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58|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寻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0-21 1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匡建华 于 2019-10-22 16:57 编辑

寻根

文/匡建华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我读初中时就从历史教科书中了解“长阳人”化石。不过当时觉得它离我们很远,并没在意它。只是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长阳成立了土家族自治县,人们才感到它存在的意义。因为它的发现,长阳就成了土家人的发源地,后来有些地方因为发展旅游观光需要,曾还和长阳争了发源地的事儿。最近听重庆工作的一位老乡说,说是土家人打江山开始是在长阳,最后建国是在重庆,各说各的理由,就是没有史料验证。

   长阳沿清江边有许多岩洞,当地老乡称之为岩屋,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大山深处竟然还发现有一户老乡还住在岩屋里,当地政府认为有碍于当地文明,就帮忙搬家了。其实那岩屋,经过人工修整,条件还是不错的,而且冬暖夏凉。后来考古发现,清江流域有许多岩洞里遗留都有先人活动的痕迹和化石。

   去年春天回到老家,到那曾经发现化石地方游玩,令人想不到的是它距老家竟然不到5公里。据九十多岁的覃爷爷介绍,发现长阳人化石纯属然,那是1956年初夏,老乡们发现附近岩洞里有龙骨,也就是动物的化石,几户人家约定挖出龙骨再集中出售。由于当时已发了通告,禁止挖龙骨出售。大家只好打着火把在半夜里挖。长阳一中教生物的陈明治老师风闻当地挖龙骨的事儿,就和另一位生物老师去采集化石。有幸的是,陈老师在合作社、供销社,发现了大象、鹿、熊猫等等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并在当地老乡家中准备出售的古脊椎动物化石中发现了一块古人类上颌骨化石,上面附着两枚臼齿。陈老师将其发现逐级上报,最后惊动了中科院,他们相继派专家学者到长阳调查,经鉴定为古人类化石,确认了出土遗址。陈老师发现的一件带有牙齿的上颌骨为代表的古人类化石,因来源于长阳,就被命名为“长阳人”了,把长阳人的历史这样延伸到19.5万年以前。

   从考古发现,在清江流域曾经有大象、鹿、熊猫的活动,可如今它们早已离我们远去,特别是大熊猫已快要灭绝了。在有土家人群居的地方,如重庆、恩施、张家界,近几年我也去玩过,虽然土家族没有自己的文字,生活在不同地方,但说话语调、起居饮食习惯、服饰、歌舞等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长期的土与汉文化的融合中有些异化。

   在家乡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后,才引起普通土家人的关注,因为有许多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如果你不是土家族人就不能享受。普查发现,我的匡姓的并不是土家山寨的原住民,而且匡姓的人口也比较少。一查资料才发现,匡姓源于上古匡国,属于以国名为氏。商王封了一个叫匡国的部落(今湖北省东部大别山西),建立了侯国,是为匡侯。上古时期的古匡国故址在匡山脚下,汉朝时期称广济,即今湖北省黄冈地区的武穴市一带。周武王灭商时,古匡国亦被灭亡,故匡侯的王族后裔匡俗兄弟七人迁居于庐山(今江西九江庐山南障山),结庐而居。在匡俗兄弟七人的后裔子孙中,多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匡氏,世代相传至今,是为庐山匡氏,也是史籍中最早出现的匡氏人。“匡”字民间大多都是念qiang,在长阳也是这么读的,近代该支匡氏正确读音作kuāng,也就是普通话的读法。

   按上述说法我们的祖先应该在江西才对,是什么时候来到长阳的的呢?小时候听婆婆讲过,“江西填湖北”的说法,说是战乱,主要是朱元璋的空地剿乱政策,使湖北人口大幅度减少,就从江西移民过来弥补人口不足的问题,并且还是用麻绳子捆邦来的,还说手腕上皮肤纹理就当年绳子捆后留下的印记。

   据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5卷:明时期》记载:在洪武大移民中的湖北是相当独特的。一方面湖北人大量迁入四川,为楚人填蜀,四川地区在元末明初接受的移民大部分来自湖北东部,是世人所称的“湖广填四川”。据了解,湖北东部是陈友谅(黄州人)-朱元璋的长期主战场,明玉珍原为陈友谅部下,带领人马进入四川似也因担心朱元璋报复,避开长期的仇杀地、弱势地;另一方面大量的江西移民进人这一区域,其中湖北人口八成来自江西。因为当时没有对平民百姓的文字记载,我推测,在长阳的匡姓家族就是从江西移民而来。

   三十多年前三峡、清江流域出现了百万大移民的壮观场面,不过不是因为战乱,而是因为长江、清江的水利开发,与历史上不同的是现在不管移民到什么地方,无论是大人物,还是普通百姓都有文字记载,寻根就没有那么难了。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10-21 20:1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文章,寻根是人类一个不老的话题,值得一写。问好
3#
发表于 2019-10-21 20:27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是大人物,还普通百姓都有文字记载,寻根就没有那么难了。这个不太可能,问好
4#
发表于 2019-10-22 09:10 | 只看该作者
少数民族的寻根,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事件。欣赏。
5#
发表于 2019-10-22 10:30 | 只看该作者
对长阳之地,文化历史的纷争与发掘,让读者了解到了有关一个地域人文的起源、变迁与传承,感受到作者对长阳溯根求源的探寻,给人留下厘清一片地域在时间的延展中,历史的走向。欣赏,问好。
6#
发表于 2019-10-22 12:17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新作。不错,写得简明扼要,比较全面。欣赏,问好建华文友!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5:11 | 只看该作者
云南张礼 发表于 2019-10-21 20:13
不错的文章,寻根是人类一个不老的话题,值得一写。问好

谢谢老师来访支持,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5:13 | 只看该作者
yugongjin 发表于 2019-10-21 20:27
无论是大人物,还普通百姓都有文字记载,寻根就没有那么难了。这个不太可能,问好

现在和过去不一样,因为档案带着,各地都有记载。谢谢老师,问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5:13 | 只看该作者
川媚 发表于 2019-10-22 09:10
少数民族的寻根,也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事件。欣赏。

谢谢老师支持,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5:14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9-10-22 10:30
对长阳之地,文化历史的纷争与发掘,让读者了解到了有关一个地域人文的起源、变迁与传承,感受到作者对长阳 ...

谢谢老师点评支持,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5:14 | 只看该作者
MLMC 发表于 2019-10-22 12:17
欣赏新作。不错,写得简明扼要,比较全面。欣赏,问好建华文友!

谢谢老师加分鼓励,问好!
12#
发表于 2019-10-22 15:21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听说都有家谱,现在基本都没有修了,不然追究起来也不至于这么费劲。
13#
发表于 2019-10-22 16:33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寻根,能找到根也不易啊,读你的文章也是学习的一个过程。祝好!
14#
发表于 2019-10-22 16:34 | 只看该作者
这样有文化底蕴的文字我非常喜欢,有厚度有力量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0-22 16:58 | 只看该作者
欧阳梦儿 发表于 2019-10-22 15:21
以前听说都有家谱,现在基本都没有修了,不然追究起来也不至于这么费劲。

现在有许多有钱人又在修家谱呢,特别是大姓家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21:18 , Processed in 0.31406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