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456|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简约的重量——勋伯格(首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27 06: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站在时光之外看时光之内系列》

  



简约的重量——勋伯格(首发)  


  如果说勋伯格为皮埃尔·布列兹《无主的锤子》的构思铺设了另类般的未来,那么勋伯格的无调性构思、思想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极度热烈地引导了一些文学的叙述之路,使艺术与艺术之间解除了对立和矛盾,光芒之路上,那细碎、月白色的小花一蔟蔟相拥抱着绽放,争相共鸣在天空下,构成世上无可多得的风景,这就是理想的未来,未来的艺术世界。当然这些仅是我一个人的单纯构思,我不知道还有谁把叙述与勋伯格的思想做过相应的关联,可无论如何,我在他的作品里曾经沉浸过,在其中消磨掉许多的困惑和无助,同时,勋伯格以他光芒四散的碎片式思考闪耀着,解除了长期附在精神上的沉重,在他灵动、诡异、碎散的思想中,他的灵魂正以光的速度穿越时间,在最遥远的前方,守候一扇即将成为未来的大门。阿诺尔德·勋伯格,1874年生于维也纳,他和许多自学的艺术家一样走着一条不涉入传统正规教育之路,这条路的优势是思想不会受太多的约束,从而容易诞生新思想、新概念,但想要运用好这条路那要看他是否是天才,而勋伯格毫无怀疑就是这样的一位天才。

  勋伯格的家境贫寒,八岁坚持学习小提琴,之后展开其它乐器以及作曲的尝试。今天,在这个比任何一个冬天情绪都要热烈一些的冬天,我选择了这部《幻想曲》来完成一段关于勋伯格的叙述,这部《幻想曲》是勋伯格1949年3月的作品,也是他最后完成的器乐作品。最初聆听这部作品时我刚刚接触到无调性音乐,对勋伯格的构思和语言极为不熟悉,但幸运的是我以最快的时间完全与他的思想靠得亲密,这也是起因自己天性就自由无束的个性。我是个很难受约束的人,少年就是,现在也没有太多的改观。当勋伯格以简单的线条式思维浸入我的听觉,我甚至开始后悔为什么生在与他相隔遥远的时代。无论是初次聆听还是在日后如老友式地重复相遇,我都被他亲手减弱的重量感深深吸引。在他的思想中,仿佛总有一种由声音的凝聚而滋生的抽象和幻想,抽象是枯燥的,可加入幻想,抽象则成倍地转换为任意一个层次的生动和灿烂,而抽象与幻想同时又是不被并融的,这就构成了独特立行的、别样的散碎之美,宛如月夜的尽头突然浮现一抹因夕阳而渲染成的流光四散般的光影,你觉得那是多么的不可能,美妙就在这不可能的对立中以无限的速度升成,再升成,直到你想要对这无以伦比的色彩说些什么的时候,它们就又神秘地不见了。

  这就是勋伯格的艺术,是艺术境界永恒的灿烂之端。在他的幻想曲中,随时会读到这样抽象的乐句,它似乎是一些散乱的线条,你根本无法理清顺序,假使一位善于讲究对称的人来整理这些线条,他会发疯的。可对于任何一个习惯散漫思考的人来说,这些线条无疑是清晰甚至惊艳的,有如打开一道思维的突口,可以瞬间指引曾困顿静止的思考沿着这些线条的至深意义继续下去。勋伯格成功地引导了这样的思考,勋伯格更由此在历史中凝聚为现代音乐之父的厚重冠称。幻想曲,是一种形式较为自由、依据思想纷涌而构成一部作品的,在16、17世纪幻想曲的乐队编配常常是弦乐、键盘乐的组合,多用复调手法自由发展主题。而幻想曲也常常作为赋格曲和奏鸣曲的前奏,这样相应缓解了正曲结构的严谨和传统构思。
  
  就年代来讲,我还是很喜欢浪漫主义音乐时期的、以舒曼为主的幻想曲,少了十足的宫廷气息,也少了太多的无意义的宣叙。而肖邦、李斯特的幻想曲又过于华丽,就好像魂儿常常跟着那些声音跑得很远,回来时竟有些认不得家门了;舒曼的幻想曲是在讲叙内心与情绪,精神世界的穿透力与共鸣太强;但勋伯格是他们之中的所有例外:他把所有的、固守在精神和内心那些深刻的情感、情绪上的重量,作了相应的简约,这并不证明他减弱了情感、情绪的重要,而是通过一种新的方式展示思考,展示情感与情绪。比如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题名为《悲怆》,动用的是一个交响乐队的力量来宣叙,勋伯格式的诉说可能仅用一架钢琴与一把小提琴就可以完整诉说一切,为后来的简约派音乐立下先驱。

  勋伯格早期受勃拉姆斯和瓦格纳影响颇深,作品洋洒着浪漫主义气息,并把这一时期的音乐风格中的半音化创作技法推到一个极限式的高度。当然这期间的调性是存在的,亦如他的弦乐六重奏《升华之夜》,在那里,我们可以听到更多的带有瓦格纳式的丰富和深厚的情绪宣叙。而1908——1920前后的无调性时期,是他对一个时代的重要转折。最初我很喜欢听他的一些钢琴小品,觉得好奇和神秘,我经常在他散碎的、不和协的和声中寻找一丝丝游离不定的语言,确切说,那些无调性的语言给予聆听者的心灵带来的一线光明和自信。听是需要勇气的,而这些勇气往往需要你放弃学院派的城府和见地,抽身于现实的抽象而全心全意沉入幻想中的抽象中去,这个过程教人激动,也教人窒息。

  无调性音乐作品中,不同音高与各音之间的结合已经脱离传统音乐中的以某个音为主音,把不协和和声解决到协和和声中去的套路,无调性音乐不需要这些手法,更没有丝毫类似的创意,而勋伯格则是用简约过的思想来约束陈旧的内容,他甚至通过简约过的重量美来完成对绝望、恐惧、紧张、痛苦等等心理或情绪上的叙述,使音乐语言在无限夸张、怪异的叙述中减弱它们本身的重量,正如一幅素描画那样,在精心勾勒之后反而比油画的表现力更强大,更集中,具有浓缩的潜质。这部只有一架钢琴与一把小提琴的《幻想曲》,主题在很短促的引子后进入,而引子的几个和声落在钢琴上的时候,仿佛是几颗不同重量、来自四面八方的星子孤伶伶地跌落在琴键上,极不和协的声音给人的抽象感平添深刻,而小提琴的主题旋律在跨度超越于想象的空间起伏,与钢琴凌散的星子显得时而并融,时而对立,节奏切感强,也很利落、果断。勋伯格在出人意料的情绪下插入一些短小的休止,给抽象的无调性乐句赋予了一个突发的戏剧感,这一点是值得玩味的。接下来,情绪安宁起来,这样的安宁似乎给情绪一个很好的喘息机会,然后,小提琴又奏出深长的一句,像在怀疑什么一般地提问,钢琴简短地回应,短促而急切,似乎要等对方极具重量的思考出炉。小提琴在深绵的思考中,显得时而尖利,时而脆弱,最终在一连串的七连音中述说困境和质疑,那似乎显得局促不安,又深情内俭,不协和的二度音程反复出现,钢琴则继续发出亲密的共鸣和回应。

  勋伯格的音乐在1920年以后形成了十二音技法时期,这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使他在无调性音乐的基础上找到组合音乐瞬息万变的灵感方式,这就是十二音音乐,即用半音阶中的十二个音形成一个独立体系,也就是半音音阶,半音音阶在任何一个时期都存在过,只是运用得少,很少有人完整地用整个半音阶来写音乐。而勋伯格则大胆应用了十二音音阶的正行、反行等等,继尔在这些音符中还可创造基于此的和弦体系,这个探索一般人不好理解,因为长期受传统音乐的影响,对超越于传统之外的概念几乎很难接受,甚至觉得无可忍受的抽象和枯燥;而有些欣赏还需要建立在总体的印象和色彩中去捕捉那些一闪而逝的光点,无论它们有多么散乱和细碎,当被贯穿一体的时候,美的感受会令人忘记时光的起点与终点,宛如欣赏一幅印迹着思想的素描画一样,或许最终不能看清它本质的面容,但那整体的美如月夜和夕阳一样散发无穷的光芒,美好得有些眩晕,也有些无措。

  或许勋伯格式的语言大多还是让人有晦涩之感,但无论做什么我们都要心平气和,心平气和地聆听与看待,势必不会错过一丝一毫的美妙经历,而这样的经历是不费力气的,甚至不需花费钱财即可实现的透彻欣赏。总之,被新思想和概念触动、引导,终归是幸运的。而勋伯格的音乐虽以旋律性和抒情性为主题,但手法复杂,节奏、织体、甚至曲式都有着超常的异样,听起来也颇为吃力,也正是鉴于花费心神努力去聆听,勋伯格的音乐就在聆听者的努力中得以伟大的证实。所以,勋伯格的艺术引导了未来甚至未来的未来,是现代音乐的先驱,更是一位创极具创新的伟大音乐家。

  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把勋伯格的艺术思考带到文字的叙述中做一些想象,希望能得到一些启发。文字的叙述往往要经历几重的重量堆积在一起才可转换为文学语言,它与音乐的不同就是某些时刻缺少了自由表现的勇气和经历,而这个时候音乐就跳出来了,它要带走你思想中的一重或两重重量,也横挡在陈规的思维面前,强烈构造一些简约的重量,这时候你基本上就是坐在时间的最高处,且不需担心摔下来。然后,你渐渐变得平和,身体与灵魂分开,在变幻莫测的声音里寻找那凝聚和沉潜之后的重量,那就是简约的重量,因为你的思想在碎散的却足具光芒的声音里浸泡过了,当你回到叙述的现实中来,所感受到的那些思考中的重量就变得很轻,成为不了负担。这时候再展开叙述,内心清亮,思想一片澄净。想来,一开始在胸中奔涌的重量教人无法呼吸,很容易构成过于夸张的叙述,显得不冷静,不从容。可完成如上一个小小的过程,结果就不一样了。

  而这里提到的重量,我指的是建立在情感、情绪之上的思想重量,它们无论是过重还是过轻都显得不那么理想,而通过勋伯格的音乐思想引导,我们大致就可以解除了有关于此的困扰和不足,勋伯格探索的无调性的音乐风格,那些连环的关系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文学与音乐之间促生的动力,当一方脆弱的时候,另一方及时跳出来弥补,就好像我们的一双手,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令我徒生感动。

  备注:阿诺尔德 勋伯格(Amold Schoenberg,1874—1951年),美籍奥地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表现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勋伯格的最大贡献在于继承、发展并最终打破了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的音乐传统,系统地创建了序列主义的音乐理论和方法,从而完成了从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音乐过渡的历史性任务。他首创了“十二音体系”的无调性音乐,他的无调性音乐和十二音音乐对20世纪的音乐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初在德国、奥地利,后来在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不少作曲家都采用他的作曲方法。

  完毕。

  暖。2010年1月13日。面对并记录

[ 本帖最后由 笨小暖 于 2010-5-27 08:44 编辑 ]
2#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06:02 | 只看该作者
早上好。

[ 本帖最后由 笨小暖 于 2010-6-2 12:21 编辑 ]
3#
发表于 2010-5-27 07:50 | 只看该作者
马上要出去了,先提起,回来后细读学习!
4#
发表于 2010-5-27 08:20 | 只看该作者
勋伯格,从小暖的文字中,我知道了好多作曲家呢,正在欣赏美文及乐曲。
问好你。
5#
发表于 2010-5-27 08:45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一种美的享受!音乐与美文结合得如此好!

小暖咋这么有才呢?!!
通过你的文字,我可以好好接受一下欠缺的音乐教育,十分感谢!
6#
发表于 2010-5-27 09:03 | 只看该作者
对一个著名作曲家的艺术风格以及他的作品的解析向来是表达作者的个性思想和感悟。无疑,作者的此篇新作抓住著名作曲家勋伯格的经典之作《幻想曲》,对其简约地创作艺术风格进行了解读,同时用大量的比喻、象征的写作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大作曲家的的评析。而且还用对比的手法,对其它作曲家作品风格的介绍,更加突出了勋伯格作品的简约风格。通篇文章,叙述细腻、灵动,委婉地解读,张扬了个性的思绪,显示出了较好音乐艺术和文学修养。这样的感悟是作者沉浸于艺术里的高于生活本身的。欣赏、学习。精华支持!

[ 本帖最后由 娴情逸致 于 2010-5-27 09:05 编辑 ]
7#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0:33 | 只看该作者
有点不舒服,先下去了。稍后再回来一一回复亲爱的师友们! :hug:
8#
发表于 2010-5-27 11:25 | 只看该作者
先顶上,暖,相信你文字的魅力,我最近忙晕了,随后就来!
9#
发表于 2010-5-27 13:10 | 只看该作者
品味音乐家的美餐,享受暖的文字美味!
10#
发表于 2010-5-27 17:37 | 只看该作者
  这篇音乐鉴赏文章不同于本系列文章里的其他文章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作者在用专业的眼光解构音乐作品的同时,还运用了哲学的认识论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使得文中所提及的音乐重量和情感重量这个概念,有了质感的内涵和感观上的冲击力,确实体现出了独特写和写独特的韵致。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评析鉴赏文章,都要有个性,只有具备了个性的元素,文章才有独特的风格,才有艺术的韵致,才有新颖的感染力,才能够打动人心。小暖的这篇文章,就具备了如是的基本元素。更因为作者在此基础上还采用了意识流的手法来强化文章的感性色彩,让文学与音乐艺术这个大道相通的本质,有了瓷实的手感,读来很有味道。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抽象与想象在本质上一致的,二者在文章里本作者加以了水乳交融的处理,这就使得理性的轮廓,因为感性色彩的注入而有了呼吸的景象,深刻但不深奥、理性却不枯燥、感性但不单薄的精妙,尽在其中,的确精彩,精华无愧。特别是本文出自女性之手,更令我感到惊讶和钦佩,严重欣赏!
11#
发表于 2010-5-27 19:49 | 只看该作者
总感觉暖怎么最近总是不舒服呢,你休息着,调养着,饼干飨着音乐大餐……
12#
发表于 2010-5-28 14:09 | 只看该作者
听着悦耳的音乐,品读小暖的美文,惬意又享受.一个音乐人的系列,写得如此传神而精到,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字结构,而是一种心灵的沉醉,深入而深出,才是高度而富有美感.因小暖的文字,而对音乐有了感性的认知.认真学习,问好小暖,多保重身体,才是快乐!问好!严重致意
13#
发表于 2010-5-28 15:10 | 只看该作者
小暖的文字需要静下心来品读。今天事多,心浮气躁,抽空再来学习!
14#
发表于 2010-5-28 17:06 | 只看该作者
而这里提到的重量,我指的是建立在情感、情绪之上的思想重量,它们无论是过重还是过轻都显得不那么理想,而通过勋伯格的音乐思想引导,我们大致就可以解除了有关于此的困扰和不足,勋伯格探索的无调性的音乐风格,那些连环的关系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文学与音乐之间促生的动力,当一方脆弱的时候,另一方及时跳出来弥补,就好像我们的一双手,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令我徒生感动。


认真读了,写得真好,非常理性,看得也很透,写的真好!
15#
发表于 2010-5-28 19:03 | 只看该作者
勋伯格探索的无调性的音乐风格,那些连环的关系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文学与音乐之间促生的动力,当一方脆弱的时候,另一方及时跳出来弥补,就好像我们的一双手,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令我徒生感动。
这让我看到了相互交替着的左手与右手,配合得那么默契自如。
生活中何尝不是呢?比如亲密无间的爱人,比如难得心心相映的朋友……
音乐,是心旷神怡的音符,在暖的笔下,如清泉流淌,清新悦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06:24 , Processed in 0.067347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