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萧衍刚建国不久,就与他最大的劲敌,由鲜卑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爆发了一场大战。一开始魏东路军就连陷梁数城,大破梁兵于邵阳洲。梁前骁将后叛降到北魏的魏平南将军陈伯之,时驻军在寿春东梁城,屡破梁师,朝野震动。
公元505年﹝梁天监四年﹞,梁武帝下诏大举北伐,以临川王萧宏都督北讨诸军亊,两军对峙于寿阳。萧宏命其记室丘迟致信陈伯之,劝其归降。陈伯之见信后大为感动,竟率所部八千反正归梁,魏军为之一挫,梁兵士气大振。
丘迟这封致陈伯之的劝降信确实写得太精彩了,可谓文学史上之千古名篇。此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既斥责了陈伯之叛降北魏的错误,又表现了梁室宽待前衍既往不究的气度,文中引经据典,殷切诚恳,给陈伯之指明了一条戴罪立功重予擢用的出路。文中以民族大义相劝,读之令人热血沸腾。谈到陈伯之的处境,有“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这样的传世名句。尤其令人激赏的,是文中以故国乡情打动对方,满怀深情地写道:“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悢!”像这样诗情画意的文字,真不朽也!
但令人困惑的是,由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两人编选的《古文观止》中却未收入此文,他俩都是饱学之士,且有很高的文学鉴赏力,说他们未读过此文或看走了眼,恐怕难以令人相信。有人说此文毕竟是劝降文字,有违封建忠义之道。其实,此文未收入《古文观止》中的原因,是文中有令清朝统治者忌讳的文字。文中在抨击北魏政权时,有这样的字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而清朝统治者原也来自外族,如果收入此篇文章,恐怕有犯忌之虞。 联想到清代其它有名的古文选本,如姚鼐的《古文辞类纂》、曾国藩的《经史百家杂钞》等,它们篇幅更大、收文更多,却也偏偏不收此文,就能窥见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