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恩和 于 2019-7-17 15:41 编辑
耽搁这么多天,再闲说不合适了似的。可是恩和只会闲说呀,怎么办怎么办?O(∩_∩)O哈哈~ 嗯,在您这,恩和胡说得,我知道。
之前说过,最为您高兴的不是您具体的哪一篇字,是如今,您什么都落得笔哦。 一念起,追着那一念,内外循行,心去笔至,主客坦白,清晰而自在。 全是细节,也无不宏阔。任何一颗微尘背后,本就有一个磅礴的世界嘛。
恩和在说您写得好吗?我不知道。只是经由您的写,日常事物忽然露出某种陌生面,然后展露出了它们自有的令人惊讶的丰富和深邃。 每读,都好惊讶的。想起哈罗德说的关于创作是什么的话,陌生化就是其一。 这篇窗外,一看就是青衫您的字。入角好小的,而联想纷飞。 只读了一遍,回头一想,嗯,细节我都记得,安静依旧。 我知道,一个人,随时能静下心来,密切留意、细笔察得已经融入日常生活之中的事物,并不容易的。静心是心量能力,视角呢,就是与世态度了。 所以一直都好敬佩您的日常性的。您知道。
单纯从文学角度,窗,也真是一个好意象呢。可是我知道,一样落笔成字,您却不是为字而字的,也不是有感想抒发。哎,如何作比呢? 嗯,静极之动。一念动,您的自我观照就开始了,如此而已。
窗里是自己,窗外是世界。一片玻璃,连接也是分隔。如何体验和感知窗外,说到底,其实是我们如何经历和认知生命生活。 若一个人有无别意识呢,那片玻璃也就在即不在的。 如此呢,文字才会呈现出,是一个人的心目,却仿佛在和许多人同观世事;无意做任何断判解读,不给万物签名、万事下结论,只是多向度的认真白描,安静细看。 这个写窗的字,如是。
字如窗。需开敞的足够,展露得真实,才当得窗口。 字亦如镜,映照出向内的凝视,投射回生活自身原貌。 所以呀,我觉得好。O(∩_∩)O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