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450|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阿城小说《棋王》读后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1-15 15: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潭边老桑 于 2021-1-15 16:27 编辑



  阿城小说《棋王》读后感
  文/潭边老桑

  
  今年开年,选择开读的第一本经典,是阿城的《棋王》。为何现在才读阿城,其实完全出于个人偏好。

      阿城是好啊,名气早就那么大了,但之前我竟然没读。有次与一位文友聊小说,正在兴头上,文友突然问我,读过阿城没?我说没,文友那个愕然哦,后面就不再说什么了。这位文友读书很广,很博,小说写得也挺好,我对他很敬重。你怎么连阿城都没读过?你竟然连阿城也没读过!我能想象到这位文友当时愕然语塞背后的潜台词。


      老实说,当时我并没脸红。我觉得,这些年,我一直在读,读的并不少,所以我很坦然。但怎么讲呢?经典作家与经典作品那么多,我们怎么可能面面俱到?阿城是不能错过,国内很有一些实力派老作家也不容错过。坦白讲,国内好小说家的小说,特别是一些中青年实力小说家的现代小说,我读得已经够多的了,可是还有很多的确没读到。铁凝、张抗抗、王安忆、张炜、李国文,张贤亮……甚至连汪曾褀这样的小说大家我也没系统读过。没读过的实在太多,国内国外,太多太多。
  
  但又很自信地想,我自己读过的一些经典,恐怕这位文友未必就读过。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幸运,于小说阅读上走的弯路比较少,因为什么呢?现在可读的经典实在是多,想想自己求学年代及参加工作后那种阅读的窘迫,心里就有一些小快慰。那些年,信息闭塞,好书匮乏,去图书馆与新华书店能见到的,尽是如今被好的阅读者所淘汰与摒弃的所谓现实与古典主义经典,有些甚至带有极强的政治色彩。
  
  我对于小说的阅读,有一个起码的标准,第一必须是严肃小说;第二必须思想艺术性强,叙事技术高超;第三小说的语言要有活力张力与韵味。所以,在这个标准下,一般的通俗小说与类型小说比如传奇穿越玄幻刑侦就自动消开了。即便严肃小说,意识形态太强的歌功颂德的也拒之门外,于是很有一些老一辈小说家从我眼中消失。我曾经跟一些文友聊天谈心,说,青少年时代我喜欢琼瑶三毛作品喜欢得不行,如今绝对不会再看一眼这类小说。还有人向我推荐严歌苓,我读了《小姨多鹤》到第十章(已经很多了哦),就扔了。就是什么呢,非常通俗化的写法,语言也极无趣,虚构上漏洞太多。这样的小说家及其小说,我肯定是不会花大量精力精读的,顶多用快速扫描法速读。
  
  我跟另一位海量阅读严肃小说的文友开玩笑说,你别炫耀,阿,别急,这些好书(很庆幸能有这样对好小说标准一致的文友),我总有一天会读到的,先排上队吧,我自己选择的经典,都没读完呢,你推荐的那些,靠后,靠边,以后再读!我慢慢读,用一生去阅读,OK?
  
  闲话少扯。谈阿城的《棋王》。这几天,我大约分三次,把这个51页的中篇读完了。第一印象确实很好,心中顿时跳出以下词语:盛名之下,其实相符。 读完后最大的感触,就是阿城写这个小说,完全是信手拈来,甚至可以说,这个小说就是轻易捡来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你几乎看不出虚构。唯一让人觉得皱眉的是,王一生与地区冠军比赛盲棋的细节,我认为有些失真。骑自行车传棋谱,有些不靠谱。这个虚构很减分。除此之外,别的一些情节,基本可称得上完美。特别是一些细节,比如剥蛇肉做菜,比如夜宿文化馆舞台,如果作者没有亲身经历,恐怕难以写得如此传神,换句话讲,正是因为作者高度熟悉小说里那种生活,所以写起来得心应手,讲起来滔滔不绝。
  
  其次是小说的叙事语言与腔调,非常好。阿城的小说语言有一种平实朴素的穿透力,句群短促,流畅,爽脆,丝毫没有那种官腔(套路),而是带有青春的野性,你可以说鲜活。不,不,不是激情,是野性,不是狂野,是那种偶露峥嵘的野。所以,读起来不压抑,于黑暗中能感觉到一线隐隐的火光,一股生命的原始力量。这个,是不容易的,我们有很多人写小说,语言上非常老成持重,太沉稳,沉稳于小说写作往往是把双刃剑。这种语言,让我想起两个人,一个是莫言,莫言的《红高梁》,那种叙述的激情,当然,《红高粱》的语言确实张扬,你甚至可以说天马行空。另一个是张万新,张万新的《马口鱼》,那个语言,也是相当相当牛叉的,就是那种市井摆龙门的滔滔不绝式讲述。《棋王》与《马口鱼》一样,在语言上给人的感觉特别鲜,特别独特,特别有辨识度。这是语言的魅力。
  
  而《马口鱼》与《棋王》相较,其最大的共性是都具有极强的故事性与生活性,你完全可说就是生活的还原,就是活生生的现实,你完全相信,这个故事就是真实的。个人觉得,从小说的主旨上讲,《马口鱼》要差《棋王》很大一截。张万新小说优劣分明,优在语言与故事,劣在对故事的内涵的提炼与阐释(不是说没有,而是不够)。阿城小说,语言、故事与主旨俱佳,可谓水到渠成。这就很难得,很难得。
  
  《棋王》重点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棋呆子王一生,一个是脚卵倪斌。脚卵出身高贵,可谓书香门第干部家庭,王一生则出身“寒门”,母亲早死,父亲酗酒。脚卵表面高雅,实则俗气,为了更好地活着,拿自己最宝贵的古董棋具及家中藏画与支书做交易。王一生则坚守着自己做人的原则与底线,主动放弃通过比赛博取功名逃离苦难的难得的机遇与机会。这两人在人品上高低立判。其实,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倪斌,他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也是一个勇于变通的人,他知道怎么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与人际关系,为自己在社会上谋得一个好席位,在那个体制与人性扭曲变形的时代,你不这样,又能怎样?当然,我们从理论与理想上讲,倪斌的灵魂是低下的,他是入世的。王一生则不同,这个人物,有一种特立独行的气质,他醉心并沉迷于棋道之中,与这个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你也可以说他消极避世,在那个人人讲政治人人讲革命的年代,他身上具有一种出世的特质。何以解忧,唯有象棋。这是他的口头禅。那么,在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里,应该认为这个世界是“忧”的,他之所以下棋,无非是想逃避这“忧”。他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那就是他的道,棋道。道不同,则不相与谋。在象棋道场里,他奋勇攻杀,一次次击败别人,成全自己,成王成霸,自己主宰自己。当最后那个地区冠军提议和棋时,他沉思良久,才很不情愿地同意。按照他的本意,那盘棋是必须要分出胜负而且自己是必胜的。
  
  小说最后,王一生睡在礼堂舞台上,拥着幕布,沉沉睡去。这是一种象征与隐喻手法。对于时代,对于命运的一种隐喻。这个不用多说。
  
  我想重点谈谈阿城的《棋王》与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今天,抽时间重读了一遍《象棋的故事》。首先想说的是,我有一种很强烈的直觉,阿城的《棋王》,一定是看了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后,模仿与借鉴的。这从某种程度上,消弱了《棋王》在小说史上的地位。你比如整个叙事的人称,视角,棋手对弈的过程,包括开篇的场景设置,这些创意,都有相似之处。不同之处,一个是以**为背景一个是以纳粹统治为背景。《棋王》长于人物外在言行的描摹,《象棋的故事》长于人物心理与精神世界的刻画。
  
  我在想,阿城在看了《象棋的故事》后,很可能会兴奋地说,他妈的,我也有这样的故事,我的故事,比你还生动,我也能写!
  
  不得不说,阿城的《棋王》比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更真实,更生活。阿城写这篇小说,完全是有真实的生活经历的,包括小说中的画家都是有原型的,而那个王一生,实际叫何连生。这个棋手,因为我本人也喜欢象棋,以前打谱的时候,知道有他的棋谱,何连生是比较出名的,虽然棋力并不怎样,不象胡荣华吕钦赵国荣们那样厉害,但也是棋界高手。而何连生就与阿城又同是知青好友。所以,阿城写象棋的故事写起来,可以说完全不费吹灰之力。但是茨威格写《象棋的故事》,我读起来就生涩多了,很明显的虚构,一看就不是自己亲历的生活。当然,茨威格作为一代小说大师,他的虚构力也想象力也是超强的,他模拟现实生活的能力确实值得尊敬与惊叹,至少他在虚构上不是胡想瞎编,而是逻辑思维非常严谨缜密。他与长于精神分析的哲学家弗洛伊德是好友,所以,他在小说中对于B博士的心理描写,特别出彩。
  
  尽管我认为阿城模仿与借鉴了茨威格,但更喜欢阿城的《棋王》而不喜欢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小说的语言。阿城的语言(包括他的《孩子王》)太地道了,太鲜活了,太爽脆了,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与诱惑力,这样的语言,能把一个平淡的故事讲述得津津有味,甚至略带一点风趣幽默,读起来令人饶有兴趣,至少睡不着。或许,茨威的小说经过了几道翻译(很可能从奥地利语翻译成英文,再从英文译成中文),完全变了味道。说句实在话,我个人读的外国小说还是非常之多的,但到目前为止,只对两三个人的小说特别感兴趣,那就是福克纳、卡佛与海明威。福克纳的译者李文俊,非常非常厉害。李文俊译的小说,我读起来无比舒服,但是福克纳作品中,《八月之光》我读起来就很不来劲,因为这本不是李文俊译的。同样,卡佛小说,小二汤伟翻译的那个语感与腔调,特别对我的胃口,但别的版本,如同嚼蜡。从翻译的角度讲,读小说的人中,真有很多阅读内行。比如有人对《卡拉马佐夫兄弟》的翻译版本就很讲究,非某某译的不读……所以,确实如某位文友所言,读外国小说,最好读原文(当然,这很难,能读到英文原版就已经不错了)。
  
  我不止一次谈到过读茨威格与卡尔维诺小说的印象,非常不喜欢这两人的小说语言。当然,这两人的小说,我都硬着头皮,强行啃过一部分,实在难受。
  
  回到《棋王》。总体来讲,个人觉得在小说 的思想性上,《象棋的故事》还是高于《棋王》的,毕竟它是以二战纳綷集中营为背景。小说中主人公B博士的精神折磨与人生困境,实际上也是茨威格本人的精神折磨与人生困境。和众多才华横溢的犹太人一样,茨威格因之失去了家园,被迫流亡海外,甚至被迫到了南美洲到了巴西这样的欧洲附庸之地。而自己的故土和家园在欧洲,那是人类文明最鼎盛先进之所,却不得不离开不得不流浪。茨 威格是1941年写的这个中篇,可是,1942年初,他就和夫人服毒自杀了。可以说,B博士就是茨威格的影子。小说中,B博士一旦进入博弈状态,就失去了耐心,而现实生活中的茨威格同样如此,他看不到希望,因为1941到1942年,正是纳綷德国战略进攻屡屡得手的时期,正是黑暗势力得强大的时期。他等不及了,或者说,他的精神如同B博士一样崩溃了。新加坡的沦陷新闻,不过是压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象棋的故事》大约是茨威格的最后一部小说。而《棋王》则是阿城处女作。我读的这个版本,应该是最接近于阿城当初创作的一个版本,文本中还是随处可见阿城叙事的稚嫩的,你要说质朴也行。从这个角度来讲,《棋王》似乎无法与《象棋的故事》相比的。但是,客观来说,《棋王》一出来,就成了一个高度。这只能说,阿城确实了不起,基本算是一鸣惊人了。要知道,1980年代,随便一个短篇如果得奖,都能改变你个人的人生命运,改变你的地位。这在现在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所以,阿城那一代小说家是幸运的。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1-1-15 18:57 | 只看该作者
棋王》重点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棋呆子王一生,一个是脚卵倪斌。脚卵出身高贵,可谓书香门第干部家庭,王一生则出身“寒门”,母亲早死,父亲酗酒。脚卵表面高雅,实则俗气,为了更好地活着,拿自己最宝贵的古董棋具及家中藏画与支书做交易。王一生则坚守着自己做人的原则与底线,主动放弃通过比赛博取功名逃离苦难的难得的机遇与机会。这两人在人品上高低立判。其实,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倪斌,他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也是一个勇于变通的人,他知道怎么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与人际关系,为自己在社会上谋得一个好席位,在那个体制与人性扭曲变形的时代,你不这样,又能怎样?当然,我们从理论与理想上讲,倪斌的灵魂是低下的,他是入世的。王一生则不同,这个人物,有一种特立独行的气质,他醉心并沉迷于棋道之中,与这个现实社会格格不入,你也可以说他消极避世,在那个人人讲政治人人讲革命的年代,他身上具有一种出世的特质。何以解忧,唯有象棋。这是他的口头禅。那么,在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里,应该认为这个世界是“忧”的,他之所以下棋,无非是想逃避这“忧”。他建立了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那就是他的道,棋道。道不同,则不相与谋。在象棋道场里,他奋勇攻杀,一次次击败别人,成全自己,成王成霸,自己主宰自己。当最后那个地区冠军提议和棋时,他沉思良久,才很不情愿地同意。按照他的本意,那盘棋是必须要分出胜负而且自己是必胜的。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3#
发表于 2021-1-15 18:59 | 只看该作者
读来入味   ,只是开头有点啰嗦。我觉得可省。
4#
发表于 2021-1-15 21:04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都拿出来了啊           

点评

你的豆已不多了。  发表于 2021-1-26 19:2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发表于 2021-1-15 21:05 | 只看该作者
中财,写通俗小说的还是很多,写得啥都不是,还自我感觉良好,别人还说不得。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6#
发表于 2021-1-16 12:47 | 只看该作者
桑版,受你的影响,阿城《棋王》我也读了。我倒没有多关心它的故事情节,我喜欢它的语言风格,短句的,略带风趣,平实的语言,读起来并不泛味。我还读文字中的转折,人物的对话等等……
茨威格的小说,我只读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应该搜来读读~

7#
发表于 2021-1-16 12:48 | 只看该作者
遗忘之城 发表于 2021-1-15 21:04
好东西都拿出来了啊

我怎么感觉你是桑版的影子一样……
8#
发表于 2021-1-17 18:20 | 只看该作者
棋王我至少读过五遍。。。。
阿城的三王系列都不错。
但棋王最佳。
总的来说,阿城以这篇小说一举成为国内当时举足轻重的作家。
从此江湖地位就几乎可以没被动摇过。
但阿城关注的并不在小说本身。
是人生之道的选择问题。
通过阅读阿城的其他作品,包括后来的闲话系列,文化研究之类的著作,
基本上可以看到,阿城更关注大局,更关注人文环境的整体变化给个体带来的影响。
所以棋王相对来说就格局而言,略小,但从这一篇小说里也能看出阿里的“为道”之心。
他受传统道家思想影响比较深。比较崇拜老庄,对释与儒也有比较深的研究。
空的时候可以翻翻。
阿城小说最主要最能体现他思想的就是遍地风流。棋王相对地,对普通读者来说还是比较隐晦。毕竟时代环境所限,有些话,他还是不能说得太明白。
之后在主流媒体也发过一些小说,质量一般。
另外《象棋的故事》是茨比较有名气的一篇。比较长,算小中篇。
由于翻译的原因,可能很多人对《象》不是很感冒,,但我当年读《象》却是一气读完,漂亮至极。还有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之类的,他的中短篇,每个都不错,都可读。语言类似于毛姆,表面看有点啰嗦,但整体非常不错,对得起一代大师的称号。茨后来对二战中的世界失去信心,与夫人自杀辞世。
9#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09:37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21-1-17 18:20
棋王我至少读过五遍。。。。
阿城的三王系列都不错。
但棋王最佳。

是滴,是滴,是这样滴……

向姜戈同志学习!让同志们从小说的桎梏中解救出来!耶……
1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8 09:40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21-1-17 18:20
棋王我至少读过五遍。。。。
阿城的三王系列都不错。
但棋王最佳。

茨威格和卡尔维诺是有思想深度的小说大家,但我本人不喜欢他俩的叙事语言。这俩的短篇集子我各读过几本,长篇嘛,
11#
 楼主| 发表于 2021-1-19 22:01 | 只看该作者
fonyuan 发表于 2021-1-17 18:20
棋王我至少读过五遍。。。。
阿城的三王系列都不错。
但棋王最佳。

前天休息,去广图重新借了福特的《石泉城》。读短篇小说绕了一大圈名家,现在发现,福特才是真正的短篇小说大家,故重读之,涵泳其中之。

又借了毛姆另一本短篇集——真没想到毛姆竟然出了五六本短篇小说集,每本都有辞典那么厚,这家伙太牛了。然后又顺手借了他的随笔集,来粗略研究一下这位二流畅销小说家小说

麦克维尔的《白鲸》,马原曾经说他必读此书的,现在有空也借了来翻一翻……

我是真他乃乃的闲啊,居然还看小说。唉,我可是落伍喽——小说可以用零碎时间读,比如地铁、公园,电影则只能在家里看,所以看电影于我是件奢侈的事哦——没有大块的时间,我的时间是牛皮糖……
12#
发表于 2021-1-20 10:09 | 只看该作者
书真的需要用心去读,才能品味出它的深意;有比较的去读,更能体会出文章的妙处。很欣赏老师的文章。
13#
发表于 2021-1-23 12:21 | 只看该作者
潭边老桑 发表于 2021-1-19 22:01
前天休息,去广图重新借了福特的《石泉城》。读短篇小说绕了一大圈名家,现在发现,福特才是真正的短篇小 ...

有时间读,总是好事。我是即没时间也没精力,,,,每天忙得王八蛋一样的。。。。为他人做嫁衣
14#
发表于 2021-1-24 12:12 | 只看该作者
王一生曾说过,人总得有点追求,才叫活着。他对下棋的痴迷,对粮食的敬畏,以及对输赢的态度,都能表现这个人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品质高尚的人。小说对棋王王一生的塑造可谓丰满立体,一个活生生的形象。
15#
发表于 2021-1-26 11:52 | 只看该作者
谁读过双雪涛的作品《平原上的摩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6 11:29 , Processed in 0.05420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