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槐下客 于 2019-9-9 10:34 编辑
时近中秋,过佳节,吃月饼,全家人聚在一起赏月,给孩子讲讲月里嫦娥的故事,说说吴刚的传说,聊聊月里桂花树的神秘,总会是让人向往的事情。每逢佳节倍思亲,盼望着和和美美过佳节,大概是每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心愿吧。而中秋,离不开的总会有月亮。 月亮在中国人心灵里栖居的太久了,自从《诗经》里反复咏唱了那轮明月照耀下的风姿绰约撩人心扉的纯净无暇的美人,月亮就成了中国文学里的最爱。“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皎洁的月光,婉约的美人,带着一种独特的朦胧的美感,既明亮皎洁,又仿佛虚无缥缈,若有若无,这才是美的真正境界,而这种况味在中国之外的文学里是极其难以看到读到品味到的。 这一滥觞,引发了中国文化里一种独有的优美意象,一发而不可收,那就是对月亮的歌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随随便便拿出来,无论古今,中国的诗文歌曲里确实有着无数的借月亮来抒发情感的地方,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有着浓重的月亮情结,甚至有一种独特的月亮文化,所以,中国人的文化里充满了阴柔的特质。我承认月亮文化的清丽,但与其说月亮代表中国文化阴柔,不如说是代表的柔和,飘逸,洒脱,充满浪漫主义的遐想,或者说中国的文化里充满着以柔克刚的特质。 写月亮写的最好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该算是其中的一篇吧,虽然它是写的春天的皓月。在作者的笔下,浩瀚的江水,无边的大海,海上明月冉冉升起,照耀着滟滟碧波,闪烁着粼粼银光,缥缈这淡淡花香,升腾者缕缕轻雾,多么美好的意境!在这样的意境里,人们揣想着无尽的宇宙,回忆着温馨的家园,两地相思那么的浓烈而美好——小楼上曼妙的佳人,扁舟上望月的游子,无尽的美好,淡淡的相思,把读者诱进画图而难以走出,难怪闻一多要把这首诗称作“孤篇盖全唐”!莫奇怪张若虚凭借着流传下来的极少的作品占领大唐诗坛一席之地,其实有这一篇就够了。 写月亮写的最多的该属李白吧,老李是无月无酒不成诗的。小时候,他的月亮是梦幻,“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自云端”,这种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应该是他成为诗仙的一种基础吧?青年时期,月亮是理想,“欲上青天揽明月”,真是匪夷所思;年纪大了,月亮是相思,是床前勾起故里情怀的一地清霜,月亮是寂寞,是花间独酌时形影不离却又不懂得自己情殇的一个旅伴......读李白的诗歌,可以读出含蕴在月光里的无尽意味:有千古的旷达,有无数的无可奈何,有着无法表达的眷恋和依赖,还有着难以言说的千百般滋味......李白,月亮的真正挚友,无与伦比的知音。还有苏轼,月是孤独时的沙洲上的孤独陪伴,月是思妻时短松冈上的一地银白,月是念弟时的千里婵娟,月是黄州赤壁上真情呼唤出的心灵指引,月是万里长江中千古英雄的高洁象征..... 其实,不仅是这些优秀的诗人对月亮有着深深的眷恋,就是我们普罗大众又何尝不是那么深沉的喜爱着月亮呢?老年人捧一杯清茶,享受着着月下的静谧与安宁;年轻人着一袭妙衫,享受着月下的馨香和恬静;即使是幼小的孩童,酣梦里都会有月亮里嫦娥撒下的桂花香气呢——他们宁愿相信月宫的存在而不肯相信月亮只是一个荒凉的石球,这样的甜梦能做一生该是多么的美好啊!即使是在仲秋最劳累的农民,对月亮也都有着那么强烈的喜爱——收拾好一天的收获,看满院的果实镀上银白的色彩,该是满足与安乐的吧....... 静静地读月亮,就会读出中华文化的深厚韵味,含蓄,内敛,充满沉静的思考而不是张扬的肤浅。这正如中国人传统的情感,可以包含在一句普通的语言里,一个只有对方懂得的眼神中,一个充满关切的动作里,而尽量不去展示在嘴皮子中——一切尽在不言中,也许会更深沉一些吧。而这,也许正是现实里快节奏的生活中正在逐渐失去的东西。 中秋了,但愿高洁的月亮朗照在每一个正在享受团圆和盼望团圆的炎黄子孙身上。毕竟,这个节日是中国人特有的节日。贾平凹的《月迹》写的真好:用你的双手掬起一捧清水,对着月亮,你的手里就拥有了一轮专属于你的月亮。就让她陪伴你去过你的中秋,的确是一个充满童心童趣而又充满纯洁的创意。其实,此时你的眼里早已经有了两只清澈明亮的月亮呢,只要你能够带着美好的心情静静地去读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