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35|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年夜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2-5 1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梅边 于 2019-12-5 21:47 编辑

年夜饭

      我是不能饮酒的。父亲也不能饮,虽然爷爷年轻时就酿酒,爷爷也不能饮。因此那些还不富裕的年代,家里平常也没放的酒。但到年夜我还是要喝一点的:弟弟又不喝,父亲不喝,爷爷故去了,我再不喝一点,怎么向今夜请家来的爷爷的魂灵致奠呢。再说,我们家乡的习俗,除夕夜也是要向天地之灵酹酒浇奠的。

      我喝一点。斟上,先在供着供品的大桌子前,酹下一小注,这样敬过了天地祖宗,自己再坐下喝。我喝不多少,我只是明白,这个节气的夜晚,家里不能少了酒气。

      酒菜须得有鸡,须得有鱼,大鸡大鱼,大吉大余。鸡鱼,在我们这里,历来是富裕的象征。我们山东纸烟第一名牌,就是大鸡牌香烟。红红的纸盒,画上一个大金鸡,即取吉祥如意的意思。我们还将究上双不上单,万一母亲数马虎了,上了十三个菜,父亲就生气,他比谁都有心,数得清着呢。他必得再让母亲上一个菜,凑成双数,他说这样才吉利,来年才交好运。

      后来就涮火锅。新兴的菜式,父亲看着生活步步提高,高兴,也爱这样吃法了。他思想从不落伍,村里来了卖饭店里那种转盘桌的,他马上就买了家来。来了亲戚朋友,过年过节,他招呼着摆开这饭桌,兴冲冲的,可高兴了。父亲要的这个玻璃大圆桌,红亮亮的,画着大大的一朵富贵牡丹。

      吃酒间,必有人来拜年了。这时候来拜年的,都是本家的至亲人。远门,乡邻,留到第二天初一正式拜。这时多是侄儿被大人撵出来去拜叔叔或伯伯。或有再上一级长辈的,若是生活轮着的,轮到哪一个儿子家,另外的儿子如果没能来聚餐过年,也一定要过来看父母。头不一定真要磕的,或者也不真磕,就是人到即成了。有喝多了酒稍微远些门的,年轻的借酒也来拜。拜到谁家,让着坐下还必喝。

      吃过了酒菜,人都不觉那么饿了,就随便散去。或打扑克,或电话给远方的亲戚拜年,或发红包取闹,自由多了。怎么玩都行,但父亲就是坚决不让接着下水饺吃最后的年饭,须得等到子时。他说过年嘛过年嘛,他意思仿佛吃了年夜饭,就是把年过去了。——他要我们欢欢喜喜过足年呢!这一晚父亲也必拿出压岁钱给了孙子孙女。

      水饺下出来的时候,母亲忙碌着,父亲就领我们一起跪在摆放着供品的桌前和庭院里,里面磕了头外面磕。父亲一往那站,弟弟老实,接着跟过去。小女儿虽然读大学了,并不认为是迷信,也爱跟去凑热闹,随着大人跪下诚心诚意地磕。就是我反叛,不去磕,在一边看着他们笑。父亲也不说我,看着我大了呗。慢慢,我就真大了。父亲再磕,看到父亲也老了,我再不跟去磕,他会想他百年以后我怎么样,也不给他磕?我这样想了,这些年他们再磕,我也就跟过去磕了。

      父亲看着点吃年夜饭;放爆竹,那更得正点放。子时钟响,爆竹即响。这时候父亲坐在沙发上,不动,脸上却是笑乎乎的。出里进外,欢声笑语,吵吵嚷嚷的人,不特别注意是看不到这一幕的。

      爆竹在庭院里炸响。礼花窜到天上去,开放。村庄一霎时一片黢黑,一霎时一片闪亮。星星在高远的太空填补着夜的空黑,我在夜晚整个沉寂的那一刹看见它们。那里,也有酒香,饭菜香,也有我们的亲人,也有年吗?


                               2019-12-01   01:30    南昌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9-12-5 13:21 | 只看该作者
年味浓浓的
3#
发表于 2019-12-5 14:20 | 只看该作者
有齐鲁的传统,有当地的年味。看来,梅兄是想家了
4#
发表于 2019-12-5 15:13 | 只看该作者
读梅边的《年夜饭》,让人回想曾经过年的情景。这篇短文,以简洁的笔触,记叙一家人曾经一起吃年夜饭的过程,比如“敬天地祖宗、饮酒、吃鱼、涮火锅、吃饺子、放爆竹”等,不仅体现出年节的热闹气氛,还表现出家庭的温馨和美。结尾提出“也有我们的亲人,也有年吗?”的质疑,引发同感。拜读。问候。
5#
发表于 2019-12-5 16:11 | 只看该作者
梅边老师的年夜饭,写得细致,微妙的情感溶入其中,描写细腻 ,写得畅快淋漓,读着舒服。问好
6#
发表于 2019-12-5 16:29 | 只看该作者
通过年夜饭,写出了过年的温馨气氛。吃酒、拜年、放鞭炮等的细节,让人感受到,过年这一特定节日里,家庭的团圆和谐的暖意。欣赏,问好。
7#
发表于 2019-12-5 19:26 | 只看该作者
像个老作家,说着民国的事。民国也是有火锅的,叫暖锅,紫铜的,锅中空烧炭。
我们还将就上双不上单,这里将就应为讲究吧,吹毛,表达我读得认真。
8#
发表于 2019-12-5 21:2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老师佳作,祝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9-12-5 21:46 | 只看该作者
鴳雀 发表于 2019-12-5 19:26
像个老作家,说着民国的事。民国也是有火锅的,叫暖锅,紫铜的,锅中空烧炭。
我们还将就上双不上单,这里 ...

你就“”将就着读吧,吹什么毛啊! ——我改了去
10#
发表于 2019-12-5 22:26 | 只看该作者
这种很正式的年夜饭,还是我幼时吃过的
11#
发表于 2019-12-5 23:24 | 只看该作者
借年夜饭的外衣,不露声色地怀人。超赞!读来禁不住泪光闪闪。问好梅边。
12#
发表于 2019-12-6 09:09 | 只看该作者
年年岁岁饭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这种素材,除了怀旧,也写不出新意来了。
浓浓淡淡都是情。
13#
发表于 2019-12-6 09:11 | 只看该作者
该不是散文版块搞同题了吧,看见好几篇《年夜饭》?
14#
发表于 2019-12-6 21:30 | 只看该作者
过年的有趣味啊?欣赏学习佳作
15#
发表于 2019-12-6 21:30 | 只看该作者
提读支持朋友,精彩继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19:17 , Processed in 0.140251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