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毕之航 于 2020-6-3 15:27 编辑
华夏泱泱五千年,王朝更迭已是常规,每个王朝初立,他们都以为可以万世,可以永远代表人民,实际只是一厢情愿,无论怎样让人民山呼万岁,都不过几百年,甚至几十年。
秦统一前的三代夏商周实行封土建国,诸候大小林立,这种天下共主的情况,类似于今天西方的联邦制。据今考证,周约八百年,商约六百年,夏约五百年。这相对于实行中央集权(郡县制)的秦汉及后朝,延续己算很长了。最短的秦15年,隋37年,元入主中原98年,较长的汉约400年,唐289年,宋311年,明276年,清267年;民主共和的民国才38年。
我们看《封神》,神仙们讨伐殷纣,开口总说,殷纣无道,气数己尽,我等顺天应人,吊民伐罪云云。其实吊民伐罪,在尚书汤誓中就提及,后来孟子有吊其民,伐其罪的说法,到后来吊民伐罪成了义师诛伐罪恶的专用语,祭出吊民伐罪,有如姜子牙拿了杏黄旗,是顺天命而为。在古人看来,王朝的持续时间与王朝先辈仁德有关,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气数将尽的王朝,老天爷都会帮忙,或洪水或干旱,非得制造混乱,加速你的灭亡,也就是天意难违。
看来王朝是否可持续与气数的多寡有关,那么王朝的气数指的是什么呢?
气在国学和国语中是非常难以匣清的概念,具体的气指人们呼出吸入的气,当然指空气,这好理解,我们能分出氧气、二氢化碳等气态物质。但正因为人活着需要气,所谓人活一口气,进而把气理解为生命的特征。象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是活体的主要特征,仔细理解气已不是空气,而是能量的存在形式了。
到这里,中国先哲把气更加玄化,气成了哲学中的基础概念了。在天人一体的观照之下,人有寿命,王朝有气数乃是自然而然,要延长,人必得向善,王必须行仁政,这就是关于天命的理解。
所以按国学中的气来说明,王朝的气数就很难说清。
实际上,放过这些玄幻概念,从吊民伐罪,顺天应人来追溯,王朝的气数实际也不复杂。无非是天和人,或者说就是天气和人气。
直白说,王朝的气数就取决于人气和天气。
这可是个真理!
所谓人气,通俗有个说法就是“民心向背是革命成败的关键”,没有足够的人气,执政团队的支持率低下,必然导致其根基不牢,施政不力。从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一个组织,一个政党没有人气,没有人民支持肯定不行。相反如果它们有很好的凝聚人心,团结人心的目标、结构和运作方式,必然人气旺旺。
从古到今,领导层无非就是一拨人,这一拨人的好坏决定它的能否持续,关键是否能够团聚人气,人气但足,就可克服一切困难,既便天气作梗,也能够通过奋斗,取得成功。
相反这一拔人多数坏了,少数好人也起不了作用,组织涣散,内部腐败,人气成负,即便天气正常,也会倒蹋溃散。
中国有几个朝代,追根都灭亡于天气——气候变坏,这是有史实根据的,当局腐败,鱼肉百姓,但老百姓稍有衣食可能还相安无事,一旦出现大面积长时间旱灾、蝗灾、水灾等气候性灾害,人民生存困难,其为生存抗争而就是自然法则了。
因此所谓王朝的气数就是人气的多寡和天气的好坏。极少的人气再碰上极坏的天气,气数真的就尽了。
长远的看,任何王朝或政权都会气数将尽的,即便是今天被视为民主典范充当世界警察的美国,这是马列主义的辨证法和唯物史观,因为任何产生的东西,都必然走向消亡。
2017.0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