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屈原的精神,是一种气节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0-6-18 14:4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屈原的死因值得探讨

他偷偷喜欢楚怀王的宠妃郑袖,暖昧关系被怀王知道后,促使他以政治名义放逐屈原,使人再也无法与郑袖见面。十几年后,楚怀王驾崩,为防止屈原与郑袖的关系卷土重来,楚国王室遵照楚怀王的遗命,派人对屈原进行了捕杀。追杀事件的发生地就是今天的汨罗江,兵士们最终在江边抓住了屈原,将他刺杀后装进袋子,捆紧了之后压上石块投入江心,演出了一幕残酷的历史悲剧。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屈原确实要打上折扣。
17#
发表于 2010-6-18 14:55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我是中文系毕业,今天也算是研究历史的,其实历史上的很多东西也许他的真相并不是我们教科书上所说的。屈原的才华无可非议,“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唐代诗人李白在《江上吟》中这样写道。

但他绝对不是我们“正统”而幼稚的理解的那么高尚,在国家大义上女人上不知孰轻孰重,在立功和立业之间不知圆滑和媾和,在谋身和事功之间在不知进退,说远了,本身就是文人遭遇了政治后的牺牲,说到底还是自己无能,再往远里说,在这个世界上做大事的是读书人,什么也做不了的也是读书人,把文人的内涵和范畴延伸到读书人,因为很多的人很是迂腐、死板。“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或者“事因于事而备适于事”。
我以前也是那么的执着,对于屈原总觉得他很是高尚,但随着读书和阅历的增多,觉得他就是一个人,虽然才华惊天动地,但是死因绝非那样悲壮和凄美,一个无奈的读书人,一个什么都不能改变的读书人,或许他怀着的石头就是他的郑袖。
18#
 楼主| 发表于 2010-6-18 15:32 | 只看该作者
我想看待历史上的事件也好,人物也好,需要一分为二的看。人无完人,只要某一方面有功于发展和历史都需要肯定。你说的相关资料,我也在别处阅读过,此文是以《史记》有关屈原的经历,为蓝本。屈原在沉江的时候,也不会想到岁月、历史赋予他这么多的内涵吧。就像杜甫在唐代默默无闻,在明之后才上升到“诗圣”的地位。这里有造化、有人为、更有历史的选择。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6-18 15:37 | 只看该作者
历史上诸多的英雄、难过美人关,为国为民的、铸成大错的也不少。因为敏感,暂不举例说明。
人无完人,连孔夫子般的圣人都和南子有过传说呢。但是能否定,他的功业么?如果把屈原的流放说成是情敌的报复一类,也是在大是大非的不同上,所捎带达成的效果,我觉得不是主要的。

龙女上学的时候是历史系。但是早已经荒废多年,现在的谋生,跟专业、跟文字没有半点关系。
一点浅见,作为交流。

[ 本帖最后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10-6-18 15:42 编辑 ]
20#
发表于 2010-6-18 20:49 | 只看该作者
的确值得探讨。
21#
发表于 2010-6-21 08:5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10-6-18 15:32 发表
我想看待历史上的事件也好,人物也好,需要一分为二的看。人无完人,只要某一方面有功于发展和历史都需要肯定。你说的相关资料,我也在别处阅读过,此文是以《史记》有关屈原的经历,为蓝本。屈原在沉江的时候,也不 ...


其实,我就在一分为二了,因为写了两种不同观点的诗歌,不过一分为二我始终认为是一种借口,不如不说,因为历史只有一种真相。或者说,从和大家相同的观点,到摆脱相同的观点(不是不同的观点,我并没有否认屈原),其实是一种真正的了解,因为屈原只是屈原,更多的东西在某种意义上还是立足于屈原的文学说的。

    你可以去看《史记》,在他放逐于江滨时,一渔夫问起原因,他答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夫真诚地劝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逐气流而扬其波。这是关于屈原死因的“正统”解释。不要用《史记》来吓我。就是话说回来,屈原的死因,我想在你们那个时代的教科书上是不会出现郑袖的,绝对不会的,因为这也是这几年很多人的研究观点,我只是用了一下。

    其实,文学史上对屈原的评价,比历史书上生动深刻的多,在古代文学史中放到一章来讲,早已超越了屈原的生平和历史,更多还是文学价值。不想可以拿起你的历史书,看看屈原讲了多上字数,在看看古代文学史?或者看看研究屈原历史的书多,还是文学的书多???
22#
 楼主| 发表于 2010-6-21 14:05 | 只看该作者
言重了。呵呵,我怎么能拿史记吓您呢?
只是写个文章罢了。

权威可以有权威的想法。我可以有我自己的认识,就这么简单的事。

我的观点早就阐述完了。



写着愉快就对了哈。

谢谢您的关注。

[ 本帖最后由 黑龙江小龙女 于 2010-6-21 14:08 编辑 ]
23#
发表于 2010-7-17 0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黑龙江小龙女 的帖子

800年的漫长时光,大江东去,淘尽岁月风沙,改朝换代多次,早已不局限于楚、秦之争。但是端午节能够走过千年,就是一种对美好精神的纪念和呼唤。

这样的收尾,落笔厚重,乃点睛之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2 14:17 , Processed in 0.080180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