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XIIIX 于 2019-10-31 18:20 编辑
限行、无聊、腹胀、心悸。忽然感觉再在房子里闷起,肯定要旧病复发,不如拧起相机出门“走马锦城西”。骑马是不可能的,但网约车到一点就到。
那年,陆游走路,骑马,坐船来到成都看杜甫的茅草房,优哉游哉到处闲逛,走到成都的西面的杜甫茅屋草堂,看见溪水潺潺,绿草萋萋。回到家乡后念念不忘,感叹到,成都真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提笔写出“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
成都东西南北都有文物古迹,东有望江楼,西有浣花溪,南有武侯祠,北有昭觉寺。
西面的浣花溪是个范围,从琴台路开始,走百花潭到青羊宫至杜甫草堂最后游新建的浣花溪。当年陆游的梅花绝句没有错,那时没有大道通衢,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左拐右拐,方圆就有二十里。
这其中,青羊宫是周朝建的,毁于唐代兵变,康熙六年重建,现在也有三百五十多年历史,青羊宫内最宝贵的文物是一部《 道藏辑要》,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道教版本 。青羊宫是 道教全国重点宫观 ,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羊宫旁边原来是座叫二仙庵的尼姑庵,于一九五一年为纪念在成都解放前夕三十六位被国民党特务秘密杀害的烈士,将烈士安葬于此。撤掉尼姑庵,建成文化公园,也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在每天花婆婆们在里面跳坝坝舞,也不怕惊扰了先烈。
琴台路是以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故事命名的街道。相传司马相如当官后嫌弃卓文君,在外面乱来。气得卓文君连夜作诗: “一别之后, 两地相思, 只说是三四月, 又谁知五六年, 八行书无信可传, 九连环从中折断, 十里长亭望眼欲穿, 百相思、千系念, 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言千语说不完, 百无聊赖十依栏, 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 七月半,烧香禀烛问苍天, 六月三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 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三月桃花随水转,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我做男。”
这就是流芳后世的数字赋。读诗后,司马相如吓惨了,再也不乱搞,并与卓文君重修旧缘。
琴台路整条街全是仿唐古建筑,虽说是新建,倒还有特点。传统古建筑,金碧辉煌,古香古色,看着顺眼。只是商业定位在售卖金银珠宝。现在成了看街景的人多,进金店的人少,有点可惜。其实就其街景和布局,远比近年打造的成都的名片“宽窄巷子、锦里”要大气得多。
百花潭原来是动物园,后来动物园搬迁,旧址根据古百花潭名而取。其实古百花潭遗址在今杜甫草堂西南面的龙爪堰,与此毫不沾边。但取了古名“百花潭”后,靠此名也成了市民们休闲的地方,靠近府南河,植被不错。每天有群人在此喂鸟拍鸟,鸟喂家了,照片也出了不少。
杜甫草堂就不必介绍了,当年杜甫两次神游到此,是躲债还是避难不得而知。修了间茅屋,做了首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一生写了一千四百多首诗,其中就有两百多首诗写成都的。杜甫成诗圣,离不开茅屋,离不开锦城。现在茅屋成景点,杜甫成诗圣,都反正出名了。
浣花溪在杜甫、陆游时代是什么样现在大家都不知道了。现在的浣花溪是紧靠杜甫草堂新建。有湖有景有雕塑。地面长廊都雕刻了各代诗人的诗句。紧邻的四川省博物馆,馆藏着四川历代文物。浣花溪每天游人如织,不要门票不收钱。本来浣花溪的人工湖畔白鹭苍鹭成群,结果不知道何人指示对人工湖改造,吓得鸟儿飞走的飞走,躲进林子的躲进林子,难得出来。但有此浣花溪,调节了空气,美化了环境。
坐网约车到琴台路,然后骑共享单车一路向西,边走边看边拍。慢悠悠不急不躁,端照相机抓景摄人,舒服安逸。早晨出门,傍晚归家,一天就这样的消磨过去。
抱住“岁月”使劲摇,让日子一天一天的落下来,堆积成五颜六色的光阴,挑选出喜欢的色彩,扔掉那晦气颜色。二十里路锦城西,青羊宫到浣花溪。真舒服,真安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