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322|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佳文有约】可怜见,山中高士晶莹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7-18 1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槐下客 于 2019-7-18 11:28 编辑

    《红楼梦》是一出大悲剧,作者是以十分悲痛的心情写来的,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最终,贾府乃至四大家族乃至整个封建社会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而作者所钟情的那些纯真的少年们,更是值得“万艳同悲”的。而作为这些少年代表的贾府四艳和四艳之上的薛林,更是悲剧的代表。有着“停机德”的宝钗,和飞扬着“咏絮才”的黛玉,最终是“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埋入了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之中,真该叹息!
     钗黛是倾注作者心血最多的形象,“钗黛合一”是作者留给世人的最大悬念,也是许多人的感慨和梦想。但作品就是作品,作品最终的结局就是悲剧,就是要把这些美好撕碎给人看,就是要反映作者的末世悲情。
       单纯的看钗黛,都是美好的;但是如果进行比较的话,我倒认为,宝钗身上映现了一个更的的悲剧!因为黛玉起码活出了一个真正的自我,有哭有笑,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虽然举世皆浊,但她起码保持了自身的本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质本洁来还洁去了。宝钗呢?活的真累!活得真冤!
      为什么?因为黛玉至少活出了一种真性情,而宝钗完全迷失了自我。——一个人固然需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可是,完全的失去了自己,有怎能不是悲剧?
      宝钗是宝黛的“宝姐姐”,因此年龄应该大于宝黛,比二人成熟;身材比较丰腴,因此身体状况自然比黛玉要好得多;相貌姣好,曾经多次让宝玉眼睛看直,甚至幻想“假如这些东西长在黛玉身上该多好”;出身于皇商世家,钱财自不缺乏,且应该阅历丰富;上有母亲在堂,侧有兄长疼爱.....无论那个方面,都比黛玉有着极大的优势。
     宝钗有着无数的优点。她才华横溢却毫不张扬,做事公平乐于助人,严于律己而对人宽容,能够服众且毫不造作——她几乎得到了所有人的喜爱,甚至连宝玉起初都难以割舍,甚至想到了“钗黛合一”。她想尽办法去满足所有人的要求,也算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些方面,她与黛玉天壤之别。
     然而,宝钗并不幸福,甚至比黛玉还要凄凉,也是作者笔下的一大悲剧——原因在于,为了让自己符合所谓的道德标准,她几乎完全丧失了自我,起码是迷失了自我。所以我说,宝钗比黛玉更加的不幸!
     通读《红楼梦》全书,宝钗完全释放出自己真实性情的次数,只有一次半。一次是宝钗扑蝶的画面,一幅美到了极点的古代仕女图。在百花烂漫的春天,她暂时忘记了自己刻意追求的稳重,追逐起了身边的蝴蝶——其实,这才是少女的真性情。可惜,这个情节之前,是宝钗要去找黛玉来游春,而黛玉正因为对宝玉的误解而生闷气,刚刚哭过,还引发了园中夜鸟的悲伤;这个情节之后,为了保全自己,不落个偷听别人隐私的偷窥癖的罪名而枉称在追黛玉,不显山不漏水的在黛玉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轻而易举的把一盆脏水泼到了黛玉身上。另一次是举办螃蟹宴,宝钗一改往日习惯,痛快淋漓的写了一首愤世嫉俗的针砭社会的诗歌,可以说是骂的淋漓尽致,酣畅无比。然而,这只能算半次。为什么?因为这根本不符合作者所要写的宝钗的性格,是作者实在难以遏制心中的愤怒,故意借宝钗之口来骂的。如果算一整次的话,这恰恰反映了宝钗内心深处的真实的思想性格,更说明其日常掩饰之深。除了这一次半之外的宝钗,都是天性压抑甚至扭曲的宝钗,甚至可以说,这两次前前后后也都表现出了一定的世故和扭曲。
     与从小体弱多病的黛玉不同,宝钗从小就是身体健康甚至可以说是强健的,是火性的,是肝阳上亢的,所以需要用冷香丸来“调理”——那冷香丸可不是容易配齐的,可是,天缘巧合,宝钗的药竟然短时间内就凑齐了。药效呢?“薛宝钗小恙梨香院”时,宝玉前去看望——后来黛玉也去了,又是三人聚首——宝钗身上散发出一股冷香。——这是一个多么奇妙的比喻啊!少女的天性,需要冷来压抑;但是能够完全压抑得住吗?冷则冷了,香气仍在,只不过变得怪异而荒诞,如此而已。——这是什么?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可以说,宝钗从小就是道德礼教的牺牲品,后来又成了自觉地遵守者、维护者。
     与无奈来投亲的黛玉不同,宝钗到贾府是另一种“无奈”。她本来是来参加选妃招聘的,因为没有成功所以才到贾府暂住。参加选妃,当然是为了家族找到更大的靠山,使自己的家族更加根深叶茂,从而发扬光大。宝钗的才华丝毫不亚于黛玉,却偏要做出一种“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样子,甚至在家里还要做做针线活——至于么?很显然,宝钗的女红针线和湘云的女红针线是两码事。但是,她就这样的恪守着。不仅如此,她还以此要求着身边的人,比如一次联句作对,黛玉因为急切用上了《西厢记》里的句子,便得到了宝钗苦口婆心的教育,使得黛玉感激至深。其实,反过来想,若没有读过,怎么可能通过只言片语便知道出自禁书?宝钗之压抑,可见一斑。——难道是回头浪子?呵。呵。呵。再比如上篇文章说到的香菱学诗。宝钗无疑是同情香菱的,但为什么一起生活这么久,香菱却要找到黛玉才开始了自己诗歌的启蒙老师?——雪芹公用心之良苦,堪叹!
      与黛玉的时时敏感的自保不同,宝钗是通过尽量达到长者的满意来自保或说来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的。她穿着朴素,从不挑剔;她给自己丫鬟取的名字与贾母、王夫人、薛姨妈手下的丫鬟毫无二致;她的蘅芜苑简单到比孀居的李纨还要简单,简单到连贾母都看不下去的程度;她点节目点的都是长辈喜欢的热闹节目,像“野猪林”一类;她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却把猜疑的靶子指向别人......
     与黛玉的尖酸敏感不同,宝钗时时刻刻是“大度”的——有时候“大度”到“冷香”的程度使人寒颤。宝钗是从来都不使小性子的;宝钗的东西可以送给大家分享;宝钗处理事情可以很快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比如把哥哥抢来的小香菱当成自己的丫鬟暂加保护,比如金钏死了安慰王夫人,提出花钱了事,比如看着探春和赵姨娘斗法......处处让人满意,时时使人觉得贴心......
     然而,不论是“尖酸刻薄”的黛玉,还是“宽容大度”的宝钗,最后都被无常打扫进了一片白茫茫的雪野。
        同样的结局,谁活得更好一些呢?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7-18 12:00 | 只看该作者
透过槐兄的力评,我看见了“闷骚”二字。
还有一件事,当时柳湘莲打了薜蟠,薜姨妈要去找王夫人动用公器报复时,也是宝钗劝住的。
3#
发表于 2019-7-18 12:01 | 只看该作者
估计你这是一个系列,蛮期待下篇你眼中的宝玉。
4#
发表于 2019-7-18 12:41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是详尽,让没读过书的人知道电视剧还是有一定的脱离了书本之嫌。“我给黛玉按了个“尖酸刻薄”鲜然驳辩这样说不可以,有儒清白,不贴切。看槐先生文里也有此词,到有点安心了。想来读书人有直觉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14:37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9-7-18 12:00
透过槐兄的力评,我看见了“闷骚”二字。
还有一件事,当时柳湘莲打了薜蟠,薜姨妈要去找王夫人动用公 ...

哈哈。宝钗只是自觉自愿的这样做吧。
6#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14:38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9-7-18 12:01
估计你这是一个系列,蛮期待下篇你眼中的宝玉。

我是瞎胡来,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目标。
7#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14:39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9-7-18 12:41
写得真是详尽,让没读过书的人知道电视剧还是有一定的脱离了书本之嫌。“我给黛玉按了个“尖酸刻薄”鲜然驳 ...

谢谢好友点评,多多指点为盼。
8#
发表于 2019-7-18 15:21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里面的诗歌,也有红学家考证说并非曹雪芹所写,而是后人补充。螃蟹宴有关宝钗的还有一首灯谜,如今有争议。书不在手上,晚上回家翻翻,明天早上再来回复。
9#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15:30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7-18 15:21
红楼梦里面的诗歌,也有红学家考证说并非曹雪芹所写,而是后人补充。螃蟹宴有关宝钗的还有一首灯谜,如今有 ...

好见解。确实不和宝钗性格。看来版主有心得体会。
10#
发表于 2019-7-18 16:14 | 只看该作者
槐下客 发表于 2019-7-18 15:30
好见解。确实不和宝钗性格。看来版主有心得体会。

没有,书上说的。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17:04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7-18 16:14
没有,书上说的。

那本书?介绍一下,大家共享可否?
12#
发表于 2019-7-18 18:19 | 只看该作者
性格决定命运,宝钗活的累,活的不是真性情吗?也许那就是她性格的表现,天生的。也许她所有的表现都不是刻意为之。
13#
发表于 2019-7-18 18:41 | 只看该作者
这一篇真是好啊!
宝钗看了,会真心实意哭一场,感激涕零你的怜香惜玉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19:26 | 只看该作者
笑沧海 发表于 2019-7-18 18:19
性格决定命运,宝钗活的累,活的不是真性情吗?也许那就是她性格的表现,天生的。也许她所有的表现都不是刻 ...

同意。一人一种活法,只要自己感觉对就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7-18 19:27 | 只看该作者
蛇珠 发表于 2019-7-18 18:41
这一篇真是好啊!
宝钗看了,会真心实意哭一场,感激涕零你的怜香惜玉

是正话还是反讽?哈哈,希望你喜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7 03:21 , Processed in 0.06021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