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2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画笔之外: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世界  一一读铁扬《等待一只布谷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2-15 2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远牵 于 2020-12-18 22:48 编辑

画笔之外: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世界

  一一读铁扬散文集《等待一只布谷鸟》


  
多年前一部叫《红衣少女》的电影里,少女安然对同学津津有味地讲解爸爸画作的情景让我印象深刻,一直难忘。没想到的是在2020年10月31这天,笔者不仅有幸于河北科技大学铁扬美术馆开馆之际亲临现场欣赏到了这些听闻已久的画作,还读到了画家铁扬亲笔签名的新辑散文集。当欣赏过了一帧帧岁月沉积的画作后再品读这本散发着墨香的新书,难免神思遄飞,恍惚间竟觉着书上的文字也尽由一幅幅印着作者生命足迹的密实画面连篇而成。这些由文字点染而成的画作是无形的,它饱蘸着人间情意,让我们不由自主地走进了作为作家的铁扬画笔之外的另一个世界。

      就在石家庄作协举办的铁扬作品朗诵会上,我见到了铁扬老师:一位身着中式白衫,满头银发,神采奕奕的睿智老者。当他在我正前方的观众席入座,我还不知这位平易近人的"观众"正是画展的主人铁扬,也就是《红衣少女》中安静与安然的"画家爸爸″。而当人物角色与电影原型在我眼前终能对号入座时,作为后辈的我难免有些许激动。于是怀着一些崇敬,同时也带着一些好奇,我借坐在老先生后位的地利之便,拍了几个铁扬老师聆听朗诵会的侧影照片;照片上的铁扬正陷入某种沉思中,而我在聆听篇首美文《等待一只布谷鸟》的朗读中也怀着特别的心情,打开了这本期待已久的新书《等待一只布谷鸟》,并由这本书,走进了一个似曾相识又让人流连忘返的铁扬的世界。

        铁扬的文字如他笔下的赵州梨花,斑驳油彩调绘出杂花生树而落落洁白。铁扬说自己兴趣"杂",由这本书而知铁扬曾从医,曾在正定华北大学上学时演过戏画过画,曾在文工团做演员后转美工,曾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舞美专业,并最终确定了将绘画(油画与水粉画)作为自己的艺术专攻方向。谈到与绘画的关系时,铁扬说过“用油彩作画,是喜欢他能制造出一种颜色的坚强节奏,有时他表现出的质感仿佛可触摸到生活。"书中的文字让我们相信,曲折复杂的生活无碍纯粹的艺术追求,铁扬在"我的路"这一辑中写出了自己的从艺经历并用杂谈般的闲笔告诉我们,生活的"杂"并不与艺术完全对立,有时反倒有助于艺术的提纯,如同油画以外的其他颜料画,也是"表达自己生命形式的一个手段的变换"。不同的生活经历相当于画画所用的不同的材料,最接近艺术本质的曲径,往往由"杂"而通。

        一书一世界。《等待一只布谷鸟》这本书也是铁扬老先生继《母亲的大碗》后的第二本散文集,它更多记下了一些久远年代里的人物故事,以及发生在他们身上让人动容的平凡生活里的喜怒忧乐。这本书里的世界,不仅有连着故土记忆的布谷鸟、梁上燕,上百年的老梨树,还有现己消失、堪称奇闻的叫街、赶饭担、袖掠等乡间轶事,相比带着情感记忆的赵州物事,铁扬笔下一个个有温度有个性的他们或她们更让人难忘。在铁扬的文字世界里,我们认识了豁达随缘的秀姑"张小勇",得失淡然的祖父屈得意,三位栩栩可敬的抗日先烈王先臣,李泽民,李攀贵,以及平凡的乡村烧炕女孩儿西芹,当然更有女作家中的翘楚伊蕾与冯秋子……铁扬笔下的人物群像带着生活原汁原味的气息,又因散文疏朗的笔致而似素描画一般真实动人,并且每个人物身上都有不同的历史嵌痕。这些文中刻画的人物,他们身上色彩并不夺人眼目,但是那种自然与隽永,让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一种让人怀想的温情力量,这是铁扬的文字给我们的珍贵馈赠,值得读到的我们好好品藏。


        《等待一只布谷鸟》里的"等待"是一种情结的定格,作者在等待的同时也在寻找,这种寻找倾注着铁扬式的执着。就像少年时对于布谷鸟的失踪事件,几十年后铁扬的眼光仍注意寻找着停在绒花树上的布谷鸟;同样,《寻找戳子》《寻找提姆》是两篇记叙了铁扬"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寻人纪事散文。戳子是奶奶故事里求笼子的乡下农人,提姆是参加过越战的美国老兵,这样两个相隔万里又从未谋面的人,因为铁扬的牵念而成为"众里寻他"的神秘人物;随着寻人线索的徐徐展开,尘封的旧事层层再现,时间为这种寻找做了最好注脚,在花费了不少周折与功夫的寻找中,不仅往事可追,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铁老心中对故人旧事的深刻缅怀与骨子里的透亮率真。

        我以为最迷人的篇目当是第五辑中的《湖畔诗》与《黑》这两个小说体。之所以敢把这两篇认定为小说,一是因为,铁扬在书中有对小说和散文表达过"还是模糊一点儿好"的主张,另外是小说中的一些细节与书中的其它篇目能互文映照,既然散文是最能表达真实感的文体,那么"湖畔"与"黑"这两个人物就大概率是小说的女主人公了;这是两个具有悲伤色彩的年轻女性人物,她们都禀具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不幸的是特定的年代际遇赐予了她们不幸的命运,她们的文学投射也可以在铁凝的《笨花》与《棉花垛》中找到更开阔的出口,而铁扬以短篇规制将"湖畔"与"黑"这两个女性写得如此让人唏嘘怜爱而回味深长,让人掩卷后依然激荡在她们命运的波澜里心绪难平。再看铁扬老师笔下那些大胆前卫的女性人体画,突然发现,只有铁扬小说中的"她们"才可以完美对接到画中的"她们″在挣扎中归于安详的灵魂,小说是画面之外的另一种况味,她们浸染着明净而忧伤的格凋,点到为止的疏离中带着沉郁的凄婉,让人心中隐隐作痛而魅力不绝。


        由文入画,继而想到在"铁扬的世界″美术馆展出的铁扬画作,它们或肃穆或温暖或不拘,有的甚至会发生大胆放泼的变形,这些画中的世界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有画作先入为主,文字世界里似曾相识的感觉也一触即发。尤其那幅"玉米地一一下河者"画布上油彩交纵的线条,不知怎么让我将这本书中提到的一幅老对子联系到了一处,"远近达道逍遥过,进退还联运遇生",我想这也正是铁扬文字世界的一个现实映照,这个世界让我似曾相识,这个世界亦让我流连忘返,看完这本书,我可以深深地庆幸一下,并对自己说,这个世界,我来过了!(2325字)





2#
发表于 2020-12-16 08:36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远牵。阅读让心灵充盈。
有暇再来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4 10:29 , Processed in 0.049702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