生中这一场际遇,为我们留下这些读来朗朗、思之悠悠的戏剧作品。对于汪曾祺来说,这种时势使然的创作,或许无法完全按着他的创作风格来,他不得在“集体”里去寻找灵感、智慧。众人拾柴火焰高,不敢说这些创作必然高于汪曾祺的个人创作,但它终究成了戏剧里的“经典”,是说到现代戏剧怎么也无法避开的东西。
    风中的雨:《大劈棺》创作于1989年,应该是汪曾祺独立完成的作品。《大劈棺》与旧剧《劈棺惊梦》的内容多有相同,应该是在些基础上改编的作品。《劈棺惊梦》别名《庄周试妻》,源于冯梦龙《警世通言》里的《庄子休鼓盆成大道》。《大劈棺》的内容比《劈棺惊梦》更简略,也更精干,更集中于“试妻”这个主题。共八场:扇坟、撕扇、幻化、吊孝、怀春、成亲、劈棺、尾声。《大劈棺》的故事很简单:庄周看到扇坟少妇急于再嫁,便想试一试自己的妻子田氏对自己是否忠诚,于是假死,并幻化出一个风流倜傥的楚王孙前来吊孝;田氏对楚王孙一见钟情,怀春不已,自己做媒将自己嫁与楚王孙民;成亲之时,楚王孙突然重病,仆人说需要人脑才能救活,田氏劈棺欲取脑,庄周复活,故事结束。在第一声扇坟故事开始前,有三段观音的唱词:“开辟鸿濛,万物滋生,或为圣贤,或为蝼蚁,受气成形,偶然而已,你是谁?谁是你?人应该认识自己。”“霎时间九烈三贞,霎时间七情六欲。暮楚朝秦,人各有志。你是谁?谁是你?人应该认识自己。”“蝴蝶梦为庄生,庄生梦为蝴蝶。是梦是真,疑非疑是。你是谁?谁是你?人应该认识自己。”结束处,亦有合唱与观音的唱词相应相和:“宇宙洪荒,开天辟地,或为圣贤,或为蝼蚁,赋气成形,偶然而已,谁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你是谁,谁是你,人应该认识自己。”与《劈棺惊梦》庄周复活、田氏羞愧自杀不同,《大劈棺》里,庄周复活,田氏亦获得自由。在汪曾祺笔下,庄周之“试”,试出了田氏对世俗生活、夫妻恩爱的渴望,试出了庄周理论的空茫与虚无。庄周,再也不是《劈棺惊梦》里的智者、达人,而是自找没趣却又幡然醒悟的常人。应该说,汪曾祺的《大劈棺》跳出了《劈棺惊梦》的封建伦理,有对生活、生命、人性更深入的揭示,视野更为宽阔,意境更为深远。对于“试”,记不清是谁说过(大意):用虚假的信息去测试人性的忠诚度等等,是不道德的行为;也无法得到准确、正确的答案。所以,汪曾祺会在《大劈棺》里一而再,再而三地说:“你是谁,谁是你,人应该认识自己。”只有认识自己,才能认识别人,认识社会,才能找到自己在环境里的位置,准确地进行人生定位,成为自在自如、不为世俗利禄等等控制的人。

    2019年4月24日
    翻出克非的《春潮急》来看。上卷,从李克转业回乡写起,到农业社成立、报名结束,记录了川西梨花村走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历程。《春潮急》是克非系列长篇“必由之路”的第一部,也是有浓烈“政治意味”的作品。它记录的时代虽已远离,表达的主旨虽与今天的观念有天壤之别,但历史的点滴,却值得品味、思索。

    风中的雨:读《春潮急》不为别的,只想看看四川作家的小说里的四川方言。果然,这书里有许多平时经常听到的方言,这一下,找到了书证,也为我写和系列随笔《方言与识字》,添加了不少的内容。从文学作品的角度考察,《春潮急》的政治性、时代性太强,算不上好作品。但我要继续读下部,还要读“必由之路”的第二部《山河颂》。不为别的,只为在其中发现我需要的方言书证。

    2019年4月27日
    《王小波全集》第二卷名《我的精神家园》,是杂文。文章均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文笔所指,多为时弊流俗,也有书评影评。多采取中外对比手法,揭示揭露传统文化里、现实生活中的庸俗、丑陋、卑劣。看似平和的文字背后,有尖锐的讽刺、深刻的警醒、莫名的沉痛。读着,一位良心知识分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风中的雨:比较王小波与鲁迅的杂文,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指刺时弊流俗,揭露文化痼疾、人性劣根等等,是相同的。相同之外,也有不同。一是行文风格迥异。鲁迅的杂文,语言犀利甚至尖刻,语气沉重甚至凝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绪,溢于言表,句句如“匕首”,篇篇是“投枪”,令人触目惊心。王小波的杂文,语言平和,语气诙谐,虽其文字背后依然可见“匕首”、“投枪”的影子和深意,但读来要好接受得多。二是写作手法不同。鲁迅多就事论事,文短小,论锋锐,虽也会延伸、升华,但火力集中,基本上不烧野火,意旨清晰明了,虽然思索再三或许并不能完全理解其深意,但主旨却可一眼观见。王小波喜欢进行中外对比,喜欢用他人之长,揭自己之短,文较长,论说平缓,故事往往是主体,意旨隐于故事里,你得慢慢去体会,才能捉摸一二。三是语言各有特色。鲁迅杂文的语言,半文半白,简略精练,有鲜明的民国特色,也有传统文化特色。王小波杂文的语言,是普通话语境下标准的白话,是与当下并无隔膜的流行语言。四是针对性偶有不同。鲁迅的杂文,除针对时弊流俗等外,有时会针对个人,比如《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王小波的杂文,针对整体,几乎没有针对个人的。不管他们有多少不同,在我看来,杂文,在他们的手里,达到了前人不可及的境界,说他们是中文杂文的两座高峰,应不为过。至于“来者”,我只能期待于未来。
2#
发表于 2019-7-7 16:29 | 只看该作者
占字母老师的沙发                                       
3#
发表于 2019-7-7 16:29 | 只看该作者
王小波的散文读过,杂文也读过一些,但不喜欢他的小说,读不下去呢
4#
 楼主| 发表于 2019-7-8 11:05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9-7-7 16:29
王小波的散文读过,杂文也读过一些,但不喜欢他的小说,读不下去呢

还是比较喜欢王小波的作品。俗语云: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用之于读书,也是一样:各人有各人喜欢的作家、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9:41 , Processed in 0.048897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