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11|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也说中医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27 13: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匡建华 于 2020-4-1 18:03 编辑

也说中医药


文/匡建华


    今年春天,新冠肺炎来袭,广大医护人员纷纷奔向一线抗“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令人惊喜,中医中药再一次成为谈论的话题,也让全世界对中医中药有了新的认识。

    在中国,普通百姓对中医中药非常认同,连我小时候就熟悉它,因为那时大队在我家开设了卫生室,有一名专职医生,负责山上三个生产小队乡亲们的防病治病工作。因此我就有了时常与医生打交道的机会。那年代的医生称为赤脚医生,和生产队的社员一样靠拿集体工分过日子,有病看病,没事时就上山采药,还负责打预防针,发放预防药的工作,真正还要种地的少。那时的医生看病是走乡串户,很少在在卫生室等着病人来。因为没电话,患了急诊找医生不容易,虽然医生出门时会给老乡说明当日的去向,着急时就边询问老乡边寻找,一跑就是几座山。

    听长辈们说,那年代的医生念书不多,大多数是跟师学艺,少数是祖传下来的。医生在当地是最受人尊重的职业,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想要学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如家庭成分要好,有一点文化,在生产队还要表现好,群众集体推荐,最后领导批准,现在看来学医的条件要求还是比较高的,程序也比较复杂。

    那年代村卫生室看病大多是用中药,口服药为主,输液少见。每次就诊花钱不多,凡是参与合作医疗的社员只要五分钱的挂号费就可以了。每到传染病流行的季节,卫生室的医生就定期到学校宣讲传染病的防治知识,打预防针,发放预防药。按照医生的配好中草药,煮上一大锅药汤,让学生免费服用。这些预防措施一直延续到我高中毕业。几十年后的2003年非典型肺炎和今年春天新冠肺炎流行期间,职工每天也服预防药,经过了解,发现用的药仍然是先辈留下的经典古方。

    在我读小学时,提倡勤工俭学,鼓励学生放学后自己挣学费、书本费。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每学期都会组织一到两次集体活动,重点内容是上山识别、采集中草药。记得那时如一条蜈蚣二分钱,金银花最贵,达两块多钱一斤,只要坚持几个月,一年的学费、书本费就解决了。通过这些简单的劳动,不仅减轻了家庭负担,享受了收获喜悦,还养成了从小热爱劳动的习惯,从中体会父母生活的艰辛。那些年学校经常开展“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按照卫生室的要求,学校组织学生上山采集一些常用中草药,等到“五一”节前后,大家就挑着或背着捆好的中草药,表面上贴着用红纸写的标语,敲着锣儿、打着鼓儿将它们送到给大队卫生室或公社卫生所。

    记得小时候我得了黄疸型肝炎,好像没有打针输液,就是服用中药治好的。可能是受小时的影响,高考时报的都是学医院,可惜后来学的是西医,中医只了解一点皮毛。

    参加工作后发现乡下人大多是相信中医的,认为中医是治本,而西医只是治标,有病时总是先要请中医看看。看中医时老乡有一个习惯,开始一句话不说,让你先评脉,通过脉象如果你说的病大致方向对头,这就会给病人留下的良好印象,才开口叙说自己的病情。刚参加工作时单位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中医座诊,每天都是推进涌出的病人,按工作量计算,直到现在还没人能超过他。他除了用中药,从来不开输液,最多肌注三天青霉素。后来我就向老师们请教,学习了一些中医知识,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病人,疗效也大改观,找我的病人也多了起来。但和专门学中医的人比较还是相差甚远。

     在土家山寨的高山上有一位姓王的中医,车跑到了山下,上山还要走几个小时才能到他家里。据统计,他每年单纯销售中药就达三十万多元,可见前来求医的人还真是不少。有一年春天,我到他家去玩,发现他书房里中医古书就达上百册,特别是对古书上的单方,验方非常感兴趣,讲起来如山涧泉水,总是滔滔不绝。有一次,有一个娃娃出荨麻疹,用了许多西药不见效,就打电话问王医生,他告诉我,在我们对面山上挖一点红土(那土呈红色,硬度介于石头和土之间,如今还有),磨点红土水喝几次就会好的。我问他单方的来源,他说在《本草纲目》中多少页有记载。结果一试,两天后娃娃的皮疹就没有再出现。后来听人说他还可通过评脉明确孕妇生男生女事儿,当时只是感到好笑,并没有放在心上。十多年后他送给我一本《脉学》的专著,一看是他的大名,才知道不是吹的。

    中医和西医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理论体系,各有特色,治疗可以互补,两者还有许多共同点,如中医看病是望、闻、问、切;西医是视、触、叩、听,中医讲阴阳平衡,其实西医也有,如有的器官功能亢进,有的则是减退,这也是阴阳失衡的表现。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中药和西药一样,用的恰当是良药,对不到症或过量也会引起中毒,不少人曾就因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中药对正常人来说没有什么用,至于传说中有关长生不老的丹药,也只是电视剧中才有的场景!

    中药确实有许多神奇的地方,如许多人自己感觉不舒服,但通过仪器设备检查又没有异常,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亚健康状态,西医没有好的办法,而中医则通过望闻问切可开出药方,并且效果还不错。我遇到一位病人,说是近半年来肚脐周围像空调吹的一样发凉,在多家医院没查不出原因。后来请中医用了半个月的药就好了,至今不得其解。有人说中医那一套理论有点弦呼,也许就是有点弦呼的中医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只是用现代医学科学理论暂时还无法解释罢了。

    中医中药就像历史上的伟人一样,每隔一段时间人们就要拿出来评价一番,可每研讨一次,人们就会有新认识,就像大山里永不枯竭的富矿,新的开掘总是会让人有惊喜。通过这次新冠肺炎的救治,发现中医中药不仅可以抑制病毒繁殖,还有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抵抗力功效,进一步奠定了它在世界上为人类防病治病的地位,真是不想出名都不行呢!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0-3-27 15:23 | 只看该作者
沙发欣赏。《也说中医药》以切身感受,结合实例,阐述对“中医药”的认识,指出中国人对中医药的尊重和认同,也表达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语言朴实,文章言之有物。拜读。问候。
3#
 楼主| 发表于 2020-3-27 15:30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20-3-27 15:23
沙发欣赏。《也说中医药》以切身感受,结合实例,阐述对“中医药”的认识,指出中国人对中医药的尊重和认同 ...

谢谢老师第一时来赏,谢谢老师点评鼓励,问好!
4#
发表于 2020-3-27 16:11 | 只看该作者
提起,晚些来拜读
5#
 楼主| 发表于 2020-3-27 16:19 | 只看该作者
文珺 发表于 2020-3-27 16:11
提起,晚些来拜读

谢谢文珺关注,问好!
6#
发表于 2020-3-27 16:22 | 只看该作者
品读佳作。文章从民间对中西医的认知,在实际中的应用,阐述了对中西医的看法。从我个人的观点看,医学无边界,相辅相成,中西医都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文章朴实,流畅,款款道来,引导读者渐入思考的境地。欣赏,问好建华老师!
7#
 楼主| 发表于 2020-3-27 16:53 | 只看该作者
xam720 发表于 2020-3-27 16:22
品读佳作。文章从民间对中西医的认知,在实际中的应用,阐述了对中西医的看法。从我个人的观点看,医学无边 ...

非常赞成老师的观点,医学无国界,中西医可以互补,共同为病人解除病痛。
谢谢老师点评鼓励,问好!
8#
发表于 2020-3-27 21:14 | 只看该作者
中药是国粹,是天人合一,是医学也是文化。确实应当好好弘扬。文章有理有据,切合时事,有所启发。学习。
9#
发表于 2020-3-28 08:0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其见效较慢,而慢慢的不被重视。
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会,来阐述对于中医的认识,以及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的神奇性,倡导人们不要轻盈放弃我们老祖宗留下的瑰宝,好好地传承,发展,光大,这是炎黄子孙应有的本质。
~~~问好,望多来论坛交流
10#
发表于 2020-3-28 09:01 | 只看该作者
先来坐坐,待后细品,问好!
11#
发表于 2020-3-28 16:43 | 只看该作者
久病成医,我对中医还是认可的,切身体会,喝过几剂中药,去掉了一些顽疾,至今没复发过。有些老中医的方子眼看要失传了,很着急的,可惜自己不是医生。
12#
发表于 2020-3-28 18:14 | 只看该作者
这次的病毒,作为国粹,中医起了很大的作用。文章不错,写得细致、温情脉脉,意境优美。
13#
发表于 2020-3-29 09:54 | 只看该作者
佳作再赏,周末提读~~~
14#
 楼主| 发表于 2020-3-29 10:48 | 只看该作者
川媚 发表于 2020-3-27 21:14
中药是国粹,是天人合一,是医学也是文化。确实应当好好弘扬。文章有理有据,切合时事,有所启发。学习。

谢谢老师点评支持,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20-3-29 10:49 | 只看该作者
文珺 发表于 2020-3-28 08:04
中医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其见效较慢,而慢慢的不被重 ...

谢谢老师点评支持,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5 01:01 , Processed in 0.05967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