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20-9-29 09:28 编辑
——读贺朝举散文集《最后的桃花源》有感
初识贺朝举,是在2002年全区的青年作家创作笔会上。那时,他既写诗歌,又写散文。之后,陆续读到一些他的作品。前几年,由于临县友好交流活动频繁,我们也越来越熟悉。他在编辑《成州报》《同谷》的过程中,承蒙瞧得起,还向我约过稿。凭心而论,早就希望他有一本作品集。去年,他的散文集《最后的桃花源》走过“千呼万唤”的阶段面世。近日得到赠书,读过,觉得有必要说点什么,否则,就有愧于这位挚友。这本散文集收录散文51篇,多数作品写于他“而立之年”前。通读全书,初步判断是:他的散文写得比我预想的要好,早期作品比后期作品写得更用心。至于理由,我试图通过“回望”“反观”“自省”等关键词谈几点看法。
第一,采取“回望”的叙述视角,追忆“似水年华”的往昔印记。
周国平说过:人分两种,一种是有往事的人,另一种是没有往事的人。周国平还说:珍惜往事的人,也一定有一颗温柔爱人的心。贺朝举不仅属于“有往事的人”,而且“有一颗温柔爱人的心”。在叙述的角度上,采取“回望”过往的方式,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通达的“桥梁”,让个人的“过往”在回顾中得到再现,并赋予我们认同感。
“丢失的打麦场”“遥远的风声”“大地之爱”等三辑,几乎都是对“故乡事物、人生经历、亲人挚友”深情“回望”的篇章,可以断定他是一个敏感、善感且爱“怀旧”的人。《丢失的打麦场》是献给“故乡”的一曲情深义重的“故土恋歌”,通过孩童纯洁的眼瞳,以细腻的笔触、精彩的细节,再现农耕年代农村“盘碾麦场”的繁忙场景,也穿插了儿童互相打闹、游戏玩乐的欢愉情景,表现了邻里之间的关系和睦,村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团结友善的美好品质,抒发了发自内心真切的留恋,流露出难以割舍的怀念之情。
《温暖的山坡》把“芦苇林”附近的一方“山坡”,作为抒怀的“事物”和贯穿全文的“线索”,叙述“我”的学习生涯和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有欢乐的童趣,也有考试获得“双百”的欣喜,更有对生计苦辛、日子艰难的深沉铭记,把真实的童年进行呈现,抒发对那方“山坡”的牵挂和感念。
《遥远的风声》全景式“回望”小学生涯,满怀真情“追忆”曾经的恩师;记述记忆犹新且深受启发的“测量电视信号转播塔”的现场教学课,以及得知老师要调走时全班同学送“红墨水”和村干部、学生和家长代表与老师依依惜别的场景,尤其是老师“手抚着我冻得通红的脸说:‘你要好好学习……以后考个好大学,为我们老师长个脸面……’的教诲和鼓励,把一位严谨治学、教学得法、关爱学生的“民办”形象和盘托出,抒发了对这位“良师”培育、教导自己的感激之情。
《大地之爱》把目光聚焦于“母亲”,凭借一系列让人感怀丛生的“往事”,逐一凸显“母亲”的生活节俭、在庄稼地里操劳和对“我、儿媳妇、孙女”的疼爱,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情愫;结尾进行点题,隐喻母爱的博大与深邃,流露出在“母爱”的世界里“健康地成长,幸福地生活”的自豪感。
《父亲的路》“回望”父亲不幸的童年遭际和饱尝人生疾苦的“生意路”,通过父亲“起早贪黑地奔波于风雨里”“我在路口接父亲”等情景,让读者对这位为了改变家庭境况不辞辛劳的伟大父亲由衷敬佩,也为母亲让“我”在公路边接父亲的人间至情而大为感动。
《我的泪水为你而流》,“回望”的是“因诗结缘”的友情,“我’和未曾谋面女孩“琼”通过“鸿雁传情”,使得友情在“相互鼓励”中逐渐升温,又在“我”决绝的“不回信”和“不回电话”中戛然而止,最后一切都“随着岁月流尘而去”,成为“一个美丽的梦”,让我们体味到深深的惋惜和真切的歉疚。此外,他还“回望”因婚姻不幸而选择“自杀、解脱”的“二姑”,死在麦浪散发出诱人气息季节里的“阿婆”,对“我”的学业时刻关注,鼓励“我”好好学习、勤于思考,做一个有用的人的“二爷”,疼爱“我”、心地善良的“外婆”等人。在他的“回望”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对故土家园的极力亲近、亲情的弥足珍贵,以及“他”的内心悸动和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
第二,通过“反观”的评判姿态,阐发“今非昔比”的深刻感悟。
“反观”是一种唯心的认识论,就是从另一角度观察事物或以另一事物对比当前事物。在文学作品中,作家的“反观”是他对生命价值的认同,以及他评判社会的态度。在阅读过程中,我明晰地体察到贺朝举的作品贯穿着“反观”的意识,只要具有这种意识,就足以说明他对人生、命运、社会等有了自己的评判准则,对社会生活开始理性的思考,在具体的事件中就是心怀忧患,突出的表现就是在优越的“城市”中“反观”故土上的生态、土地、乡亲、村庄和童年,在不自觉的“对比”中,阐发观点,抒发情怀,实现心灵的“回归”。
在《端午的村庄》中,有:“当我带着对村庄深情的眷恋扑进她的怀抱时,村庄以那种天生俱来的气味,浓浓的包裹了我”的陈述,就是对村庄的深情“反观”。还有这样的“城乡对比”:“许多城里人聚在‘农家乐’里享受过节的喜悦,乡亲们则在田地里苦熬着日子。一面是挥汗如雨,一面是酒足饭饱;一面是心安理得的辛苦劳作,一面是心安理得地公款埋单……”。作家的“良知”被唤醒,悲悯情怀被激活,并发展成自主性行为。
《村庄的队伍》贯穿着“反观”意识;文中的“队伍”是他非常熟悉的“耕牛”;在“反观”故乡时,对“为人们含辛茹苦、任劳任怨的耕牛不见了”表示出极大担忧,深刻的认识到在巨大的社会变革和历史转型期,“耕牛也不是当今社会的绝对生产力”,进而阐发对这一现象的思考:“在当今社会,打工的潮流如此疯狂,人们盲目的随波逐流,城市文明与乡村的滞后不再存在明显的界限,真正意义上的村庄不复存在……”,对这种社会状况表示深深的感伤。这种现象继续发展,造成的恶果则是农耕文明消失,从“故乡”背井离乡进入“城市”的“农村人”不仅会失去牵怀挂肚的“乡愁”,灵魂也会如浮萍一样失去“根系”。
《麦子黄时回家乡》在“反观”的基础上实现了真正的“回归”,在对国家取消农业税无比喜悦的同时,仍然对乡亲们赖以生存、安身立命的“故乡”忧心如焚,他这样认为:“我为收麦时节村庄的沉重而忧虑,为乡亲们的吃水困难而焦灼,为父母没日没夜地经营那贫瘠的土地而无奈。我什么都不能解决,连这份思想都是轻浮的,它抵不上太阳下父亲的一滴实在的汗水,它抵不上母亲夜晚为背回一碗水而付出的艰辛。”这样的认识,已经有了振聋发聩的效应。贯穿这种“反观”意识的文章,还有《回不去的村庄守不住的城》。
在《父亲的路》中,为了感知父亲当年“生意路”的艰辛,冒雨骑自行车重走“父亲当年走过的那条路”,更加深刻的体会到父亲当年跋涉的辛劳,由衷地感叹社会进步对农村生活带来的变化。从“反观”,到“重走”,再到“走进”故乡,从这“三步走”的阶段中,我们体察到的是作者对“故乡”的抚慰,以及由此引发的对灵魂的拷问。我对贺朝举的这种“反观”自觉,深表赞许。
第三,凭借“自省”的深层审视,实现“自我救赎”的灵魂安放。
“自省”就是通过自我意识来省察。每个人在漫长的生活中,总会在不同阶段感到彷徨、迷惑,会自问现在走的路、坚持的方向是否是出发时的目标,是否值得自己付出汗水、眼泪和青春,是否在行将就木之时能做到无怨无悔等。在这里,“自省”包括“自我审视”和“理性思考”两个方面,也涵盖“自我比照”和“自我反思”。读贺朝举的散文,发现他时刻进行着“自省”,并让这种态度成为生命自觉。
在《端午的村庄》中,在面对父母的辛劳却很难改变生活困境时,引发了他对造成这种问题原因的探求:“制约村庄发展的瓶颈是什么?影响家乡致富的因素有哪些?……我不知道土里刨食的现状还要延续到何时?”他从现象的观察,上升到对“社会课题”的深入分析和理性思考上,支撑他这样发问的根源是:“他们一天忙到黑,一年忙到头,待到清算这一年的血汗收获,才惊讶地发现,村庄并没有更加富裕”。这已经不是简单片面的评判,而是触及社会诸多方面的问题;这样的文章超越了单纯的对社会现象的描摹,而是洞察到制约农村发展,改变农民生活现状的深层问题。
在《树叶一样飘飞的村庄》中,把“当年的长辈们”和“新一代的年轻人”进行比照,曾经是“父老乡亲老牛一样苦熬日子,在沉重的生活道路上一步步地改变着村庄的模样”,而20年后“新一代的年青人扎堆,他们骑着摩托车,拿着手机,一忽儿进城闲玩,一些天又去了北京上海打工挣钱”,通过对比式的“自省”,揭示“老新”两代人生活观念的差异,隐含其中的问题引人思虑——他们到底谁对谁错?“自省”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但寻根溯源,找到问题症结,很有现实意义。
在《我记忆的村庄》中,作者对“现在的人们只顾自己,看电视、睡觉,关门过小日子,不去沟通,不给自己冰释前嫌的机会,一切都无所谓了。纯朴的民风没有了,充斥着自私、势力,甚至有点冷漠”的现象有着哀其不幸的焦虑;也对“水泉没有了,树荫不见了,草坪没有了,洗衣的笑声歌声‘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多年不见的村庄,在缺水的尴尬中显得山穷水尽,无所适从了”的恶劣环境感到爱莫能助。
至此,作者从对个人家庭命运的关注,上升到对一个村庄,乃至整个农村生存困境的关切。故乡生态、生存环境等问题,考量着着作者的责任担当,促使他以“笔”为乡亲们代言,以期引起有关人员有关部门的重视,力所能及的改变这种让人忧心忡忡的状况。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我救赎”,“身在城市”却“反观故乡”,最终把灵魂进行稳妥的安放。故此,我认为贺朝举的有些散文就是唱给“故乡”的“安魂曲”。
在散文的写作上,贺朝举有着自己的叙述节奏,也注重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更把细节描写穿插在段落中,使得他的书写有着较从容的姿态,有着属于自己的味道、气息和韵致。当然,也期待他出产更多新篇佳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