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度记特约评论员 于平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这是明朝人于谦抒发喜爱读书之情的话语。好书,就像一个多情的故人,如影随形,历久弥新。 “好教师可遇不可求,但好书是可遇又可求。”今年全国两会,政协委员朱永新第18次带着有关建立国家阅读节、倡导全民阅读的提案参会。这一次他从社会公平出发,建议建立国家公共图书馆和大中小学图书馆标准,为贫困家庭和弱势人群发放免费购书券,为新生儿赠送阅读包。他认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是他的阅读史,阅读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教育公平的最有效手段。” 连续18年,锲而不舍推动设立国家阅读节,朱永新委员的执着,源于他的危机感。在互联网时代,尤其眼下这个手机时代,电视、电脑、手机的大、中、小屏占领了很多人的生活。浅阅读流行,碎片化阅读盛行,真正沉下心来坚持深度阅读的人正变得越来越少。调查显示,2019年全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4.65本,比起日本人均年读书40本、以色列人均年读书60本,这样的差距令人心惊。 诚然,互联网时代的浅阅读,并非一无是处。它充分利用了人们零散的时间,降低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门槛。然而,它同时也养成了阅读惰性,让人们变得更加功利和浮躁,一路读来往往浮光掠影,能沉淀下来的非常之少。这样的阅读难以抵达人心,难以启发思考。它使人们在这个喧嚣时代,难以找到心灵安顿之所。 正因如此,历届两会中,不少代表和委员多次聚焦全民阅读。阅读,是一个人通过文字与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一个文明的社会,离不开阅读精神和书香气息。 《春天的约会:全国政协常委朱永新两会手记》 作 者:朱永新 著 出 版 社:团结出版社 “书香社会”,也在2015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把阅读变成公民终身的自我学习和教育,需要更多“国家阅读节”这样的仪式,来激发公众阅读的兴趣和意愿,营造书香四溢的文化氛围。 书香醉人,也养人。一个有“书香”的社会,不只关乎民众素养,也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健康程度。尤其在当下这一转型期,网络舆论场充斥戾气,社会生活中各种矛盾多发。这些问题说到底,是社会缺少道德和人文精神的强大制衡力。而以阅读自省,正是实现公民自我教化、提升整个民族的思考力最佳途径。广泛而深度的阅读,也是公民素养提升的过程,是社会回归理性和价值重建的过程。它使我们朝现代化突飞猛进的同时,能够守住精神上的“根”,不至于迷失方向。 一个有“书香”的社会,自然有着生生不息的创造力。阅读和书籍不仅不仅给我们带来心灵慰籍和文化传承,更是创新的源泉所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创新虽取得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 究其原因,与阅读求知的理念有很大关系,我们的学校教育,重视课堂和课本知识,不太鼓励“读闲书”,忽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一些学者,把大部分精力用于申请课题、对外接各种项目,即使对于自己的专业研究,也多是一目十行地“浏览文献”,难以做到深读精读,更不用说广泛涉猎专业之外的好书了。如此一来,创新必然受到影响。 一个有书香的社会才是有灵魂的社会,有希望的社会。正如朱永新委员所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决定着国家的未来。你我“低头的温柔”,标示着社会的航向。 而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需要的不仅是高蹈的理念,同时更应有务实的态度和改革的精神,完善全民阅读必要的基础设施,培育“书香社会”成长的土壤。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有言:“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加大公共图书馆建设,解决城市基层社区和农村地区中小型图书馆匮乏的问题,迫在眉睫。学术评价和文化出版的管理,也要给精神产品的生产,创造更加公平和宽容的环境,让更多内容优质、有原创思想的书籍,能脱颖而出,进入公共阅读的视野。 在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期间,朱永新在文度记的专题策划“度书三问”中说:“熊彼特在去世前留给德鲁克的一句话深深震撼了我——‘仅仅凭自己的著作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你能够改变和影响人们的生活’。这句话改变了德鲁克的人生,也改变了我。在那之后,我开始走出书斋,不仅走到了基础教育第一线,也逐渐走到了阅读推广的第一线。” 早已走出书斋的朱永新,不遗余力地推广阅读,应当获得更积极的正视和回应。让“书香社会”从梦想照进现实,让人们的精神世界丰盈而富足,有待我们共同的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