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1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砖家解读 克莱尔-吉根的《南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1-20 1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老实说,我第一次读南极的时候没读懂。N年前了,那时读小说就是瞎翻的,乱读一气,毫无目的可言,而且多数时候读了也就忘了。

这个小说我应该在很早之前就读过,因为后面的片段印象很深刻,但是当时读了就是觉得是个非常普通的短小说。对吉根也不是很在意。
后面我在读《走在蓝色的田野上》之后,又试着读了一次南极,感觉上有些不一样。

对吉根了解之后,再了解了吉根所生活的国度,和她小说里一贯的文学主张,我们会发现,这篇小说,有着极浓厚的宗教气味。

性解放,出轨,一夜情,甚至性虐待,这些都是小说讲的表面。并不是吉根要表达的。

小说开篇说了,她的婚姻生活很平静,她就是想透透气,想出去碰碰运气。为什么?

对一般人来说,这可能是因为她的现实生活太过寂寞,平淡如水,人生就是冒险的过程,她需要冒险,也就是刺激,她需要这些东西来挽回自己曾经鲜活的生命。

但是我们知道,爱尔兰是个天主教国家,是不太允许离婚和性出轨的。这对天主教来说是大坏事,是死后上不了天堂的。所以天主教国家的离婚率都比较低。

所以小说开篇就说了,这个女人是没有名字的。为什么没有名字。因为她代表着天主教国家里的一切婚姻内的女性。
后面的他也是没有名字,他也许就代表了爱尔兰的男性群体,我们看到,这个群体的特点就是自我感觉 “我是个孤儿”
而这个女性的她,在平淡如水的婚姻中,她需要激情,需要把身上的桎梏(即宗教)解除掉,
她甚至需要被关怀,被爱护,我们从小说中男人对她的各种关怀包括擦洗都看得出来,这是她要出去透气的另一个原因。
就是说,宗教是终极的关怀,但是人间还有另一层关怀,就是说,在物质层面,在生理层面,在生活层面,这些低一些层极的关怀,人也是需要的。

所以小说通过这个女性的临时起意的出轨,表达了这一层含义。
我们看,整体情节的安排,前面都是水到渠成,一切自自然然。所有意外出轨的因素和过程就描写得非常细致,丝毫看不出来有什么危险后果。
后面很大可能是,各自回归各自的生活中去,一切归于平静。

但小说仅仅如此,就不是克莱尔-吉根了。。。。

所以最后,当一切都应该结束的时候,男的又突然出现。
把她带回那个公寓,在一切毫无征兆的时候,她被软禁了。。。之后,可以说是生死不明,就是说,做为生命的终点,普通人无法思考了,像南极那样寒冷与无助。

这一切为什么呢?
因为她违背宗教的教义教规,你犯了天条,你就要受到惩罚,没别的原因。

所以,南极的终于主题,就是说,宗教是人的终生追求,不允许有丝毫懈怠和意外发生,否则,等待你的,在短暂的欢愉之后,将是严酷的漫长的无助与寒冷,就像南极那样。。。

而小说里特意讲了当年南极科考队的纪录片。。。。
我们有兴趣的或感兴趣的朋友一定知道,当年这次非常有名的南极科考是失败的,队员全部死在南极,而且死得极惨。
所以言外之意是说,冒险的结果很惨。。。。;P


那么,是不是说,吉根因此就是在维护宗教对人的束缚,支持宗教对人性的桎梏,我看不一定。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吉根由此可以向世人展示宗教对人类精神层面的破坏。

就是说,人一旦入了这个门,结果很可能就是笼中的鸟儿(文中也提过到),虽然表面上自然平顺稳稳当当死后入天堂,但是人间的一切味道就与你无关了。。。

所以这个也可能是吉根提出来的,对宗教信仰的一种质疑。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0-11-20 10:56 | 只看该作者
砖家进入哲学思考,打破砂锅纹(问)到底。                        
3#
发表于 2020-11-20 12:22 | 只看该作者
砖家从宗教的角度解读,可以说是抓住了小说的根

国外小说,尤其欧美小说,受宗教影响巨大,所以读国外小说,如果不晓基督教义,不读圣经与什么旧约新约全书,阅读起来是较难的

南极,从字面上讲,就是寒冷的极致,显然,是一种象征与隐喻。吉根相当年轻一些,小说写得往往比较含蓄一些,而老特雷弗,有些小说则直冲主题,比如《友谊》。我喜欢吉根,主要还是喜欢她小说里的含蓄与舒缓

《南极》这个故事,本身是带有惊悚意味的,或者说有些哥特式小说的惊悚与恐怖,这里面的情节,欧美一些大片里很多

我认为《南极》实际上讲的还是“欲望”的主题。因为欲望,所以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去陌生的不属于自己生活轨迹的圈层寻找刺激,但没想到的是,走上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篇小说,是对女性或女权解放的一种反讽或警醒,欲望必须飘浮于安全区间,不能任由欲望的旗帜猎猎……
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0 13:32 | 只看该作者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20-11-20 12:22
砖家从宗教的角度解读,可以说是抓住了小说的根

国外小说,尤其欧美小说,受宗教影响巨大,所以读国外小 ...

这个想法也是一种解读。。。。
确实是这样,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吉根也就是30岁而已。。。。
5#
发表于 2020-11-20 1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草舍煮字 于 2020-11-20 15:34 编辑

借着等待的时间空隙,抓读了老桑分享的南极和他当年的读书笔记,或许现在他的理解会比那时深刻得多吧。
在我读砖家这篇之前,对《南极》的理解与砖家大致相同,虽然我不甚了解爱尔兰人的宗教背景和那次失败的南极探险。
女主只是想像哥伦布发现美洲一样探索一次婚外情,以还自己一个终生之愿。但事情恐怕真的是被以马内利修女看见了,结果给她的比她希望的还要多得多。危险的性爱引起了情爱,事情发展到她无法控制,甚至很可能永无尽期。因为情爱意味着渴望天长地久,还意味着不择手段——它不是一个变态或者性奴的故事,或者案件。
作者真是个高手,当中太多的细节令人回味、回溯,甚至反复再读,以使那些丰富的伏笔、铺垫、暗扣豁然开朗。
铺垫,除了南极的故事,还有男人的那把枪gun,“那是给一个人的礼物”,会不会暗示了她的结局呢?
“她乘上进城的火车,坐在头等车厢里读一本犯罪小说。小说并没有引起她的兴趣;她已经能够预知结局。”——说明她是聪明而且理智的,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同时也比较自负、自以为是。
只要你慢下来读,这样的细节比比皆是……
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0 15:27 | 只看该作者
草舍煮字 发表于 2020-11-20 15:24
借着等待的时间空隙,抓读了老桑分享的南极和他当年的读书笔记,或许现在他的理解会比那时深刻得多吧。
在 ...

这个男人的枪可能与爱尔兰国的创建有关。
这个国家真正独立的时间并不长。
几百年来,一直被英国管辖统治,爱尔兰人总想独立。所以我们经常看到
爱尔兰和英国 之间的战争不断,所以爱尔兰的男人可能多数都是当过兵的。
前面这些铺垫,也许作者都是有意安排的。
你读得比我细多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0 15:27 | 只看该作者
鴳雀 发表于 2020-11-20 10:56
砖家进入哲学思考,打破砂锅纹(问)到底。

我是闲来无事胡扯的。。。
8#
发表于 2020-11-20 15:30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20-11-20 15:27
这个男人的枪可能与爱尔兰国的创建有关。
这个国家真正独立的时间并不长。
几百年来,一直被英国管辖统 ...

文中看出男人很有心机,实际上也是作者的心机——与情节无关的道具是不会出现在情节中的。
9#
发表于 2020-11-20 17:16 | 只看该作者
一旦入了这个门,结果很可能就是笼中的鸟儿(文中也提过到),虽然表面上自然平顺稳稳当当死后入天堂,但是人间的一切味道就与你无关了。。。
10#
发表于 2020-11-20 17:17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不崇尚宗教信仰。欣赏欣赏朋友的风景
11#
发表于 2020-11-21 20:1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07:25 | 只看该作者
童心是 发表于 2020-11-20 17:17
所以我不崇尚宗教信仰。欣赏欣赏朋友的风景

欢迎朋友来玩
13#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07:28 | 只看该作者
彼岸丛林 发表于 2020-11-21 20:11
今天听了安徽作协副主席李凤群特地讲了《南极》我才注意了。她没讲那么多,倒是强调了毕竟任何人都有可能因 ...

看来这作协的领导对这类宗教小说也是一知半解。。。。只看了个皮毛
吉根的小说,如果你们读得多,就会发现,大部分主题都有宗教有关。
比如同样爱尔兰的短篇巨匠威廉•特雷弗,小说主题大部分也是与宗教有关。
吉根当然可以吃一辈子,要知道,她写这一篇的时候,可能还不到30岁。

点评

贫泛无聊而想出去走走会遇到什么,可能也是要分性别的,嘿嘿。  发表于 2020-11-22 08:48
14#
发表于 2020-11-22 15:1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6 11:30 , Processed in 0.05891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