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小寒微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真相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20-6-27 09:03 | 只看该作者
小寒微雨 发表于 2020-6-26 20:45
哈哈,草版终于露面了。我先不说话,搬把板凳坐好,且看高手过招。

草舍是在故意激我,哈哈。
说实话,很多时候,当别人向自己的作品扔砖时,要花费别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有时候你的一片真诚,换来的可能是反唇相讥,所以,这种吃亏不讨好的事,要有针对性,看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果热屁股坐到冷板凳上,那以后就不会或者尽量少去坐板凳了。何苦来呢是吧,闲得无聊了?但是当我说出一句话时,肯定是经过考虑的,就是说证据是在心中的,这就是我说过的“有理有据”,但这种证据,是否有必要和盘托出,还是要看人,有些人可以点到为止——当然或许点得不对,有些人则完全可以毫无保留地批评,比如我自己就可以接受任何批评。
32#
 楼主| 发表于 2020-6-27 09:34 | 只看该作者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20-6-27 09:03
草舍是在故意激我,哈哈。
说实话,很多时候,当别人向自己的作品扔砖时,要花费别人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

桑版,跟你说实话吧,我挨砖也有原则,砖扔得有理,能叫我服气,我是绝对没有意见的,而且心存感激。反之,我就得捡起来再扔回去你的砖,我是比较喜欢的,属于圆明园的砖,老值钱了。所以,你不要有顾虑。当然,你如果嫌累,就算了哈。
33#
发表于 2020-6-28 09: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香薰古琴 于 2020-6-28 09:36 编辑

小说用生动的文笔描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普通家庭的生活现状,母亲瘫痪了,父亲精神分裂,女孩子背负了家庭的重担,生活在毫无安全感的环境中。这是很多不幸家庭的现状,她们的一点善意,躲过了伤害,却躲不过生存环境的挤压。作品中留下很多信息,母亲和牟军什么关系,为什么她会因此遭了车祸,使父亲精神分裂?小云替那个流浪汉打伞,既然躲过了一劫,为什么她却逃不过更多的威胁?读完留下很多想象空间。
问好小寒!专注一点写透,小说会更精彩。
34#
发表于 2020-6-28 1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楠 于 2020-6-28 10:51 编辑

第一次读小寒这类题材的,原先的一篇玄幻不用说了,很有诱惑力。这篇《真相》的文字架构和故事的布局,同样有着很大的诱惑力。这主要在情节的紧凑和节奏的把控。如果按照故事发展一条线索下来,很容易理解。但小说创作毕竟是一种艺术的呈现和主题的升华,所以,在这儿,首先要说小寒的文字驾驭能力很娴熟,简洁明快,一点到位,没有多余的水分。再就是故事的起承转合,多角度、多人物、多层关系的交叉层叠,最终归拢到一个主题,继而将故事一步步推向深入,直至最后的真相和“真相”。
其实不难看出,从主题立意中,包含的两个比较明确的“真相”,一是内在,一是外在。
内在的真相一直存在于主人公小云的心中,那就是妈妈遭遇车祸的真相,这真相引发了我们对“爸爸的出走和另一个男人的跳楼自杀”的探究,这也是小云需要的“真相。但真相到底是什么?这一点小寒的留白可以说很高,基于整个故事架构,在亲情之间的这种”欲说还羞“的状态下,这种含蓄的处理,留给读者是一种心痛,这种心痛是对残酷生活一种无奈和叹息。所以,这种内在的真相基本是已经明确了,只是作者故意摆下一个迷情陷阱,让人更多的人感叹生活中那不可预知的命运。
另一个外在的真相,很显然,就是指连环奸杀案的真相。这个真相也被作者赋予了多层关系,很有嚼头和余味。想象一下,一个女孩在雨中为一个流浪汉打伞的场景……小说这种内在的营造氛围很有吸引力。虽没直接描写,但已经引发了读者的联想和共鸣,为最后的结尾”心里默默祈愿,愿下雨的时候,也能有人为父亲撑伞......“赋予了感染力。
其实,小说还有另外一种”真相“,这就是人性”真相“。我们平时生活中看似平常邻里和人际关系,其中又有多少包含了虚情和虚伪?邻居阿姨们,酒店的老板,还有秦厂长……
所以,现实中有很多的”真相“需要我们去探究和了解,有些真相一目了然,有些真相包含了假象,而有些真相你也许永远都无法知道。当然,当你不想再去探索真相的时候,也许你才会明白,”真相“其实早就存在你的心中了!
35#
发表于 2020-6-28 11:23 | 只看该作者
意犹未尽,再看看!
很多细节,我们不能疏忽,疏忽了你就会容易简单的只能看表面了,所以,佩服小寒在营造故事中,细节是很能抓人的。
只举一例”写的是文言文,她看不大懂,问他写的什么,他说是楞严经。“
不要以为这是作者随便设置的一个场景,其实这和场景作为故事的伏笔包含了多层关系,也为后来的”真相“阐明了立场和观点。因为真相是这个写《楞严经》的流浪汉就是系列奸杀案的真凶,他奸杀一人,必留一字”淫“,所以在小云遭遇袭击时,只留下一个”三点水“。小云通过三点水,似乎也熟悉这种笔法,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了。这个”提示“一闪而过,但不难看出小说的精心布局。
《楞严经》是佛教经典,一个杀人凶手写《楞严经》,而且很有笔法,这个情景你可以想象……如果不是经过生活的大起大落,又怎么会造成一个人在”善“与”恶“之间这么明显的落差?所以,故事中就有了对凶手的交代……当然,最有说服力的还是凶手最后对小云的“手下留情”。为什么只写了“三点水”?因为当凶手看到小云的真相后,想起了雨中那个为自己打伞的女孩……善恶一念间,一步天堂,一步地狱。
还有邻居两个阿姨的前后出场,现实是作者故意设定的对故事深入推进的关键点,最后从秦厂长口中说出的话……谣言从何而起?不难想象。
小说的感染力,在于小说没有表现的一种内在的设定和给予读者的一种回味和想象。
36#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1:47 | 只看该作者
香薰古琴 发表于 2020-6-28 09:34
小说用生动的文笔描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普通家庭的生活现状,母亲瘫痪了,父亲精神分裂,女孩子背负了家庭的 ...

谢谢琴版的留评和建议,问好。
37#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2:02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20-6-28 10:44
第一次读小寒这类题材的,原先的一篇玄幻不用说了,很有诱惑力。这篇《真相》的文字架构和故事的布局,同样 ...

一楠老师,每次看到你的评语我都很激动,不仅是因为你评得专业,仔细,全面,更因为你每次都能评到我心里,让我恍惚中产生一种错觉,觉得作者是你不是我。你究竟是怎样做到的呢?
38#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2:10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20-6-28 11:23
意犹未尽,再看看!
很多细节,我们不能疏忽,疏忽了你就会容易简单的只能看表面了,所以,佩服小寒在营 ...

一楠老师,如果说刚才那条评论让我惊讶,那么这一条就是雀跃了。《楞严经》处确实是我设的伏笔,但是很多朋友都忽略了,只有你,特意提到。还有凶手只在小云额头上留下三点水,你也分析的很准确,你真的......一切尽在不言中,我想,中午我不必吃饭了,就盯着你这两条评论,已经回味无穷了。再次谢谢一楠老师。遥握。

点评

另外说一句,不算拍砖。如果这个故事放在古代就完美了。现代刑侦技术已经超出我们想象。  发表于 2020-6-28 13:10
这个三点水还用分析?难道逛中财的都是小学生?哈哈。小寒同学很会恭维人,这一点要点赞!  发表于 2020-6-28 13:01
39#
发表于 2020-6-28 12:20 | 只看该作者
小寒微雨 发表于 2020-6-28 12:02
一楠老师,每次看到你的评语我都很激动,不仅是因为你评得专业,仔细,全面,更因为你每次都能评到我心里 ...

我记得上次你说我是不是学过心理学?
其实写文与读文一个道理,就是用心。用心才能读心。
太虚里有几位这类写作上很容易感染读者的,不仅在故事营造上,关键在语言的表达上,流畅、自然、贴切。
所以,我看这类作品一般也很容易被感染,读一遍就似乎已经和作者面对面在交流了。这种感觉是瞬间迸发的,不是强求的。
40#
发表于 2020-6-28 12:28 | 只看该作者
小寒微雨 发表于 2020-6-28 12:10
一楠老师,如果说刚才那条评论让我惊讶,那么这一条就是雀跃了。《楞严经》处确实是我设的伏笔,但是很多 ...

所以,细节决定成败。这也是小说内在设定中必须具备的一点。
有些朋友喜欢设定情节,但容易缺少细节描写,甚至缺少合理的故事支撑。所以,这类情节即便设置的再完整,也只能是一副看似美丽的骨架。
41#
发表于 2020-6-28 12:33 | 只看该作者
是叹号,叹号,叹号。
为什么变成问号?我也不知道哇,我也没有办法(我跟你说了,N老师说的就是我想说的,所以不在这里重复了,谁知,好容易写几个字不错了,标点符号也能弄错,佩服俺吧
42#
发表于 2020-6-28 12:33 | 只看该作者
是叹号,叹号,叹号。
为什么变成问号?我也不知道哇,我也没有办法(我跟你说了,N老师说的就是我想说的,所以不在这里重复了,谁知,好容易写几个字不错了,标点符号也能弄错,佩服俺吧

点评

不怪清泉,论坛这段时间抽风,有目共睹。  发表于 2020-6-28 13:06
不怪清泉,论坛这段时间抽风,有目共睹。  发表于 2020-6-28 13:06
43#
发表于 2020-6-28 13:54 | 只看该作者
叙述一如既往的流畅,悬念一环接一环,反应了生活的不同侧面。对于人物的的扁圆把握不错,想表达的有点多。欣赏学习,问好小雨
44#
发表于 2020-6-28 15:47 | 只看该作者
都是捧杀的回复,我偏要泼冷水。
细节上的“不经意”其实是读得不细,小说细节是不够饱满的。这是其一。
其二,节奏快了,这可能与作者的秉性有关。快,也有细节不饱满、闲笔缺欠的原因。
至于小说是否切中“真相”这个主题,楠兄解读得熨帖。很多事情难寻真相,其实就是社会的真相,人心的真相。小说中表现了,但还要下功夫。
45#
 楼主| 发表于 2020-6-28 19:41 | 只看该作者
小寒微雨 发表于 2020-6-28 12:10
一楠老师,如果说刚才那条评论让我惊讶,那么这一条就是雀跃了。《楞严经》处确实是我设的伏笔,但是很多 ...

之城老师,只要你留言,我就当你是赞我,嘿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6 09:51 , Processed in 0.05051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