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叶小蘖 于 2019-8-29 21:53 编辑
白也,谪仙,天才入凡间,飘逸出尘,云间诗酒,但我辈凡夫俗子,总有些高不可攀;工部,圣者,枯槁焦虑,沉郁顿挫,没有强大的心怀是hold不住的。
而东坡,如尘世之光,一路照过来,或多或少,温和安适。诗文最治愈,接地气,诗人受欢迎。所以,喜欢他的人可能最多,我是说喜欢他的“人”,而不是诗,诗的话,可能无法和“床前明月光”相比。化用周子的话来说,“东坡之爱,宜乎众矣!”
他才华横溢,是经典与畅销的完美结合。不仅有诗人的才气,更有政治家的才德,不阿附权臣,以鲠直著称。旧党当政,他反对一些政策,新党当政,他依然挑刺儿;说到底,他看到的是政策当中的一些弊端。他一心为了百姓,而不是为了官位,,他是真正的一肚子不合时宜,却真正做到了对事不对人。
政治才华彰显,做官一任,造福一方,杭州苏堤举世闻名,也为他赢得了俗世名位,是皇帝智囊团的关键人物,翰林学士,更获得了几代皇后的推崇,他受审时,仁宗皇后救了他,英宗的皇后拔擢他,神宗皇后赦免了他。他在《东坡志林》里写《摄主》,“女子为政而国安,惟齐之君王后,吾宋之曹高向也,盖亦千一矣。”有人说,这是曲笔,其实未尝不是真意,以德报德,君子之行也。神宗皇后说,先王在世之时,每当用膳举箸不下,臣仆们便知道是看你写的文字。“
歌伎视他的诗为珍宝,一求再求。黄州送别筵席上,一位叫李琪的歌伎请他在披肩上题诗,他写了这样的诗句。“东坡四年黄州住,何事无言及李琪。却似西川杜工部,海棠虽好不吟诗。”正如他自己所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阅历丰富,什么样的官都做过,见过大场面,便有大格局,不对官位耿耿于怀,不钻营,更没有酸腐气。有高情商,虽是性情中人,但不任性使性,开阔自信,能容人,不傲物。在乌台诗案中,他反对过的王安石仍然为他上书力挺。当然,诗词皆好,书画亦然。这可能也是更多的才华滋养了他。
最喜欢他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首诗是他被贬儋州,遇赦北归所作。 它让我不禁想起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一生傲骨,九死无悔,可到底有些低徊幽怨,东坡的这种开阔乐观,何尝不能看见他同样要为自己的理想付出努力呢?而他的努力是如此让人充满向往,给人以满满的正能量。三观正,性格好。这不能不归结到家庭教育的作用上去,母亲知书识礼,父亲带着他们发愤学习,家庭和睦,兄弟友爱。
古时大家,好多父亲早逝,比如孟子,范仲淹,欧阳修,还有上面的韩愈,东坡之家是现代家庭教育的典范。古往今来,偏才怪才多矣,大多遭遇坎坷,终生困顿,郁郁寡欢。而东坡,是全才,正才,良材,栋梁之材,虽历经挫折,但不能不说他又充满幸福。夫妻相敬,儿女在怀,兄弟相顾,他与自己的才华能完全和谐共处,不曾佶屈聱牙,才华不曾成为他的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