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937|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想要的生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7-24 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万里山水 于 2019-7-25 15:13 编辑

  小时候,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没有想过,只觉得有爸爸妈妈,有哥哥姐姐就非常好了,还有亲戚家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好多的人们,都助长着感觉的满足和愉悦。睡觉有爸爸妈妈搂着,平时有哥哥姐姐护着,玩耍有邻居伙伴,冷的时候有妈妈用炉子烤热的棉袄,起床的时候怕冷,妈妈会先把我的棉裤烤热了,我扶着妈妈的肩膀,先把一条腿伸进棉裤的一条腿,然后再抬起另一条腿,再扶着妈妈的肩膀,伸进另一条腿,妈妈把布条子腰带给我系好,就可以坐下穿鞋子下床了。

  我想要的生活其实很简单,甚至到达不自觉地自然状态,只是那时我不懂得如此地表达。吃妈妈做的饭菜,妈妈做的饭菜很好吃,土豆丝土豆块,炒豆芽,百吃不厌,以为就是人间美味。家常饭菜,最见功力。好吃就是硬道理,洗手擦手讲卫生,摆好桌凳吃起来。一家人围坐在小饭桌前,那时的一家人多么年轻,多么热闹和快活。

  不喜欢养狗养猫,主要是害怕。不反对养鱼和养鸡鸭,家的需求要讲究。小时候的一些家务,就是为鸡鸭服务,带领鸭子去河湾。鸭子不比一些伙伴笨蛋,很听本人的话,我拿着一根竹竿都是象征性地驱赶,喊一下走,叫一声回,鸭子都会自觉自愿走在我前头,跟在我后头,完成游玩野餐撒欢的多重任务。我家的鸡都是喜欢下蛋的模范鸡。记得有一只黄色的母鸡,外形优雅端庄,气质不凡,能让我联想到一些雍容华贵的女歌唱家。

  我喜欢傍晚的时候随着小伙伴们一起去捉金龟子来喂鸡鸭。布袋子或者瓶子里装满了鸡鸭的夜宵,鸡和鸭子和人的关系能到达最为和谐的状态,可以不再对人充满戒心,而是主动靠近,对眼神,吃得酣畅淋漓,心满意足。第二天就能生下一只以上的蛋,让妈妈一个劲啧啧称赞,对鸡鸭的表现,就像几个孩子带回家的各种奖状,很是满意和喜闻乐见。这种饲养,在邻里之间,在广泛意义上是一种普遍现象,以至于天明不明,听听鸡叫就行了。有鸡叫的黎明才更像是黎明,要是一阵紧似一阵的狗叫,倒像是电影里的鬼子进村的动静,令人不安和紧张。我长大的地方,是一座紧邻村庄而生的煤矿,它和乡村融合在一起,既有工业的规模和成分,又吸收了农村的特征和习俗。仿佛我眼里的天堂影院,让我看不完,也看不够。

  进入小学阶段,已经属于政治定义的浩劫期间。九年制免费教育,学到的知识不多也不少。那个时候还不怎么喜欢听样板戏,拖腔太长,不如说话简洁明快,看电影多盼望有说话的地方,但是架不住看得次数多,电影多为免费,或者几分钱的票价,相当于免费观看。耳濡目染,对几乎所有的经典级别的样板戏唱段耳熟能详,能到达张嘴既能演唱的程度。英雄人物杨子荣,李玉和,郭剑光,和看过的许许多多电影里的人物一起,组成了英雄主义的鲜活教材和形象,滋养着幼小的心灵,培育了对于京剧由感性到理性提升和跳跃,由不喜欢到喜欢,由喜欢到挚爱,由衷地领会和体验到了京剧的美,感到了可以滋润一生生活的干涩和荒凉。想想其中的音乐和唱腔,共产党员的豪迈和情怀,群众的质朴和觉醒,孩子的成长和觉悟,境界和志向,历久弥新,光彩夺目。不经意间为支撑起那个时代对于孩子精神世界的架构和建设,起到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也是一次次珍贵的邂逅,大银幕大音响的环境,带来了艺术的熏陶和内心的震撼。《英雄儿女》、《董存瑞》、《闪闪的红星》、《金光大道》、《春苗》《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红旗渠》、《沙石峪》、《成昆铁路》、《决裂》新片旧片数不胜数,增添了生活的色彩,融入了脑海和血液。

  小时候的音乐课,老师一般都会操作一种叫做脚踏风琴的乐器,大约有几十多首少儿歌曲,被我们学会和传唱,也是非常好听的可以传世的作品,不像是多年以后的校园,连《伤不起》这样的歌曲都可以堂而皇之进入校园和幼儿园,随意播放和演唱。长大以后,小时候的歌曲踪迹难觅,当网络终于可以找到小时候会唱的一些歌曲时候,内心的激动是显而易见的。《我是公社小社员》,我一连听了几十遍,听得心中酸涩,泪水盈盈,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的纯真和单纯,回到了热爱集体爱劳动的社会环境。

  学校生活和社会之间的联系,让我想起了学校组织的拾麦穗活动。麦收时节,天气炎热,同学们以班级为单位,到附近的农村公社去帮助农民伯伯们去捡拾收割遗落下的麦穗,事情不大,但是意义不小。一次次拣拾,一把把麦穗,锻炼了劳动的能力,培养了爱惜粮食的品质。老乡们的笑容,老师的表扬,都是劳动带来的快活。有的老乡还会给同学们送来煮地瓜和糖水,有的因为忙碌没有礼物,同学和老师也都会给予充分的理解,大家都在忙,不能多给忙碌的人们添加麻烦了。

  在学校里,人们的各种能力都可以得到发挥和展示。体育特长,可以在一年几次的运动会上去表现。绘画书法,可以在班级的墙报和校级、矿级和矿务局以至于省市级去参选和展示。小时候记得去过好多次展览馆和图书馆举办的书画比赛,开阔了眼界,提升了欣赏能力和鉴别能力。看到同年龄段的同学创作的作品,会感觉到格外的兴奋和欣喜。有差别才会有追赶,有目标自然会努力。我在的班级里,会唱歌跳舞的孩子较多,会画画和学外语的孩子,也已经被有眼光的家长们领到了早跑的道路上。无一例外,在他们长大以后,都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绩,刷新了人们的期待。

  小时候住过的房子都是平房,一般都是两间正房一间配房,可以在房子里做饭,也可以在房子外搭起简易的窝棚当厨房。一般人家都会围起一个院子,材料有铁丝的,有木板的,有砖块和土坯的,各显神通。家家都会在门前种植树木和花草,门边附近还会有鸡窝鸭笼,有些人家还会养狗养猫养羊,一位女同学的家里居然养了头驴,她的老父亲每天会牵着毛驴拉起地排车去运货。人人都会找活干,只要不偷懒,都可以活得满脸笑容。这些房子,都是集体分配的,不需要购买。记得那个时候,家里是没有电表的,走到哪里都是一片光明,但是大家也会出门关灯,不作无谓的浪费。那个时候还经常举行爱国卫生运动比赛,卫生户门窗干净,玻璃明亮。人们以讲究卫生为光荣,以活动为契机,能让好多家庭为之努力。还记得那个时候,有些家庭的玻璃上有喷漆的忠字图案,造型典雅,色彩热烈。别有一番美的意味和气息,呈现出了剪纸艺术和喷漆技艺的完美结合。

  好多的家庭基本都会有木框玻璃组成的相框,家庭成员,战友同学的照片应有尽有,家里的长者会经常擦拭,保持着干净和明朗。和各种奖状书画一起,展示着家中的文化色彩,散发着属于各自家庭的人文气息。年年更新的年画,保持着家中环境传统和革新的变化。有讲究一些的家庭会有名人字画,或者有声望的人的作品。我们家里有父母结婚时候做为装饰用的玻璃画,写意的红船,水光山影中的帆船,江天一色,提供着审美和想象的简洁样本。家里还有国产电子管收音机,音色纯正,收台奇多,山东台,安徽台,江苏台,江西台,中央台,福建台,短波还可以收听到闽南语,美国之音,台湾和大陆间的双向节目,节目之丰富多彩,内容之广泛,没有经过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可能想象不到的。这些足以让人们的业余生活感到时间的快速流逝,我的童年也在迅速完成属于它的阶段。

  从成长的历程里回望和展望未来,个体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感觉属于小小不然的私人问题。但是因为有个性和共性的关系问题,其实又是可以探讨和玩味一番的话题和选择。我生活在属于集体语境下的生活,不是刻意地个体,刻意的独立。生活已经给予了我生长必需的各种选择,让我有了对比,有了判断,有了认知和价值的取向。我自然会有所选择和取舍。我喜欢的一个电影演员,就是英雄王成的扮演者刘世龙,小时候到现在,一直感觉他就是英雄的化身,小时候还没有意识到电影是表现艺术,是再现艺术,感觉是真实的事情。直到长大了才意识到其中的区别和差异,但是其中的英雄主义情结,却深深地印刻在了心中。老艺术家在谈话节目里面说,从自己扮演了王成以后,到了老年还会有和美国鬼子,日本鬼子拼死斗争的梦境和习惯,在梦中不是把敌人给打死了,就是敌人把自己干掉了。让我觉得特别有趣,这是我心中富有情感和个性的英雄形象,值得我惦念和学习一生。刘世龙做为一个演员,本身也没有多大的优势,小小的个头,并不漂亮的面孔,为什么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内心和脑海里呢?因为是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是对于敌人切齿的恨和对于人民无限地爱?可能都有,可能都是。我也羡慕和喜爱他,在电影里可以有漂亮的英雄的妹妹,在不同的电影里,可以娶到歌仙刘三姐,一个淳朴的喜欢唱歌的哥哥,自然可能娶到喜欢唱歌的美丽妹子。或者活在一个钢铁厂里,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找到失散的亲人,获得一个又一个的惊喜。生活条件虽然可能还属于艰苦,但是内心和愿望,却是那么快乐和充满阳光。

  最近一次看到刘世龙扮演的角色,是《三八线》,本来这个剧集有一个更简洁明快的名字的。老人已经明显老迈了,但是在剧集中是那么安详端正。这可能是老人家参加的最后一部作品,因为看他的电影的孩子,也已经步入中年。他好像是王成复活在电视剧里,代表着无数志愿军战士,为那些保家卫国的战士致意和送行,演过英雄的人,自己在心里是不是也日益靠近自己喜欢和敬仰的人?我是一个普通又普通的人,我对于那些为国为民付出全部的人们充满敬仰之情,我当然有着自己的渴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闲暇的时候喜欢收听歌曲,也喜欢听儿歌。比如有一天我听到一首叫做小鸭子的儿歌,开始的一句是我们村养了一群小鸭子,感觉就是怪怪的,好像看到饭店里的汤肴里,飘着一片塑料垃圾袋。谁养的鸭子呢?我们村,你们什么村的什么人,个体户还是养殖大户?不得而知,也不想知道。我知道这首歌曲的原来歌词,所以心里很是明白。原词里面说的是生产队里养了一群小鸭子,小鸭子是集体的财富和项目,是大家关注的所在,所以值得大家维护和喜欢。谁家养的家禽和养什么家禽,和孩子们有什么关系?貌似进步的歌词,其实就是一种茫然和迷茫,找不到自己归属的人们,自然会无病呻吟,在瞎编和篡改中获得与时俱进的错觉。活着就要有期待和盼望,我想要的生活,不会因为我经历过已经早已远去,而会温情归来。失去的不会回来,希望的终将归来。在梦想反复提及的时代,可以把初心一层层解开,擦去岁月的蒙尘,洗干净自己的双手和心灵,去面对和重温,去经历和接受照耀。想要的生活,终会经过曲曲折折,在无尽地乌云蔽日之后,绽露出属于她的清新的曙光。

                                2019年7月24日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9-7-24 18:04 | 只看该作者
小时候想要什么东西,不一定会说出来。长大了以后闲来无事,倒是可以说道说道。问好大家。
3#
发表于 2019-7-24 18:41 | 只看该作者
貌似进步的歌词,其实就是一种茫然和迷茫,找不到自己归属的人们,自然会无病呻吟——深刻!尖锐!
4#
发表于 2019-7-24 20:18 | 只看该作者
先关注,明天早上来拜读。
5#
发表于 2019-7-24 21:5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老师新作,问好!
6#
发表于 2019-7-25 08:47 | 只看该作者
欢迎诗人光临散文版。从容温婉的表达。欣赏。
7#
发表于 2019-7-25 09:13 | 只看该作者
万里山水的《想要的生活》,是一篇直抒胸臆的文章。作者采取回忆的叙述视角,讲述“小时候、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不同阶段对想要生活的感受,不仅表达了他的生活观,还饶有情趣的介绍了难忘的往事,娓娓道来,读来也有诸多的共鸣。来拜读,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0:26 | 只看该作者
断肠崖居士 发表于 2019-7-24 18:41
貌似进步的歌词,其实就是一种茫然和迷茫,找不到自己归属的人们,自然会无病呻吟——深刻!尖锐!

以前对这个现象没有多大在意,后来觉得应该留意其中的缘由和动机。
9#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0:26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9-7-24 20:18
先关注,明天早上来拜读。

辛苦了,天气炎热,多多休息。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0:28 | 只看该作者
匡建华 发表于 2019-7-24 21:52
欣赏老师新作,问好!

浅显文字,多有不足。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0:31 | 只看该作者
川媚 发表于 2019-7-25 08:47
欢迎诗人光临散文版。从容温婉的表达。欣赏。

喜欢从容地表达方式,努力写出一点点能看下去的文字。诗人不敢当,业余小作者一枚。问好媚版。
12#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0:35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9-7-25 09:13
万里山水的《想要的生活》,是一篇直抒胸臆的文章。作者采取回忆的叙述视角,讲述“小时候、学校生活、家庭 ...

能够有一些共鸣,甚为愉悦。生活水准相对不高的年代,为什么能带给很多的人们以美好和积极的感触和影响,值得反思和探究。感谢细致评点,问好。
13#
发表于 2019-7-25 10:40 | 只看该作者
文章写得细致,点点滴滴,从容、平和地展现在笔下。欣赏!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0:57 | 只看该作者
雨夜昙花 发表于 2019-7-25 10:40
文章写得细致,点点滴滴,从容、平和地展现在笔下。欣赏!问好!

和内心对话,仿佛和老朋友聊天。这种感觉挺好的。感谢阅评,问好。
15#
发表于 2019-7-25 10:58 | 只看该作者
想要的生活,终会经过曲曲折折,在无尽地乌云蔽日之后,绽露出属于她的清新的曙光。
开始想要的很多,后来才慢慢发现,想要的生活就是简单自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18:53 , Processed in 0.16340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