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9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吃饱了说事[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1-2 11: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吃饱了撑撑

    近来看到北京资深作家张驰编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叫<西红柿炒自己>,书中云集了近年来最走红的专栏作家,比如沈宏非.赵赵.黄集伟.大仙.黄爱东西.阿坚.刘仪伟.虹影等,写 吃。
   民以食为天。我曾经看过一本菜谱,介绍鲁菜,有上百样之多,光是鲁这个菜系,恐怕花个几年时间都研究不全,更何况 比它复杂多了的粤.潮等菜系,中国人在吃上光的功夫太多,自然,吃也成了一种可以混下去的职业,过去,有人靠做菜为生,现在有人靠写做菜为生。

     比如沈宏非,他曾在很多时候接到读者电话,问炒菜时该怎么放糖放 盐什么,但其实这个大腹便便的家伙从来就不会做菜,他不过是见多识广强闻博记而已,你要仔细看他的文章,其实没有多少是讲烹饪技法的,它多是借题发挥,利用一个四喜丸子 或是王致和的臭豆腐什么的说事。

    用吃说事,这已经成了专栏写作者的时尚。与以类同的还有刘仪伟,熟知他的人都以为他通晓天下菜事,其实此君是学两晋文学的,他是个作家,一不小心成了美食电视节目的主持人,他很亲和,很机敏,很博学,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他本不是一个厨子,如果是, 每天面对着各种菜码和无数个嗷嗷待哺的胃,恐怕脸上的表情就不会那么轻松。
      
      什么事一旦成为工作,就少了些情趣,而多了些责任和压力。于是大多数作家干脆就不工作,在家一呆,编造为生。作家通常都是好吃懒做的,注意这个词在这里面是个中性词,正因为好吃懒做,作家们才有了闲情逸志,于是,才把 吃饭变成了写食,让老饕们也上了一个档次。
      
       几千年前,孟子就说过:食色,性也。吃饭问题,是人与生俱来的大问题。几千年后,中国有个作家刘震云也说了名言:肚子吃饱了再上街,心踏实。(大意如此)。把吃特当回事的,不仅仅是中国的文人。清末,中日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天皇为了节省资金扩充军备,每日只吃一餐,且是素餐。与此同时,北京的老佛爷在过生日,每日里上的是满汉全席,光凉菜就三十六道,老佛爷说了,祖宗留下的排场是不能丢的。两个国家,都把吃做为一种旗帜性的精神象征了。这方面也是亚洲人的专利,西方人在当时视之为蛮夷,他们在吃上粗糙简陋,最好的伙食也不过是两块饼夹一块肉,要不就是炒那种特难吃的鱼子酱,你让他省,能省到哪去?
我喜欢看与吃有关的文字与电影,当然因为自己也是个老饕的缘故。这么多年来,写字数百万,没几篇上得了台面,但是好做懒做的文人性格却越来越有。吃是一个典型的多吃多得的事,我在吃上的得到的效果明显的比别人多的多,体重三年上扬五十斤,如同海湾战争前的道琼期指数。但我对此倒从没有什么后悔的心态,不知是谁说过这话,人与烹饪的关系,也是人对生活的表态。人还有食欲,还有胃口,还可以在吃上发现很多美好,我姑且也把这算做是青春期仍在保留的一个标志。当然,暴饮暴食就不好了,中国人凡事讲度,越度以后都会走向崩溃之边缘。怪只怪我们的老祖宗太把吃当成了一个精巧的细活,他们发明了那么种吃法,喝法,饮法,却忘了人的人胃是有极限的。任何事情一到极大丰富,就有盛不下爆裂的可能。这一点西方人很狡猾,他们在吃上的简单化和弱智化却也在很大程度上扼制了人的越度,不信比比看,很多人可以吃两斤涮羊肉犹有胃口,但在同等状态下他一定吃不下五个汉堡。
2#
发表于 2003-11-2 17:42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新朋友,注意排版,以及文后的声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9 05:02 , Processed in 0.062444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