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牛老伍 于 2019-8-13 16:12 编辑
《 闲 话 洗 澡 》 文/牛老伍
狗肉是不能够上席面的,虽然喜好者众。我以为堂而皇之地“洗澡”,大书特书那种搓污擦垢的样子,恐怕和狗肉一般,即使下得厨房,也是上不得厅堂的,恐有辱斯文的嫌疑。但是,我错了,完全错了。以纸为媒、以“洗澡”为题的大有人在,其中还不乏名人大家。
第一次听人朗诵梁实秋先生优美的散文《洗澡》,就被深深地吸引了,好幽默的文字,好风趣的言语,竟让我欲罢不能,于是我去找原文细细品味,然后把他的散文又翻了个遍。
梁实秋先生可谓是知识渊博。他博古通今,儒佛道精深,中外知晓,这从他信手拈来的文本里随处可见,真是由衷佩服。当我还沉浸在他那蕴涵人生哲学、趣味横生的文字里,更多寻找精彩的时候,却发现杨绛先生也《洗澡》,而且排场之大大,付梓成本。如果说梁先生是以幽默风趣见长的散文大家,那杨绛先生当属长篇巨制的高手了,且一并拜读吧,看他们《洗澡》有何区别,是用沐浴露,还是用香肥皂?
同样是《洗澡》,说实在的,我比较喜欢梁先生来洗,因为杨老下手老道,洗得有点沉重。然而,就架构而言,我是极欣赏杨老的,她从头到尾分三部分来洗,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第一部分是《诗经》中的“采葑采菲”,接踵而至的是“如匪浣衣”,再用屈原《渔夫》中的“沧浪之水清兮”收宫,真是匠心独具,用心极深。杨老以解放初期对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的“三反”运动为时代背景,非常细腻、深刻地描绘了形形色色众多人物。喜欢轻松愉悦文字的我,还是坚持很认真地啃了一遍。那些前言、按语说什么“作者通过政治运动的描写,呈现出知识分子的精神革命与精神探险,并审视与反思这场思想改造”这样冠冕堂皇的话,我的水平委实总结不出,只好拷贝下来分享分享。
杨老我知道,但不是通过《洗澡》认识的,而是以钱钟书太太的身份出现在我面前。《洗澡》之后,我才发现杨老的名气一点也不用沾钱大师的光,其文字与钱老可谓交相辉映,光彩夺目。
《洗澡》完了,杨老还不罢笔,又整了个《洗澡之后》。我没有去追剧,宁愿去捡拾梁先生不屑码起的碎片。既然,赤身裸体“洗澡”并不是什么见不得字的事,那我且端碟小炒狗肉上来,换换口味。
据我所知,世界上最出名的洗澡,并不是杨贵妃与安禄山的鸳鸯浴,而是两个大老爷们。有史为证:二战时罗斯福总统去看望来访的丘吉尔,其时,他正赤身裸体躺在浴缸里洗澡,老罗推门而入,进退两难,非常尴尬,于是掩饰地说道“大不列颠的首相是没有什么东西需要对美国的总统隐瞒的,对吧?”老丘不以为意,两国遂结盟抗德,关系密切至今,一时成为佳话,可见“坦诚相待”何其重要。
而大规模的集体洗澡,就要数北方的澡堂子了。这一点也不夸张, 北方人居然洗出了澡堂子文化,这是梁先生始料不及的。老北京有两个出名,一个是清华园,它是高等学府;另外一个便是清华池——洗澡的百年老店。这也能相提并论,可见大雅即大俗,大俗亦大雅,一个洗涤灵魂,一个冲刷肉体,同等重要!同时也说明了我大中华文化襟怀博大,兼收并蓄,雅俗共赏。
当然,论洗澡的规模,要是与印度相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在这个神奇国度的大壶节里,数千万计的男女老少同时在河里沐浴净身,为此政府不得不派警察维持秩序,这个吉尼斯纪录肯定是长期落户在那里了,无人能破。而我看来,他们似乎有点懒惰:就这样能把灵魂和肉体一块就洗了?从此会一尘不染,百毒不侵? 时下,大小城市的洗澡发展了,好像也进化了。洗澡和什么养身、保健挂起钩来,大有什么毛病都能够一洗了之的功效。或三五好友,或一二客户,找个什么“某涛阁”、“清某池”、“某某泉”就赤裸裸地去洗刷刷、洗刷刷。这些装修考究的地方当然少不了搓背、掏耳、修脚什么的……。一条龙服务,硬有把“坦诚相待”进行到底的势头,这也算是搞活了经济,发扬国粹也到了无以复加的境地。
然而,即使再冠以什么文化,再有什么奢华的浴池,我还是觉得洗澡是很私人的事。几个躯体,要么骨瘦嶙峋,要么大腹便便,实在不像是什么艺术品,没有必要公之于众。一个人静静地把自己擦个仔仔细细、干干净净,这不就得了?再说了,洋人阿基米德泡澡都泡出了浮力的原理,你说,这么些人、这么大的池能泡出什么来呢?都这样泡澡,恐怕这科学原理泡到现在也没泡出来,咋办?
哎,替古人操心。不早了,澡盆子水也快满了,洗洗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