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我们都知道,这几年各行各业都在评选道德模范,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大家发现没有?现在评上道德模范之后,下一步一般都会经过网络投票程序。某个老师被选为道德模范之后,其他老师要投票,同学们要投票,甚至我们的家长也要投票。这些现象我们都不陌生,值得我们深思。我们是不是该反问一下,这样的网络投票都是有意义的吗?
首先,网络投票掩盖了事实上的民主选举程序。我们经常听很多人背后议论:“这个老师明明有很多问题,怎么还被评为道德模范了呢?”马上有人会反驳:“那谁让你们投他的票呢?”其实,这样的反驳是经不起推敲的。就算我们不投,其他的人也会投,这是不能说明问题的。我们要反问的是,当初这个老师被定位道德模范的时候,经过了民主推选吗?其他老师知道吗?同学们知道吗?我们的家长知道吗?我们大家都不之情的,你们就把他选为道德模范,经过了我们的同意吗?现在,人都定了,再让我们来投票还有意义吗?你投也是他,不投还是他。
事实上,学校里的道德模范很少经过了民主推选程序。学校领导在确定道德模范时标准也很单一。常常是担任校委会干部的或者教学成绩突出的直接上,不用选。这些工作是看得见的、容易比较的,当然容易上。我们的学校还有很多默默无闻从事其他工作的老师,例如宿舍管理员、文印员、实验员等等。他们的工作也很辛苦,在师资力量紧缺的时候,他们既要上课,又要兼职为老师和同学们服务。他们的道德不高尚吗?这些指标何时向他们倾斜过?这对他们公平吗?领导干部优先,普通老师也很辛苦,他们道德不高尚了吗?教学成绩突出的优先,有的班学困生多,底子薄,明显吃亏。以后老师们都抢着去教好班,拈轻怕重,这还像话吗?这不是鼓励老师歧视差生吗?
其次,网络投票是对民意的道德绑架。例如,尽管某个老师,他有很多缺点,我们对他意见都很大。可是,全县、全市、全省,都在搞道德模范评比。谁不希望自己的家乡名声好一点呢?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即使我们意见再大,你能不投这个老师的票吗?我们不投,别的地方风头就会盖过我们,我们脸上无光啊!于是,出于人情,我们只要昧着良心投票。不仅自己投,还得发动我们的亲朋好友,乃至网友一起动手。慢慢地,网络投票就变了味。有可能给这个老师投票的人根本不认识本人,但不好意思拒绝,糊里糊涂地也跟着投了。这样的投票结果能有说服力吗?
而且,网络投票程序本身设置也不科学。按照正常的逻辑,应该是一人一票。现实中,有的程序却规定,同一个人可以每天都投同一个人。这就很奇怪了。我昨天投了这个老师的票,说明我昨天支持他;今天没有投他的票,我今天就不支持他了吗?这不是在鼓励大家恶意刷票吗?这样累积起来的票数不是更没有说服力吗?
因此,我想说,我们需要道德模范来为老师和同学们做榜样,但这种没有意义的网络投票也许真的没有必要再搞下去了。至少,我们应该对网络投票进行规范,或者降低网络投票的权重,让评选结果更有说服力。
谢谢大家!
注:本文用学生的口吻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