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礼县雏燕 于 2020-7-2 09:38 编辑
“七月流火”刍议 文/礼县雏燕
(一)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国风》中《豳风·七月》,有一说法,《七月》是周公旦所作。先来了解一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的出处。节选如下: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曰觱发,二之曰栗裂;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曰于耜,四之曰举趾。 同我妇子,馌彼南亩。 田畯至喜。
(二)
在三千多年前西周时期一个叫豳(bīn)的封国,是周人最早发祥地之一,原是祖先刘公开发的。豳国也就是古戎狄,在今天陕西省的彬县、旬邑一带,周平王东迁后,归属秦国。 上选歌谣以平铺直叙的手法,描绘了豳地人民有序进行农业生产活动的欢快场面: 七月,大火星渐渐落西边。到了九月,妇女们开始缝制御寒的衣衫。进入十一月,天气逐渐变冷,十二月,天气越来越冷寒,到了天寒地冻的时候,如果还没有好衣、厚衣服穿,怎么过冬年?开年后,正月里,人们就开始准备修理耜类等各种农具,二月份就要下地去耕田。我带着妻子和孩子一起干,饭菜送到地垄边,田官老爷看到露笑脸。
(三)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是啥意思? “七月流火”,其实是一个成语,不是单纯字面上的意思,不能简单理解为:七月份的天气像“火”一样热。
火,星名,即心宿,二十八宿之一,由天蝎座σ、α、τ三星组成。每年夏历五月间黄昏时心宿在中天,六月以后,就渐渐偏西。时暑热开始减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孔颖达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将寒之渐。”这里是说,暑热渐渐减退,但还是很热的,阳极阴生,阳达到极端后,阴始滋生,阴势微弱。随着时间变化,进入八九月,阴势渐強,阳势渐弱,到了十月十一月,阴盛阳衰,腊月阴极阳生;周而复始。七月流火,暑热达到极致,一年里最热的时间,阴开始孳生,阴凉不明显,但在渐渐增加。“七月,阴气成,体自申束”。孔颖达说的很分明:“知是将寒之渐”,一个“知”,一个“将”,一个“渐”,很准确地说明时令的变化。 这里的“火”,指的是“星宿二”,也就是“大火星”。这里的“流”,是“西沉”“西移”的意思。
“七月流火”表达的真正意思是:到七月后,大火星西移,天气将渐渐转凉。《诗经》里的“七月”,使用的是豳历,若换成公历,大概是九、十月份。到了九月,妇女们就开始缝制寒衣了。“火”,大火星,并非绕太阳运行的火星,而是夜空里一颗有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古人称之为"心宿二",在每年的五月,位于夜空位置最高的正南方。到了七月,夏末秋初时,大火星就逐渐落向夜空的西边。
这种天文现象,古人称之为“七月流火”。 概而言之,“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句话很形象地表达了一个气候转换时的天文现象:夏去秋来,天气转凉。“七月”的具体时间看法不一,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是周历七月,有人说是夏历七月,也有人说是豳历七月。夏历认为:每年夏历五月,黄昏时间,心宿当正南方,也就是正中和最高的位置,过了六月就西向下了,所以叫“流火”。 这首《七月》就是豳国的民间歌谣,名为七月,实是描写了豳地一年的农事活动,因那时没有钟表之类的时间工具,古人的生产生活主要就是观察节令和天气变化来判断。
(四)
“七月流火”古人古定下来,表达一种天文现象,“七月流火”成了一个成语。人们对成语的理解、运用的变化古汉语古今义也发生了变化,古语的本来含义已被通俗而异化,人们乎略了时间的本义,直接对应成了农历七月。 把“七月流火”,理解为:七月份的天气像“火”一样热,也是很正常的。其实这在汉语语法体糸中是常见的语言现象,如:一鼓作气、破釜沉舟、桃之夭夭等已经有了比喻义、引伸义,含义与成语的来源关系相差甚远了。 农历七月份是一年中第二个最热的月份,七月依然是酷热难耐;“七月流火”是天气热到极端,从最热开始转凉,并不是说不热,或已转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