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71|回复: 2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外省人同题】外省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1-16 11: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作为一个山西人,我结识到的外省人十分有限。虽然说也北京西安山东内蒙辽宁的跑过几次,应该说也见过外省人,但是能够在内心里留下一星半点东西的,寥寥无几。倒是从外省来到山西的几个人,可以说道一番。
  
  第一次见外省人,是1974年。那时候我跟着父亲在他任教的学校上四年级,有一天新来了一位老师,说着满嘴“京腔”。听说他是北京人,心里便释然:怪不得呢,普通话说得那么“溜”。
  
  这个北京来的老师姓丁,国字脸,大高个,四丙班班主任,还给我们四、五年级带体育课。上第一节体育课,就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上课,我们四乙班在操场上整队集合,以立正姿势等待着老师的到来。当丁老师大步流星走到我们面前站定后,张嘴就喊:“稍息。”这声“稍息”,“稍”字念去声,“息”字念轻声,喊出来后的效果跟以前的体育老师喊的不一样,我们忍不住想笑,但是不敢,使劲憋着。我们刚稍息,丁老师接着喊:“立正!”我们马上收腿立正。老师又喊“稍息”,我们又稍息,接着又立正。紧跟着丁老师来了一句口令:“解散!”我们一个个面面相觑,都站着没动。丁老师又来了一句口令:“解散!”大家还是站着没动。老师一脸惊讶:“我让你们解散,没听懂吗?”
  
  这时候班长大着胆子问道:“老师,刚上课呀!”
  
  丁老师说:“对呀,就是因为刚上课,才让你们解散去解手啊……”
  
  按丁老师的话说就是,有的同学可能课间十分钟就顾了玩耍了,没来得及或者忘了解手,他说,千万不能憋着尿上体育课。
  
  我们听明白了,不过感觉蛮新鲜,一边散开往厕所跑,一边议论纷纷:“头一回听说上体育课第一件事是上厕所。”
  
  当时学校组织文艺宣传队,彩排小戏《掩护》。丁老师要个头有个头,要长相有长相,还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我们想,怎么着他也该扮演个英雄人物吧,比如游击队长之类,没想到学校却安排他演了一个日本军官。丁老师穿一身黄呢子日本军官服,头戴日本帽,脚蹬大筒靴,身披军大衣,戴着白手套的双手拄着一把大洋刀,站在舞台上,一声“八格牙路”,露出一嘴雪白的牙齿,耀武扬威,神气活现,逗得台下观众哈哈大笑。
  
  细心,体贴人,还有趣。这便是丁老师这个北京人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第二次见到的外省人,是高一时教数学的黄老师。黄老师个头不高,脸容慈祥,是个川藉老头儿。听他上数学课,可以说等于是上外语课,因为他虽然来我们这里也有年头了,但一口的四川话没有丁点改变,而且课堂上也照常使用他的家乡话,这就害苦了我们。我们用尽心思,使劲儿聆听,无奈连听懂他基本的话都谈不上,更奢谈听懂课文内容了。如果我们有心思有必要看热闹娱乐一番也罢,关键是我们需要的是基础数学知识。这就让人没有一点办法。我不知道其他同学是什么心情,反正我是一到数学课,就开始头疼,不是头疼数学课本身的难懂不好学,尽管数学课确实也不容易学。
  
  对此,黄老师貌似没有丝毫觉察,他仍然把课堂上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大讲特讲,什么“毛衣怪介乎”,什么“毛衣怪窟窿”……他越是讲得唾沫横飞,劲头大增,我们越是听得目瞪口呆,手足无措。
  
  下了课,才听“有能力”的同学面授机宜:黄老师讲的能听懂啊,是某一个集合,某一个可能……
  
  我不得不佩服这些同学强大的听觉能力或者变通能力。
  
  到2012年,我没想到,我们家也加入了一个外省人,就是儿媳妇。一个陕南女孩嫁到我们家,确实是个意外,但确实也在情理之中。读了三年大学的儿子在毕业那年,遭遇了一场大病,正是这场大病,让同学三年的两个年轻人心心相印,携手同行,走到了一起。心地善良的女孩坚定地跟着这个带病给予自己帮助的男孩来到了山西,结成了秦晋之好。
  
  一个外省女孩,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而不是短期旅游什么的,从不熟悉到熟悉,一直到跟这家人相处得没有隔阂、其乐融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七八年过去了,我耳闻目睹了这个过程。
  
  当然,一开始是有明显的障碍的,首先是语言沟通,普通话成为首选,可惜我们的普通话并不过关,生活中还是习惯用家乡话,一旦各自用家乡话说话,就得放慢语速,也只能勉强听懂一半句。好在我们的话属于北方方言,跟普通话距离并不远。倒是儿媳的陕南话比较不好懂,比如她张口喊“恰饭”,一开始我们就丈二和尚,云里雾里。慢慢的熟惯了,我们也张嘴就喊:“恰饭!”逗得儿媳乐个不住。或许是年轻,也可能是儿媳天生聪颖,她适应起我们的土话来并不费劲儿,很快就可以听懂并且“学舌”了,虽然学得并不准确,话音里还明显有她浓浓的陕南味道。
  
  另外就是饮食方面的差异。我们习惯了馒头面条稀饭,儿媳则是习惯大米挂面;我们炒菜用调料面儿,儿媳炒菜用调料颗粒,还让花椒在热油里颜色不变,喜欢保持那种麻麻的味道;我们包饺子用白菜大葱做馅儿,儿媳则是用腊肉土豆做馅儿……而且各自用餐的时间节点也不统一,这么一来,彼此的包容和理解就成为重要的事项。最初几年,我们家厨房常常是处于战斗状态,你方唱罢我登台,各自施展身手,晋味、陕味穿插进行……这样的情形,常常让你真实地体会到什么叫做烟火人生。你不亲临现场,无法领略其滋味。
  
  当然这说道的都是最初几年的情形。现在,儿媳基本上适应了我们的饮食生活,不像先前那样,挂面不断,米饭最爱。一家子坐下来,馒头花卷,包子煎饼,面条饺子,都吃得津津有味。如果我们不明说,外人根本看不出她是一个外省人。
  
  人的适应性就这么厉害。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11-16 12:35 | 只看该作者
丁老师有趣,黄老师可爱,你家儿媳聪颖,三个外省人形象栩栩如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赞赞。
3#
发表于 2019-11-16 12:41 | 只看该作者
:victory:都是中国人,说说外省看是有些见外了!
但是看看老师的文字,已经融入了一家中!
其实现在,身边处处都有外省人,只是看您观察的是否仔细,或者对你是否有关系或影响!:victory:
4#
发表于 2019-11-16 13:02 | 只看该作者
看看,我说什么来,生活重在观察吧,这一逼逼出三个外省人,算不算我的功劳?两位老师,一个丁来一个黄,性格鲜明,各有各的特色。儿媳妇,千里之遥成为一家人,经过时间的熏陶其乐融融。真好。
5#
发表于 2019-11-16 13:29 | 只看该作者
秦晋的口音,除了生猛的俚语,还是比较相通的吧。
坐车去宁夏,听当地人的热情招呼就很生猛:你车翻了木有?
你要是没有翻车,他们会很热情地请你车翻——吃饭。你的车要是翻了,就没有口福了。
上海那边的吃饭是“恰碗”,听着温柔洋气。
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6 13: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夏冰 于 2019-11-16 13:40 编辑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11-16 13:29
秦晋的口音,除了生猛的俚语,还是比较相通的吧。
坐车去宁夏,听当地人的热情招呼就很生猛:你车翻了木有 ...

说相通好像也对,不过区别还是比较明显。就是“吃了没有?”这句话,不同地方就有不同说法:
彻俩么郎?(山西定襄,就是我老家)
彻咧么来?(山西忻州,我现在居住地)
册揽么?(山西定襄宏道,我老婆那地方)
恰么恰?(陕南,儿媳家乡话)

点评

吃什么内容的饭,就有什么口音的话。  发表于 2019-11-16 13:41
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6 13:43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19-11-16 13:29
秦晋的口音,除了生猛的俚语,还是比较相通的吧。
坐车去宁夏,听当地人的热情招呼就很生猛:你车翻了木有 ...

嗯,这个车翻,确实够生猛
8#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6 13:43 | 只看该作者
莹莹子期 发表于 2019-11-16 13:02
看看,我说什么来,生活重在观察吧,这一逼逼出三个外省人,算不算我的功劳?两位老师,一个丁来一个黄, ...

当然算,功劳大大滴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6 13:44 | 只看该作者
轻尘逐香 发表于 2019-11-16 12:41
都是中国人,说说外省看是有些见外了!
但是看看老师的文字,已经融入了一家中!
其实 ...

嗯,说到底,不管是哪里人,只要用心相处,就能和睦融融一家亲一样。
1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6 13:46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19-11-16 12:35
丁老师有趣,黄老师可爱,你家儿媳聪颖,三个外省人形象栩栩如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赞赞。

感谢月牙老师首评。咱虽然未曾谋面,却也能感受到某种“家人”的味道。
11#
发表于 2019-11-16 14:52 | 只看该作者
包头主要是外省的,解放前主要是山西人,解放后又因为大规模建设涌入大量东北人。所以我对外地人没有夏版那么敏感。
12#
发表于 2019-11-16 15:50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9-11-16 13:39
说相通好像也对,不过区别还是比较明显。就是“吃了没有?”这句话,不同地方就有不同说法:
彻俩么郎? ...

哇,就一句“吃饭”能整出这么多道道,可谓辽阔国土。
13#
发表于 2019-11-16 15:53 | 只看该作者
男士也细心啊。夏版这观察跟记忆,真让人惊呼,太细腻了耶!
14#
发表于 2019-11-16 17:01 | 只看该作者
这文章,有趣。欣赏点赞!
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09:44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9-11-16 14:52
包头主要是外省的,解放前主要是山西人,解放后又因为大规模建设涌入大量东北人。所以我对外地人没有夏版那 ...

这个也是能理解的。比如说我们厂是六十年代从天津迁来的,厂里就有不少天津人。到后来,相互通婚,本地人大量进厂,本地天津好像也没特别强烈的分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6 16:50 , Processed in 0.05027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