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选择,改变人生(四八)母亲的精神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6-11 0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选择,改变人生(四八)母亲的精神


    天下的母亲是伟大的,而伟大的的表现却不尽相同。
    我的母亲一生为了儿女承受了超乎寻常的生活苦难与精神压力,也树立了光辉榜样。

  母亲一生勇于吃苦,自强不息。从我记事儿时候起,就知道家里生活很困难,三个孩子两口大人的生活,母亲几乎分担了大半。上小学时正赶上国家三年自然灾害,家里粮食短缺。春天里,为了让我们多吃几口不掺树叶或野菜的净粮,母亲去掳杨树叶和柳树叶。回家用开水把树叶煮熟,为了减少苦涩,再用凉水泡几个小时,然后捞出来用手攥干,粘点儿盐充饥。杨树叶和柳树叶不同于榆树叶,榆树叶不苦,但榆树叶早已被人们掳光,甚至连榆树皮都剥光吃掉了。杨树叶,即使又煮又泡,也苦得很,我曾经有意尝了一口,到嘴里没嚼几下就苦得吐了出来,而母亲却能满不在乎地吃下去。
  秋天,父亲在矿山的单位给分了几百斤萝卜,须自己运回家。矿山离家十多里路远,家里又没有任何运输工具,没办法,母亲拿着麻袋领着我去矿上,我帮着母亲装满袋子,然后捆好,母亲背在背上。母亲个子不高,身体瘦弱,荷重吃力地朝前走着。我挎着装满萝卜小筐跟在母亲后面,一步一步地向家走去。就这样,用了两天的时间,背了十来趟,才把萝卜运回家。运这些萝卜,本来可以从邻居家借个手推车,可是母亲没有这样做,她说:“求人家不容易,求谁也不如求自己!”
  母亲一生富有远见,教子有方。在生活困难的年代里,许多家庭都不愿意让孩子上学,有的即使上了学,也会中途辍学。可是母亲不这样,无论家里怎么艰难,我们一到入学年龄,就及时送到学校。母亲说:“生活苦,可以慢慢熬,上学不能等,否则会耽误孩子一辈子。”我们上学后,因为家里经济拮据,母亲要求一定要节俭。用的作业本是花5分钱一张买来的白纸自己动手钉的,而且必须把每页的正反面用完才能换新的。
  母亲经常给我们讲《岳飞传》里的故事,讲岳飞上学买不起笔墨,就在村头大树下折一把树枝当笔,用衣襟装一兜沙子,在沙子上练习写字;讲“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情节,要求我们从小懂得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报效国家。所以我们在学校里都是既爱学习又会学习的好学生,我和妹妹都是当时学生中的佼佼者,也是老师们极为欣赏的学生。
  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我读到初中毕业,妹妹和弟弟读到高中毕业,要不是因为文化大革命的原因,尽管生活再难,母亲也打算供我们读完大学。
  从上小学起,母亲就经常叮嘱我说:“不要跟别人家的孩子比吃什么、穿什么,要比学习。学习不好,即使吃得再好,穿得再漂亮也不光彩;学习优秀,即使吃糠咽菜,穿补丁摞补丁的衣服也荣耀。”妹妹上中学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那时的“空气”是“政治第一,读书无用”。母亲听妹妹回家说同学们都不愿意学习时,就严肃地对她说:“你可不许像他们那样,你要好好学习,知识学到手,到任何时候都会有用!”
  一九七零年,我到农村插队,因受政治歧视无法生活而被迫只身闯荡黑龙江。儿行千里母担忧,可母亲却毅然地支持我。母亲说“好男儿四海为家,是狼,走遍天下吃肉!”母亲相信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在我走后的一年里,母亲满头青丝变成缕缕白发,但是,为了儿子的前程,她只能把思念埋在心底,每天晚上,母亲都要站在家里的东房山角下,面朝北方,长时间遥望,思念远在异乡的儿子。
  母亲一生聪明,勤奋,好学。如果说,母亲是一位天才的女性,那么,她这种天才就源于勤奋。母亲从年青时起,就善于向别人学习。百货商店里挂有新款衣服,母亲看几眼,回到家里就可以裁剪出来;妹妹在外面看谁穿的鞋子样儿好看,回家描述一番,母亲就可以把鞋样儿画出来,然后很快做出来。妹妹小时候穿的布鞋,鞋面上都要绣上花儿,我们穿的布底鞋,总要比别人家孩子穿的鞋美观结实。家庭中的女工活儿,她样样精通。绘画,可以画得栩栩如生;绣花,可以绣得光彩夺目;做中式服装,可以做得贴身合体,尤其是旗袍做得更好,建国初期有许多人家的姑娘出嫁时,请她给缝制旗袍。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因为母亲心灵手巧而被召进了供销社被服厂做小工。做小工就是锁扣眼儿,钉扣子,偶尔也做一点儿缝直线的活儿。被服厂里有位女师傅叫孙奎媛,即会裁剪,又会缝制,母亲被她所吸引。于是就一边做小工,一边细心观察,不到半年时间,就偷偷地学会了裁剪和缝制裤子。后来被服厂解散了,母亲把被服厂扔下的用纸裁成的一片片儿衣服样儿拿回家里。回到家后没活儿干,就开始养猪,一年后用卖猪的钱买了一台前进牌缝纫机,自己一边研究,一边实践,时间不长,就可以给外人做衣服了。那些年,母亲硬是靠着一双手,一台小44型缝纫机,长年累月地给别人做衣裳,挣来一些钱添补家庭生活和供我们读书。
  母亲一生严于律己,作风严谨。她把养育儿女看作是自己的神圣职责。有时因为一时疏忽或活儿忙,把饭做晚了,我们放学回家不能及时吃上饭,为此我们还没有说啥,她自己却对自己抱怨,她气自己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职责。她说,孩子进了家就应该饭等嘴,而不能让孩子嘴等饭。做事是这样,教育孩子也是如此。母亲小时候读过私塾,懂得很多古文知识,古典名著中的故事,她可以从头讲到尾,《三字经》、《道德经》之类的文章,她可以倒背如流。因此,她平常教育我们时,总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循循善诱,说得我们无言以对,心悦诚服。
  妹妹的孩子晓铂是母亲带大的,她对外孙女的教育可谓严谨得丝丝入扣。晓铂会说话时,就能够让她背诵古诗;会拿筷子时,就能够让她写字;会使用剪刀时,就能够让她剪窗花儿。晓铂从小在姥姥的影响下,养成了做事极其严谨的习惯,为她后来成为清华大学高材生奠定了良好基础。
  母亲一生舍己为人,顾全大局。自从我二十岁离开家以后,就一直未能和母亲一起生活。母亲在辽宁,我在黑龙江,母亲来到了黑龙江,我又去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我和母亲始终是远隔千里。母亲经常想念我,可是她从来不主动要求我回家探望她,因为她知道儿子的生活紧张,工作繁忙。每当我写信表示歉疚的时候,她便回信说:“你要把工作放在头前,不要惦记我,你做好了工作我比什么都高兴!”
  母亲一生为人善良,乐于助人。好善乐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一点在母亲身上尤为突出。小时候,我常看见有些叫花子上门讨饭,有老的,也有少的;有男的,也有女的,他们大多是浑身上下脏兮兮的。每当这些人走到我家门口时,母亲总要给他们一点儿,或是一碗饭,或是一个大饼子,或是几分钱,从来不让这些人空手而去。母亲说:“要饭的人不容易,但凡有办法谁还会要饭呢!咱没有多还没有少吗。”在生活困难的年代能做到这样,那是相当不容易的事。
  母亲经常无偿地给我的小学老师们缝制衣裳,当人家非要给钱时,她就说:“咱自己有缝纫机,也就是少呆一会儿,要什么钱!”记得我们学校少先队干部佩戴的三道杠标志,就是母亲给缝制的。我的一些同学常来家里玩儿,母亲看谁的衣服破了,只要有时间就会给他们缝补上。
  我的小学同学崔明儒,时常到我家来玩。他家原在北镇县农村住,为了求学方便住在哥哥家,生活上嫂子对他不够好,经常给他吃一些发霉的大饼子。母亲知道了这件事就对他说:“你不要吃了,吃了发霉的大饼子会坏肚子的。你把它都拿到我家来,我给你换成新做的。”以后,崔明儒就经常到我家吃母亲新做的饭菜。崔明儒中学毕业后应征入伍,后来成为团职军官后,还一直不忘母亲的恩德。
  母亲一生自强不息,远见卓识,勤奋好学,严于律己,顾全大局,乐于助人的精神,始终教育着我们如何做人和做事,引导着我们如何学习与工作,鼓舞着我们勇敢坚强地面对复杂多变的生活。
  我上小学一年级就被选为班长,戴上红领巾后就当选了少先队中队长,三年级开始当选为少先队大队委员、五年级开始任少先队大队长。从小学到中学,我一直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妹妹也是如此,小学期间一直是学生干部,上中学后是学生会的文艺部长。我和妹妹,在当时的学校里,村里,乃至全公社都是赫赫有名的优秀生。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下乡遭遇挫折,受到迫害,无奈之下先后闯荡黑龙江、内蒙古大兴安岭,一九七二末,妹妹高中毕业无着落,追随我闯荡北大荒。我们都参加过农村高强度的艰苦劳动。我当过民办教师,生产大队会计,临时代课教师,后来转为国家干部;妹妹上了中师,毕业后当中学教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靠我们自己的发奋努力,读完了大学,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是游刃有余的行家。母亲一直为有我们这样的儿女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我和妹妹的人生旅途中,始终伴随着母亲伟大精神的启发和引导、教育和鼓舞。特别是在我们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遇到艰难险阻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到母亲的精神,是她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从不幸走向幸运,从困难走向胜利,从艰苦走向幸福。
    我调回龙江县工作后,业余时间分布的重点是回乡下看望父母,没有特殊情况每周都要回乡下一趟。如果我没有时间,妻子就带着孩子们回去。
  一九八八年秋天,妹夫从军队转业,分配到齐齐哈尔市工商局工作,妹妹的工作也调进了市里。妹妹刚到一所新学校工作很忙,但心里却时刻牵挂着乡下的老人。齐齐哈尔市离八岔河有二百余华里,妹妹每次回来都是下了火车还要骑二十多里路的自行车才能赶到家。尽管如此,妹妹还是抽出时间专程返回乡下,给老人带来细粮和生活用品。母亲喜欢喝红茶,妹妹每次回来时,总是选择最好的给老人家买回来。父母看到儿女们不辞辛苦地跑来跑去,照顾他们,很是欣慰,虽然住在乡下,却感到特别满足,每天都是高高兴兴地生活着。
  天有不测风云。一九八九年春天,在乡下生活的母亲突然觉得胃不舒服,我听说后立即买药送了回去,可吃了几天药,却不见好转。于是,我借了一辆面包车把母亲接到县城里。第二天,在县医院给母亲做了胃透,结果未见异常。可是回到家以后,母亲还是吃不了多少东西,而且吃了点东西,不一会儿就吐出来,我觉得这事应该告诉妹妹。
  妹妹接到电话后,就和妹夫一起火速赶回龙江县城。面对母亲的病情和我家的境况,妹妹说:“让妈到我那儿去吧,市里的医疗条件比这儿好,到那儿可以确诊一下病情。再说,我的生活条件也比你宽裕,就让妈在我那儿治病吧,这样也免得我来回跑。”妹夫也这样说。为了母亲的身体,我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妹妹和妹夫把母亲接到齐齐哈尔市里。
  母亲到了齐齐哈尔的第二天,妹夫和他的战友们陪着母亲到203医院做了进一步检查。医生检查完后说:“老人的情况不太好,建议住院观察。”为了治疗方便,妹夫和妹妹决定让母亲住进市二院做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并且当晚打电话跟我说明了情况。我听后便立即向学校告假,从龙江赶往齐齐哈尔。
  第三天早晨,母亲住进了二院。
  母亲个子不高,但这时身体很胖。上午,我和妹夫轮换背着母亲楼上楼下地进行各项检查。做B超的时候,医生让我和妹妹看了图像。妹夫把母亲背走后,医生说:“老人家胃幽门长了肿瘤,已经进入晚期。”妹妹听后,眼泪顿时簌簌而下,我的心里也极度酸楚。可母亲病已至此,谁也没有回天之力了。
  我请了长假,每天陪护在母亲身旁。由于母亲吃不下东西,所以每天只能用消炎和一些营养之类的药,一天至少要输液三四瓶。
  多年来,一直没有发现母亲的身体有什么大病,这是第一次住院。一晃十来天过去了,母亲觉得病情不见好转,就对我们说:“这每天点好几瓶子,该好的病,也应该见效了。不见效就说明这病治不好了。治不好,咱们就不住院了,我七十多岁的人了,死了也不算短寿!”母亲说着说着,就要求出院回家。我们只好编一些理由劝老人在医院里多住几天。
  母亲是个精明人,她虽然不问自己得了什么病,但是已经判断出自己的病治不好了。由于我们一再劝说,母亲勉强又在医院里住了几天,之后还是要求出院回家。当时妹妹家住在军队院儿里,军队卫生员可以为母亲输液,也比较方便。于是同医生商量后出了院,回家治疗。
  由于吃不了多少东西,母亲的身体越来越消瘦,本来很胖的身体,眼看着瘦去了一半。老人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便郑重地跟我和妹妹说:“我死了以后,不留骨灰,你们俩把我的骨灰撒到嫩江里去。要是有灵魂,我就顺着江水回老家去;要是没有灵魂,就随着江水,流到哪儿算哪儿。这样,你们俩也就省心了,工作再调到哪儿,也就不用惦记着我了。你们也不必有其它想法,人死了就死了,留着骨灰没有用,周总理是多大的官啊,人家都把骨灰撒了,我这小老百姓算个啥呀,我死后三天如果江水开化了,就把我的骨灰撒到江里,如果不开化,就等到我的百日吧。”我和妹妹含泪点头说:“行,照您吩咐的办。”听了母亲的遗嘱,妹妹投到母亲的怀里失声痛哭,我在一旁也泪流成行。母亲严肃地对妹妹说:“只许你哭这一次,你的眼睛不好,我死后不许再哭!”旁边站着妹夫的战友和其他人,都为母亲的决定所惊呆。
  母亲生前从来不讲迷信,也不相信有来世,只相信人生靠自己奋斗。多少年来她都是这样教育我们的,到临终了,她仍然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目标才活得踏实,活得有劲。母亲说得累了,停了一会儿,接着又说:“我死后,你们多给我烧点儿纸,以后就不用再烧了,免得麻烦。”
  母亲的故乡位于风景秀美的辽宁省医巫闾山脚下,嫩江水的流向正是向南,从老人家的嘱托中,可以看得出,此时她仍然思念着自己的家乡。也能看出,老人家似乎知道她死后,儿女中有的可能还要继续工作转移。病危中的母亲,仍然在为自己的儿女着想。
  白天,我守在母亲的病榻旁,晚上由妹妹和妹夫轮流陪伴。老人家的病情愈加恶化,身体更加消瘦,并且开始一阵阵剧烈疼痛。每当疼痛得难以忍受时,就让我用双手托起她的身子,在地上向左转几圈儿,再向右转几圈儿,有时一天要转五六次。每当我托起母亲在地上转的时候,我的心似乎也在剧烈的疼痛,我一次又一次地诅咒着病魔为什么会把母亲害得这样惨!
  弥留之际,母亲又对我说:“我听说你们哥俩不想把我的骨灰撒到江里了?你们答应我的可不能变卦啊!我还要去大海看看呢。把我的骨灰撒在江里,我顺流而下,去看家乡,去看大海,去周游世界。”见母亲在死神面前,仍然如此乐观豁达,我忍着泪水说:“妈,您放心,我们一定会照您说的办!”
  四月下旬,母亲安详地走了,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妹夫战友们的大力帮助下,我和妹妹、妹夫在齐齐哈尔将母亲的遗体火化,百日后,我们捧着母亲的骨灰,怀着沉痛的心情,前往齐齐哈尔市西郊的嫩江大桥。
  我和妹妹站在大桥中段的边儿上,妹妹手捧着母亲的骨灰说:“妈妈,按着您的嘱托,我们哥俩把您的骨灰撒到嫩江里了,您一路走好……。”说着,把骨灰撒向奔腾向前的江水之中。我说:“妈妈,您是有灵魂的,您顺着江水回故乡吧!”
  我和妹妹站在桥上,遥望载着母亲骨灰南下的滔滔江水,泪流满面。生无所求,死也不给儿女留下牵挂,这就是我们的母亲。
    母亲这座丰碑却永远矗立在儿女心中!




2#
发表于 2020-6-11 10:51 | 只看该作者
pingfaerweidademuqing










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这一章很感人, 我流了很多泪水。


3#
 楼主| 发表于 2020-6-11 11:19 | 只看该作者


在我和妹妹的人生旅途中,始终伴随着母亲伟大精神的启发和引导、教育和鼓舞。特别是在我们生活、学习或工作中遇到艰难险阻的时候,就会想到母亲的精神,是她的精神鼓舞着我们从不幸走向幸运,从困难走向胜利,从艰苦走向幸福。——我在写这一章过程中,始终伴着泪水。母亲的一生只有七十二年,但活得很有质量。人生追求长寿,更应追求生命的质量。
感动着您的感动,真诚祝福您快乐、健康、长寿。
4#
发表于 2020-6-11 18:32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大作,感悟老人的精神境界,也感动于老乡的孝心;把骨灰洒在江河里去,这种精神可佳啊,现在少有人能有这样的觉悟!
5#
 楼主| 发表于 2020-6-12 19:33 | 只看该作者
言泊远 发表于 2020-6-11 18:32
拜读大作,感悟老人的精神境界,也感动于老乡的孝心;把骨灰洒在江河里去,这种精神可佳啊,现在少有人能有 ...

谢谢老乡深情关注。晚上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0-1 07:34 , Processed in 0.04922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