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一楠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写作首先从“学习虚构”开始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20-8-17 12:38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20-8-17 12:08
司马先生的史记,可以说虚构的成分相当大,大到没谱了。。。
但因为相同时期的史料几乎没有第二个选项, ...

相同时期的史料几乎没有第二个选项,比史记早的历史记载却有,另外还有地下文物和地上遗迹。
17#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14:40 | 只看该作者
月牙 发表于 2020-8-17 11:17
然后项庄、项伯、亚父范曾——范增

《史记》,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 ...

谢谢月牙!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99%都是虚构的!
就说现代,抗美援朝可是我们中国最大的历史事件,可在朝鲜,历史记录为零,根本就没有这一笔,朝鲜的胜利是自己的胜利,与中国无关。
了解这一历史渊源,还是看看当时的金日成是如何看待中国的。寒心!
18#
发表于 2020-8-17 14:49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更容易让初学者吸收、消化
19#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14:59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8-17 11:41
“比如司马迁的《史记》,我们通常会认为是史实”,凡是有中学历史知识的,都不应该这样认为。文字记载的历 ...

谢谢草舍兄!因为史实无法考证,所以虚构也就成为了“史实”。只不过这类“史实”无限放大了也就成为了一种文学艺术。就像《水浒》的武大郎和潘金莲,现在有人翻出武大郎确有其人,叫武植,是一位正直的县官,因为拒绝朋友求官而被朋友黑化。现在据说施耐庵的后人在武植后人写了一首道歉诗:杜撰水浒施耐庵,武潘无端蒙沉冤。施家文章施家画,贬褒迄今数百年。累世因缘今终报,正容重塑展人间。武氏祠堂断公案,施姓欠账施姓还。
真的吗?显然又是虚构。因为施耐庵其为笔名,真实并无其人。唯一的解释,施耐庵就是罗贯中,答案在名字里!
20#
发表于 2020-8-17 15:09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20-8-17 14:59
谢谢草舍兄!因为史实无法考证,所以虚构也就成为了“史实”。只不过这类“史实”无限放大了也就成为了一 ...

我们无考证,未必司马迁无考证。可以推理说他的确有虚构的成分,但具体到哪些内容是他虚构的,我们无考证可以存疑,但不下结论。
贾谊说阿房宫三百里,司马迁说阿房宫根本没有建,他去过那地方。现代考古印证了司马迁的说法。
《史记》是小说吗?为什么与《水浒》相比?
21#
发表于 2020-8-17 15:16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8-17 12:38
相同时期的史料几乎没有第二个选项,比史记早的历史记载却有,另外还有地下文物和地上遗迹。

对不起,这些你承认,史家们不承认。。。
通过文物和遗迹得到的结论(是推测结论),与史记上的记载,人们更愿意相信史记。
22#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15:19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20-8-17 12:06
一楠同志的分享非常好。非常好。砖家鼓掌。

谢谢房源先生!
我也是今早才发现的这篇评论,感觉适合目前的心境,就分享过来了。
前两天看作家谈青年写作:《我们都曾经从高考作文开始》,其中苏童谈到:参加高考是1980年,那年高考作文题目我还记得很清楚,今天说起来叫材料作文——给一段材料,关于达·芬奇年轻时候画素描老是画一只蛋,让你发挥写一篇作文。……我认为我的作文是强项,会得很高的分。但是事实上,我的语文才拿了70多分……
我突然感觉自己一下子与苏童靠近了许多,因为我也是80年参加的高考,作文题目是全国统一的《读画蛋有感》,作文占语文试卷的60分。我总分得了80分,是其它学科最高的……

所以,多看看,让我能想的更多,也更远!尽管时间不饶人!
23#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15:24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8-17 15:09
我们无考证,未必司马迁无考证。可以推理说他的确有虚构的成分,但具体到哪些内容是他虚构的,我们无考证 ...

晕!
听说不听音,真还要较真?

24#
发表于 2020-8-17 15:27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20-8-17 15:16
对不起,这些你承认,史家们不承认。。。
通过文物和遗迹得到的结论(是推测结论),与史记上的记载, ...

你的脑子还停留在你的“史家”那里。
国外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因此西方干脆一概不认可,只认可“通过文物和遗迹得到的结论”。于是中国近百年的考古都尽量邀西方参加或鉴定,最终把中国历史推前到5500年至6500年。呃,当然这些“事件基本都是虚构的”,你有一票否决权
25#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15:28 | 只看该作者
奉洁 发表于 2020-8-17 14:49
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更容易让初学者吸收、消化

谢谢奉洁。深有同感。深奥的东西容易让人稀里糊涂,看着就厌烦了。这篇刚好通俗,又比较切合实际,忍不住就转发过来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6#
发表于 2020-8-17 15:32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20-8-17 15:24
晕!
听说不听音,真还要较真?

不是较真,“文史不分家”,为文者要有客观的历史观。我不是强加给别人我的历史观,而是表明一下
27#
 楼主| 发表于 2020-8-17 15:48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8-17 15:32
不是较真,“文史不分家”,为文者要有客观的历史观。我不是强加给别人我的历史观,而是表明一下

对历史的看待和解读,各有各的看法和包容性。刚才回帖说1980年的全国统一高考作文题目是《读画蛋有感》,内容是根据描述达芬奇《画蛋》的一段文字。一个鸡蛋,全国有多少的考生?能写出什么的读后感?
苏童说了,自己的语文的了70分,心里清楚,作文得分不及格。他不明白,一直自认为作文发挥的很好了,究竟哪里出错了?后来才知,审题跑偏了。主题立意偏了,语言修辞再好,也是不顶用。
司马迁的《史记》是唯一的,但对历史人物的解读不是唯一的,所以,在不同的时代中,个人感情作用于自身所在的位置和审视的角度,所以,效果也就不一样。自古“成为王,败为寇”在项羽身上是不适应的,因为司马迁把他描写成了“失败的英雄”!
28#
发表于 2020-8-17 15:48 | 只看该作者
先读文接着看讨论,但愿不是小猴子下山,多少存下点印象就好
29#
发表于 2020-8-17 16:07 | 只看该作者
看看理论文章有好处,光埋头写作还不是办法。谢谢一楠先生。
30#
发表于 2020-8-17 16:28 | 只看该作者
一楠 发表于 2020-8-17 15:28
谢谢奉洁。深有同感。深奥的东西容易让人稀里糊涂,看着就厌烦了。这篇刚好通俗,又比较切合实际,忍不住 ...

一楠老师的无私分享,犹如指引“捷径”,胜过初学者盲目地看“教科书”或死啃名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6 07:07 , Processed in 0.250867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