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64|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松到秋深色尚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7-19 0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松到秋深色尚苍——序高迎春先生散文集《向一棵树致敬》

范庭伟

  宁津大地,属于古代黄河冲击平原,东临金丝小枣之乡乐陵,南邻汉代东方朔故里陵县,北靠东阳侯之封地东光,西望中国杂技之乡吴桥。夏代大禹治理黄河水患,疏浚开挖了九条河,其中鬲津河、胡苏河、钩盘河三条古河,流经宁津,所以宁津县古时又称胡苏县,临津县。我所钦佩的当代宁津文化名人高迎春先生,就一直工作和生活在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鲁北小城之中。

  提起敬佩高先生来,我觉得有必要向读者诸君介绍一下他的情况:大概二零零七年左右,一次偶然的博客相遇,一篇比较走心的文章让我顿生好意。循着作者高迎春的足迹,找到了他存贮文字的博客小家,一篇篇文辞优美,诗意芬芳的美文佳作,令我徜徉其中,流连忘返,直到加为博客好友以后,我方才得知他是浙江中材集团旗下计酬网站《中财论坛》散文版的版主。正是由于高先生的一路引领,我在《中财论坛》如鱼得水,写下了上百篇的散文、杂文作品,结识了诸如敬一兵、宋长征、于文华、薄暮、冷晰子、黑龙江小龙女、何足道哉、木门长子、澧水寒儒、川媚、房子、李立红等大批论坛文朋诗友。有诗曰:“花径雨后香微淡,松到秋深色尚苍”,至今,退休后的高先生还像一棵不老松一样,任职《中财论坛》之《文化创新》版块的版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的点滴进步,与《中财论坛》海纳百川的大环境有着重要关系,当然也绝对与高迎春先生等人的大力提携与帮助密不可分。

  因此,当第一时间收到高迎春先生邀我为其散文新作集《向一棵树致敬》作序时,我感到有两点纠结:一是自感异常惊诧,先生作为《中财论坛》的资深版主,鄙人何德何能,能够达到敢为为先生高蹈作序的份儿;二是先生著作等身,人脉广泛,名家大家结识多人,此等小事该不在话下。承蒙先生多年厚爱,拂他面子又实在于心不忍,我只好赶鸭子上架,天马行空,信口开河了。我对高先生的第一印象,当然也是后来用事实印证了的:宽厚仁慈,博学多才。在我混迹于《中财论坛》的这十多年间,他一贯的平等待人,态度真诚,精研细读,评点中肯,从没有与会员发生过争执,“在其位,谋其政”,他积极带头参加论坛举办的征文活动,书中的《24小时共享书店》《回头却不是从前》等,都是他在规定时间内写就的高考“下水”作文。

  这本散文新作集秉承以前的排列办法,共分为《低吟浅唱》《草木风采》《沧海拾贝》《数目拾趣》《故乡记忆》五辑计有75篇。里面多是与读书有关的篇章。记得在与高先生聊天的过程中,他曾经说过: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他告诉我说,宋代朱熹曰: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读书让人拥有富足的内心,那是千金不换的财富。文字摆渡,我们终究上岸,以后无论去哪里,都是阳光万里,鲜花怒放。由于高先生具备了喜读、乐读、精读的好习惯,他便在《画页最美是初秋》一文之中写道:“站在高高的树下,才感觉自己渺小如草芥,无论如何,人也长不过树的高度。人只能多读书,来丰富自己的智慧,达到知行合一,近而提升思想的高度,人格的魅力。”

  高迎春先生兴趣广泛,饱读诗书,多才多艺,诗词歌赋、集邮剪报、书法绘画、古玩鉴宝,见多识广,样样通晓,从第一辑《低吟浅唱》的《宁津检查赋》《初秋赋》中,我们丝毫不难发现他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文字功力所在。他在学生时代就偏好文学,作文、通讯多次获奖播出。文化程度不高,他信奉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阿来那句话:“我从一个很边远的小地方走出来,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我读了很多书。我觉得读一本优秀的书,相当于自己多活了一辈子。”所以,他“年年四季轮换,面对人生悲欢离合,我有幸选择了阅读与品味;年年四季变迁,面对人生阴晴圆缺,我有幸选择了与书为伍。”这些年来,高先生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以其丰富的学识,真诚的为人受人尊敬,在《中财论坛》和社会上赢得了高风笃行、德智并举的声誉。

  十多年来,高迎春先生陆续创作了200多篇植物、花卉、谷黍系列散文,第二辑《草木风采》,沿袭了以前的写法,将我们司空见惯的植物写得美轮美奂,风生水起,这些文章篇幅不长,但其知识密度和文化含量却相当巨大,给人以回味反刍的时间与空间。先生眷恋生活,挚爱家乡,他积极挖掘优秀的地方文化,为“非遗”保护殚精竭虑,不遗余力。作为受政府资金扶持的首届“德州文化之星”和宁津县政协代表,退休赋闲的高先生为了不影响自己的读书和写作,至今没有也没有下载微信,反而抽空跑遍了宁津县的角角落落,率先执笔并带动许多写作高手为宁津县境内现存的许多千年、百年树龄的古树树碑立传。在高先生的郑重提议下,由县文联主办的刊物《宁津文艺》从 2014 年开始推出“宁津古树风情”系列文章。由他主编的《宁津古树风情》最终得以正式出版,这只是先生为宁津文化事业所做的诸多大事、实事、善事之一。

  第三辑为《沧海拾贝》。高先生爱好广泛,雅友众多,可谓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这一辑中的张俊汉、于万良、王国胜、崔吉泉、王宁生等,都是高先生的各界好友,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抒写他们的情感生活,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挖掘深厚的宁津历史文化,他爬罗梳理,探赜索隐,勤奋创作,劳苦功高,这本散文集是他个人近几年来的第七本作品集,作为一名年逾花甲的退休老人,我们不得不钦佩其精神毅力和创作激情。不可否认的是,先生这些骄人成绩的不断取得,离不开妻子平日里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支持,由此高先生的笔下才能流淌出最美最真的赞歌《你是我心中最美的花》:“无论高贵还是卑微,无论是明媚还是暗淡,我都会陪着你,呵护你,与你一起变老。”在此,我想起了美国诗人叶芝写给女友的那首经典爱情诗篇: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爱慕你的美丽、假意和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少年夫妻老来伴。高先生没有诗人叶芝的文采斐然,这心声却也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余秋雨说过,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由于高先生博览群书,记忆超人,这为其日后创作奠定了坚实而厚重的基础。他懂得博观约取,厚积薄发的道理,所以写起文章来驾轻就熟,游刃有余。枯燥乏味的东西经过他的生花妙笔,都能变得妙趣横生,余味无穷。第四辑便是《数目拾趣》,他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诗词歌赋、名人轶事、民间传说等等,引经据典,信手拈来,不动声色、合情合理地穿插其中,毫无斧凿之痕、堆砌之迹,读来使人轻松愉悦,兴趣盎然,由此可见,他的知识储备,他的持之以恒,包括这种常人难以企及的功力,绝非一朝一夕能够修炼而成。在我们的几次接触之中,我感觉先生就是一部游走于现实生活中间的“百科大辞典”,几乎没有难道他的问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博学谦逊,诚笃豁达,这是高先生值得文友、坛友尊重的最重要原因。

  回望过去,感怀忆旧,这是老年人特有的“通病”,也是他们共同的“乡愁”。作为一位花甲老人,高先生概莫能外,不能免俗。《故乡记忆》作为第五辑,都是高先生记忆中的童谣、游戏、玩具、农具、灯具、生活用具,在昔日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这些镌刻着时代符号印记的老歌谣、老物件、老游戏、老手艺等等,和当下的热词“非遗”一样,成为一种珍奇的、独异的、历久经年而不可再生的民间遗存,如果放在那里经霜历雪任其兴衰的话,很多极具收藏价值的物质或非物质的民间记忆就会悄然作古。高先生有责任、有兴趣、当然也有能力,去深入到时光的深处,他其实也是在替大家打捞我们这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这些记忆已经生长在我们的骨肉里,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它们才是提醒我们这一代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原动力;才是提醒我们这一代人不忘来路、感恩时代的助燃剂。

  民间有句俗话说:“爷爷疼孙子,强似攒金子。”现在每家每户孩子都少了,孙子孙女都一样,手心手背都是肉,或许由于“隔代亲”的因素吧,高先生对于孙女高晓越既喜且爱,带她去过的地方不少。在我们邹平,我见过岁数尚小的高晓越。她活泼漂亮,聪明伶俐,给我留下了很好、很深的印象。耳濡目染,亲受芝范,孙女高晓越也喜欢读书、写作。这本新书的第六辑是《高晓越作文》,童心中自然流淌出来的童言童语,像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淙淙汩汩,一路欢歌。孩子的眼光是清澈的,孩子的心境是干净的,例如,《美好的回忆》《花之间的故事》《假如我有一只神笔》《我的爷爷》《渴望和平》《美丽的康宁湖》等等,像一个个的童话般可爱,读来特别舒爽、特别惬意。期待着我们的高晓越小朋友,继续在爷爷的精心栽培下,勤奋学习,健康快乐,多读多写,进步更大。

  与高先生接触、交往以来的这十多年间,我时时能够感受了他的人格魅力,享受到他的美文感染,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证明他是一个始终散发着“正能量”的人。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既然受高先生的委托为他的新书写点文字,那我就不揣浅陋,斗胆直言几句:一是应当和以前的花卉植物作品一样,系统化构思,系列化创作;二是在以后的创作形式上该有所创新,面粉可以蒸馒头,也可以蒸花卷,可以蒸包子,可以擀油饼,就是这么一个浅显的道理;三是再挖掘一下作品的深度,让读者在感受到“美”的同时,能再感受到另外的一种力量。我们没有必要对高先生过于苛刻,相信他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的真实存在,或许他正在考虑如何突破自己,实现跨越。另一方面,我们读者朋友也要扪心自问,对于一个文化水平不很高,能够做到长期坚持阅读、思考、创作,并且二十多年风雨无阻,坚持晨练打网球,时下六十多岁还能做大劈叉等高难动作的老人来说,我们应该从他身上学习一些什么?

  记得中国作协铁凝主席说过:生活自有其矜持之处,只有奋力挤进生活的深处,你才有资格窥见那些丰饶的景象,那些灵魂密室、那些斑斓而多变的节奏,文学本身也才可能首先获得生机,这是创造生活而不是模仿生活的基本前提,模仿能产生小的恩惠,创造当奉献大的悲悯。承蒙高迎春先生的错爱,我愿将我非常喜欢的铁凝主席这段话写在这里。以期与高先生共勉,期待他老当益壮,佳作频出。

  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倾力所为,竭尽所能,没有“学院派”评论家的精准、深厚,只能杂七杂八写了这些很不成熟的文字,如高先生不嫌弃,可勉强为《向一棵树致敬》之序言。

2#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07:22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第七部散文集封面设计:


3#
发表于 2019-7-19 08:23 | 只看该作者
祝贺高老师新作问世!
4#
发表于 2019-7-19 09:37 | 只看该作者
祝贺高版又出新书!庭伟朋友的序言写得厚重、深沉、大气,具有浓郁人文情怀,同时文字间也可见彼此的深厚情谊。欣赏,问好!
5#
发表于 2019-7-19 09:40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高迎春老师的散文写得好,为人也真诚,范廷伟先生的序也评价中肯。祝贺高先生的新著问世。祝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9-7-19 16:01 | 只看该作者
运涛涛 发表于 2019-7-19 08:23
祝贺高老师新作问世!

从擅长写游记,转变到写纪实文学,祝福您越写路越宽!
7#
发表于 2019-7-19 16:49 | 只看该作者
祝贺先生大作问世。欢迎再来中财散文版交流原创作品。
8#
 楼主| 发表于 2019-7-20 04:35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9-7-19 09:37
祝贺高版又出新书!庭伟朋友的序言写得厚重、深沉、大气,具有浓郁人文情怀,同时文字间也可见彼此的深厚情 ...

谢谢祝贺!人最难于逾越的就是自己,因此我知道有什么水平的人,就写什么水平的文章。等自己进步了,文字自然会跟着进步。还是一步一步走吧,能够渐渐走到高处,或许是一个作家一辈子的事。
9#
 楼主| 发表于 2019-7-21 08:23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9-7-19 09:40
来学习。高迎春老师的散文写得好,为人也真诚,范廷伟先生的序也评价中肯。祝贺高先生的新著问世。祝好。

谢谢您的真诚祝贺,我的第八部散文集取名《遇见苏轼》,我已经写了20多篇文章,争取明年年底左右出版。
10#
发表于 2019-7-22 11:21 | 只看该作者
祝贺高老师的第七本散文集问世!
范廷伟老师的序写的棒棒哒!欣赏!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7-23 04:23 | 只看该作者
川媚 发表于 2019-7-19 16:49
祝贺先生大作问世。欢迎再来中财散文版交流原创作品。

谢谢您的祝贺,我管理的小菜园相当荒芜,只好在哪里自种自收,故而来这里少了,见谅!
12#
发表于 2019-7-23 15:0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范庭伟老师序文佳作,祝贺高老师散文集问世!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7-23 16:46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9-7-22 11:21
祝贺高老师的第七本散文集问世!
范廷伟老师的序写的棒棒哒!欣赏!问好!

谢谢问候!我因此送给范庭伟一套精装三卷本《光影年轮——宁津记忆》,作为答谢。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17:56 | 只看该作者
静默的百合 发表于 2019-7-23 15:00
欣赏范庭伟老师序文佳作,祝贺高老师散文集问世!

谢谢阅读和祝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5 09:05 , Processed in 0.05280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