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牛老伍 于 2020-1-2 15:33 编辑
《 时间 • 书 • 趣 》 ● 牛老伍
时间,可是个很大的话题,它可以是哲学的,可以是科学的,可以是文学的,可以是情感的,还可以是经济学的。思考时间,千丝万缕的情绪便涌上心头,脑袋都疼了,于是就不去想它,任其去罢,你在于不在,反正它就在那里。至于有没有意义,是哲学家的事;而几分几秒是数学家的事情;快不快乐,则是我的事情。
记得当年在深圳,最具冲击的口号就是“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应该说是他们把“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❶和“时间就是性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❷理解得最为透彻的人,深圳人直接就把哲学、科学等各个学科的内容揉捻在这句口号里了,不由你不震撼,不由你不努力。
时间或许真有价值。而价值几何,不同人,恐怕不一样。 有好事者在2017年就计算了,马云当年平均每秒赚203元,大概一小时我得做上好多好多年,叫人羡慕和嫉妒,我算学不好,难于求证。不过,我也有比过他的时候,就是我和妻子新婚燕尔的时候,“春宵一刻值千金”嘛,想想,心里也就平衡了点。 当然,时间也有声响。一些声音,响彻世代,一些声音会令人惋惜。屈原在汨罗的投江声,烙在人们心里;王国维昆明湖的落水声却只留在诗人词家的心上。
还是说时间。 深圳的口号虽然震撼,而现在(读南怀瑾书以后)看来,我以为时间还是时间,金钱还是金钱,生命也还是生命。如果三者可以划等号,假如苏格拉底问起我,乔布斯的时间换成了金钱,为什么没有用金钱去延续生命呢?我又该如何作答呢? 所以现实情况就应该,该是什么就是什么。而且,我以为时间就和金钱一样,对每个拥有者来说,从来就不是平等的,而时间的流逝也不是分秒不差的那么匀速的。孔老夫子当年在河边说“逝者如斯夫”,假如那刻他是人约黄昏后的张生,只怕崔莺莺迟到片刻,就定是度日如年了,何快有之? 否定时间是匀质的,也许你一定会说我是疯子。如果是朋友,当面不说,背后一定也会这样说,其实这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就像两条平行线总会相交一样,你不明白也就不奇怪了。
考虑时间,从来都是伤脑筋的事,所以不去思索它,懵懵懂懂没有什么不好。 懵懵懂懂不代表自己不敬畏它,不代表自己可糟践它,改变不了时间,我们是可以驾驭自己的。感知时间,我是在四季变化里,是在青丝白发里,而认知时间,却是在书本里。那一年,父母兄长同年远行,瞬间面对时间百感交集:无情、无奈、无助…… 退休后的一阵子,莫名焦虑,面对皓首白头,有些沮丧。无所事事的日子,捧起书柜一本落满灰尘的书闲看,不觉时间匆匆,到午饭上桌才被叫醒。这本书就是《南怀瑾讲国学》,说起这本书,有些日子了。 我是有藏书嗜好的,但多是收集,有文有理,却不爱看。我有间书房,当然少不了书柜,而常看的书却不在柜中。《宋词选》和《白话易经》在枕边,是睡不着时的催眠曲,几本金庸武打小说在卫生间,厕所文化是不能少的。这南怀瑾系列的书却是有些来历的,差不多卅年了。那年,我只身海南谋生,对玄学颇感兴趣,《增删卜易》、《阴阳五行》等研得入迷,结识的香港好友很关切,给了几本南大师的书,说要是感到困惑的时候,就看看。现在想来,他许是怕我走火入魔。这一收,就是这么多年,好友也如半途的旅伴,消失在茫茫人海了。 弹指一挥间,这刻,我算是领略了什么叫“逝者如斯夫”。
南大师的书好读,是鸡汤,但绝不腻味,不是什么说教,而是深入浅出把道理寓于无形,读南大师的书就好像喝“王老吉”,口感好,还降火;更像清道夫清除了脑袋里积累起来的世俗杂念。不知不觉,改变了对时间的看法,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也改变了对读书的做法。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把段誉那小子从卫生间请出去了,由南怀瑾坐镇。嘿,嘿,大不敬!
读一本书,或许讲究“缘”,读下去,则就要看有没有“趣”了。我总说“无聊就读书”,现在“有聊也读书”,心空了,不只读南怀瑾的书,也读读其他觉得有趣的书。兴趣所至,还提笔涂鸦。只是惭愧,只顾自己笔头快乐,却不知道制造了几多文字垃圾。我总告诫自己,对于文字、对别人(阅读)时间要心存敬畏,如果写的东西别人味同嚼蜡,关掉屏幕以后,也无回味,最好不要写,倘若是负能量,更是罪莫大焉!
读和写,总还是要讲究“趣”的。 如果南大师俨然一副孔孟之道的模样,恐怕早就敬而远之了,但南怀瑾恰恰就是讲些孔孟之道,而趣味盎然,进而再回看原著,相互印证,其乐无穷。读点感兴趣的古往今来的书儿,数千年的时间就从未间断而延续在心,至于明天还有几许,却无须牵挂在心上。
用点时间,读点书,有趣就好!
❶:达尔文 ❷:鲁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