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872|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管窥《人生海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7-24 2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rsjby 于 2019-7-25 19:07 编辑

    麦家的最新长篇小说《人生海海》,通过“我”的耳朵,听命运多舛、历经沧桑的“上校”的传奇人生;用“上校”际遇奇特、近乎神异的人生串起近百年的家国大事、历史烟云。小说不再是麦家成名、擅长的间谍题材,却依然有过往的麦家风格,平静而奇谲,淡定又深邃。抽丝剥茧般层层揭密,披沙拣金地探索真相,将生活际遇里的人生离奇、人性诡异、人世纷繁从容揭示,心惊之余,叹息不已。

    作为小说,最关键的是要有个出人意表的好故事;要塑造出有“典型”意义的人物;要描绘人间百态之一态或多态并进而揭示人生、人性、人世的某些真谛;要使读者通过阅读感觉体会到、明白知晓点什么,若有所悟,仿佛豁然。这些,《人生海海》都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至少于我来说如此。

    但心惊之余,叹息之后,赞服结束,却自以为是地觉得《人生海海》有几处不该有的“错谬”。这些“错谬”横亘于脑,挥之不去,令我心乱难息。

    一是关于故事的起点、基点。《人生海海》的所有故事都是关于“上校”的,“上校”是《人生海海》独一无二的核心人物。没有“上校”,《人生海海》就失去成为小说的基础,麦家再有生花妙笔,也写不出这么精彩的一部小说。“上校”生命最为奇特处是他的下腹部、裆上,有秘而不宣却渐为人知的刺绣。如果说“上校”是小说独一无二的核心人物,那么“上校”下腹部、裆上的刺绣,就是小说所有故事的起点、基点。没有刺绣,故事就没有依托,小说就无法成书,《人生海海》就是空中楼阁无法耸立,就是风中沙雕风过即没。“上校”的人生经历大略可以概括为:青年农民→国民党士兵→国民党军官→国民党军医→军统特务→日本敌特的俘虏→汉奸女特务性奴→国民党军医→解放军军医→志愿军军医→军医英模→开除军籍的农民→残害红卫兵的“罪犯”→疯子→弱智。“上校”还是国民党军官时,与日本鬼子作战划伤了命根,缝补康复后,前半部成了“硬核桃”,大异常人,令遇着的女人乐而不疲无法舍弃。刺绣一部分是他作为军统特务,为套取情报混迹于上海“女鬼佬”时,“女鬼佬”绣上的;一部分是他被汉奸女特务川岛芳子“囚禁”为性奴时,川岛芳子绣上的。“女鬼佬”绣的是“这屌只归日本国”,川岛芳子绣的是“川岛芳子”。从这里,可以看出麦家构建故事的起点、基点,依然是他最为擅长的间谍题材。谍战里,性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你看“007”系列、“谍影”系列、“碟中谍”系列等等,哪部没有性?但性成为麦家小说里的这个样子——在下腹部、裆上绣上一句话,绣上一个名字,真还少见。所以,对于这个起点、基点,我不喜欢。因为它太过诡异,大大超出我的理解范围。“女鬼佬”们可能变态,川岛芳子可能淫荡,但是不是就一定要在“上校”的下腹部、裆上,绣上小说里的话,绣上那个差不多人人皆知的名字,真还不一定。因为不喜欢这个太过诡异的起点、基点,对整部小说的喜欢也就打了折扣,觉得《人生海海》远不如《解密》《暗算》《风声》,甚至还不如那部不太被人看好也有可能是盗名的《刀尖》。

    我边疑惑边对自己说:《人生海海》是小说,不是生活;就是生活,也广阔如“海海”,那些奇异的、诡谲的、莫名其妙的、超越常人想象的事,不会因为你没遇着就不存在,大千世界的某个暗角正闪烁着生活离奇的光,正有好多双眼睛一眨一眨地嘲笑无知的你。生活都如此,更何况作家创作的小说。小说家言,岂能当真,岂可用常理去揣度、推测,小说里的一切怎么会合乎一般的逻辑?没有逻辑,或者超越逻辑,才是小说最大的逻辑。

    好吧,我承认 “上校”下腹部、裆上刺绣这个起点、基点有小说“文法”的真实,如石头般坚硬,可以构建《人生海海》的大厦。但麦家构建大厦时的一个重要支柱,又引起了我的疑惑。

    二是关于“老保长”的见证。《人生海海》里,“老保长”是“上校”故事的重要讲述人,“上校”抗战期间在上海的特务活动、在湖州的战俘生活、在北平的性奴生涯,抗战胜利后被从汉奸队伍里救出重为军医等等重要信息,都是“老保长”讲述的。就是“上校”下腹部、裆上刺绣的内容,有一半也是通过“老保长”的嘴告知大家的;另一半“老保长”也知道另一半,只是忘了那个人名。“上校”的人生经历他自己不愿讲,小说几乎全是通过见证人在说。他在上海、在北平的一切,离开同村人的视野,谁来见证?没人见证,只能湮没。而这段历史不能湮没,湮没了就没有了整个故事的起点、基点。于是,麦家只好将这个见证的任务赋予给“老保长”,让“老保长”在“上校”的带领下走出乡村,走进繁华,走入故事。这个赋予,令人倍觉不可能,其不可能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女鬼佬”、川岛芳子在“上校”下腹部、裆上刺话刺名。“上校”在日本占领的上海领导着一个六人的军统小组,刺探情报、暗杀敌特,是在刀口舔血的营生,即使要报恩,也不太可能将村里的人带到上海,带到他的潜伏点。此其一。其二,军统向来以组织严密、纪律森严驰名,“上校”的上级“姜太公”可不是吃素的茬,怎么可能让“上校”将一个老乡带到他的潜伏点,并由着“上校”将他带到他们工作的重要场所,进而委托他在抗战胜利后去北平寻找“上校”呢?“老保长”的上海之行,北平之行,在我看来是《人生海海》一个难以弥补的缝隙。越细读越思索,这个缝隙就越大,渐渐地扩展成屋顶上的一个洞。下雨了,大雨从洞口瓢泼而下,淋湿我的大脑,混浊我的理智。小小的缝隙,在雨里成长为令我愈来愈无法理解的漏洞。

    我找不到更好的解释,只好用“小说家言”、“没有逻辑就是小说最大的逻辑”这些话来解脱自己有些纠缠不清的思绪。其实,要开脱也容易。唐宋传奇、《聊斋志异》等等里的人鬼、人狐故事,有哪一个合乎日常逻辑,但它们不是依然流传千百年至今不衰吗? 《魔戒》《冰与火之歌》等等里的怪异世界,哪是常人的智力所能理解,但它们不是依然令人津津不已,看了一遍又一遍吗?

    于是,我只好认可“老保长”这个支柱的端正庄重,让它巍峨地矗立在《人生海海》大厦的中心,支起一片辽阔的天地。只是,几处在我眼里的文句不当,还是迷了我的眼。

    三是三处值得商榷的表述。一是18页第一段,“冬天,爷爷爱在祠堂门口享太阳,嚼舌头。老人都爱在那儿享太阳,嚼舌根。”感觉要么将后面的“嚼舌根”改为“嚼舌头”,要么将前面的“嚼舌头”改为“嚼舌根”,前后一致才好。二是37页第三段,“抓的就是他,被敌人从电车上抓走,后来关押在湖州长兴山里的一个战俘营里劳改。”“劳改”,应该是“劳动改造”的简写,似乎是新中国里的新名词,在日本占领时代用“劳改”一词是否妥当,请知者示教。三是48页第二段,“母亲和姐姐在灶屋里包粽子,两只老母鸡闻到了糯米经山泉水浸泡后散发出的清香,在堂前踟蹰、张望,伺机捡到便宜。”最后一句“伺机捡到便宜”似乎应该是“伺机捡便宜。”

    最后说说《人生海海》这个书名。关于“人生海海”,麦家在第三卷(306页)里,通过“我”的前妻读者:“当时我连‘人生海海’也不知什么意思。她扑哧一下笑了,告诉我这是一句闽南话,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说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人生海海”的意思,是可以从字面理解的:一是每个人的生命时限虽然有定数,但人生的际遇却宽阔如海,无限多种可能的存在,是人生最为精彩处,你不必在一棵树上“吊死”,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自己满怀希望;二是人类的命运如一片浩渺的大海,无边无际没有尽头,在这样的大海面前,个人经历的挫折、痛苦算不了什么,最多只是沧海一粟,渺小得差不多看不见。“海海”,可以是偏正的,前海修饰后海,前海是形容词,后海是名词,如海一般的海;也可以并列的,前海后海互补、互注、互饰,海前是海,海后是海,海里有海,海外有海。《人生海海》往窄处说,是说“上校”的经历丰富多彩,传奇神秘,仿佛大海一样辽阔无垠、深邃无底,远远超出常人的经历与想象;向宽处讲,是说百年的历史起伏跌宕,波诡涛谲,仿佛大海一样泥沙裹挟、浩渺苍茫,小说里的人有的若一颗水珠闪着光、有的若一粒沙尘蒙着垢,但不管是什么,都一样的渺小,最终都被大海收纳、淹没,消失得无痕无迹,不知所踪。“人生海海”一词给读者很宽阔的想象空间,你可以按自己的想象去理解,去诠释。对与错并不重要,关键的是要能沉入故事里去,有自己对小说的体味,通过作品里的“上校”认识到人生之一种亦或多种、命运之奇特亦或诡异。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7-24 21:08 | 只看该作者
是新出版的书吗?据说大卖呢,与以往的谍战风格不同
3#
发表于 2019-7-24 21:16 | 只看该作者
在一个散文群里,听那些大佬们说这本书,还有人参加了类似座谈会的会议,说麦家回答问题很专业,还列举了一些经典话语。麦家的小说都没看过,只看过一个电视剧《暗算》,我喜欢谍战片,暗算也很好。这次转型算是一种尝试?
字母老师读书读得仔细,还带着自己的见解疑问,我一般看小说都是看热闹的,这就是差距
4#
发表于 2019-7-25 06:10 | 只看该作者
读书读到这个程度确实是收获不小。思考着的阅读,给读者的不仅是浩浩人生的沉浮,而本身就具备了一个优秀读书人的资格,书于读者也就碰撞出火花。何其珍贵啊。
字母先生厉害,能看出硬伤的存在,就连句式里的斑点都能识别,多细心的阅读。于我读书只是看热闹,真辨识不出啥来。甚至于还越读越看不懂小说家,迷惑这个世界的真实
5#
发表于 2019-7-25 14:55 | 只看该作者
陈雷的闽南歌《人生海海》蛮好听的。
6#
发表于 2019-7-25 18:40 | 只看该作者
《人生海海》讲述了一个人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离奇的故事里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酷,也有时间带来的仁慈。

人生如海,总有阴冷暴虐的水域,也有轻柔温暖的洋流。

“生活摧残了他,但也让他穿越了生死恐惧和世态炎凉, 变得大彻大悟, 笑傲江湖。 ”

他知道怎样在风光处耀目,也知道怎么在卑贱中自处。
——如上那几句话来自豆瓣。每也许写下这几句话的人和字母老师一样,读透了这部小说。
麦家自己说这部小说是这样的理解:“这辈子总要写一部跟故乡有关的书,既是对自己童年的一种纪念,也是和故乡的一次和解。”
说实话,没读过小说,读字母老师的介绍,似乎也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只单纯觉得老师是解读别具一格,很了不起。

·
7#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9:01 | 只看该作者
李立红 发表于 2019-7-24 21:16
在一个散文群里,听那些大佬们说这本书,还有人参加了类似座谈会的会议,说麦家回答问题很专业,还列举了一 ...

还是喜欢麦家的谍战小说,感觉那才是他熟悉的领域。
8#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9:01 | 只看该作者
幸福小草 发表于 2019-7-25 06:10
读书读到这个程度确实是收获不小。思考着的阅读,给读者的不仅是浩浩人生的沉浮,而本身就具备了一个优秀读 ...

因为比较喜欢麦家的小说,所以读得认真一点。
9#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9:02 | 只看该作者
柳藏 发表于 2019-7-25 14:55
陈雷的闽南歌《人生海海》蛮好听的。

没听过这歌,既然版主说好听,肯定是好听的了。只是我没有音乐的耳朵,再好也听不明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7-25 19:05 | 只看该作者
冷晰子 发表于 2019-7-25 18:40
《人生海海》讲述了一个人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离奇的故事里藏着让人叹息的人生况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残 ...

感觉麦家的《人生海海》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多多少少有点亲缘,麦家似乎是想写一部类似《百年孤独》的小说。
11#
发表于 2019-7-25 19:14 | 只看该作者
木心有一段关于小说的论述,很有意思。
似乎也侧面解释了小说的来处和偶尔的荒诞。录来与大家分享:
我觉得人只有一生很寒伧的,如果能二生三生同时进行那该多好,于是兴起“分身”、“化身”的欲望,便以写小说来满足这种欲望。我偏好以“第一人称”经营小说,就在于那些“我”可由我仲裁、做主。袋子是假的,袋子里的东西是真的。某些读者和编辑以为小说中的“我”便是作者本人,那就相信袋子是真的,当袋子是真的时,袋子里的东西都是假的了。
12#
发表于 2019-7-26 14:42 | 只看该作者
rsjby 发表于 2019-7-25 19:05
感觉麦家的《人生海海》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多多少少有点亲缘,麦家似乎是想写一部类似《百年孤独》 ...

既如此,那我就准备看了。前阵子有人推荐我看。但我手头书太多,就没买。
因为百年孤独我根本没看完就扔了,所以
我个人认为百年孤独没有《霍乱时期的爱情》好看,更没有《活着为了讲述》好看。
麦家是厉害角色,但他的小说我之前看过一两个短篇。
国内的小说我对长篇不感兴趣。;P再说写国民党这种。。。。算了。
另外,你这个标题不太好。
管窥太低卑了,不好,而且容易造成误解,好像你不大看得起人家作品似的。;P
不如就直接说,我看。。。或我读。。。或什么
13#
 楼主| 发表于 2019-7-26 19:42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9-7-26 14:42
既如此,那我就准备看了。前阵子有人推荐我看。但我手头书太多,就没买。
因为百年孤独我根本没看完就扔 ...

只是想说我这点小感慨,无法识见《人生海海》之辽阔,只是“管窥”而已。
14#
发表于 2019-7-26 20:17 | 只看该作者
另外就是你关于长篇小说中的细节描写的“追根问底”
砖家我觉得你看得太细了。这样的话其实你是挺累的。
为什么要累呢?
相声界有句话:我姑妄说之,你姑妄听之。
我敢保证,国内这类长篇,你一目十行地看,不会错过什么,但一字一字地看,一定会发生很多错误失误笔误反正各种误,人家都是一口气写的嘛。。。。。。茨威格说过,即使伟大作品也有冗余不合适的地方
比如劳改,一般认为是建国后才有的词,但实际上这个词应该早在30年代就有了,请联系前苏大清洗,这个词很可能就是那时发明的,我们引进而已。大清洗时的“犯人”都被关进了古拉格等等大型劳改营进行改造。
但是这样用词,仍然值得商榷。但我还是要说,长篇小说,尤其这类的不必究它,一究,它就体无完肤了。看看整体就可以了。;P
砖家很佩服你读书的精力和实力,耐力,确实佩服。
我是没工夫读的,都是随便翻,看两页就睡了。书海无涯,我是觉得,不必那么辛苦,尤其在这类长篇上,完全不值得。;P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7-28 00:01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19-7-26 20:17
另外就是你关于长篇小说中的细节描写的“追根问底”
砖家我觉得你看得太细了。这样的话其实你是挺累的。
...

多数时候是瞎读一气,没什么收获。
偶尔有收获,也是所谓的收获,完全属于自己的收获,上不得台面。
一种完全自我的读法,读到哪算哪,仿佛无目的的行走,走到哪算哪。
因为有一些空闲时间需要打发,不读书又能干什么呢?每问自己,都只能回答:不读书,也干不了什么。于是,只好这样读下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9:39 , Processed in 0.05479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