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小平_gMTT8 于 2020-11-17 08:54 编辑
了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确定自己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中的站位
文 / 小平
我们喜欢并参与文学写作和评论,最好先了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然后再确定自己文学创作或评论中的站位。本文采集众多业内人士评论加之个人意见,以供文友们参考。
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不同的两个体系。在世界上中国文化是个独特的存在,“独特就是地位的描述,无关高低”。
“ 如果你对中国古典文学的源流、审美、技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你就会发现中国的古典文学建立在迥异于西方的文化之上,有着伟大的、成熟的评价体系。就这一意义上讲,它并不逊色于同时期的任何文明的文学成就。”
“ 只有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才能体会中国文化之美,中西文化的差距注定西方人解释不了什么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与长天一色’ ”
文学是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学的优点很少被外国人理解,其重要一点就是在翻译中流逝。文学的载体是文字,而“中国文字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具有世界唯一音、形、意、兼备的独特性。上千年地演化,使用历史最悠久。每个字拎出来都是一个巨大的宝库,随手拈来都能引发读者的无限联想。”中国历代诗人创作的诗词更是引领世界,譬如“西方意象派大诗人庞德就以学习中国诗闻名。其最为国人所知的是《在地铁车站》:
这张脸在人群中幻影般闪现
湿漉漉的黑树枝上花瓣数点。”
可见中国文化在世界上影响之大。
为了更系统的认知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特把有关问题(收录)解释如下:
一 . 如何认识中国现代小说
中国的现代小说,“从时间上来说是指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小说;从性质上来说是指小说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相对于中国古代小说而言,采用白话文形式表现中国人的审美心态和情感方式。”
二 .何谓 西方的 现代派文学
“ 西方的 现代派文学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的、20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在欧美繁荣的、遍及全球的众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包括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魔幻现实主义等流派。学校课文《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节选)《百年孤独》(节选)分别是上述流派的代表性作品。
现代派文学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变化,流派纷呈,作家的政治、思想倾向也很不一致,但就其共性来说,有如下几点:①各流派都强调要表现“现代意识”,其中心就是危机感和荒谬感。因此,现代派文学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②现代派文学对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四种基本关系的尖锐对立作了深刻的反映,表现了异化这一主题。③现代派文学是西方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危机的自我表现,它深受唯心主义和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具有虚无主义、神秘主义和悲观主义、个人主义的色彩。
三. 现代派文学的艺术特征是:
①象征性。现代派作品为探求人物的内心真实,着重表现难以直接描述的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借助意象,用暗喻、烘托、渲染等手法,把思想还原为知觉,使抽象的思想外化。②荒诞性。现代派作家通过非理性的极度夸张的形式,将现实与非现实糅合在一起,寓严肃于荒诞。以战后的计算机工业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把社会结构改组成一个庞大精密的机器,人成了由机器控制的动物。科学对世界和人的统治比过去任何时代都要残酷无情,人再也没有主体性可言。科学对人的压抑使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产生分裂,而“荒诞本质上是一种分裂”,当代人由于科学的异化而产生对世界和人的荒诞体验。荒诞形象具有一种特殊的概括力。③意识流。现代派作家热衷于挖掘人的潜意识,大量采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的手法,表现人物意识“自然”流动状态,力求开掘人物心理的复杂性,扩大心理描写的范围,意识流技巧的目的是要深入人的精神活动,表现那种纷乱飘忽的思绪和感触,这种思绪和感触还没有经过严密的整理和组织,常常显得松散零乱,缺乏条理,不合逻辑。④意义的不确定性。由于该时期文学关注的社会准则问题长期陷入混乱,他们感到世界的意识只是部分的、暂时的、甚至是矛盾的,而且总会有争议,这样的社会已不适宜于明确的定义,因而该时期文学更侧重于探究那种混乱的多重复合意义。在艺术表现上他们常采用事实与虚构交织的拼凑、自相矛盾、不连续性、模糊性等方法来表现这个复杂多变、难于捉摸的世界。”
总之 “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这种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主要用象征性、荒诞性、意识流去表现荒诞的世界里异化的人的危机意识;在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奥地利作家弗兰茨·卡夫卡,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四 . 什么是先锋小说?
“先锋小说是指吸纳了西方现代主义(包括后现代主义)的观念和技巧,通过新的价值取向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发生决裂的一种小说。先锋小说属于纯文学之一种。“先锋”的原义来自法国著名的《拉鲁斯词典》——所谓“先锋”是指一支武装力量的先头部队,其任务是为这支武装力量进入行动做准备(军事术语),“先锋”这个术语的历史,始于法国大革命,再转向文化和文学艺术术语(始于19世纪初)。”
如上所述,所谓“西方现代小说”是两次世界大战激化了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造成了经济极度萧条,残酷的社会现实冲击着文学创作的产物。它们淡化(或异化)甚至颠覆了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的表现手法,也曾风靡一时,国人也有不少人模仿、引用。但是应该明白一点它毕竟是带有特殊的时代因素,大多带有隐晦、荒诞特点,只能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小说的写作形式,而不是文学创作的制高点更不是文学创作的主流。
文学界的跟风已习以为常,“中国跟风走;俄国兴起学现实主意;欧洲兴起学现代、后现代主义;拉美兴起学幻想现实主义,学来学去忘了自己,绕着别人转一圈还说什么中心?”我倒觉得学习很必要,但必须建筑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读书学习的最大悲哀是读学一辈子,知识还是别人的。
在此还需要说明一点,所谓的“现代小说”,它“虽没有了传统小说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动人心弦的冲突、悬念,但以此证明小说可以不要情节,无疑是不正确的。这里有一个对故事、情节的理性认识问题。英国小说家伊丽莎白·鲍温说:“凡是小说就一定包含有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可能是在一个你所不熟的或是没有料到的平面上:它们写的可能是心理的,情绪的或内在的事物。……而我们应该知道,故事的检验标准,正在于它是否是向前发展的。”如果我们摆脱传统观念对情节与故事的束缚,而承认只要是动态过程就含情节与故事这一新理解,就自然会对现代小说的情节要素的体现有正确的把握与认识了。”
综上所述,我们平时以为西方的所谓现代小说、先锋小说颠覆了传统小说的故事框框,为小说写作开创了无时间限制、无顺序要求、无情节束缚的写作新概念,实际上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反映特种思想的所产生的一种写作方法,用以揭示当时的社会矛盾或底层人群的生活状态的表现形式。
于此希望文友们详细了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不要随意用西方文化的标杆去丈量中国的文学作品,同样的道理也不能拿中国的文化的标杆去丈量西方的文学作品。实际上我们推崇的(个人爱好)任何文学巨匠,哪怕它和空中的行星一样灿烂,和春天的鲜花一样艳美也只能是世界文艺宝库中的钻石一枚,沧海一粟而已。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开阔眼界,博览广义,既打好传统文学的基础,又广采诸家所长。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多点参考,少点偏见,为我所用。
谢谢大家阅读。
写于 / 二零二零年 十一月 (天津)
|
评分
-
6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