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3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小说的价值不是接受训斥而是感受被打动的那一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7-22 1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村上的小说创作有那么一点像是组装汽车。至于发动机……齐泽克写过一本名为《不敢问希区柯克的,就问拉康吧》的书,旨在从拉康的精神分析中找到解读希区柯克电影的密码。那么同样,我们或许也可以说,不敢问村上春树的,就去问坎贝尔吧。”翻开张悦然的《顿悟的时刻》,许多话让人久久玩味,也包括这句。


  在汉语阅读圈中,约瑟夫·坎贝尔算不上家喻户晓,他被《星球大战》的导演卢卡斯奉为精神导师,此外,还是《达·芬奇密码》中符号学家的原型。


  坎贝尔开创性地提出:科学与神话并不冲突,科学就来自神话中的萨满精神,科学家像萨满猎人一样,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断向未知探索。他说:“人类对自身必死性的认识,以及超越死亡的愿望,是神话产生的原动力。”


  这意味着,现代人同样需要神话,我们的人生仍是一部探险史,我们都正在心中写着自己的英雄史。


  用坎贝尔来理解村上春树,有些出人意料。但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村上的小说彼此雷同、格局有限,却赢得如此多的读者共鸣——它们本来就是印刷版的西部片,是发生在地球上的《星球大战》。读者们愿意跟着村上春树,去按摩心中的英雄梦。


  这种顿悟式的文艺评论,精彩到令人拍案。


  “科学”压倒一切,文学必须投降


  文艺评论有两种,一种是学者式的,一种是作家式的。前者重逻辑,通过严谨分析,得出“规律性认识”,然后用它约束创作。后者则重感悟,试图告诉读者,作者为什么如此写、如此写的好处等。


  比如金圣叹在评《水浒传》时,称:“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分不清这些“粗卤”的区别,就会像某位著名学者那样,用“游民精神”一语以蔽之。其实,他们有的是下层军官,有的是公子哥,有的是相扑世家……并不全是“游民”。为否定暴力,便纠缠于身份、文化等,让现代文艺评论家在见识上,反不如金圣叹的“官逼民反,乱自上作”。


  遗憾的是,在今天,学者式文艺评论彻底压倒了作家式文艺评论。


  一方面,作家式文艺评论以点评为主,不成体系,有注比文长、褒贬由己等缺陷。


  另一方面,学者式文艺评论清晰易懂,通过学科建设,形成了学术传统和专业人群,似乎更“科学”。在“科学”压倒一切的时代,文学必须投降。所以“中文系的目标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学者”。


  随着学者式文艺评论占据几乎全部话语权,作家写文艺评论便就成了费力不讨好的事。谁敢尝试,就会被讥讽为“不专业”“写写个人感受而已”“分不清读后感与文艺评论的区别”,俨然是文艺评论界的马保国。


  弗洛伊德为什么把鸟当成秃鹫


  可问题是,学者式文艺评论所标榜的“科学”真是科学吗?


  事实是,学者们操持的绝大多数文艺理论是无效的,既没帮助读者更好理解作品,也没推动创作繁荣,不过是嫁接其他学科的既有理论而已。这些学科经多年积累,体系完整度较高,但真的适合解释文学吗?还是只负责提供逻辑自洽的快感?


  学者张江在《当代西方文论若干问题辨识》中指出:许多文艺理论是为理论而理论。


  比如弗洛伊德在研究达·芬奇时,抓住其日记中有“我忆起一件很早的往事,当我还在摇篮里的时候,一只秃鹫向我飞来,它用尾巴撞开了我的嘴,并且还多次撞我的嘴唇”这么一句话,根据“在古埃及的象形文字中,秃鹫的画像代表着母亲”。且达·芬奇一出生便失去父爱,于是,便“合理”论证出:达·芬奇有严重的恋母情结,而秃鹫尾巴象征着母亲的乳房,说明达·芬奇还有“待母哺乳的幻想”。于是,弗洛伊德为自己的心理学解释体系又找到了又一个有力的旁证。


  然而,很快有学者指出,弗洛伊德依照的是达·芬奇日记,是德译本,其中有严重误译,达·芬奇在回忆中看到的不是“秃鹫”,而是一种普通的小鸟,毫无“母亲”的意味。


  弗洛伊德曾对大量文艺创作进行过分析,但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理论正确,这些分析在艺术上价值很低,却被视为经典。


  比如弗洛伊德认为,幼年达·芬奇曾有两位母亲,因此拥有双份恋母情结,名画《蒙娜丽莎》呈现的是两位女性的面貌,所以才显得异常神秘。在理论上,似乎很完美,但这种分析对今后创作又有什么价值呢?


  不好看的文论,不如不写


  不知为什么,似乎从没人反问过:文艺评论“不专业”有什么不好?文艺评论为什么不能写个人感受?为什么非要分清读后感和文艺评论?文艺评论与文学创作一样,“好看”才是王道,如果不“好看”,何必写出来?


  在《顿悟的时刻》中,至少有两点非常“好看”:


  首先,作者对“情感支点”透辟分析。


  在“理性即一切”的时代中,“情感支点”犹如爱、尊重、沉醉等,正日益空洞化——人人似乎都知道它,却又说不出是什么,更少有人真正坚守它。毁灭、挫折、伤害作为生命体验,正远离现代人。而经过趋利避害的格式化后,书中这样的话就是振聋发聩的:“很多时候,狭隘比包容更有力量,因为狭隘是激烈的,包容是温柔的。狭隘可以确立信仰,而包容却令人陷入怀疑和虚无。”


  太多好小说指向毁灭,对此,学者往往喜欢扣上诲淫诲盗的帽子。某位著名学者不喜欢《活着》,竟然是其中人物灵魂不够“荡漾”。俨然个个都是“高大全”,才是好小说。相比之下,《顿悟的时刻》至少更亲切一点:“那种自我毁灭中所蕴藏的激情与能量,竟然是被我暗暗肯定的……当你理解、同情和接纳了那些违背社会规范的人物时,你会感到一种道德压迫。”


  其次,人类热爱情节的冲突,源于我们需要那种仪式。


  “生活不是故事”,这是常见的遁词。许多读者以此否定小说的价值,认为小说会让心灵幼稚化。许多作者也以此作为非线性叙事的借口,指责线性叙事虚假。


  在学者式文艺评论中,这样的争论永远不会有结果,因为它的前提不来自真实的阅读体验,而是对“什么是文学”的架空讨论。当“文学就是形式”被当成定律时,那么,“怎么写都行”也就拥有了合法性。


  更愿接受《顿悟的时刻》中的理解:越是短篇,对线性叙事的依赖越强,即使是长篇,也要看结构,短长篇因线索少,更重视结尾,超长篇因线索多,结尾可以开放式。这是真正创作者才有的感受。


  也许,“小说是否需要故事”本来就是伪问题。人类热爱故事,因为它是一种仪式,通过故事,阅读者的精神得到超越。小说当然可以创造出新的仪式来,但只能通过体验获得。


  文论不应给读者“貌似的博学”


  从社会资源分配看,专家式文艺评论拥有压倒性优势,从佳作数量看,还是作家式文艺评论更胜一筹。不论是福斯坦的《小说艺术面面观》,还是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都被视为文艺评论史上的不朽之作。


  究其原因,在于作家式文艺评论更能将读者带到创作第一线,其中提供的是真经验,而非“貌似的博学”。


  在《顿悟的时刻》中,几次提到波拉尼奥的《2666》、弗兰茨的《自由》等,它们的汉译本问世时间不长,在专家式文艺评论中,应属“尚未完成经典化”,而在《顿悟的时刻》中,作者将《2666》与《战争与和平》对读,让人耳目一新。至于安妮·普鲁的《近距离》、克莱尔·吉根的《南极》、特雷弗的《三人行》等,均是当代作家的创作,其中呈现出比卡夫卡、米兰·昆德拉等经典作家更鲜活的语境。


  事实是,文学的经典性未必是面面俱到、集大成者,原创性也许更重要。所有名著都有瑕疵,关键看它能否拓展人类的精神边疆。最坏的情况,莫过于以夯实基础为名,养上无数不会创作的食客,通过反复阐释旧经典,使它看上去似乎毫无缺陷、处处极致。直到抬头时,才发现又落后于世界潮流几十年。


  小说的价值不是严整的逻辑,不是接受训斥,而是感受被打动的那一瞬间:突然意识到自我与熟悉的一切突然断裂,无论怎样努力,也解释不了其中原因……这才是真正的小说时刻,也是真正的顿悟时刻。


  “不管我们是叫它索菲亚,还是玛丽,或者朱迪,它都在那里耸立着,而且毫不介意。说到底,荣誉和人生一样,也许都是一场幻影。”从《顿悟的时刻》中,随手翻出这样的句子,实在比读十本学者式文艺评论更有趣味。

2#
 楼主| 发表于 2020-7-22 10:12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值得一读,也值得一悟。转来与大家分享,希望有帮助!
3#
发表于 2020-7-22 1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0-7-23 00:10 编辑

为什么强调一方面总是要鄙弃另一方面?
文论不好看不如不写,小说不好看呢?谁说不好看,谁就是“逻辑自冾的快感”;谁说不好看,谁就是训斥。对不起,作者不接受训斥,只接受被打动。
所以,小说不好看,文论依然要说好看。



点评

谢谢草舍兄。这番话有点绕,我都看晕了!:)))  发表于 2020-7-24 11:30
4#
发表于 2020-7-22 12: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一楠老师分享,里面有些话是非常受教的。小说的价值不是严整的逻辑,不是接受训斥,而是感受被打动的那一瞬间:突然意识到自我与熟悉的一切突然断裂,无论怎样努力,也解释不了其中原因……这才是真正的小说时刻,也是真正的顿悟时刻。


点评

谢谢古琴版!  发表于 2020-7-24 11:25
5#
发表于 2020-7-22 21:58 | 只看该作者
中文系的目标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学者
——————————————————————
事实就是如此。也是共识。
6#
发表于 2020-7-22 22:21 | 只看该作者
事实是,学者们操持的绝大多数文艺理论是无效的,既没帮助读者更好理解作品,也没推动创作繁荣,不过是嫁接其他学科的既有理论而已。这些学科经多年积累,体系完整度较高,但真的适合解释文学吗?还是只负责提供逻辑自洽的快感?
——————————————————————
这个问题没有定论。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文学创作离不开文学评论。文学评论也许会造成“逻辑自洽的快感”,但反过来对文学创作也是一种鞭策或警醒。个人以为,文学批评家们无论有多烂,都是必不可少的。文学不能缺少评论家。

点评

谢谢老桑版!应该是文学创作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文学评论的指引。文学创作是一个独立的文体,文学评论依附于并作用于文学创作。  发表于 2020-7-24 11:29
7#
发表于 2020-7-22 22:29 | 只看该作者
这篇文章,有些散,里面的观点很容易被小说爱好者们断章取义。所以个人以为,还是要靠自己的悟去学习写小说,不管是顿悟还是渐悟。
8#
发表于 2020-7-23 11: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0-7-23 11:24 编辑

       一楠老师的分享值得一读,更值得去悟。其实个人觉得正是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共同撑起“文学”殿堂,“学者式评论”给读者提示规律性认识,“作家式”评论提醒感悟,各有所长,只要评论有价值何必计较是否“训斥”?哈哈!取己所需就好!     

      看好我写了一篇有关“小说主题价值”的文章,供文友们讨论,特请一楠老师抽空批阅指正。
     
遥祝夏安!

      


点评

谢谢小平老师,你在这方面有更深的理解和见解!  发表于 2020-7-24 11:33
谢谢小平老师,你在这方面有更深的理解和见解!  发表于 2020-7-24 11:32
9#
 楼主| 发表于 2020-7-24 11: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楠 于 2020-7-24 11:24 编辑

这是《中国青年报》近日刊登的一篇争鸣。在没有网络的时候,我最喜欢看《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杂文,文风都很犀利,针对性也很强。现在《中国青年报》的文论和争鸣依旧沿袭了这种文风,值得一看!
10#
发表于 2020-7-30 21:07 | 只看该作者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20-7-22 22:21
事实是,学者们操持的绝大多数文艺理论是无效的,既没帮助读者更好理解作品,也没推动创作繁荣,不过是嫁接 ...

实际上,砖家我不同意“文学创作离不开文学评论”这个观点。
因为这个观点并不来自文学创作者,而是来自文学评论家们。
因为绝大多数文学创作者们并不在意文学评论的。
尤其那些高级的创作者,
相反,是那些文学评论家们靠这些作家吃饭的。
虽然有一些作家或者说大多数普通作家从这些评论中得到了某些承认和实惠,但真正的作家根本不在乎这个。
而引领文学创作潮流的是真正的高级作家如海明威福克纳契诃夫马尔克斯伍尔夫卡夫卡等等等等。。。其他都是些二流货色。;P

点评

老桑的意思是,只怕很多文学爱好者断章取义,只接受“从这些评论中得到某些承认和好处”,而不接受训斥,因为他们都认为训斥不是他们小说的价值,都认为自己的小说是最能令人感受被打动的。  发表于 2020-7-31 01:58
11#
发表于 2021-1-5 11:28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底,荣誉和人生一样,也许都是一场幻影。

读了一楠分享的几篇文章。感觉很有收获。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 12:21 , Processed in 0.108219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