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几次海棠诗社的读书会,深浸中国哲学简史中那一丝丝的微光,为一颗在世俗红尘中破碎的灵魂寻求愈合的良药。
读着读着,呼吸的气息就有了变化,感觉整个人从内到外都有了某种支撑。这是我近年来最有收获的一次阅读,在阅读中重新审视中国古代的先贤圣哲,我也有了抵挡污浊的精神力量。
《道德经》语言典雅,精辟幽深,读老子,仿佛一个学者于混沌寂寞中讲天地之道处世之理;《论语》循循善诱,质朴通俗,读孔子,仿佛一个宽厚长者在告诫我们做人做事的礼仪,立身处世的规矩;《庄子》洋洋洒洒,浩荡开阔,仿佛一个无拘无束的哲人用故事阐述江湖与乡愁。
最具颠覆性的阅读就是重新认识孔子。
整个中小学读书期间认定了孔夫子是个倒退的人物,是个僵化的人物,是个可笑的人物。最多也就是个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正统而迂腐的人物。这样的印象持续到上大学乃至工作之后。直到九十年代初,偶然一次听专家的讲座,听到了一个有关孔夫子的小故事,我才认识了孔夫子的另一面。
这个故事出之于《吕氏春秋·察微》,大意是说孔夫子的学生子贡到外国去,发现了有鲁国的人在外国当奴隶,于是用钱把这样的人赎出来并没有到朝廷领赎金。而另一个学生子路救落水之人后接受被救人的谢礼一条牛。孔子赞子路而不赞成子贡的做法。鲁国国君的目的很明显,就是用这样一个制度来最大可能救出那些在外国做奴隶的鲁国人。孔子的学生子贡把人救出来后,他觉得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不应当为钱而做这种事,于是喜滋滋向孔子说了此事。不料,这样助人为乐的好事,孔子却说他不该这么做,没有对此大加赞扬。不是每个人都具备这样的能力和品格,如果这种做了好事不求报酬的事大力传扬,那么,有些吝啬的人再遇到这种事就会视而不见,不去拿自己的钱赎奴隶。
最近又重读孔子,我又想起了这个小故事,心中感慨万千。
原来这个几千年前的教育家是这样的通达,这样的懂人情世故。而以前,我历经的三十年的教育,在我心中塑造的简直是个可笑的孔夫子,僵化的孔夫子,周游列国却一无所成的孔夫子。对人物模式化脸谱化的结果就是风化了人的记忆,鲜活的一切都消失了,只剩下僵化的七零八落概念。
重读经典,须要拂去层层的包装,只有这样才能抵达经典的内核。
多少年了,一些所谓的教育,总是喜欢在表面上把道德作为标尺衡量一切,而内心深处却并不遵守这把标尺,只不过是假借道德的名义来实现自己意图罢了。
对待历史,对待历史人物,即使是选择一个断面进行演绎也应当是多面的,丰富的。不应当把历史人物当成一种会变形的工具,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变换功能,而全部的真相却被遮盖。
历史是这样,历史人物也是如此,不是被蒙上灰尘就是被贴上金。还原历史人物的真相,要有抵达历史人物灵魂的勇气和态度!不论是对历史的还原,还是对历史人物本性的剖析,越过那些被后人强加上的炫目光环,打破传奇,放弃那些堂皇的描述,从容易被人忽略的字里行间里,拂去尘埃,用自己的学识、经验、性情来解构剖析人物。
其实,之所以如此的深怀打破的初心,更主要是在对历史的解剖中重新认识自己,重塑一个真实的不屈服的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